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下圍棋,抖音打德撲

8 評論 4052 瀏覽 1 收藏 17 分鐘

編輯導語:圍棋和德州撲克都是看上去簡單的復雜游戲,不同的是,圍棋取決于參賽者的實力和投入,德州撲克則和運氣有關。本文作者將微信視頻比喻為“下圍棋”,將抖音比喻為“德撲”,分析抖音短視頻是如何讓人如此“著迷”的,一起來看一下吧。

假如有如下兩種中獎游戲,平均而言都是投入一塊錢能產出一塊一,但有如下區別:

  • 第一種:回報相對確定,主要取決于參與者的實力和投入,較少有意外中大獎的狀況出現
  • 第二種:回報比較隨機,主要取決于平臺通過反饋和概率進行控制,經常會有逆襲的超級大獎傳說

你會選擇參與哪一個?

01

數年前,職業圍棋手崔哲瀚九段開始兼職打德州撲克,原因很簡單,靠圍棋很難賺到錢了。

崔哲瀚是頂尖棋手,拿過16次冠軍。然而看似優雅的圍棋是殘酷的競技游戲,再厲害的棋手,也猶如拳擊手般,總會被更厲害、更年輕的對手擊敗。

一旦過了巔峰狀態,圍棋棋手的收入就會驟降。于是崔哲瀚九段便開始在圍棋之外兼營撲克。

著名圍棋手車敏洙也曾做過職業牌手,在1985年到1995年間賺了約4000萬美元,這一數字當年非常驚人。不過,車敏洙是先打牌,后做職業圍棋手。

德州撲克長期而言仍要靠實力取勝,但短期內運氣也會起決定性作用。

這意味著,德撲游戲的獎金不會像圍棋那樣,完全被極少數塔尖的高手壟斷。

瑞士最高法院于2010年裁定德州撲克是一個以運氣概率為主的游戲(game of chance),因為“簡單的數學、策略及心理學在此游戲中所占的分量比不上運氣成分”。顯然這個裁定會讓很多德撲人士不滿。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上訴法院于2010年3月裁定德州撲克為非法賭博,因為認定德州撲克的運氣成分大于技巧成分。

德州撲克是投資人士的最愛。

英國Clarity Financial公司首席投資組合策略師Lance Roberts總結了他從德州撲克中領悟的十個投資經驗

  1. 你要有過人之處
  2. 在多個領域發展專業知識
  3. 搞清楚為何人們和你反向押注
  4. 當你有一手好牌,那就努力賺到最多
  5. 總會為“過牌”付出代價
  6. 知道何時退出,兌現你的籌碼
  7. 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弱點
  8. 當你無法做到100%地集中注意力,那就休息吧
  9. 保持耐心
  10. 審視自己的動機

德撲和圍棋一樣,是看上去簡單的復雜游戲。

對比而言,德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和經驗,圍繞“隨機性”展開的博弈與心理戰也很精彩。

“由于牌手的手牌是固定不變的,只能透過自己的下注影響其他牌手,并透過觀察其他牌手的下注來推測可能的手牌。”

對牌手來說,游戲目標不應是贏取單局彩金,而是基于數學(概率論)及心理學上做出正確的決定。

所以《對賭》一書反復強調區分決策的過程與結果,短期而言對的決策未必有對的結果,但長期看二者是一致的。

在期望回報值為正的情形下,基于概率做決策,可將每一局的平均利益最大化,長久下來贏錢總額會比輸錢多。

隨機性所帶來的波動,是德撲最有趣的地方。這種波動有時候會將一個自大的菜鳥帶上運氣的巔峰,也可能讓一個高手在谷底被人捶。

從這一點看,得撲更有故事性,更接近大眾心底的幻想。

也許和投資一樣,德撲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其隨機性。

02

將微信視頻比喻為“下圍棋”,將抖音比喻為“德撲”,只是一個大致的類比。

  • 微信視頻目前看仍有公眾號平臺以創作者為中心的思維,外加社交與個性推薦
  • 抖音則強調算法推薦,平臺對于流量有更強的控制權

在抖音,一條視頻出來,先由冷啟動池測試,再根據數據表現一點點放大,流量邊測試邊分發,由此跑出來的火爆視頻,像是AI黑盒子的科學實驗杰作。

比起抖音之于創作者的去中心化(伴隨著平臺自己成為中心),微信視頻也強調社交分發和興趣分發等等,但仍有公眾號的“創作者中心”特征。

不管是哪種算法,都在圍繞著人性做文章:不確定讓人焦慮,太確定讓人無聊,而恰到好處的鐘擺游戲,則能制造出一個又一個微小的刺激和反饋閉環。

馬斯克說,“在確保你不會感到無聊這方面,他們(國際版抖音)做得非常棒。”

