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總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主編首分享:如何寫好一篇測評文章

0 評論 3561 瀏覽 24 收藏 35 分鐘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聯合摹客RP舉辦的產品評測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臨近截稿尾聲,我們發現很多同學有著同樣的困惑:產品是體驗了,卻不知道如何寫出大賽的評測文。本次大賽加碼干貨,特邀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主編Nairo獨家分享:如何寫出一篇好的測評文章,他總結其多年經驗,解鎖產品測評的那些方法和思路!本文為直播內容整理,內容有刪改。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每天都會收到上百份的投稿文章,從初審、復審到抽查,流程嚴謹與細致,正是這一套嚴謹的流程確保著平臺優質內容的呈現。

每一篇文章,都是匯集大家經驗以及智慧的成果,輸出倒逼輸入,唯有不斷學習與輸入,才能不斷成長,我們也希望見證大家的成長,多多輸出自己的觀點。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為知識分享平臺,好的內容是重要的載體,它不僅是大家知識交流的聚集地,同時也是眾多優秀的產品、運營人被發現之處。

對產品經理而言,表達自己對產品體驗所感是基礎素養之一,而寫好一篇產品評測文則是產品經理們的專業技能之一。

近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聯合摹客RP舉辦了一場產品評測大賽,從這次評測大賽中,我們發現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困惑:產品是體驗了,卻不知道如何入手產品分析,寫好一篇評測文章。

為了讓大家打開思路,打磨出更好的作品,我通過總結以往經驗,結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用戶投稿,分享如何寫好一篇產品評測文,希望對于所有想要進行產品評測以及文章寫作的同學有所幫助。

進入正文之前,先明確三個要點:

第一,「如何做好評測」和「如何寫好評測文章」是有差異的,做好評測不包含寫評測文章,如何寫好評測文章一定是包含了做評測這個動作的。

第二,本次主要分享的是方法論,而非手把手指導,具體步驟里更加詳細的內容不會展開談,大家借助大致思路去實操即可。

第三,受到行業、經驗等方面的限制,可能有些方面不那么適用,僅適用于80%的產品人,希望大家能夠從中舉一反三。

最后,再補充兩點內容。

第一,當我們的測評對象是一個APP時,需要注意我們只能針對產品進行分析,只能代表該公司/團隊的產品實力,不能分析運營、公關、行業、商業邏輯等。

第二,文字長度、數據、資料不是決定性因素,從中分析總結出的觀點、見解才是重點。

本次分享共分為三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最為重要以及耗時最多的,可能 90% 的時間都會花在這里。第二個部分是思維升華,第三個部分是加分技巧,加分技巧不僅僅適用于工作當中的,也適用本次產品評測大賽。

一、基礎打造:如何循序漸進產出一篇產品評測

在基礎打造部分,大概有三個環節,每個環節下面會有一些更細的要點,但這些要點因受到行業、產品、經驗等方面的限制,可能會有所不同,這些環節下的要點都是可變的。這里整理了大致的思路和內容,如下圖:

在我們進行測評過程中,分析前的準備以及如何做分析占了完整評測80%的時間,也就是說當我們將產品評測這個過程準備充分了,那么文章的輸出也就更加容易了。

1. 分析前準備

(1)確定目標

當我們需要確定分析目標時,可以從產品邏輯、功能設計、交互視覺以及用戶體驗這4個類型選取適合自己的方向,這四個方向并不是意味著4個都需要寫到,而是從中四選一即可。

每個崗位的人都有著自己的思維慣性,各自關注的重點也不一。

  • 當你是一名產品經理時,會較為關注用戶痛點、產品功能以及產品邏輯;
  • 當你是一名運營時,可能會更加關注產品的玩法設計以及運營活動;
  • 當你作為一名設計師時,會傾向于關注這一款產品的視覺設計、顏色分布以及整個功能設計。

這些是我們先入為主的思維慣性,但有時候我們所確定的分析目標并不一定與我們的崗位方向密切相關或者是與我們崗位弱相關的,因此我們需要明確分析的是產品的哪一方面。比如,以下三個場景:

