跨文化產品的設計思路

4 評論 3998 瀏覽 19 收藏 20 分鐘

編輯導語:中西文化的差異使很多產品的設計都有所不同,那么跨文化產品設計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跨文化產品的設計思路,從三個方面講述了文化因素的差異、尋找分析這些差異的方法以及跨文化的設計原則和設計系統,感興趣的一起來看一下吧。

最近在幫小姐妹看房子的裝修設計風格,其中關于廚房開放式與封閉式的風格衍生出了一些跨文化產品的設計思考。

小姐姐家是小戶型,若選擇開放式廚房能使空間最大化,擴大視覺空間,但同時又將面臨客廳中的油煙問題。

開放式廚房在西方的使用率更高,這是因為中國傳統的烹飪操作產生的油煙遠高于西方的烹飪操作,即使有油煙機,但面對明火下的煎炒烹炸,不可避免還是會有油煙的困擾,在油煙機沒有根本性解決問題時,開放式廚房對中國的大多數家庭來說還不是最好的選擇。

這里涉及到一個因素,中西方飲食的差異。而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對廚具也必然產生影響,例如洗碗機,西方人洗碗機的使用頻率普遍高于中國人,且是每家必備的產品。

但在八九十年代傳入中國的時候卻出現了“水土不服”,給大家留下了洗碗機洗不干凈的印象。其實是因為中西方烹飪的方式不同,所用的餐具也不一樣。

西方的餐具大多是扁平的盤和碟,而中國人習慣用碗盤,碗口深,對于碗中凹槽內的油膩食物殘渣,很可能水流沖洗不干凈。

但經過數十年的產品迭代,已經有了中式的洗碗機,問題得以解決。

從文化的角度上去看這些工業產品的設計,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交融賦予了產品設計的獨特性。

不管是實物類產品的設計,還是服務類產品的設計,只有以人為中心,以文化為核心,理解目標地區的文化作出針對性的設計,才能使自己的產品更容易被目標用戶所接受,我認為這是跨文化設計的重要意義。

所以,跨文化產品的設計,了解他國文化是第一要素。

因地域文化的不同,有些看起來邏輯性非常強的產品設計并不能滿足其他地區的用戶需求,也不存在囊括所有問題的單一解決方案,大多數公司采取的是“國際化”+“本地化”的戰略方案,保證多元文化下的統一,單一文化下的個性。

接下來我會分三步分享跨文化設計的思路:

  1. 了解文化因素下的差異有哪些?
  2. 如何去尋找和分析這些差異?
  3. 跨文化的設計原則和設計系統?

一、文化因素下的差異

這里引入Leong和Clark的文化理論,他們針對文化對象的研究制訂了一個簡單的框架,認為文化產品的層次應分為三個級別,由淺入深即為:外在層次“有形的、物質的”,中間層次“行為的、習俗的”,內在層次“無形的、精神的”。

后經文獻研究,徐啟賢老師對文化空間層次進行詳細區分和講解,增加了文化產品屬性列表。

林榮泰老師又在此基礎上進行完善,將文化層次從形態、行為、精神 三個角度出發,提出文化產品的具體屬性。

跨文化產品的設計思路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對以上進行總結和思考。從文化層面上看,可分為文化理念、用戶行為、視覺偏好的差異;若由文化層面轉換成產品設計層面,對應的是價值觀、功能與交互和界面外觀的偏好。

跨文化產品的設計思路

1. 文化理念(價值觀)差異

文化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例如地理、經濟、社會政治等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長的人,必然形成價值觀的差異。例如中國的集體主義文化和西方的個人主義文化,中國人更注重關系的維系,強調以群體為中心;西方則是個人本位原則,提倡“自我依賴”的觀念。

2. 用戶行為(功能與交互)差異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用戶的生活習慣、行為模式也各不相同。例如我們中國獨有的春節紅包文化,演變成現在的電子紅包。

在我們傳統的春節習俗中,人們收紅包和發紅包都是為了討個吉利,意在祈福。

現在發紅包已然成為烘托氣氛、強化關系的一種儀式,但不管是在什么場景,以什么形式,紅包在我們中國人心中都代表著祝福和好運,它是我們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所以在中國的社交APP上能看到發紅包的這個功能,而西方國家沒有。

3. 視覺偏好(用戶界面)差異

同樣,不同顏色在不同國家所代表的意義也完全不同,在中國的文化背景里,紅色代表著吉祥喜慶。

例如活動頁面要突出熱鬧,通常都會使用大面積的紅色來營造活動氛圍;又如畫紅包元素時,大家都會使用紅色,而不是藍色,綠色。

二、分析文化差異的方法

早前在往期的文章中分享過一些思路,有興趣的同學可查看以往的文章。

往期傳送門:

通過建立文化地圖,分析和提煉出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與共性,為后續的設計提供方向。

