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產品設計思路

2 評論 7051 瀏覽 148 收藏 20 分鐘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發展,企業逐漸向數字化邁進,幫助企業有效解決經營性問題。那么數字化轉型該怎么做呢?本文總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種思路,從深度、廣度、速度3個維度有步驟的進行產品規劃設計,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是全面重塑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模式,是邁向數字經濟時代的方式。

一、到底什么是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并不神秘。

數字化轉型是一種經營方式、一種經營理念,是將企業相關的人、物料、設備、資金等要素進行系統運轉,以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首先,信息化不等于數字化。

也許企業會經常聽到:我們有個什么什么系統,能解決你們什么什么問題;這種說法不能說錯。但是,拋開業務價值、業務閉環直接談系統的,都是片面的。

從所接觸過的客戶情況來說,每家多少都有自己的信息化系統,那能不能算數字化轉型呢?只能算部分數字化,比如CRM可以解決銷售過程管理、ERP可以解決內部規范化問題,都能夠完成企業信息化管理,都有企業經營數據。

但對于企業來講,數據不是資產,數據所代表的東西才是資產,只有高效的“盤活”數據才能真正算作數字化轉型。請注意重點是“盤活”、“盤活”、“盤活”。

通過串聯集成企業經營數據,“盤活”數據,通過對內和對外的數據處理及分析,改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提升經營效率和業務創新,這才能算是數字化轉型(如銷售智能化、服務改善、精準營銷等)。

簡單講,數字化轉型包括兩個方面:數字化和轉型。

  1. 數字化:利用數字化系統,線下變為線上,數據上云,整合數據(業務數據數字化)。
  2. 轉型:依托數字化系統改變企業管理、優化業務流程、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提升投入產出比(高效盤活數據資產)。

我總結數字化轉型就是3變2靠1能:

  • 3變:線下變線上、人工變自動、無序變標準;
  • 2靠:經營靠流程、增長靠數據;
  • 1能:風險能預測;

數字化轉型不在大、不在多、不在復雜,而在于有效,能夠有效解決企業經營性問題,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流程改動,比如:降低50%的設備維修率,也可以視為數字化轉型。

二、數字化轉型的一種3-3思路

筆者總結了一種數字化轉型設計思路:以用戶為中心,從深度、廣度、速度3個維度有步驟的進行產品規劃設計,在每個維度設計時,要關注業務經營、增長、分析3大方面。

圖1:數字化轉型設計飛輪

三、深度 – 規劃

深度主要目的是洞察先機,對數據進行聚合、分析并判斷,提高對市場和未來預知。

主要包含:戰略&目標、主要方向、盤活數據、預判&決策;簡單講就是最終想要什么樣的產出。

1. 戰略&目標 – 深度思考后,想要達成的愿景

企業數字化轉型首先要明確想要對業務有什么樣的期待,以便能夠有效進行決策。

管理層需要根據市場發展和業務發展,進行明確的戰略規劃,使得數字化轉型團隊能夠快速形成共識。

如:提高營銷效率和銷售額為目的,建立圍繞客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運營和服務,打造數字化轉型體系;最終為客戶提供智能、精準、實時、個性化的極致體驗,實現以客戶為中心、數據驅動的銷售數字化轉型,達到降本增效的客戶管理體系。

2. 主要方向 – 階段性的里程碑,要可衡量、可執行、可監督

圍繞數字化轉型所建立戰略和目標,以核心指標為導向,約束產品發展方向和實現策略;(等同于在運營體系中常說的北極星指標)

如:2023年1月實現1000家經銷商的部署和實施,實現70%銷售業務在線化并提升流轉效率:銷售過程100%在線化管理、建立客戶全維度畫像、可根據客戶分析實施銷售和營銷策略(樣本案例和標準流程執行)。

3. 盤活數據 – 圍繞里程碑,梳理要整合的資源

針對所制定的主要方向,梳理需要整合的資源,包括但不限于產品對接、工作流程優化、工作方式調整。

所謂的盤活數據就是圍繞“數據驅動”,打破企業數據孤島,建立數據建設和治理標準,形成統一數據標準,驅動營銷、銷售、運營、服務等業務;

數據的鏈路很長(包括生產、加工、服務),要梳理好全鏈路流程,數據標準不一致還要考慮如何標準化、如何建立管理規范,最后數據如何輸出到業務;

梳理全鏈路流程要以終為始,明確知道需要對業務如何進行數據支持,需要什么數據進行支持后,在進行反向流程梳理;實際在設計中,難免會碰到未考慮到的情況,所以在數據收集過程中,底層數據要做到應有盡有,盡可能收集,避免用時缺失數據的情況;但也不必草木皆兵,否則會造成數據冗余;

舉例-用戶消費分析:

1)用戶觸點如何鏈接起來:門店數據、APP數據、社群數據如何進行鏈接?

