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社交類 APP 的設計思路
[核心提示] 社交類 APP 如何贏得市場和用戶,還需要遵從以下幾點:明確的客群定位;合理的撮合方式;適度的認證手段和行為記錄功能;有效的推廣方式;穩定的運行后臺;清晰的盈利模式。
社交是人類作為社會性群體的基本屬性,從人類誕生起,不管形式如何,不管是否在意識支配下,相信人類的社交活動從來不曾停止過,也正是基于此行為的不斷重復、嘗試和強化,才一點點的形成了語言、文字、書畫以及藝術等社交活動的載體和產物,進而形成了它們的共同體——民族,直到創造出人類燦爛的現代文明。
在現今的社會條件下,社交的范疇得到了極大的擴張,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行為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參與著社交活動。這些社交活動可能是關系型的,比如說工作;可能是傾向性的,比如說收聽特定人的微博;或者可能是交換型的,比如購買等。社交類 APP 作為“線上應用”是線下實際社交活動的在二維上(時間和空間)的自然延伸,是技術條件下的人類需求的必然產物。
社交類 APP 應用基于自身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相對無限性,能夠充分滿足個體的人臨發性、隨機性和即時性的社交需求;與此同時,社交類 APP 的線上非面對面的特征,也使得線上社交具有更低成本、更安全、更好的私密性等新屬性優勢。更為重要的是,線上的社交活動在有效的擴展了社交活動的時空范圍、降低社交成本的同時,為存在特定社交障礙的個體提供了替代方案,更為重要的是對社交活動向線下遷移并不形成障礙。
如何贏得市場和用戶,還需要遵從以下幾點:
明確的客群定位
我們在上文討論了社交是全體人類共有的基本需求,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使用 APP 應用的方式來進行社交活動呢?我們在設計一個社交類應用的時候,該如何對目標客群進行定位呢,是否可以按照人類全體為目標來進行?將人類全體作為目標來設計一個社交類 APP 應用是否可行,在理論上肯定行得通。
是否要這么去做的關鍵點其實在于是否有這樣的需求,也就是全人類是否需要一個 APP 應用能夠滿足他們跨種族、跨語言、跨時區和跨文化的需求?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起碼在當前的社會結構條件下。 那么如何尋找和定位目標客群及其需求成為首要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服務那些人,服務那些人的那些需求。那么我們就要對人類群體進行一個區分,最容易分群標準自然是國家和民族,其次是性別,再次是年齡層,再往下的細分的依據因為其評判角度的不同會存在近似無限的可能性,因此,可操作的方式是對客戶進行分層——比分群更細致的粒度。
我們接下來討論這樣建議的原因。 客戶分層之后可能獲得相對較少的目標客戶群,但同時也更容易發現現有產品沒有覆蓋到或者關注不夠的“藍?!笨腿海蚨菀诐M足客戶的精確需求,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產品用戶之間的關系和產品功能,進而形成產品結構。如今市場上在如易信、陌陌、微信等主流應用之外(分別代表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全體人社交),看似被瓜分殆盡的市場實際上存在著更廣泛的細分市場,即長尾市場,這實際上才是市場的主流,為新應用出現和發展提供了足夠空間。對客群的逐層細分,提供更精細的客戶分群,精確定位功能,尋找自我市場空間。這個差異化競勝原則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在不斷實踐。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爸爸》(非廣告貼)里李三弟設計服裝的出發點——為那些被時尚和潮流遺忘的人設計服裝。
合理的撮合方式
撮合,也就是使得有社交需求的用戶彼此被發現。這種撮合需要遵循兩個基本原則,一個是價值性和用戶的自主私密性。價值性指的是經過撮合使得用戶發現的潛在社交對象是符合自己內心需求透過應用而實現的映射的,簡單來說就是撮合完成的對象是他繼續進行社交的目標。自主性指的是不管撮合的方式是用戶觸發還是程序匹配,客戶得到的心理感受必須是用戶自行選擇的結果,換句話會所,對象不是被強塞進來的。
私密性是一個對等的過程,即在相對的條件下,用戶對社交對象的選擇、和社交對象交流的內容、方式和過程等是在一個封閉的私密、安全的環境下進行的。 撮合的方式是自由選擇的,可以是用戶觸發的,可以是程式選擇推送的。其基礎是用戶關系,而用戶關系的前提是客戶分群和分層,其執行程式可能會涉及一定的數據庫邏輯和算法。
適度的認證手段和行為記錄功能
前面說了,社交線上應用是線下實體社交的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自然延伸,是對人社交需求的滿足。雖然這種需求可能是臨時性或者隨機性的,但卻有著向更長久和更真實,直至線下實體社交發展的可能性和趨勢?;谶@種可能性和實際社交經驗的模式影響,形成應用之于用戶認證和行為記錄的需求。這種在交往的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教訓和思維慣性,不管是實體的交往還是線上的虛擬的交往,對于交往對象信息的把握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這個因人而已,因實際需求而已。因此,應用需要有適宜的功能和呈現方式。
有效的推廣方式
已經有很多人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包括國內和國外選擇方式的不同,不做過多的引述,基本概括起來,有四個類別:下載市場和應用商店、APP 合作置換、社交媒體推廣(微信、微博和論壇)以及付費推廣(廣告、營銷活動等)。這些方式被廣泛利用也證明了其在 APP 推廣上的功效,確實能在一定程度發揮功效。同時,作為社交類的 APP,其功能性決定了其最終向線下延伸和發展的特性,套用一個詞,就是“接地氣”,那么,社交類 APP 的推廣是否存在其特殊性呢? 答案是肯定的,社交類 APP 是線上和線下活動結合緊密的應用程式,而且通過對客群的精確分層和定位,能夠有效識別社交活動進行的場地和范圍,如此就為線上應用線下推廣提供了天然的契機。通過線下的推廣活動,同社交場所的提供者分攤費用,置換客戶號召力,最近距離接觸客戶,自我營銷。
穩定的運行后臺
這是所有應用都必須考慮的大后方,因為后臺是應用正常運行的最基本的保障,移動互聯的“快速上線,頻繁迭代”,只要不過分使用,是金科玉律。
清晰的盈利模式
不是人人都如微信一般有著一個叫做騰訊的媽,更何況微信現在的盈利能力已經不容置疑。
此外,考慮多一個問題可能更能體現咱們的不同:?離線狀態下,APP 可以為客戶提供什么?實時在線的理想狀態已經越來越清晰的接近現實,考慮這個問題似乎多余,但在離線狀態下的世界,只有你存在,豈不是很美?
轉自:極客公園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