結合以上3個場景,如果我們要確定分析目標的話,可以先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 產品的交互對用戶的影響
  • 產品登錄功能的設計對于用戶注冊量的提升
  • 產品的模式是不是被用戶認可
  • 產品的某個界面設計、交互方式是否能讓我們產品借鑒

綜上所述,在這些場景中,確定分析目標需要確認的是所分析產品的哪一方面,比如說,確定的分析目標是做淘寶的產品分析,單單說“淘寶”的產品分析,其實是很籠統的。

確定分析目標需要有一個很具體的東西,比如分析淘寶購物車這個產品的某個功能它是怎么設計的?它的產品邏輯是什么? 這個才叫做一個具體的分析目標,而不是很籠統的目標,籠統的分析目標也不利于后續文章輸出。

(2)選擇方法

根據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用戶的投稿,我粗略地列了三種模板,供大家參考。

①標準模板

標準模板適合剛開始學習如何做產品分析以及經驗不足的同學們。

標準模板中,主要包含了三點:

第一,市場 / 用戶分析。

第二,用戶體驗五要素,產品經理必讀書目《用戶體驗要素》中將這五個層級講得很清楚,大家可能要熟讀這本書中的五個層級才會理解,做出更加深層次的分析。

第三,總結結論,在我們對上述市場分析、用戶分析以及用戶體驗五要素都分析完之后,需要有自己的一些觀點以及見解輸出,而不是單純走一遍分析流程之后,就沒有下文了。

這里也提供了一篇參考文章,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標準模板文章參考鏈接:http://www.aharts.cn/evaluating/1888177.html

②進階模板

相比于標準模板,進階模板對于產品分析者而言,他的經驗要求或者技能要求都會比較高一些,它會涉及到各種模型、針對性的功能分析、觀點輸出。

進階模板沒有固定的模板以及套路,需要產品分析者有自己的觀點輸出。實際上,在標準模板的用戶體驗五要素中沒有規定是分析產品還是分析產品功能,這兩者是有很大差異的。

但在進階模板中,產品分析者應當盡可能分析得具體一些,因為我們作為產品分析個體,對這個產品的認識可能是片面的。比如,一個logo背后,可能有著幾千個工程師、技術以及幾百個產品經理等,他們日復一日地優化產品,一個人的經驗和知識相對于這么多人來說,還是比較局限的。

因此,我們需要對產品針對性地輸出,只考慮產品中的某一個部分,才有可能把這個部分的具體功能了解得足夠透徹。

這里也給大家提供一篇進階模板的參考文章,進階模板鏈接:http://www.aharts.cn/evaluating/5485514.html

③高階模板

區別于進階模板,進階模板是分析完之后才有觀點輸出,而高階模板是自帶觀點和問題去看待這個產品的,根據產品分析和資料佐證自己觀點正確與否以及其他可能出現的情況,所以它的結構是自有觀點,針對性的分析以及資料補充。因此,對于產品分析者的經驗和技能要求會更高一些。

這里有一篇參考文章,大家可以去找找思路,高階模板鏈接:http://www.aharts.cn/it/4460751.html

除此之外,再分享兩個模型給大家,這兩個模型和用戶體驗五要素是類似的,我們在分析之前,可以先用模型代入,再視情況具體分析。

(3)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是很費時間,也是很重要的基礎工作。信息不足、失真將會對后續的分析產生錯誤的判斷,從而影響整個分析的效果。

我們需要按照分析的維度,找尋對應的信息。不論是截圖、文字、語音、視頻、數據、鏈接,全部都要存檔備用。然后根據相關的內容,將不可用的信息剔除,保留可信、真實、有用的產品信息(所有的信息記得保留來源,以備索引)。

這里提供幾個收集信息的渠道,大家可以根據需要去尋找對應的信息。

更新說明:

  • 網頁產品:網頁時光機(http://archive.org/web/web.php)
  • APP產品:Data AI、友盟、蟬大師、燈塔等
  • PC產品:沒有渠道,只能靠搜索引擎+官網+網頁時光機