2)用戶行為如何有效監控:用戶的消費數據和行為數據如何收集?如何埋點?

3)用戶運營數據如何整合:不同渠道來的數據,如何去除無效數據?如何進行整合?

4)營銷板塊如何應用數據:用戶分層、用戶畫像如何構建、營銷策略如何進行執行等?

4. 預判&決策

數字化轉型必然會遇到很大阻力和困難,實施后無法按照方案執行等問題均需要進行提前考慮和規劃;數字化轉型必然會帶來一定的投入,做好項目規劃和預期收益,非常重要。

數字化轉型很多時候在實施過程中阻力很大,比如銷售客戶歸屬及利益分配矛盾,銷售認為客戶屬于私產,公司會認為客戶歸屬于公司,需要通過數字化將客戶進行有效管理,如何平衡這種矛盾也是在數字化轉型之初應該考慮的。

數字化轉型,員工是執行主力,要充分考慮員工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提升效率等問題,不然可能沒有提高企業效率,反而增加了員工負擔(就像作詩一樣,內核要像蘇軾、外在要像白居易)。

數字化轉型一定要有戰略定力,千萬不能因中途困難而放棄。

四、廣度 – 架構

廣度是在規劃方向既定的情況下,設計業務結構性框架、設計系統藍圖、確定核心產品和功能模塊。廣度主要目的是為了協同(業務協同和數據協同),橫向整合業務系統,實現內外部信息傳遞、流動和集成共享,縱向完善優化內部流程、提升協同效率。主要包括:場景需求調研、業務藍圖設計、產品設計、產品功能及數據標準;簡單講,就是要做什么事!

1. 立足場景調研

在產品功能設計之初,一定要深入客戶、員工、渠道商、服務商、行業伙伴等,進行詳細的調研。

調研的維度包括:角色、工作、流程、痛點、期望;主要內容如下:

1)角色:業務完整閉環中,所有涉及到的人員,按角色進行區分,比如普通客戶、VIP客戶、售后客服、維修工程師、中層管理等等(面對廣泛的業務,同一角色也可進行細分,比如地域不同、語言/文化不同、性別不同、工作環境不同);

2)工作:工作內容、上下游銜接、特殊情況;對于工作內容,要進行區分:高頻&低頻、重要&一般、保密性等;

3)流程:面向工作內容,需要執行的業務流程,相關對接人,合作標準等;在局部調研完成后,需要將局部的流程進行拼接,形成完成的業務流程;

4)痛點:痛點調研一直是比較難的方面,一般都被調研人只會說是當前遇到的問題和局部需求,需要產品設計人員能夠深入到業務中去,了解真實的業務場景;要當好演員,能夠快速的進入不同角色的工作場景,一定要謙遜,要有空杯心態,忘掉自己的學歷、經歷等所有的外在東西,做到感同身受,代入不同角色的背景、情感、情緒等。

痛點抓取,有2條準則:一切都會向著美好方向趨近、有得必有失。

數字化轉型產品設計,千萬不要對業務造成負擔,讓所有流程能夠絲滑一點。

比如:用戶下單流程的優化,能夠方便用戶快速的達成交易,但是會造成用戶訪問時長的下降;所以在進行痛點分析及優化過程時,要能夠轉移失去的風險。

5)期望:從第一性原理出發,期望總歸離不開兩條:利益和服務。

以終為始,如何幫助企業攫取更大的利益,如何提升服務效率,從這兩方面出發,分析各個角色提出的期望和要求。

最后,將調研內容進行匯總,并設計業務藍圖并設定業務約束;

2. 業務藍圖設計

業務藍圖主要是將所涉及的業務進行整體性的業務梳理,主要分為2步:業務主流程、業務約束性定義;

業務主流程梳理主要包括:業務主流程、內部流程、數據關聯和業務串聯,從3個方面梳理:數據、增長、經營;業務主流程主要是為了方便理解全業務場景線,所涉及的業務相關的主要流程,是為了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場景構想;

以B2C銷售數字化為例,以AARRR模型為思路基礎(不同方向有不同的設計思維,但離不開經營、營銷和分析三大方面),將營銷、獲客、轉化、留存、服務、分析、增長等業務進行業務串聯,以便于分析整體數字化架構是否合理、如何有效提升業務;

圖2:業務流程梳理(簡易示例版)

