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支付產品的設計“模式”

3 評論 7578 瀏覽 50 收藏 13 分鐘

產品經理在接到需求之后,第一感覺往往是“趕緊找一個成熟產品掃兩眼”,這雖然無可厚非,但對于我們的職業發展還是比較危險的。如何形成主動設計產品的設計“模式”呢?本文作者分享了他的看法,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今天收到一條問題,想看看某類產品的后臺頁面,當然了,每一個產品經理在接到需求以后,第一感覺就是“趕緊找一個成熟產品掃兩眼”,無可厚非。只不過實際是實際,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找不到參考可看呢?

想吃魚,還得會釣魚

別忘了自己的身份——我們是一名產品經理。

最后我們還是需要一個可以兜底的技能,自己動手搞起來!

那就是我們做為一名產品經理的最基本的素養——評估需求、分析業務、產品調研、需求分析、功能分析、方案設計……而很多時候,我們把產品設計中的產品調研完全放大成了“找個頁面借鑒一下”。

但參考誰,誰的才是標準,其實,我們并沒有答案,難道他的就是好的么?

高啟強想吃魚找老默,但是我們想吃魚,還得學會釣魚;可能有的人說了,我有錢,可以去菜市場買,那我們就真的成咸魚了。

做產品經理也是一樣,釣魚能力,就是我們的基本專業素養和產品技能,如果沒有這些基礎能力,每次接到需求都想著找一個模板、看兩個頁面,職業發展還是非常危險的。

業務場景、需求、產品方案等都是無限多的,無法枚舉;但是設計方法或者說產品方法論是有多的,是通用的。

那什么是方法論呢,簡單的說,我把他理解成我們設計產品的“模式”以及在這個模式下的“工具箱”。

比如梅西踢球喜歡用左腳,從右邊路盤帶過人,到中路左腳抽射……我們的設計產品的模式“拿到一個需求,先分析業務場景和模式、再分析產品目標想干嘛、在該業務場景下這個目標如何通過產品實現”,而其中,如何分析業務場景呢?這時候就需要用到我們的工具包了,業務分析怎么做……

在長期工作訓練、學習中,我們不斷強化這個過程,慢慢的形成了我們自己的產品設計討論,或者厚著臉皮說“我們自己的產品方法論體系以及產品哲學”,當然,抄,也是一種哲學!

回到開頭的問題,如果我們想做一個資金管理系統以及配套的銀企直聯體系,我們該怎么辦,當然啦,去找一個成熟的資金管理系統看一看,很快就能落地了,只不過,這個過程我們并沒有真正成長,完全沒有調動起來自己的“產品設計模式和工具包訓練”。

假如,我們第一感覺不是去看一個成熟的產品,而是,習慣了先自己動手搞起來。

那我們第一個問題可能就是:我們是一家什么公司,什么樣的業務模式,當前的業務情況如何,怎么就突然想做一個資金管理系統呢?這個訴求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由誰提出來的呢?計劃用這個系統干嘛呢?

一系列的“?”浮現在腦子里,這就是一個成熟產品經理的職業習慣或者說職業病,如果你還沒有,那可能說明,要不你還年輕,要不你習慣了“拿來主義”。

一切產品需求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有目的。

而學會問問題,無論是問自己還是問別人,都是一個產品經理最核心的能力,通過一些列的問題,我們能夠趨近我們要的答案。

那什么是資金管理系統呢?什么又是銀企互聯呢?

如果我們專業,那可以輕松解答這個問題,如果我們不懂,那也不妨礙我們去設計這個系統。

既然無法直面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繞到問題的另一面,需求者想用這個系統干嘛?——這就產生了“用戶調研的需求”,如果能從用戶口中了解他們想做這個系統的目的,那我們就有了答案。

即使我們無法定義什么是資金管理系統,但是我們可以幫助用戶做一個“系統”能夠解決他的所有訴求,比如他們想查詢對公戶的賬戶余額因為登錄網銀太麻煩、他們想通過自己的系統下載到全部的賬單、他們想……

好了,我就給你們做一個銀行賬戶余額查詢功能,賬單下載功能,但是我們公司有上百個賬戶啊,是不是我得做一個銀行賬戶列表……那我怎么把我們公司的銀行賬戶添加到系統里呢?……