版本反饋/用戶評價:

  • 官方微博、官方人員微博、官方論壇等
  • 百度貼吧、知乎、豆瓣、黑貓投訴等
  • App Store、應用寶等各大應用市場

市場反應:

  • 各種科技媒體、創業媒體和產品媒體
  • 官方微博、貼吧等
  • 市場信息:
  • 百度指數、淘寶指數等各類開放平臺、數據平臺
  • 友盟統計等各大統計平臺
  • 艾瑞網等各類監測、報告平臺
  • 同行業網站、官網及其他相關網站
  • App Store、應用寶等各大應用分發平臺
  • 官方人物微博、官方微博、百度貼吧、豆瓣小組
  • 各大社區、媒體

用戶信息:

百度指數、收費第三方數據統計平臺

2. 如何做分析

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點,占據了30%-40%,以下這些分析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析目標自由組合。其中,市場分析和用戶畫像是一個可選路徑,可以根據所定分析目標選擇,若分析目標中不包含這兩部分,可省略。

(1)市場分析

市場分析分為目標市場分析以及所占市場分析。

①目標市場分析

指這個產品在市占率100%是所能占據的市場。包括市場用戶群體(這個產品會涉及到多少人)、市場商業價值(這個市場大概能有多少利潤)、當前市場概況(產業鏈、主要玩家)、市場發展情況(行業歷史、技術狀態、未來可能性)。

②所占市場分析

指這個產品在當前市占率時占據的市場。

需要注意的是市場分析一般是需要數據支撐,需要保證數據來源的可信度,分析方法科學有依據,并且剔除數據水分。例如,很多分析者喜歡采用百度指數作為數據來源,但是并沒有剔除其中水分和添加其他來源補充;這種時候一般采取多個數據來源進行對比分析,否則分析會有誤。在表現形式上,一般以柱狀圖、線狀圖、餅圖 和雷達圖表示。

(2)建立用戶畫像

需要注意的是,目標用戶應當選擇不同的角色,互不重疊,可以運用MECE法則進行檢驗;另外,用戶畫像是一個準確完整的描述,需要進行具體描述,比如25歲左右的在家帶孩子的寶媽。

這里分享一個最直接的方法。在產品內找一個用戶,然后需要跟蹤這個用戶的所有軌跡:

  • 進行了哪些操作,什么時候的操作,什么時候發生何種狀態變化,將這些原始數據全部收集——有點類似產品設計時的用戶畫像,但是難度高很多(當然如果能力夠強或者收集的信息足夠,反推出一個產品的用戶畫像也不是不可能)。
  • 最后,跟蹤這個用戶的所有社交資料,獲取用戶的準確信息以構建精確的用戶畫像(注意:部分內容會涉及隱私,注意尺度!?。?。
  • 另外,目標用戶至少需要建立3個用戶模型;如果該產品的用戶群過大,甚至需要更多目標用戶才能建立模型(如果你恰好是該產品的目標用戶,則可以模擬一個自己的用戶畫像)。

更加具體的方法可以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網站搜索相關內容,相信能給你不一樣的思路。

(3)使用場景模擬

場景模擬很容易被人忽略,大多數產品分析者很少關注或者是考慮到這種情況。

除了建立用戶模型,還需要模擬用戶的使用場景;場景不對,部分針對特意場景的設置則無法理解。

場景是在建立用戶模型之后,針對該產品,模擬用戶可能使用的場景(解決此類用戶需求的場景)。同時該場景需要多重模擬,從不同角度不同情況進行模擬。

場景模擬需要將自己代入目標用戶解決需求的使用場景。通俗點說就是“演戲”,而這個場景的模擬程度將會影響到分析的判斷。

比如:APP類產品,使用的場景有床上、等車時這兩種場景;在模擬的時候,不光是需要多次進行,還需要限制一定的條件。

以床上這種情景為例:

  • WiFi情況和3G、4G情況需要多次模擬
  • 不同機型(只要支持的)、不同尺寸的屏幕進行模擬
  • 系統單進程、系統多個進程進行模擬
  • 執行任務期間異常中斷、正常中斷情況模擬
  • ……