在主業務流程的基礎上,以數據為基礎,將業務內部流程、數據流轉、業務約束性進行明確;比如數據流程規則,定義規則等等,明確數字化轉型中,各業務線數據流程及串聯規則;

業務藍圖設計,需要根據主業務流程,將各個模塊中進行拆分,定義好各模塊之間的約束條件,然后每個模塊為最小單位,根據業務實際情況,梳理出模塊內部流程。(像搭積木,先定義積木和積木之間的比例、尺寸等,然后在定義積木用什么材質,怎么做出來,先總后分)

以線索管理模塊為例:線索數據來源、線索池如何管理、線索數據如何處理、數據如何交互、數據如何流轉;

圖3:業務藍圖設計-(局部:線索)

業務藍圖設計,能夠讓清晰的了解到各業務之間的相關關系,及業務流程,方便產品設計時,不會出現偏差;

2. 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主要分為:產品架構設計、業務場景及價值。

產品架構設計采用用戶旅程設計方法,用戶旅程主要包括:用戶、用戶觸點、響應機制、客戶旅程、精益化服務;根據業務藍圖可從5個層面:觸點層、應用層、平臺層、數據層、技術層,進行整理。

產品架構設計能夠在各個層面上,從宏觀的角度對各產品線進行有效的管理,便于建立統一的產品管理。

圖4:產品架構設計(示例)

業務場景設計是根據業務流程+產品架構設計,對用戶生命周期內的旅程進行整理,然后根據用戶旅程拆分出業務場景。

如潛在客戶運營:解決企業潛在客戶的獲取、跟進及轉化問題,按照從0到1的思路,分為內部管理、市場推廣、互動與轉化。

圖5:用戶旅程&場景(示例)

業務場景的梳理是產品在設計過程中的關鍵一步,業務場景梳理完成后,就可以根據業務場景進行產品功能設計;

3. 產品功能設計及數據標準

產品功能整理:根據業務場景,整理出產品功能,這是一個復雜且細致的工作;針對不同業務場景對應的產品功能清單,抽離重合的功能進行合并,最終形成完整的功能清單;

如何快速完成產品功能清單?我自己總結的方法:2維交叉定位法

  1. 橫軸:業務相關角色及對應的痛點、產品功能
  2. 縱軸:業務相關的產品、角色

圖6:2維交叉梳理產品功能(示意)

數據標準管理:主要包括主數據體系&統一的字段標準、報表體系、主視圖、統一埋點。

1)主數據體系&統一的字段標準:統一個各系統差異化的字段,形成字段規則;對客戶、賬戶、經銷商等重要數據進行統一的管控,明確標準及變更條件;

2)報表體系:對各系統的報表進行繼承,保證原有業務的承接能力;支持數據組合,滿足多樣化的報表需求;

3)主視圖:建立統一的數據視圖,比如客戶信息管理檔案;

4)統一埋點:分為產品類(體驗和效率)、運營類(產品運營流程)、KPI類(核心漏斗和轉化指標);

產品功能設計及數據標準完成后,接下來就是快速執行、快速應用、快速迭代。

4. 速度

速度就是企業數字化的敏捷力,是企業在面向業務創新/需求變化時,能夠快速迭代和交付的能力。

數字化的敏捷力,主要體現在:快速執行、快速應用、快速迭代。

快速執行&快速應用:企業數字化從0開始構建過程中,速度是第一位的,要求快速執行,無需貪多、貪全,能夠在標準的基礎進行快速應用,在進行完善設計,是企業數字化速度的一大表現;在戰斗中,完善戰斗能力后,在快速迭代,方為上策。

比如,要構建客戶及時跟進,第一步可采用移動端要求員工能夠錄入信息,自動歸屬部門,采用人工監督執行,進行客戶的跟進動作;在執行過程中,在逐步完善流程和標準。

快速迭代:通過企業組織轉型,構建數字化面向業務的組織形式,靠持續的能力提升贏得業務的尊重。

數字化轉型的組織架構調整,既要考慮到響應的敏捷性,也要考慮管控強度。對于企業來講,顛覆組織架構,風險非常大,所以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可以選擇成立一個跨部門數字化小組,已實現數字化的快速響應。

圖7:組織轉型示意圖

數字化轉型對于企業是長期的,對未來是可期待的。打造企業數字化轉型藍圖、構建支撐敏捷交付的組織體系、適應穩定而又靈活的經營體系,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3大維度。

本文由@張三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文章寫的真不錯!

    來自廣西 回復
  2. 好文章,值得仔細看看

    來自美國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