解決一個舊的問題,就會迎來一個新的問題……那我們就繼續問我們的用戶、繼續想怎么給他們解決辦法…….最后得到了這樣一個地圖,我們的功能腦圖就產生了。

想吃魚,還得會釣魚

(用戶想干這些事VS我可以提供這些功能)

而我們最后,我們把這個用戶需要的和我們設計出來的功能的組合起了一個名字——銀行綜合管理平臺——其實我們發現,他干的就是所謂的資金管理系統做的事情。

一個系統總不是孤立的,這里我們想要的這些功能是不是需要上下游系統的聯系,傳遞數據,操作聯動;比如資金結算數據是不是要依賴外部系統,誰來發起對外的付款,需不需要審核;付款狀態是不是要回傳給上游系統……

想吃魚,還得會釣魚

其中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分析,比如如果要變更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辦呢?需要線上發起,線上審批么?怎么審批呢?我們公司用的釘釘,審批是不是可以接入釘釘呢?……我們的業務流程方案就產生了。

想吃魚,還得會釣魚

銀企直聯怎么接呢?一般銀行的銀企直聯都有哪些功能,銀行都提供哪些接口呢?賬單怎么下載呢?需每天系統自動下載,還是用戶需要那個銀行就下載那個銀行呢,手動點一下?哦,對了,需要出資金報表,得自動下載,不然有些數據分析不出來……我們的功能分析就產生了。

想吃魚,還得會釣魚

我們用的招商銀行,去哪里找一下招商銀行的銀企直聯接口文檔研究研究?……很多問題,最后都可以轉換成可落地的執行步驟。

就比如,賬單如何下載呢?是不是要一個任務模模塊每日凌晨2點去挨個下載每個維護的銀行賬戶的上一日的賬單,并且存儲起來,在后臺可以看到賬單列表,可以點擊操作下載到本地……

想吃魚,還得會釣魚

賬單管理這個模塊需要后臺頁面么?我想想……下載任務應該不需要人來維護,技術維護即可,那就不需要頁面;任務執行結果是不是應該能看到,那就增加一個任務執行結果的日志展示,可以查詢每天每個賬戶的賬單下載情況,成功還是失敗,那失敗了是不是可以手動觸發再次下載……我們的頁面就產生了。

想吃魚,還得會釣魚

賬單下載下來,是不是需要一個頁面查看賬單,并且可以手動下載到本地,如果推送到資金管理系統失敗了,是不是可以手動觸發推送……

想吃魚,還得會釣魚

如果已經下載成功了,再次觸發下載賬單,是要覆蓋原來的賬單么?如果已經推送到資金管理中心呢?再次下載以及再次推送可不可以……我們的產品功能邏輯就產生了。

想吃魚,還得會釣魚

最后經過一輪一輪的分析、拆解、結合業務訴求的研究,看了銀企接口之后,我們也就大致可以分析出來銀企互聯系統需要哪些東西,能夠提供什么功能,需不需要后臺頁面展示,配置化功能,數據查詢功能,哪些操作功能——可能不完全,但足夠好用。

對一個產品來說,能用是及格的,好用是最高的評價。

以上的設計模式,適用于所有產品的設計工作,只要靜下心來,都能做出來,不要“怕”。

我覺得,產品是設計出來的,而設計產品是我們的核心職能;參考借鑒是沒任何問題。

但,不要忘了,我們可以學會完全“自研”。

而,自研,離不開那些屬于我們自己的“產品設計模式”和圍繞模式打造的“工具包”。

我們成長和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收獲我們的模式和工具包,并在工作中不斷強化……

最后,回答另一個讀者的問題:

想吃魚,還得會釣魚

做到我們上面說的那些……危機不在環境,而在自己,改變不了大環境,就改變自己,無限進化。

企業大概率不會裁掉一個“能給自己創造超額價值,且各方面都很強的員工”,就算自己被“誤裁”,那也不愁去處。

專欄作家

陳天宇宙,微信公眾號:陳天宇宙,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多平臺支付領域專欄作者,十年資深產品;專注為10萬支付產品經理和支付機構以及企業提供深度支付內容和服務!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可以加你微信嗎?

    來自廣東 回復
  2. 你7個月沒回那個讀者的消息=、=

    來自北京 回復
    1. 哈哈,看得真仔細,有沒有可能是他回復了我上面的內容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