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Web設計的原則與體會(一)
最近在讀Steve Krug的Don’t Make Me Think,本文基本是自己的讀書筆記,拿出來做下總結和大家分享一下。
本書的核心和主要內容很簡單,就是書名:Don’t Make Me Think(別讓我思考),今天的主要內容是介紹Web設計的主要指導原則:
以下原則主要用在開放性的門戶網站中,這類網站中用戶流量較大,且用戶注意力極容易被分散,這時一個Web頁面的瞬間識別性直接關系到用戶轉化率,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而對一些比較專業的或指定性的網站,政府網站等,用戶面臨缺少其他選擇,網站缺少替代性的情況,以下原則可能沒有前者這么性命攸關,但也同樣具有相當的指導意義。
一、別讓用戶思考–關于Krug可用性第一定律:
一個優秀的網站一定是簡明易懂的,所謂簡明易懂是指:一個互聯網的門外漢第一眼看到頁面也能迅速分別出每一塊布局是什么內容(導航,促銷,搜索,等等),而沒有絲毫的遲疑和困惑。這一原則甚至比功能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還要重要。
而強迫用戶思考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1、雜亂的網站排版:
這一點是重中之重,也是對用戶感官影響最大的方面;一個良好的排版可以迅速抓住瀏覽者的興趣并獲取用戶好感,而一個糟糕的網站往往。。。算了,舉栗子:
同樣都是招聘信息網站,有的給人第一感受是這樣的:
還有的是這樣的:
真的不吹不黑。。。各位看官在進入主頁的0.5秒內兩個網站就高下立判了。。
2、復雜/專業的標題/按鈕名字:
這種例子有很多,比如專業的名稱,有創意(難懂),有歧義的按鈕文字往往會讓用戶注意力停頓或有所疑惑,這些都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注意力分散和用戶流失:
什么是會計搜索?是信息跟“會計”相關么?我輸入的信息符合“會計搜索”么?
再比如百度貼吧,多少人第一時間就明白了“全吧”的意思?本吧全部?全部貼吧?
好吧即使是谷歌我也要拉出來吐槽一下,一定還有小伙伴在困惑這個按鈕是干什么的:
3、按鈕的可點擊性:
如下圖雖然明確的寫明了“Login/Sign Up”,我還是會遲疑一下:這是個按鈕么?能點擊么?然后需要將鼠標移上去才能確定:這是我想要的登陸按鈕;
4、各種篩選、分類條件:
這類問題,常見于各政府機構老舊網站中,運營者往往較少考慮用戶的體驗和上手難度(胡care):
文號是什么東西?我要搜的東西屬于什么分類?這些分類都是什么意思。。?我還是打電話問問我的會計吧。。。
其他還有比如按文章“標題”“作者”“關鍵字”“內容”的檢索選項,等等。
二、客戶使用Web的實際情況
1、掃描
用戶通常不是在閱讀頁面而是在掃描頁面;Krug給出了三個解釋:
- 用戶總是處在忙碌中——不想耽誤太多時間瀏覽;
- 用戶知道自己不必瀏覽所有內容——胡care;
- 人們都習慣一目十行——本能;
所以,綜上所述,用戶在面對一個大面積的網頁時往往數秒鐘內就瀏覽完畢,這時人們往往容易注意到放顯示比較明顯的位置(大字號,加粗,突出顏色等)或者容易引起注意力的關鍵詞上(”免費”,”優惠”,”美女”,自己的名字等)。
2、滿意即可
“滿意即可”和“最優選擇”相對,意思是用戶往往不會瀏覽完頁面所有內容后才綜合做出最終選擇,而是看到有一個差不多(相對滿意)的選項就會先行選擇。而原因和以上類似:
- 用戶總是處在忙碌中
- 選錯了也無所謂
- 權衡選擇并不一定會更優
- 猜測未知的選擇更有意思
3、勉強應付
這一條的意思是說,絕大多數用戶并不會耐心的去試探你的所有功能;換個意思說,就是用戶其實是在按自己的方式(而非你設計的方式)來使用你的產品。Krug在此總結了兩點原因:
- 這對用戶來說不重要
- 用戶容易滿足在自己的使用方式中
比如生活中,基本沒有多少人會在買了新的電器后仔細閱讀說明書,而是自己摸索,并按自己找到的方式來使用(即便很可能是錯的)。
又比如現在,仍然會有很多人在百度搜索框內輸入URL。
三、視覺設計的主要法則
1、建立清楚的視覺層次
越重要的部分越突出:職位名稱和薪資,公司名稱和Logo,職位描述,投個簡歷等信息分別通過加粗加大字體,顏色突出等方式展示;
邏輯相關的部分視覺也相關:左側技術,產品,設計等概念并列,展示也并列;
邏輯包含的部分視覺嵌套:技術包含后端,移動,前端,測試等,所以后者為前者的二級菜單;
2、盡量使用習慣用法
例如字體較大的短語通常是標題,導航欄通常在頁面上方或左側,登錄通常在左上或者右上方,新聞版面通常參考報紙排版,等等;
關于習慣性用法有兩點值得注意:
- 它們真的非常有用
- 設計師通常不愿意用他們(想做出更有“建設性”,更拉風,獨樹一幟的產品設計)
3、劃分明確定義的區域
用戶在掃視頁面時候能很明確的指出頁面的每個不同區域的不同功能,比如“哪些是功能菜單”,“哪些是商品廣告”,“哪些是今日頭條鏈接”等等,這樣可以讓用戶很快決定關注頁面的哪些區域,或者放心的跳過哪些區域。
4、標識可點擊的地方
這一點在上文提到過了,無需多講。
5、降低視覺噪聲
視覺噪聲的來源主要有兩點:
- 眼花繚亂(好吧又是他)
- 背景噪聲:有些界面雖然沒有一個地方會造成過分干擾,但是過多細小的噪聲同樣會讓人厭煩。
雖然排版整齊,然而并列的深灰色背景還是讓人有些壓抑。
四、關于“無需思考”的選擇
這里要提一下Krug的第二可用性定律:點擊多少次都沒關系,只要每次點擊都是無需思考,明確無誤等的選擇。
作者舉了一個非常簡單易懂的例子:動物,植物,無機物。只要你能接收一下假設:只要一個東西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都屬于無機物。那么任意說一種東西,用上面三個標準把它篩選出來幾乎都毫不費力。
五、省略不必要的文字
這里Krug提出了第三可用定律:去掉頁面上一半的文字,然后把剩下的文字再去掉一半。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 降低頁面的噪聲;
- 讓有用的信息更突出;
- 讓頁面更簡潔,展示更多的內容。
1.歡迎詞必須被消滅
歡迎詞就像閑聊:而用戶更喜歡開門見山。
2.指示說明必須被消滅
比如注冊須知,你懂得,沒人會細讀他們,除非在多次“嘗試”失敗之前不會,這就夠了。
相關閱讀
本文由 @M‘Shaw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算不上精華總結…
只是摘抄了主體框架內容
基本上表達了《點石成金》這本書的核心內容
受教了!
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