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HDC2022華為開發者大會的鴻蒙世界,看中臺建設思路

0 評論 3204 瀏覽 5 收藏 12 分鐘

前幾天,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HDC 2022)提出了鴻蒙世界概念,“用一個系統,打通數字世界底座”的理想對其他互聯網產品也有很大的借鑒作用。本文作者以此為例,提出了一些中臺建設思路,希望對你有幫助。

11月4日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HDC 2022)提出了鴻蒙世界概念,并公布了華為鴻蒙系統最新公布的用戶數已經到達3.2億。

但是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在我看來鴻蒙生態在本次HDC 2022展現出來的“驚喜度”,遠不止于此。

01 鴻蒙世界發布

在本次發布會中亮點頻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用一個系統,打通數字世界底座”的鴻蒙理想。

為了實現這個理想,華為構筑了以分布式、AI、原子化、音視頻、隱私和安全框架等領先技術組成的“鴻蒙底座”,由超過3萬個API共同組成的“鴻蒙磚塊”,以及包括方舟編譯器、ArkTS開發語言、APPGallery Connect等全鏈路自研“鴻蒙工具”,這三者共同構成了鴻蒙世界的概念。

對于開發者來說,鴻蒙生態的“創造力”優勢已經非常突出:僅用一種開發語言,即可打造跨系統、跨終端的創新應用;僅需一次開發,即可完成多端部署,尤其是覆蓋華為海量的智慧全場景終端體系;僅需同一代碼,即可實現包括應用、負一屏、原子化服務面向用戶的跨屏流轉與高效觸達。

具體而言在發布會上舉了一個微博的案例:

微博COO、新浪移動CEO王巍本屆在HDC上表示,鴻蒙生態給合作伙伴與開發者帶來創新價值非常顯著。

以微博自己開發過程為例:基于FA(Feature Ability)開發成本很低,鴻蒙系統不僅支持手機、手表,車機等多終端在同一代碼工程里共享同一套鴻蒙SDK開發,同時,鴻蒙原子化服務和鴻蒙應用也可共享同一代碼,這讓開發就像“搭建積木”一樣簡單。

微博甚至將“熱搜”等不同版塊按照“積木”的形式分別上架華為應用市場,既大幅降低了開發成本和難度,又解決了微博APP長期迭代更新后很難避免的“臃腫”難題。目前,微博已經和正在開發上架的鴻蒙原子化服務卡片超過25個。按照王巍所說:“最快的FA開發,1人1天即可完成,非常高效”。

除此之外,鴻蒙的原子化服務+分布式技術也改變了應用形態、分發方式和用戶訪問習慣。如今用戶即可以點擊鴻蒙終端上的卡片就可以看到自己根據偏好“自由定制”化的微博“熱搜”、“短視頻”等內容,也可以將相關服務卡片添加到系統桌面或者手機負一屏,還可以將其直接流轉到華為手表、鴻蒙智能座艙等全場景設備之上。

02 從鴻蒙設計思維看中臺建設

看完了熱鬧我們來具體圍觀一下鴻蒙設計背后的產品邏輯。

首先我們來看發布會中的這段話:

“華為構筑了以分布式、AI、原子化、音視頻、隱私和安全框架等領先技術組成的“鴻蒙底座”,由超過3萬個API共同組成的“鴻蒙磚塊”,以及包括方舟編譯器、ArkTS開發語言、APPGallery Connect等完整的全鏈路自研“鴻蒙工具”?!?/p>

這段話讀完大家覺不覺的有點眼熟?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提到了三個工具:鴻蒙底座、鴻蒙磚塊、鴻蒙工具,如果我們結構化梳理下也就是這樣的三層結構:

本質來說這三者都是在給前臺用戶(APP服務商)提供支撐,只不過在這里根據提供能力的分類細化為三類:

  1. 基礎能力;
  2. 靠近業務泛基礎能力;
  3. 工具。

但是本質都是由中臺將能力進行標準化,隨后提供給前臺應用,如果我們用中臺架構來理解下就像下面的示意圖一樣:

可以看到這兩者完全可以匹配!這里我再給大家展示一個標準中臺的能力全景圖。

本圖摘錄自《中臺產品經理寶典》一書

怎么樣是不是與前面的鴻蒙世界大圖有些許神似?

