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講產品,產品力到底從何而來?

1 評論 7623 瀏覽 10 收藏 19 分鐘

一款產品如果想擁有長遠的發展,便需要具備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然而這類核心競爭力,或者說“產品力”,你知道可以從哪些方向獲得嗎?產品創新的源頭又可以從何處尋得?本篇文章里,作者便針對產品力這件事兒進行了解讀,不妨來看一下。

今天這篇又有點長,開始前還是先說點廢話,最近大家還是保重身體,這波來的也是有點突然,不過或許意味著明年會好起來?感覺現在大家身體比較難受,但心情似乎不那么壓抑了。咱們拭目以待一下。

快年底了,回望今年的行業情況,流量哀鴻遍野,產品這個詞被無數次提及。幾乎所有人都懂得了產品力重要:你的產品沒有核心競爭力,永遠只能是割一波韭菜。韭菜越來越少,鐮刀越來越貴,累了。

其實道理都懂,沒產品力等于沒有復購沒有客單價提升,等于LTV覆蓋不了CAC,但是都說產品產品,到底什么才叫產品力?比如對一個東西的評價,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到底怎么評判這個產品算不算有產品力?

雖然大家都越來越重視產品,但市面上還是寫營銷的多,寫產品的少。營銷雖然花錢多,但其實是個輕資產的東西,但產品就太復雜了。貌似你在圈里問營銷,是個人都能給你講幾句,但是你要問怎么做產品,好像還真沒幾個人能說明白的。

所以到底啥叫產品?

小貓總結了一下,現在大家經常說的“產品力”,無外乎以下這幾點:

  1. 核心技術。比如戴森的電機,大疆的控制,這些都屬于有一些科技含量的,屬于技術驅動的產品優勢,也比較不容易被競品突破。
  2. 質量和材質。比如服裝面料的舒適度、紡織品的支數、生活用品的耐用程度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質量好”,可以與一些低端產品區別開。
  3. 審美和設計,比如快時尚類,衣服好不好看,版型顯不顯身材,款式大家喜不喜歡等等,彰顯品牌特色和對用戶的深度理解。

至于其他的,諸如怎么講故事、投廣告,屬于營銷層面,解決的是觸達問題,跟這個東西拿到手之后感覺怎么樣沒啥關系了。

當然這里面也有鄙視鏈,比如搞核心技術的往往看不上審美驅動的,一個號稱質量最好的工廠往往看不上另一個號稱質量最好工廠等等。

小貓認為這些都算產品力,也不用互相diss,因為這些產品力的來源是完全不同的。

核心技術的源頭是科技創新,主體是科學家和研發人員;質量的源頭是原材料和加工工藝,主體是制造者;審美設計的源頭是藝術感覺,主體是設計師。這幾種人根本就沒啥可比性。

這就引出了小貓最近的一個問題:都說要產品創新,創新的源頭從哪里來?

一、創新的主體到底是誰?

前幾天見一個工廠,這個廠二代對我說:“你說的理念我都懂,我也特別認可,我們也不是不想做好產品,但是你們把所有的產品開發壓力都給到工廠,我覺得也是不公平的。我們又不是實驗室,也養不起什么博士博士后科學家,開發一個新東西是很貴的,你們都想讓工廠做研發,這成本誰出呢?”

接著他給我大吐了一番苦水,比如父親想更新產線反而虧了很多錢,想找大學實驗室跟知識分子打交道也很費勁,想找政府又在官僚主義面前處處碰壁等等。一個年輕廠二代被現實打回了老路,最終成為了和父輩一樣的人的形象,躍然紙上,我都想寫一部小說:跨境電商版《大江大河》。

他說:“英國人拿著薩維爾街的面料來問,你們能不能做出一模一樣的來,我們就是不行,我們整個鎮都不行,這就是差距。這個差距不是一天兩天的,是人家二百多年的積累。大家都說你們廠二代要這樣要那樣,但我也想問:我們也不過是初出茅廬的社會新人,你們憑什么覺得我們上一輩都沒完成的事,我們就一定能做成呢?”