不過他認為似乎有點過頭,以至于使用時像是得了注意力缺失癥(俗稱多動癥)。

我在此不打算亦無能力展開論述微信視頻與抖音的產品邏輯和算法差異,而是想探討隨機性與人類欲望之間的關系。

對創作者而言:

  • 微信視頻像是下圍棋,高手們多了一個舞臺來觸及自己的粉絲,并適當向外延展
  • 抖音像是打德撲,即使是一個零粉絲的小白也可能創造出奇跡

03

人是一種視覺動物。據一項研究表明:“經常玩視頻賭博機的人比其他類賭博者成癮速度快三四倍,哪怕這些人以前也常玩其他類型賭博卻沒有成癮。”

《運氣的誘餌》一書提及研究者霍華德·謝弗指出:

只要人與某一特定對象或一系列對象(如毒品、賭博、電腦)重復性地交互,且此類交互可以穩定地使人獲得自己想要的主觀體驗變化,成癮的傾向就會出現。

該書總結了機器賭博的特點:孤獨、連續、下注頻率高。

這些特點能夠更加高效地將賭客帶入“機器迷境”:

就像在風暴眼里一樣……世界上其他一切都像在圍著你旋轉……你進入了機器的世界,那里只有你和機器。

智能手機創造了類似的沉浸感。

我將智能手機稱為數字化時代的渡船,它將使用者從物理世界擺渡至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數字化世界,并在那里找到比現實世界更“真實”的幻覺。

而實現那種幻覺,只需要躺在那里,用手指輕輕劃一下,就能實現。

這幾乎是人類可以付出的最小作用力。按照這個趨勢,將來視頻眼鏡只需人轉動眼球就可以“刷”動內容了。

《運氣的誘餌》寫到一位機器賭博成癮者的自白:

我賭博不是為了贏錢,而是為了繼續玩下去–為了待在機器的迷境里,把其他一切都忘掉。

這也許有一點兒像刷視頻時的樂趣與“上癮”吧。想想你刷短視頻時的體驗:獨自一人,輕輕一刷就可以選擇或劃過一個世界,并獲得一個個最輕量級但又觸及心底的強化反饋閉環,從而不能自拔。

04

芒格曾經說過:“互聯網對于社會是極為美好的,但是對于資本家來說純屬禍害?;ヂ摼W能提高效率,但是有很多東西都是提高效率卻降低利潤的。互聯網會讓美國的企業少賺錢而不是多賺錢?!?/p>

我照例不會陷入這類常規問題的討論。為了令本文溫和且中立,我假設互聯網是創造價值的,其價值簡單概括為:

  • 互聯網本身生產力提升的內生價值
  • 從其他行業“搶過來”的轉移價值

既然有價值,就值得參與。

某種意義上,好的互聯網平臺提供了一個“正期望值”的游戲

  • 我們假設參與者每投入100元,平臺提升了30元價值,這意味著產出了130元
  • 平臺作為資源的分配者,會將130元留一部分作為利潤,其他則返回給參與者以作為激勵,以實現平臺的持續發展,并與別的平臺競爭
  • 假如返還金額是120元,那么對于參與者而言,每投入100元,就有120元的產出。如此一來,大家會迅速地轉移到該平臺上
  • 跨入成熟期后,平臺可能開始提高自己的留存比例,例如留下20元,返還110元

期望值的正和負,是投資與賭博的分水嶺。如我們所知,類似于彩票游戲,其本身并沒有“提升價值”,所以彩民投入100元,主辦方可能留下25元,返回75元,返獎率75%。

這是一個負期望值的游戲,相當于買了之后立即打七五折。為什么大家還是要參與呢?

答案當然是“想中獎”。更精確的描述是:

人們往往看重頭獎的絕對值,而忽略頭獎極低的概率,更沒人去計算什么期望值的正和負。

所以,對于一個互聯網平臺,在返還價值時,其吸引力一方面來自幫助參與者創造了增量價值,另一方面則來自“中頭獎”的彩票價值

例如拼多多,說自己是“好市多+迪斯尼”,“好市多”對應的是“增量價值”,“迪斯尼”對應的是“彩票價值”,如此一來,民眾同時滿足了貪便宜中大獎的兩大傳統需求。

對比而言,抖音似乎比微信視頻更具有“中大獎”的吸引力。

人類追求小概率的大回報,也許是我們基因與文化的一部分,夢想和希望亦由此而來。

哪有人會拒絕夢想與希望呢?

