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的誤觸都是被設計好的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當手機彈出一條廣告,你明明想要關掉它,卻不小心點到跳轉,于是你被迫進入到另一個軟件內。這樣的誤觸每天都會發生好幾遍,用戶甚至已經習以為常了。但是,大家司空見慣的誤觸,說不定不是用戶導致的,而是產品預先設計好的。
手機屏幕太小,容不下幾次精確的點擊。
早在多年前,我們剛開始使用鍵盤、鼠標時,點錯鍵盤上的按鈕,鼠標指針沒移動到位就按下了左鍵的事情,就常常發生。
進化到現如今的手機觸屏,誤觸問題更屢見不鮮。
我們每天使用手機的時候,都不知道會發生多少次誤觸,點錯按鈕,點入廣告。
類似的經歷,每個人都遇到過,每天都在發生。
我們早已習慣。
但如果,你習以為常的巧合,是一場被設計好的套路呢?
一、手機觸屏在誤觸問題上存在天然缺陷
單看現在手機的操作方式,相比鍵盤、鼠標,確實有更大的誤觸風險:
1)單從面積來看,手機屏幕的大小,就無法與鍵盤相比擬。每個按鍵的尺寸,更差距不少
如果手指粗一些,想按動某個虛擬按鈕時,指尖邊緣先落在了旁邊的圖標上,也是很容易發生的。
2)手機屏幕上的虛擬按鍵,沒有明確的分界線
現在很多虛擬鍵盤,模擬成3D的樣子。雖然有了些許實體鍵盤的觀感,卻對誤觸問題沒有什么幫助。
因為它無法帶來按鈕的手指觸感。
使用實體鍵盤,不僅有F和J鍵的落位標志,能讓我們手剛放在鍵盤上時,就知道自己哪個手指對應著哪個按鍵。更是每個按鍵都有明確的觸感分界線,即使我們手指落下的位置有些許偏差,也可以通過判斷自己到底按在了按鈕上,還是按在了兩個按鈕中間,來避免誤觸問題。
3)使用實體鍵盤時,鍵盤是放在桌子上的,手不需要為鍵盤提供支撐
而使用手機時,人時常都在用手掌握持手機。無論單手持握,還是雙手持握,屏幕的邊緣都有可能被手掌觸碰到。
尤其是單手持握,使用拇指點擊時,不僅僅指尖會碰到屏幕,指腹也有很大的機率落在屏幕上。
4)使用鼠標的時候,能在按下按鍵前得到反饋
當我們想要點擊屏幕上某個圖標時,我們先要將屏幕上由鼠標操控的虛擬指針,挪動到目標位置,再進行點擊。這個移動、停止的過程,能幫助我們確認自己是否到達了應該點擊的位置。
而電子屏幕上,尤其是現在的電子屏幕上,不存在指針。是否點對了位置,只有點擊之后才能知道。
5)鍵盤和鼠標的鍵位是固定的
雖然不同品牌鍵盤、鼠標,按鍵的位置有些許差別,但使用一段時間后,肌肉記憶就會記下他們的位置,誤觸率會隨著熟悉而顯著降低。
而手機屏幕上,很多頁面上按鈕的位置都是極為動態的。人們很難在熟悉之后,達成高效的肌肉記憶。
以上這些缺陷,固然是先天存在的。但這并不能說,鍵盤鼠標就永遠是比觸屏更優秀的人機交互方式。
二、誤觸,似乎被設計好了
隨著技術不斷發展,屏幕操作精度提升,誤觸問題理應越來越少。
而且,甚至可以通過AI手段,根據點擊的時長、面積、習慣,來進一步排除誤觸問題。
只不過,在很多人的眼里,現狀似乎并未如此。
人們甚至會有種感覺,現在更容易誤觸到廣告了!