這只是一個代表,其背后深層的原因是中國的產品研發體系其實是完全混亂的。從上面說的幾個產品力的方面來看:

核心技術層面,產學研是嚴重脫節的。中國幾乎沒有美國那樣成熟的實驗室技術商業化的路徑,中間往往被各種行政體系所制約。除了少數幾個比較激進的高校,一個科研成果想轉化商用,中間費的事可能比搞這個成果本身還多。而且本來實驗室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發paper而不是真造個啥東西,以前教授創業動不動拿幾個億融資,還有人愿意冒險出來,但現在資本也對這種教授兼職創業將信將疑了,就更沒這動力了。

質量層面,新材料或是新工藝的開發周期很漫長,這里面涉及很多化工、機械的問題,往往不是一家廠或者一個團隊就能做到的。最重要的是大家對這個質量的定義也很參差不齊,比如到底什么叫軟糯,什么叫耐磨,這個定義往往很模糊。質檢機構只能給出一些百分比,但是多少比例是體驗最好的,這個需要產品開發去自己判斷,很容易陷入玄學。

審美層面,中國的藝術類院校就那幾個,設計專業總共也沒多少,而且找工作基本都要轉型。如果不是富二代,現在全中國有幾個人能堅持搞創作的?做原創不如抄款,幾乎是設計師的共同怨念。再優秀的設計師浸淫大環境久了,被淘寶拼多多風格一洗禮,基本都會變味。而且藝術家和設計師這個群體本身一定是喜歡自由自在的,普遍比較有個性,不好管理,你要人家兼具審美能力和商業思維,本來就很難。

所以都說做產品做產品,到底誰去做產品啊?

互聯網有一個很成熟的角色,叫做產品經理,下面有設計,有碼農,有測試,有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基本算是一門科學了。但是實物產品的產品經理怎么定義呢?

以前我見過一個追求極致的“產品經理”,她要做一個眼影恨不得打了一百次樣,這個太粗了,那個太細了,這個不夠閃,那個閃過頭,最后拿出一個外國大牌說:就照著這個同款做。

你說做產品吧,人家也是認認真真做產品,打樣費也花了不少錢,但如果就是照著外國同款做,那不也是做個寂寞?

我覺得也不能怪她,畢竟全中國也沒人能教她怎么給一個眼影廠說清楚自己要的那個感覺到底是什么感覺。

所以后來很多工廠也累了,上來就直接說:你要什么樣的直接拿來復刻,別來唧唧歪歪這樣那樣的,你這種小客戶還要當祖宗,我們伺候不起。

做個眼影腮紅之類的成本低也還好,有的大件開個模都得十來萬,你說咋整呢?那還不就是抄現成的唄。

其實問題很簡單:大家都想做出好產品,但這個產品開發到底應該是以誰為主體驅動的?誰來下定義?誰來拍板?誰來承擔成本?

大部分的產品研發,往往在這一步都被嚇退了。

二、信任是怎樣建立的?

就算是好不容易經歷了千難萬險,品牌方和工廠開始合作研發了。那么問題又來了:這個產品的歸屬權是誰?

對于品牌方來說,這個品牌應該是我的,配方理論上也可以是我的,但實際操作是工廠的,產品其實是工廠做出來的。事實上我也確實見過很多品牌方和工廠在這些問題上扯不清楚的。

品牌都覺得講故事和營銷廣告才是品牌核心,工廠都覺得供應鏈才是核心,除非你倆五五分,不然都覺得自己吃虧了。但是但凡搞過創業的人都知道,五五分其實是最容易出問題的比例,幾乎沒有例外。

這樣工廠和品牌其實很難一條心,除非是自己親兒子。但除非很湊巧老板親兒子正好是個會搞品牌的,大概率還是得找個外人合作。這樣大家總是有點各懷鬼胎,這幾乎是99%的品牌和供應鏈都會遇到的問題。

以前有個某國際大牌代工廠就跟我說,這個國際大牌的專利是20%成分A+80%成分B,我們就搞個21%成分A+79%成分B,你說我們侵權了嗎?那肯定也沒有,但這種擦邊球人家品牌方也不是不知道,只要你不是直接跟它競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

所以基本所有品牌最后都要自建供應鏈,供應鏈之王shein號稱是云工廠,但很多都是100%產能為他服務,其實等于也是自建了。

所以之前一度很火的工廠品牌代運營模式,到最后往往是一地雞毛。前不久申請破產的四海商舟,當年跟工廠做合資公司也是搞得風生水起的,但一旦真的做起來,工廠一定想把品牌收回去,這也是人之常情。

打造任何一個產品,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需要很強的信任。但正因為誰也不希望自己的付出白費,最后反而增加了不信任。這就是目前很多人的困局。

據小貓觀察,這種工廠和品牌深度合作能跑通的,只有兩種情況:第一,你品牌本來就是大客戶了,在工廠面前你有話語權,所以工廠必須配合你;第二,你和工廠有某些比較深入的關系,或者有某些很強信任的第三方背書,能建立比較穩固的信任關系。

但是這兩種情況其實對小公司都比較難,如果你本來就是創業,還要自己開發產品,這個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出海領域大家喜歡搞游戲和互聯網不是沒有原因的,游戲和app開發產品雖然也需要很大投入,但這個投入主要就是人力,管自己公司的人相對比跟制造業打交道還是輕松一些的。