1. 第一步:建立文化地圖

這里可以借助 hofstede的文化維度理論,先建立起一個宏觀的文化框架,按照里面的6個維度把目標用戶的文化與我們國家的文化放一起對比,再通過一些文獻和資料去補充里面的細節,從整體觀到細節觀,分析他國文化與我國文化的差異和共性。

hofstede的文化維度理論是當今文化差異研究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有六個維度:權利距離、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男性化與女性化、不確定性的規避、長期取向與短期取向、自身放縱與克制。

跨文化產品的設計思路

比如,中國和美國在權利與距離維度中的差異。中國80分,屬于高權利距離國家,美國40分,屬于低權力距離國家。儒家思想是我們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念,我們從小被教育要聽從父母和老師的話,尊重父母、長輩是家庭中的基本美德。

在美國,大部分人都信奉基督教,《圣經》中傳達的思想是人人生而平等,家長會要求孩子盡早獨立,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方式不必取決于年齡。

通過這些維度的對比,我們能將抽象的文化形象化,有一個全局的文化視角(說明:這里的分數高低并不是指好壞,而是指文化的差異)。

2. 第二步:分析文化差異與文化特色,提取設計要素

當建立起文化框架后,再從宗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其他國家與我們國家的具體差異之處,再提取出對應的視覺要素。

比如印尼,在宗教上信仰的是伊斯蘭教,有87%的人是穆斯林,伊斯蘭教規定禁止把狗當作寵物養在家中,也不允許把狗當做兒童的玩伴,因為會對兒童的健康不利,所以在做印尼的設計時,要避免使用狗的元素。

再如印尼當地的齋月節,齋月是印尼最最重要的節日,在這個期間做活動海報時,可以多運用伊斯蘭教的一些元素,例如:齋月的齋燈,月亮,以及伊斯蘭教寺廟的尖塔、穹頂和幾何紋理的裝飾等等,都可以融入到設計中,貼近本土文化,更容易獲得當地人的喜愛和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建立文化地圖不僅僅是研究文化差異,更多的要思考的是從文化與設計相關聯的角度上去看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給設計所帶來的影響。

跨文化產品的設計思路

三、跨文化設計原則

在跨文化設計中,又可分為面向單一文化的設計和面向多元文化的設計,不同場景的側重點也不一樣。

如果是面向單一文化的設計,比如只做印尼的本地化設計,那么只需研究當地的文化特色,避開文化禁忌,產品設計符合當地的文化偏好即可。

如果是面向多元文化,就需要對多種文化進行分析和總結,尋找文化共同點進行設計的突破,使產品能被不同文化圈的用戶群體所接受。

跨文化產品的設計思路

這里分享兩個設計原則,文化包容性設計與文化規避設計。

1. 文化包容性設計

英國標準協會(2005)將包容性設計定義為: 主流產品或服務的設計能為盡可能多的人群所方便使用,無需特別的適應或特殊的設計。它通常是通過滿足一般排除在產品使用范圍之外的群體的特殊需求,從而增加更好的用戶使用體驗。

當把它引入到跨文化產品設計中時,我們可以轉換為:最大化的滿足目標群體的需求,當出現多個文化元素時,需要充分考慮到文化的差異并尋找共性,分析并提取最合適最有價值的設計元素,進行更深層次的綜合性設計。

例如,代表“奶制品”的圖標,中國常見的是牛奶,西方常見的是牛奶和奶酪。在設計時,要盡量使用通用的設計元素,保證不同國家的用戶都能理解圖標的含義。

2. 文化規避性設計

不管是面向單一文化還是多元文化,都需要對目標群體做文化規避方面的研究,避免出現文化禁忌。比如印尼是穆斯林國家,我們就要避免使用豬和狗的圖像,以免引起用戶的不適。又如,“點贊”的圖標,在中國和西方國家,豎大拇指是表示正向的評價,表示好的意思。但在伊朗、阿富汗地區,是一種挑釁的行為。

了解并掌握目標群體的偏好和禁忌,可以避免因文化認知差異而帶來的設計誤差。

四、跨文化設計系統

再分條細說,關于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下,設計系統需要注意的事情。如果從設計形式層面上看,可分為文字、圖像、顏色、版式四部分。

跨文化產品的設計思路

1. 文字

在進行語言本地化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語言翻譯:很多時候為了省時省力,會直接采用機譯,但是在一些重要場景的頁面,建議還是找local進行翻譯和做后期的項目文案檢查,避免機譯后出現用戶看不懂的迷之場景。
  • 語言適配:在國際化設計中,要確保語言本地化后依然有舒適的閱讀體驗和頁面展示效果。比如英文翻譯成泰文后,原先是一行的英文,翻譯成泰語后可能會需要換行。同時也要注意換行后的行間距,泰語的書寫方式比較特殊,如果行距太近,可能會掩蓋上下行的元音字符,因此,需要留出足夠的空間來提高可讀性。
  • 區域格式:區域設置中,需要注意不同地區的日期/時間格式、數字格式、貨幣格式、名字格式和地址格式。
  • 文字字體:避免使用沒有開源和系統不匹配的字體,比如有些字體適用于泰語、印尼語和馬來語,但是不適用于越南語。

