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化業務中臺,如何實現?

3 評論 5983 瀏覽 10 收藏 11 分鐘

企業在集團化管理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即企業是否真的需要一套整合旗下業務的中臺系統?可能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這個答案是必然的,因為業務中臺的存在可以幫助企業提升數據處理效率,并助推降本增效的實現。那么,這類業務中臺在搭建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一、什么是集團化業務中臺

所謂集團即是以母公司為基礎,以產權關系為紐帶,通過合資、合作或股權投資等方式把三個及三個以上的獨立企業法人聯系在一起就形成了集團。

集團化系統是指,基于集團和子公司各自在開展業務時,都可以分別通過系統直接或輔助完成工作的工具,而且集團要對其本身和所有子公司的業務數據進行考核管理,在系統不同的端口,對關鍵業務數據進行連接、監控、分析和應用。

一般有可能會涉及到客戶、訂單、采購、生產、財務等諸多方面的管理,但這些管理模塊又會因為集團內,子公司經營類型的不同,散布在系統各個不同的產品端口。

二、集團化業務中臺的現狀分析

相對于大型公司而言,比如BAT、聯想、TCL、華為等,由于業務量大資金雄厚,其會有專門的IT研發人員,不斷的來開發并維護自己集團內部的系統,因此不算難事。

但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講,由于考慮到系統開發的高昂成本,倒不如向軟件服務商購買,較為成熟的行業軟件直接投入使用,這樣成本可控性會更高。這種方式是可以滿足業務的正常開展,但對集團化系統來講還相差甚遠。

在現實中,集團化系統有可能會面對如下挑戰:

  • 集團下各子公司的經營業務和模式有可能完全不一樣,這就要求系統的靈活性很強,能適應行業內各種經營模式,增加了系統開發的難度。
  • 由于行業系統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專業性,每個公司就有可能會用到多個不同類型的系統,如CRM、OMS、ERP、OA、SCMS、FMS等,難以實現集團在一個系統里統一管理,工作中要不斷的切換系統,存在重復性工作,大大影響工作效率,有可能還會比較容易出錯。
  • 各個細分行業系統對接時間成本高,如果兩個系統間存在某種競爭關系,那還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不愿意對接;即使已成功對接,后面各自系統不斷更新迭代時,也容易因信息不同步,而產生新的系統問題,而且對接大多僅限于數據互通,很難做到業務互通。

三、集團化業務中臺實施難點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挑戰外,下面就我負責過的一個國際物流行業軟件,來具體聊一聊企業集團化系統中可能會遇到的難點。

1. 外部因素

國際物流是指將貨物由國內運輸到國外,先不論貨物大小,也不論運輸方式,因為兩者其一若有不同,整個業務鏈路和模式就會完全不同。所以咱們就單純先看下國際物流普通大貨海運訂單,在業務流轉過程中有可能會涉及到哪些環節,這里的環節是指不同經營類型的公司。

這里主要是針對,有一定規模的國際物流公司來講的,也是圖示中的集團公司。集團公司是指有自己專門經營線路的國際物流公司,有的是經營美國線路,有的是經營歐洲線路,總之至少得有一條自己的經營線路。

在這些所涉及的環節之中,有的公司是沒有系統對接能力的,比如訂艙公司、拖車行、報關行等,這就需要我們在集團化系統里,給其專門開放對應的產品端口。

還有比如清關行、海外倉,大多都是國外的公司,而國外的公司對系統管控嚴格,一般都不允許國內軟件廠商進行外部對接。因此,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集團化系統,這些業務環節之間系統級的打通,可謂是困難重重。

2. 內部因素

除了這些外部涉及的公司外,還有可能還會涉及內部的渠道型公司、銷售型公司和共享倉庫等等,也需要提供專門的集團化系統端口。

這三種不同類型的子公司,大家各司其職,根據各自主要服務客戶定位的不同,去實現不同的業績目標。對于系統來說,需要可以靈活配置各個子公司對應的產品端口,以便于集團內業務得以更好的協作和開展。

在實際業務過程中,具體的工作又會由,每個子公司里不同的角色來完成,業務在整個流轉過程中,可能會錯綜復雜,這對系統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且系統需要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業務模式的變化,不斷的進行升級迭代,以達成對人、事務的精細化管理。

對于國際物流公司而言,管控好成本和時效是重中之重,這也是對不同的產品線路進行優化的重要依據指標,以便于最終實現讓客戶盡可能的100%滿意,讓公司盈利更多。要想達到好的經營效果,就需要把所有環節管控到位,包括內部和外部的,這就要求集團化系統可以統一管理,為以后的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聊完國際物流行業后,不妨做一下行業的延展,不管是制造業、房地產、零售行業等,隨著業務的擴張,集團內部總少不了會同時使用好幾個系統,而一套相對完整的集團化系統,或許是互聯網行業下一個藍海的一小部分。

我們已經經歷了或正在經歷,各種行業軟件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和效益,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競爭的加劇,單一業務已經不能體現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把資源整合發揮到極致,而且不斷優化升級,才能讓一家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由此,這就對集團化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未來企業集團化管理方向

也許有人會說,面對這種情況,搭建一個數據中臺,依據數據進行考核或決策,不是同樣可以解決此類需求嗎?

是的,但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在銷售型公司和渠道型公司之間,難以避免有義務往來,而且有業務肯定也是要優先考慮兄弟公司的,這對系統來說就必須支持業務數據的交互,所以就不僅僅是一個數據中臺能搞定的。

再者,集團的整體效率并不僅僅只是在于數據本身,而在于數據背后的實際業務,因此一套智能、高效的集團化系統尤為關鍵,它會和企業一起發展壯大,這點看前面提到的大型企業就知道了。

未來企業集團化管理,一定是需要一套可以整合旗下所有核心業務的系統,當然,比較有前瞻性的集團公司早已經投入其中,或許以此為契機,軟件行業和集團化運營模式又將獲得一次重生。

五、總結

目前來說,將來的集團化系統,可能會有兩種途徑來實現。

一是行業軟件繼續深入行業需求,把涉及行業的所有功能模塊進行集成,至少達到80%以上,然后不斷提高系統的靈活性,通過配置化的方式,滿足客戶集團化系統的需求。

二是通過低代碼平臺,讓最懂業務的客戶,自己來開發系統,或者直接委托平臺來開發,兩種方式都可以一定程度提高開發效率,降低開發成本,而且當各平臺發展的越趨于成熟時,總體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

對于這個探討,你怎么看,歡迎發表你的看法。

本文由 @水底的石頭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光初步完成數據對接其實也需要多業務部門、多分子公司各個系統整合,光這步就非常困難。
    還有接觸過的許多公司會考慮業務與數據同步整合,但是需要非常有統籌能力的高管帶頭推進了,不然也是寸步難行啊。

    來自浙江 回復
  2. 感覺配置化方式會更適合大多數企業,根據需求進行個性化的配置,針對性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反饋不斷迭代出新的產品。

    來自山西 回復
    1. 是的,這樣不管是對開發者,還是對客戶,長期都是利好的,而且對將來拓展市場也會更有底氣一些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