商業逐利,如果說,誤觸能夠帶來更大的商業價值。那么,從業者就有可能暫時放下用戶的體驗,時不時讓他們誤觸一下。
1. 誤導誤觸
如果你經常在網上下載軟件,一定會對這種問題深惡痛絕:一個界面上,存在N多個下載鏈接。
但其中,往往只有一個鏈接,能通往你想下載的軟件。
其他的鏈接點進去,不是跳到了廣告頁面中,就是直接下載了垃圾軟件。
再看現在的手機端,這樣的誤導同樣存在。
在軟件商店里,你以為只是點擊查看,它就已經開始了下載。
在新聞軟件里,你點開一個感興趣的標題,認為會跳到具體的文章頁,結果直接就跳轉至另一個包含此內容的APP當中。
2. 反射誤觸
還有種誤觸方式,是挑戰人們反射神經的操作。
當你進入剛進入某個頁面時,看準了想要點擊的按鈕,就準備點下去。結果頁面突然從頂部彈出一塊廣告畫面,把你想點擊的按鈕推到了更下方的位置,而你的手指,正點擊在彈出的廣告上面。
隨機性的開屏廣告也是一樣。你看完一則視頻,關閉屏幕后一段時間,再打開屏幕時,你習慣性的滑動屏幕,想翻出下一條視頻。但這時卻出現了全屏廣告,直接Get到你的滑動行為,進入了廣告頁面中。
如果每次打開,都固定會出現廣告,人們還未必容易誤觸。而當這種廣告變成隨機出現,人們有時習慣了開屏就點擊,再跳出的廣告,才變得更猝不及防。
3. 搖一搖誤觸
現如今,大部分APP中,都包含了搖一搖功能。
而這個搖一搖功能,就是誤觸的重災區。
當你一邊走在路上,一邊拿著手機閱覽時,偶爾遇到一個臺階,邁出幅度較大的一步,身體的晃動就有可能傳遞到手上,開啟了伺機而動的搖一搖功能,跳轉到了你并不想去的頁面中。
或者是看手機看累了,想換個身體姿勢,一個翻身,搖一搖就已經啟動了。
甚至只是年紀大了,存在些許帕金森問題,都有可能出發搖一搖的功能。
4. 謊言誤觸
以上的誤觸方式,還僅僅是一種誤導。如果多加注意,是能夠降低誤觸概率的。
但還有一種誤觸,想避免都避免不了:你明明點對了按鈕,卻被傳送到錯誤的頁面中。
真正在點擊與反饋當中,動了手腳。
相比而言,其他方式可以稱為套路,這種手段,就是赤裸裸的欺詐了。
我們無法辨別,究竟誰在這么做。
畢竟,只要有所節制,別讓“誤觸”的機率上升太多,就算秉持懷疑的人,也很難把自己的懷疑驗證。
而在龐大的市場當中,有人會這么做,一點都不稀奇。
三、為什么刻意設計誤觸?
早在十幾年前,通過各種方式,讓瀏覽者出現誤觸,就是不算罕見的一種手段。
那時候,智能手機還未到達戰場,網頁是網民的主要戰場。
當時也缺乏什么有效的彈窗攔截手段,隨便打開一個網站,上下左右,就有數不清的彈窗出現。
- 可能,你點一下頁面空白的位置,就觸碰到了一個看不見的彈窗。
- 可能,你點一下想點的鏈接,就觸碰到了鏈接上懸浮著的隱形彈窗。
- 可能,你點一下彈窗右上角的“X”,卻根本不能把彈窗關閉,而是直接彈出了更多的頁面。
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刻意制造誤觸彈窗,都是有利可圖的。
1. 創造機會
在過去,對于自有網站而言,如果誤觸的彈窗、按鈕,會把瀏覽者引向客服咨詢頁面、產品說明頁面,就能創造更多與用戶接觸的機會。
一些原本沒有打算繼續瀏覽、咨詢產品的人,可能會在誤觸跳轉至新界面后,發現新的興趣點,或者停止瀏覽直接開始與客服溝通,那么它就比單純瀏覽、沒有任何點擊行為的人,有更大可能為網站提供價值。
要知道,網站的流量漏斗,和運營“拉新、促活、留存、轉化、自運營”漏斗也很相似,都是逐層遞減的。能進入網站的瀏覽者本就不多,而瀏覽者中,能產生點擊、咨詢行為的人更少。通過誤觸,把用戶直接引入咨詢頁面,相當于省去了中間環節,降低了過程中可能帶來的流量損失。