(4)功能設計分析

這部分是產品分析中的重點部分,需要著重注意模擬時需要對產品進行顆?;姆治觥?/strong>顆?;菍⒁粋€產品拆分成不同的模塊,從操作流、頁面設計,細分到設計元素(一個列表、一個按鈕、一個像素)的級別。同時針對不同的模塊,不同的元素進行分析。

主要考慮此功能的設計在用戶使用場景下的合理性和設計是否能滿足用戶需求。如果功能設計不合理,視覺和交互分析就沒有必要分析(方向都錯了分析也沒有任何意義)。

或者無法滿足用戶需求,就需要慎重判斷:是視覺、交互無法滿足用戶需求,還是功能設計不合理(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功能的需求是偽需求)。

主要分為四種情況:主要流程分析、交互模塊分析、視覺模塊分析、用戶體驗分析。

①主要流程分析

流程分析主要是對于產品邏輯進行分析,它是產品流程的呈現。比如,當我們去商場買東西時,會經歷這樣的流程:進入商場—挑選商品—收銀結賬。同樣地,當我在手機上購物時,也有對應的流程:打開APP—選擇商品—下單支付。

區別于線下購物,線上購物會多了許多不同的體系。賬號體系、訂單體系等,就是一個個單列的主要流程。

流程分析與功能分析不同。流程是由多個功能組成的一個功能流,而功能則是屬于流程中的一個子環節。

主要流程,是指一個產品滿足用戶某種需求所必需的幾個核心流程,這個流程是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兩個流程的結合體。

流程分析,是分析這個產品流程設計的合理性、流暢性和用戶體驗友好度的考量。因為流程分析是基于視覺、交互、功能分析之上的,需要對涉及到該流程的功能、視覺、交互都有完整的分析之后,才能從整體上去評判流程設計的合理性與優劣性。

需要注意的是:有可能功能、交互、視覺都沒有問題,但是流程一直不夠流暢,或者流程有中斷情況,此類一般多是該產品在需求挖掘和需求分析環節出的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是功能、視覺和交互都有很大的問題(比如設計極爛、交互極為繁瑣),但是主流程很順暢的情況。這種情況,一般是該產品團隊管理把控不力(設計不認真干活,交互敷衍了事,程序開小差),或者是其他情況(目前暫未遇見,但是不代表沒有這種可能性存在)。

②交互模塊分析

視覺上,主要是拆分成不同的界面。從大的整個頁面(全部),到細節的按鈕設計、像素點注意分析。

視覺分析的順序,是從頁面布局到頁面元素。

優先考察頁面的布局,將所有元素模塊化單獨列出,同時考慮到極限情況(最大或最小狀態、最長和最短的布局),每個狀態下給用戶造成的視覺效果。

然后考察頁面的元素,按鈕、輸入框、文本、圖片、多媒體的設計。這個時候就需要有“精確到像素”的觀察能力,建議多注意元素之間的對齊、排列、重疊等現象,文字內容還可以考察字體的選擇、行距、間距的設計,同時還需要考慮視覺的精細度。很多產品粗看效果還行,但是精確到像素的時候就會發現各種不對齊,各種顏色重疊造成的失真,影響產品的視覺觀感。

比如,分析一個按鈕:

  • 這個按鈕在那些界面存在?出現頻率是怎樣的?
  • 這個按鈕的位置是什么樣的?
  • 按鈕的顏色、大小,視覺沖擊力如何?給用戶(自己)帶來什么樣的感受和認知?
  • 按鈕的形狀時怎樣的?為何不設計成其他形狀?
  • 采用了什么樣的交互?給用戶(自己)帶來什么樣的認知?

