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敗中,聊一下產品架構設計

2 評論 5377 瀏覽 28 收藏 11 分鐘

一個產品人的進修之路,會經歷很多階段,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失敗,反思過后,才會進入到下一個階段。本文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對之前自己做過的一款產品“失敗”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一、從失敗中學到的產品設計之道

一個產品人的進修之路,冥冥之中會經歷很多階段,每一個階段都似乎有一個虧在等著你,等你吃虧吃得飽飽的了,才會發現,哦,原來我這么搞是不行的,經過反思和總結,你才會進入到下一個階段,開啟下一個段位的修煉。

筆者就花了半年時間,辛辛苦苦勤勤勞勞,經過不屑的努力,最終終于做出了依托答辯:

教育行業saas公司,接手了一款針對幼兒園的b端多角色工具型產品。剛接手不久,就迎來了本地渠道商瘋狂的催更,這些需求零零散散,似乎沒有什么體系而言,但是一個個卻又急得要命。于是在這種狀態下,筆者帶著幾位開發同學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成功用一個個需求的實現,堵住了渠道商的嘴。

但是好景不長,幾個月過后,公司需要將現有的產品拿出來做一個渠道商的產品介紹會,介紹每一個產品的優勢和價值。這個時候才發現,以前的思路,小了。什么小了?格局小了。

一系列的深挖搞得我的作品像一個無助的小孩,站在聚光燈下,被周圍的評委一件一件地扒了個精光,之前為了抵擋渠道商吹過來的寒風而打上的一個又一個補丁,無法形成堅強統一的外殼,看似無縫保暖,但是卻不夠強韌結實,結果就是一撕就破。被扒得精光的軀體下,沒有一件能夠用來和別人比拼的利器,只能留下可憐的他在風中瑟瑟發抖……

下面是這一段的翻譯:

在過去幾個月中,產品被一個接著一個的需求推著往前走,一大堆的需求集合在一起,只顧著一個一個去實現了,沒有進行充足完備的調研和思考。

1)沒有進行足夠的行業和競品調研,導致自己對該行業和此類產品的認知不足,對用戶認知不足

面對零零散散的需求,只是著急去做了,但是忽略了整體性的需求框架,但是在我后期實際走訪了多個學校,詢問了多個園所和老師,調研了諸多競品之后,才逐漸有了感覺,對于這種多個角色的b端業務,用戶更想要的其實是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只不過這個解決方案被藏在了一個個細小的需求中。如果你沒有進行詳盡的調研和整體架構設計,就很容易將做需求編程縫補丁。

而我當時缺乏這樣堅定的認知,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了,最終感覺就像個四不像。當時只研究了2款競品,跟渠道學校的實際交流,也不夠深入和徹底。根據后來的結果來看,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就在后來我看到了第3款競品的時候,我才逐漸明白了游戲規則,解決方案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每個角色的核心訴求其實是不變的。

2)缺乏調研和認知,無法建立正確的產品架構以及無法建立“產品最終是什么樣的”概念

其實每一個發展中的產品最重要的就是要產品掌舵人明白“這個產品最終是什么樣子”。有了這個東西,你就可以“以終為始”,指定產品迭代路線了。

而且這個最終的樣子的顆粒度要足夠細,框架、范圍和功能要足夠完整才行。但是想要搭建這樣的一套概念,必須有足量的競品調研和市場調研作為信息基礎才行,否則很有可能你建立的東西就是錯的。我建議從競品入手,打電話假裝自己是客戶,騙到盡可能多的體驗賬號細致地分析一波,然后你就大概能了解市場的基本邏輯體系了。

競品調研之后是市場調研,跟著你們的銷售和渠道同學跑市場,拿著你競品調研的認知去市場上驗證,看他們是不是這樣玩的,否則像愣頭青一樣沖到客戶那里,一點一點地聊,是很難建立起體系的。

3)只顧縫補丁,沒有磨刀子

第2點提到了一個“產品最終是什么樣”這樣的概念,這個模型里,很重要的一點是:產品的刀子在哪?這里的刀子指的是產品的價值優勢,如果不考慮這一點,最終的產品只能是一個平庸的產品。

之前的失敗,只是跟著需求一個一個地做了,沒有將以上提到的內容進行全面的思考,才導致了最終的結局。

這些內容其實大家都在講,但是其實只有你經歷過了,你的腦子才能時刻保持警惕。

二、產品架構設計的幾個階段

1)單一功能實現

初階的產品經理大部分都是在做功能,這個功能是集成在總的一個架構之下的,這個架構基本上不動,只需接收各方需求,在這里添加一個能力,那里補足一個缺口,進行單一功能的實現。這個階段的產品人目光主要聚焦在頁面的信息展示方式、交互是否流暢、以及這個功能是否滿足了需求方的要求等。

2)產品架構設計

但是,只是盲目地做功能,會讓你的產品喪失競爭力,并且會逐漸逐漸就會冒出一個問題:這個需求你好像找不到他的插口在哪兒了,也就是依照現在的架構,這個需求似乎無法實現了,要實現這個要求,刀子要剌得很深,要動架構了。

這時,你就需要更高階一點的能力,你需要根據你的經驗洞察到,最終我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產品,這個產品的架構是什么樣的。就是說你的心里要非常清晰的知道這個產品能否滿足各方的核心需求,以及你們的優勢在哪里。

3)打造競爭力

競爭力可以是更方便的操作、更友好的界面設計、更有價值的內容體系、更能吸引人的產品理念、對需求挖掘更深,解決了更多隱藏的問題、或者是更強力的客戶關系,更優質的客勤服務等。這些都是競爭力的體現,具體走哪條路線,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成本代價進行選擇了。

常常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產品的競爭力究竟從何而來,你的競爭力難道別人就不能學習嗎?一個新的模式或者功能,極有可能被別人抄得連渣都不剩,那么一個產品或者公司的競爭力究竟來源于哪里?其實和人一樣,競爭力來源于對一個具體領域的深入耕耘和長期積累,這樣你就有了一個足以被稱之為護城河的產品或者技術體系,以至于別人無法短時間之內模仿你,那么你就擁有了足夠的競爭力。當然這只是筆者的一面之詞,商業本身就是有無窮的道路和可能性,歡迎大家討論。

三、架構設計的操作方法

構思架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為你需要對很多邏輯進行梳理和整合,單純的一個產品架構圖可能適合用來做ppt匯報,但是不適合做具體開發。

你需要將你所構思的內容用原型表達一下,將你思考到的模塊、頁面、信息等內容,簡單畫出來,顆粒度取決于你自己的把握度,然后你需要去思考,這種架構的競爭力在哪?這樣的一款產品放在市場上是否能夠被用戶所喜愛和接受。如果找不到,就去做更多的調研,深入挖掘需求并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

總而言之,產品架構設計需要對市場有足夠的了解,要把握各方的核心訴求作為設計方向,要了解競品的解決方案作為判斷,這樣你的設計才不會是空中樓閣。

本文由 @Σ(?佛朗西西摳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最近也有這種感覺,斷點的功能堆疊無法支撐產品走的更遠。產品價值定位需要清晰,根據市場和業務的訴求提前構建能力,這也是升階的一個過程。

    來自廣東 回復
    1. 是的,不能光走路,還要磨刀子

      來自美國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