而現如今,這樣的價值依然存在。如果一個APP打算主推某項新功能,但老用戶暫時沒有點擊、了解的興趣,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把用戶帶入新功能的頁面,創造一個見面的機會。
或者是產品的付費功能,搞短期促銷活動,不僅可以在頁面最明顯的位置,展示相關圖片,更可以直接通過誤觸的方式,讓用戶進入詳情頁面。
要知道,從流量漏斗的邏輯來看,借助各種手段,每幫助用戶跨越一個階段,都意味著用戶有更大機率轉化。畢竟,能夠進入、使用產品的用戶,本就有潛在的付費意向。
2. 改造數據
即使誤觸的按鈕,并非把用戶引向產品自家的付費功能,也同樣可以有大把的利益存在。
對于具有一定流量,能吸引廣告投放的產品而言,如果以點擊行為來計費,每次點擊,都是收入。
即使用戶是誤觸點擊,即使用戶不小心搖了搖手機,也會被算成實實在在的點擊,也能讓投廣告的人花去一份費用。
我們一天點擊手機屏幕的次數,何止千次?哪怕只是有節制的,讓用戶誤觸廣告的機率提高1%。那也意味著僅一個用戶就能多貢獻十幾次點擊,以及點擊背后的投放費用。
這種情況下,苦的就是廣告投放者。因誤觸而跳入廣告的用戶,擁有相關意向的概率很低,是典型的無效流量。但這部分流量,卻需要付出真金白銀。
3. 誤觸常態
若誤觸是罕見的事情,那多一兩次誤觸,對用戶體驗來說都是致命打擊。
但那些希望用戶誤觸的人,之所以敢于設計出誘導行為,所依仗的,還是用戶早就對誤觸習以為常。
前文中,我們也談到過,手機觸屏在誤觸問題上的天然缺陷。
在這種情況下,在誘導用戶誤觸的同時,只要避免誤觸的機率上升太多,用戶也可以忍受,并不會產生過去那種垃圾廣告亂跳的感覺。
甚至還會自己把這個事情合理化:
- 我剛才握手機的手掌是不是接觸到了手機邊緣?
- 我的指頭太粗了,平時打字的時候就容易點錯。
- 我剛才是不是走神了?沒點到我想點的位置?
- ……
沒有人能跳回點擊的那一瞬間,去看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
更沒有人在玩手機時會小心翼翼,集中精力于每一次點擊。
所以,人們唯一能產生的感覺,無非是:怎么又點錯了。
有可期待的利益,有十幾年來積累的方法,更是少有用戶因此而指責。
這樣的生意,你覺得商人會不會做?
#專欄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絡營銷人,心理咨詢師。擅長消費者行為學、文字傳播學、市場營銷學等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原來如此,一度還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點錯了
特別是仿按鈕式的廣告,超級討厭,貓啃網:以為是點擊搜索按鈕,結果是廣告入口
有些彈窗為了不想讓用戶關閉,刻意把關閉按鈕設置成灰色且形狀特別小
進體質挺好的,歡迎國家擴招
我最討厭的誤觸是:美圖的圖片處理,當選擇相冊圖片時經常點擊到廣告。有沒人跟我一樣的?
現實中確實存在很多誤觸的情況,我還總是以為是自己點錯了呢!現在的設計者真是太會了
用戶以為是自己的錯,不會去想這是故意的,是套路
廣告誤觸真的很敗用戶好感,恰飯都能理解但是讓用戶誤觸就很煩
恍然大悟!原本以為是意外,結果發現可能是別人早已設計好的套路!
廣告誤觸非常煩人了,特別是想關關不掉還點進去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