2. 圖像

圖片和圖標的應用中,要注意到不同地區的文化和宗教差異。

1)圖標隱喻

  • 國際化設計,盡量采用各大平臺通用的圖標設計,避免小眾文化的設計元素。
  • 本地化設計,可以在設計元素中融入當地的文化特色,更容易獲得當地人的喜愛。

2)圖標或圖片的文化禁忌

避免使用和當地文化不匹配的元素,以免引起人們的不適。面向多元文化時,避免使用宗教和謹慎使用手勢相關的內容、標志、符號等。

3)圖文分離

建議不要將文字直接嵌入圖片或視頻媒體中,需要分別以較小的個體進行存儲,便于多語言場景下的替換。

3. 顏色

不同國家的人有不同的色彩偏好,文化傾向與喜好也會影響到對界面設計的接受程度。

1)色彩偏好

如果是面向單一國家,可以考慮使用當地人喜愛的顏色作產品主色。

如果是面向多國家,盡量采用各個國家都容易接受的色彩。

2)色彩隱喻

對于指數的上升和下降,紅色和綠色在不同國家所代表的意義也不一樣。例如中國的股票市場,紅色代表升,是利好的。綠色代表跌;在美國,紅色代表下降,綠色代表升。

3)色彩禁忌

不同顏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代表的意義完全不同,需要避免在某些場景使用當地人的禁忌顏色。

例如泰國人在日常生活中忌諱使用紅筆簽名, 只有人去世后才可以用紅筆在死者的棺材上寫上其姓氏,因此,不要在海報中出現名字用紅色的字體。

4. 版式

不同國家的語言差異,也會造成版式上的設計差異。

1)排版布局

在空間上,中文的展示效率要高于英文。例如下圖中的filter頁面,中文的頁面使用宮格形式,內容能夠在第一屏全部展示出來,操作也無須跳轉頁面,直接就能在當前的彈窗內進行操作;英文的頁面則采用list形式,可能要2屏才能展示完全部的信息,操作需要跳轉頁面。

把右圖的中文翻譯成英文,字數可能會變長,如果仍然使用宮格排版,頁面會比較擁擠,而且有的文字是一行,有的是兩行,排版上會顯得不整齊。

如果把左圖的英文翻譯成中文,使用列表布局,又會顯得比較空,空間使用率不高且操作不高效。因此,語言的差異也會引起設計樣式和交互的差異。

跨文化產品的設計思路

2)排版順序

中文和英文的語言環境中,我們的閱讀方式都是從左到右的順序,所有的排版順序也是從左往右。

但是在中東地區有一些國家與我們的閱讀習慣是相反的,例如使用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的國家,他們的閱讀習慣是從右到左,內容排版順序也是從右往左。

閱讀習慣的差異同樣也會造成交互上的差異,例如,阿拉伯語的信息布局中,就不適合從左到右的Z型瀏覽模式,因為在他們的語言環境中,重要的內容基本放在右側。

又如,在箭頭的交互上,左箭頭是代表進行下一步,右箭頭代表回退。

那么,我們在做信息框架的設計時,要思考的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我們的普適性的設計法則是否還奏效?是否應該有一些相對應的調整以適配當地的語言環境和文化?這些都是在設計前期需要深思的事情。

對了,說到這里。補充一個有趣的小知識:阿拉伯文字是從右往左寫,但是阿拉伯數字為什么是從左往右呢?我找了一些資料,感興趣的同學可查看下方的鏈接。

  • 知乎:阿拉伯文字從右往左寫,但是阿拉伯數字為什么從左到右寫?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450365
  • Wiki: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ndu%E2%80%93Arabic_numeral_system

好了,以上就是我這次的分享~ 希望對做出海設計的同學能有一些幫助。

 

作者:8點的四月;微信公眾號:8點的四月;

本文由 @8點的四月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跨文化設計對于很多企業和品牌的出海計劃有很大幫助呀,文化理念、用戶行為、視覺偏好的差異這幾個角度分析得很好!

    來自廣東 回復
  2. 跨文化設計確實結合當地用戶使用產品習慣,不可盲目結合自身國家使用習慣。

    來自江蘇 回復
  3. 邏輯很清晰,不過不得不說,傳統思維只是以為兩種產品只是語言不同,現在看來還真的是需要提高。

    來自河南 回復
  4. 好厲害

    來自湖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