05

賭場最大的秘密,是對“概率權”的操控。

利用大數定律等原理和游戲規則的設計,讓參與者在隨機性的誘惑下穩穩地輸錢。

而對于老虎機等賭博機器,其設計的核心在于芯片,目的正是為了計算和控制概率,《運氣的誘餌》這樣總結道:

  • 編程時,它使概率/運氣更具預測性,讓賭場經營者獲知長期的可預期累計收益
  • 而在玩家實時游戲時,卻讓概率變得極為迷惑、不可捉摸

在這個貌似越來越不確定的世界里,層級之間的流轉并未增強,運氣反而和財富一起被馬太效應控制,個體的命運變得越來越逼仄。于是:

  • 一方面,人們想要生活的確定性
  • 一方面,人們想要機遇的偶然性

那些“人為的偶發性”在人們心底激起了驚奇和幻想。

文藝作品、八卦、賭場、股市、創業傳說,如此種種的最大魅力,莫過于其中所包含的“偶發性”,并令圍觀者產生“我也可以”的代入感。

那么,人為設計偶發性的平臺,該用什么來填補“超級大獎”和“極小概率”之間的鴻溝呢?

答案是:制造幻覺。

其中包括:“我能控制結果”幻覺,以及“我差一點點兒就贏了”的幻覺。

前者往往與探尋規律和攻略(許多時候并不存在)有關,后者則被稱為“近失效應”。

除了用概率、編程、算法控制“概率權”,另外一種力量是:強化中獎者的故事。

盡管頭獎的概率很低,但是足夠講述幾段傳奇,傳達幸運兒的勝利感。

概括而言,平臺利用算法和心法,“讓它感知上的(參與者的)勝率比實際的大”。

06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能在15分鐘出名,然后出名15分鐘,隨即被遺忘。

數字化平臺,交織著創新者轉移的雙重角色,從一開始就講述著普通人的逆襲故事,其開創者往往也是“一無所有”的年輕人。

平臺迅速切換。從宣揚去中心化,到新的中心化形成,當地盤穩固,平臺便開始增加自己的留存比例。

于是新的平臺趁機切入,重新立山頭,更低費用,更高效率,更新玩兒法,以及“頭獎等你來拿”的傳說和誘惑。

每個新的數字化平臺,似乎都包含著以下要素:認知盈余,發財夢想,平臺機遇,中獎誘惑。

全新的世界,多少會混雜著夢想、運氣和下注,不確定性化身為機遇的可能性,散發出費洛蒙的味道。

據說董老師爆火的那晚,是因為沒聽導演的安排而任性發揮,也許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總之,在當下時刻,人們需要一個逆襲的故事,情節是老套而萬能的“一切關于命運如何好轉”,主角需要長得像王寶強而不是劉德華。

《新蝙蝠俠》里有句臺詞:哥譚市喜歡東山再起的故事。

新東方的起伏,符合東山再起的故事主線,但俞老師仍然只能作為背景板,因為他太臉熟并且太有錢。

他包容而調侃地站立在直播間角落,將悲情、拼搏和熱烈的臺詞,讓給生機勃勃的年輕人。

人們突然覺得一切距離自己很近,即使事實上也許并不近。作為平臺,“近失效應”讓人們產生“我差一點點就實現了”的感覺,并由此而愿意參與到游戲當中。

為命運下注的人們,似乎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行為心理學的“挫敗堅持理論”,“產生了一種鼓舞和促進作用”,并在參與和圍觀的人群當中蔓延開來。

算法和故事聯手,實現了理智與情感的雙重驅動,流量洶涌而來。

看不見的超級商業大廈在數字世界一夜崛起,冒險者、投機者、套利者、賣水者接踵而至,急于試一下手氣。連老派的商界品牌也不愿錯過機會。

此刻,已經沒有人再去計算期望值。

人們不在乎小概率,不在乎是否均勻。

人們永遠迷戀傳奇故事,并愿意為其中的希望,All in一切。

 

作者:孤獨大腦,公眾號:孤獨大腦(ID:lonelybrain)

本文由 @孤獨大腦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很有趣的比喻,文章說明得很詳盡,誰不希望自己是下一個傳奇呢。

    來自云南 回復
  2. 看完這篇文章覺得好像確實是有那么點道理的,學到了!

    來自江西 回復
  3. 人們永遠迷戀傳奇故事,并愿意為其中的希望,All in一切。

    來自吉林 回復
  4. 刷抖音就是在賭下一個視頻更好看,這種感覺讓人上癮

    回復
  5. 雖然看不太懂圍棋的賽制和打法,但文章介紹的很詳細,微信確實如此

    回復
  6. 互聯網對于社會是極為美好的,但是對于資本家來說純屬禍害?;ヂ摼W能提高效率,但是有很多東西都是提高效率卻降低利潤的?;ヂ摼W會讓美國的企業少賺錢而不是多賺錢。

    來自廣西 回復
  7. 現在的視頻平臺真的很多元化,什么樣的腦洞都有,太厲害了

    來自貴州 回復
  8. 人們永遠迷戀傳奇故事,并愿意為其中的希望,All in一切。認同作者這句話,大家很容易看到一個人的成功并神化它,而忽略成功后的各種必要條件。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