接下來我們再具體來看在“鴻蒙中臺”中所描述的前臺應用場景:

“如果說鴻蒙底座相當于根基,那基于根基上打造的應用與服務 API 和鴻蒙智聯 API 就是搭建生態的磚塊,開發者們可以用這些磚塊高效建造形態各異的數字大廈,應用與服務 API 覆蓋了地圖、搜索、賬號、支付等各領域的能力,而鴻蒙智聯則涵蓋了碰一碰、虛擬化等各種連接能力,這些磚塊式的 API 目的是讓開發者擁有更全面的開發空間,效率更高?!?/p>

如果我們換成中臺設計描述:“通過中臺能力調用,如調用日志服務+訂單服務+商品服務,可以讓各前臺業務快速搭建起屬于自己的業務應用?!?/p>

聊完了鴻蒙世界的概念,我們再來具體看一個“鴻蒙中臺”的能力設計示例,首先還是看看發布會上的一段話:

“鴻蒙生態的“創造力”優勢已經非常突出:僅用一種開發語言,即可打造跨系統、跨終端的創新應用;僅需一次開發,即可完成多端部署,尤其是覆蓋華為海量的智慧全場景終端體系;僅需同一代碼,即可實現包括應用、負一屏、原子化服務面向用戶的跨屏流轉與高效觸達。”

這里的僅需一次開發設計思路本質來說就是將其中每個業務應用標準化,隨后在不同終端應用中由鴻蒙系統來實現終端適配。

也就是將傳統的對不同終端,如僅以屏幕差異為例,10寸PAD大屏幕,13寸車機屏幕之間的適配進行統一管理,提供一個標準服務。讓各業務應用只需要專注于業務實現邏輯即可,從而實現了一次解耦。

怎么樣,看到這種問題解耦的思路是不是和中臺設計的核心理念有點像?沒錯在中臺中設計思路也是如此:我們將可公共化的標準處理能力收口至中臺中,并在中臺中進行統一管理,讓前臺業務專注于各種業務場景的管理。

而在統一終端后,“鴻蒙中臺”還可以通過鴻蒙系統實現各個應用的內容分發,也就是通過整理系統的不同入口,實現應用的服務曝光讓用戶可以使用,可以發現,這無疑對喚起APP使用,讓用戶進入某APP有巨大助力。

例如你在本地應用搜索時,不僅僅能搜索應用名稱還能直接搜索具體業務比如交話費,此時不僅僅解決了用戶的需求,還可以直接將擁有該能力的應用進行曝光,讓用戶可以直接進入該應用,在當前拉新,留存費用高昂的今天,有這樣的設計,堪稱用戶與APP服務商的雙贏。

那么在這其中其實就是標準化企業內部的入口,并收編進中臺能力中進行匯總,這其實也是中臺設計中最復雜的一步,需要整合不同領域。但是整理完后一旦形成標準化能力,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實現的威力,可以看到鴻蒙可以提供包括負一屏、桌面、小藝建議、小藝語音、智慧搜索等超過 30 個分發入口,最大程度完成分發和觸達。

這對于一家APP服務商來說無疑誘惑是巨大的。

我們來總結下通過以上,我們可以學習到在中臺設計中:

  • 中臺服務劃分為三個層級:企業級能力(基礎),領域級能力(貼合業務),插件(工具);
  • 設計中臺能力:必須要進行標準化基礎服務,從而為前臺提供全局的能力支撐。

專欄作家

三爺,微信公眾號:三爺茶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2019年年度作者?!吨信_產品經理寶典》作者,原萬達高級產品、MBA特約講師、獨立創業者,現叮咚買菜B端產品線負責人,擁有多款集團項目從零到一經驗并帶領實現商業化布局。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