③視覺模塊分析

視覺考察同時,可以進行交互效果的分析。

重點考察按鈕、輸入框、刷新加載等狀態的交互,以及列表極限情況的交互(列表為空、列表數據溢出)、網絡異常(虛假網絡、沒有鏈接、網絡異常中斷)、異常交互(無結果的空白顯示中的用戶引導)等情況;同時,仔細觀察聲音、視覺、元素、形狀等的動態變化(比如:點擊一個按鈕后按鈕變形為另一個按鈕),以及時間上對用戶造成的感知。

還需要注意的兩個交互,是彈窗(彈出提示框)和蒙層(某一特定區域變灰或變模糊等),也是交互的一種。

交互的分析,主要考察交互設計的合理性,和對用戶體驗的影響。有時候,需要講交互和視覺合并分析,方能得出理性的結果。

④用戶體驗分析

用戶體驗不是單獨的模塊,是在進行其他分析的時候一并完成。

體驗之前,有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時:你需要在這個產品的使用場景下模擬產品目標用戶的行為,你需要把自己當成這個產品的用戶來進行體驗,而從一個目標用戶和一個產品的兩種角度去分析,否則,所有的結論都是片面的。

這里不同的是:目的不同,體驗的內容、分析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完整的體驗一遍產品,按照自己的分析目的,對產品整個進行體驗。

體驗的同時,還需要做好記錄,不論是截圖也好,文字記錄、表格記錄也好,需要把整個體驗環節中的問題詳細記錄出來。不論是自己在體驗過程中的思考、心態變化、行為反饋都需要記錄。

比如:你在進行某個操作的時候,一下子找不到某個按鈕;你需要將這個過程記錄下來。當時的心理怎么想的,進行了那種操作,如何解決的(或者沒解決)。

再比如:你在進入某個頁面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很特別的交互,這個交互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你當時的反應是什么樣的。

產品體驗最好能完整跑完整個產品的流暢。至少需要體驗80%的功能、界面(二八原則)。對于與目標相關的功能、界面需要重點關注。

(5)商業模式分析

這個一般不建議新手分析,同時很多人分析的時候也會遺漏這一個部分。對于比較大型的產品來說,其商業模式都是比較復雜的,不是一兩種模式就解決了,所以商業模式分析一般來說只針對比較中小型的產品有用。

商業模式分析是分析產品的盈利模式。不論是免費產品也好,收費也罷(這種最簡單),需要對商業模式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

①免費產品的商業模式

免費的產品,一般盈利模式來自增值服務。比如QQ本身免費,但是QQ會員、各種鉆、Q幣等增值服務。還有一種就是本身就沒有增值服務的,就是該產品目前還處于跑馬圈地的市場培育階段,資金主要來源于公司自身輸血或者投資。

打個比方:分析一款產品,免費,沒有增值服務(也就意味著全部是燒投資人的錢)。分析該產品之前的融資情況和金額(當然信息都是去重的),根據這些信息判斷這個產品的現金儲備及可能的商業模式和手段(比如資金緊張需要著急推出商業版本,或者資金斷裂某些功能、產品需要砍掉),預期其商業化動作和市場情況。

免費產品的商業模式有幾種盈利模式:增值服務,周邊(比如動漫的周邊),價格歧視(區分免費和專業版,用20%人的付費,來服務剩下80%的用戶)。

這里可能有問題,沒有嚴謹的考察和深入了解過,有了解的希望能交流一下。

②收費產品的商業模式

收費產品的商業模式就比較明顯,一般是訂閱(點卡或時間收費也可以算是一種)、付費使用(比如Adobe家的軟件)這兩種。

下面分享一些關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真實用戶的投稿內容,以此明晰產品描述與產品分析的區別,前兩個例子更多說的是一個「是什么」的問題,而第三種才是真正描述「為什么」,即產品分析。

正確的產品分析思路可以參照以下三種方式:

分析思路:問「根本原因」,不看「表面原因」

對一個問題點連續以5個“為什么”來自問,以追究其根本原因。 雖為5個為什么,但使用時不限定只做“5次為什么的探討”,主要是必須找到根本原因為止,有時可能只要幾次,有時也許要十幾次,如古話所言:打破砂鍋問到底。

分析思路:交叉論證,唯一的原因只有一個

通過不同功能、流程、資料對找到的原因進行驗證,同時從用戶、產品、公司、行業的多角度進行驗證,確認觀點正確及唯一性。

分析思路:按分析目的針對性體驗產品/功能

產品分析不是貪大求全,而是根據分析目的針對性進行取舍。遵循「奧卡姆剃刀定律」,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3. 總結和整理