對于工廠來說,跟你一起開發一個新產品的風險也大大高于接訂單,所以市場上大多數的工廠也都更喜歡接大訂單,賺安穩錢,而不愿意折騰各種新玩意。

小貓個人感覺,沒有強驅動力,沒有方法論,沒有信任關系,是制約現階段我國產品升級的最大問題。

三、回到人的問題

在中國,做事主要靠人?;氐缴厦嬲f的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品牌主理人和工廠主的博弈。

近年來在各種融資中,大家最喜歡的模式都是那種團隊里有一個做品牌的一個做工廠的,這樣好像就解決了信任關系的問題了。怎么說呢,據小貓觀察,如果你們融了大錢,那確實可以,畢竟世界上大多數的問題,都可以用錢解決。但是如果沒有融到,或者這個錢并不足夠,那該有的問題還是一樣會發生。

如果你沒錢,又想做產品,這就變成一個商務社交的問題了:你怎么找到一個相信你的工廠主呢?

說來慚愧,小貓自詡是一個BD能力還不錯的人了,之前也嘗試去BD過一些工廠主。工廠老板對你這套說辭都是很熟悉的,也會覺得你人還不錯,但歸根結底還是那一個問題:你訂單量能有多少?

以前我見過一個賣家老板,舉手投足都很大方的樣子,后來他跟我說其實豪車是租的,名牌是假的,主要就是為了在工廠面前裝樣子,顯得自己有實力。當時我覺得這人怎么這么浮夸,但后來我自己去了工廠,突然明白了:工廠想割你的韭菜,但也有很多人在割他們的韭菜啊。你會覺得工廠會不會騙你,但其實工廠也會覺得你會不會騙他?

所以最后這種年輕的品牌團隊找個工廠合作,大概率就是機緣巧合碰上了什么熟人,或者真就是七大姑的八大姨的親戚之類。

所以小貓大膽猜想,最后初創品牌和供應鏈的關系可能會變成一個異步社交問題:在各種老鄉群、校友群、活動群、行業群、飛盤群、創業群里加上的工廠主或者廠二代,是不是就比1688上找來的更靠譜?

雖然聽起來有點不make sense,但實際上我看到的很多情況就是這樣的。

其實這種模式也不是不好,但往往你會看到一種組隊方式是這樣的:一個年輕人想做一個品牌,后來跌跌撞撞供應鏈也搞不定,半死不活,這時一個七大姑的八大姨的不知道哪來的工廠老板說,看你這年輕人還不錯,來給我做一個品牌吧,大家分成。

如果正好這工廠做的東西正是年輕人想做的,這就是一拍即合,但往往不一定兩人的品類或者思路就是一致的,這種硬攢的局反而后患很多。

實際上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這個年輕人有決心要做這個東西,找到了這個行業最好的供應鏈,工廠老板說我覺得你不錯,雖然你沒什么單量,但我支持你開發和生產。但現實中這就跟一男一女正好互相愛上了對方一樣,不是沒有,但很罕見,最后有結果的反而可能是比較湊合的那個。

近年來,幾乎所有想自己做品牌的工廠都想找一個“品牌操盤手”,而幾乎所有自己做品牌的人都給自己冠了一個名叫“品牌主理人”。操盤手和主理人,看著差不多,但一個偏運營,一個偏概念。操盤操盤,就是別人有貨盤,你能給賣出去就行,但主理大概率是要自己創造,從前端到后端都要自己把控,反而容易跟工廠產生意見分歧。

而且從人才畫像上來看,操盤手的畫像是比較簡單,也比較好通過一些過往經歷衡量的,但主理人到底啥樣的比較靠譜,這個還真是見仁見智。

所以對很多工廠品牌來說,我本來就想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更不一定需要所謂主理人,找操盤團隊來反而更直接也更安全。

其實沒有主理人的品牌也不是不能做,但多少少了點靈魂。但讓工廠找到一個合適的主理人,也是難上加難。

而且說實話,小貓感覺操盤團隊恨不得滿大街都是,真的主理人反而不多?;蛘哒f有也不一定活得很好,畢竟做服務商哪怕是代運營也比真做品牌輕松多了。

本文似乎提了很多問題,怎么解決呢?小貓拋磚引玉一下,或許一種新的合作機制或者運營體系是值得探索的。

但我覺得或許這正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作者:獨角貓;微信公眾號:獨角貓說跨境品牌

本文由 @獨角貓說跨境品牌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的確現在做產品都簡單粗暴

    來自福建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