在將以上資料都準備齊全后,需要對這些系列進行分析匯總,提煉出重要信息,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見解。

這一部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也是最容易看出一個產品經理專業度的部分。整個分析報告,細節反而是最重要的部分。

細節包含分析報告的格式、圖片和標點規范,就想一個產品總要有設計原則和相關規范限定一樣,“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格式:合理的分段、正確使用各種大綱級別,合理使用隔頁、各種符號輔助,這才是一個專業的產品分析報告。

圖片:統一對齊方式,和文字內容單獨區分。不可過大或者過小,不可模糊或其他不適合的圖片出現。

標點符號:注意中英文區分,注意全角/半角區分,注意逗號、句號、頓號、引號、冒號的各自使用場景。

錯別字:特殊產品名的正確寫法,「的得地」等易錯字的檢查和確認,文字盡量字斟句酌,講究合適、完整、清晰和準確表達。

二、思維升華:在作品中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

每個人的經驗與能力不一,觀點的表達也就見仁見智,這個部分沒有一個統一的模板或者套路。對于思維升華部分,我想給大家兩個忠告,幫助大家在作品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1. 熟悉行業、業務、流程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分析一個產品都是基于自己熟悉或者感興趣的行業,所以對應的行業、業務、流程需要寫好,意味著我們需要具備一定的經驗。

行業、業務、流程是從大到小排列,需要講清楚三者的情況。

  • 熟悉行業,需要表明該產品處于行業的哪個位置;
  • 熟悉業務,知道這個產品有哪些業務,才能知曉它為什么這么設計;
  • 熟悉流程,明晰該流程是否合理,在哪個方面有問題。

如果這三個要點要分析得比較深入的話,最好是越熟悉越好。

2. 以小見大,不要一上來就整體

每個產品都有它的成長歷程,背后的人力、物力、精力耗費巨大,最終運營增長為目前的用戶數。憑借自己一己之力,幾天功夫就把產品分析得透徹其實是不太可能的,從內容的完整性或者從觀點表達性來說,都是不合理的。因此,我會建議以小見大分析,避免一上來就是整體。

比如。分析微信公眾號,可以從它的排版風格入手分析,而不是一上來就說我是一個產品經理,要改變它,改變需要一個過程,著急不來。

三、加分技巧:探尋讀者感興趣的切入口

對于加分技巧,每個人的想法和理解都不一樣,所以實際上也沒有具體且固定的模板,這里提供幾個可以參考的方向,幫助大家打開思路。

1. 完整、準確、可信的信源論據

在前面收集資料的時候,就一直強調過信源論據的完整、準確、可信,如果我們收集的資料不對,那么后續的分析實際上也都是錯誤的,得出的結論也就沒有信服力。

2. 嚴謹、完善的分析邏輯

我們進行產品分析,最終輸出一篇產品分析報告,它是專業的,可以理解為像論文一樣,是需要有一對一的產品邏輯關系存在的,需要有對應的資料與數據進行分析佐證,最終驗證你的觀點。

3.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期望值管理

這個是難度較大的加分技巧,但同時也是最容易操作的加分技巧。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與分析邏輯相對應的,可以說是一種寫作手段或者說是一種分析手段。在處理期望值時,達到讓大家感覺到你所論述的與我想的不一樣,但是從邏輯上又是合理的這種效果。

4. 有趣、好玩、能獲得新知的展現手段

這個其實與每個人的寫作風格密切相關,比如我的風格搞笑或者幽默,那你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他人。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完成測評,比如,評測報告大多是以圖文的方式展現的,那么你可以以視頻或者其他新穎的方式來切入。這些都是獲得有趣、好玩、能獲得新知的展現手段,這一部分也是沒有固定形式的,比較開放,可以自由發揮。

這次分享就到這里了,希望對各位在產品路上的你有所啟發。

作者:Nair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主編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運營 @Ginny 整理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