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的電商APP都開始強調分期?
在電商平臺上,我們不難發現對于大額商品,平臺的商品詳情頁總會提示“免息”、“分期”、“月付”等字眼。購物平臺強調這些,又蘊含著什么樣的業務邏輯?作者從分期電商的角度,闡述這一業務邏輯,一起來看看吧。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每個電商APP的購物流程中都多了些東西?
- 當我們使用淘寶購物時,會看到商詳頁寫著“享12期免息,可免449.93元,每期499.92元”。
- 當我們使用京東購物時,會看到商詳頁寫著“白條享12期內息費八折”。
- 當我們使用抖音購物時,會在下單頁看到“抖音月付,3期免手續費”。
為什么電商APP都開始強調“免息”、“分期”、“月付”,這些又蘊含著什么樣的業務邏輯?
一、分期電商的定義
分期電商,顧名思義,在傳統電商的基礎上,疊加了分期概念。
分期,即購物時可以分期支付,例如3000元的手機,選擇分3期支付,先拿到手機,而后每月再還相應的本金和利息。他的優點是,減輕用戶當前的支付壓力,如果暫時資金不足,可以先分期支付,將單筆交易的金額壓力,分攤到后續幾個月,以此提升訂單成交轉化率。
實際上從2013年開始,分期電商就在國內萌芽,后續淘寶支持花唄分期付款,京東支持京東白條付款等產品陸續上線,也讓分期電商模式逐漸被用戶熟悉和接受。
比起傳統電商,用戶購買商品,電商平臺/商戶完成訂單履約的模式,分期電商多了一個角色“互金平臺”。他可以是銀行、互聯網金融公司或者消費金融公司等,主要作用是提供這筆“分期資金”。而三方的業務模式也就變成了:
- 用戶:向電商平臺購買商品;向互金平臺申請貸款,并使用該貸款分期支付商品
- 互金平臺:審核貸款資質并受用戶所托支付給電商平臺,同時生成用戶貸款賬單
- 電商平臺:收到互金平臺的款項,向用戶完成訂單履約
- 用戶:按約向互金平臺歸還貸款,直至結清賬單
了解了業務模式后,我們可以看看在用戶流程中是如何體現分期電商業務的。
以淘寶電商為例,電商平臺會提供分期支付方式,當用戶提交訂單后,既可以選擇支付寶直接支付,也可以選擇花唄分期付款。當用戶選擇花唄分期付款時,需要選擇對應的分期數,同時可以查看此時對應的服務費(利息),最終完成支付。
對到電商平臺/商戶的感知,他們會正常收到訂單金額的款項。但是,對到用戶的感知,他實際支付了本金(訂單金額)+利息。因此,用戶一定會關注兩個點:
- 首付值和分期數:用戶選擇先付多少首付以及分多少期,實際上是影響其資金壓力的核心關鍵。對于暫時資金緊張的用戶,勢必愿意不付首付,盡可能使用貸款額度支付,且盡可能的長分期,這樣每期的還款壓力將最大化的減小。
- 定價:此處的定價非商品定價,而是用戶貸款定價,因為用戶實際支付的是本金+利息,所以用戶也會查看利息,定價就決定了利息的多少。此處的定價也可以近似理解為我們常說的貸款年化利率。
下圖為淘寶和京東在黃金流程中,如何體現分期電商的元素。
對于分期電商而言,會在用戶視角的購物流程中有以下不同點:
1)商詳頁會展示分期試算結果,讓用戶查看商品時也會知道分期購買的月供金額
2)在支付時如果選擇使用分期支付,讓用戶選擇分期數并查看每個分期數對應的服務費和年化利率值
以上是用戶視角的不同點,那么在購物流程的邏輯中,也會存在以下不同點:
1)用戶使用額度進行分期支付,需要判斷用戶是否可以使用額度,即審核是否通過
2)用戶使用額度支付時,是否有互金平臺(資金方)可以承接該筆貸款的資金服務
以上兩點是分期電商與傳統電商的最大區別點,直接影響訂單的成交轉化率。試想一下,如果用戶使用分期支付時,被風控審核拒絕,則意味著不讓用戶使用額度,那么用戶使用分期支付失?。挥只蛘哂脩艨梢允褂妙~度支付,但是當前并沒有資金方可以承接該筆放款,那么相當于你去銀行借錢,銀行沒錢借給你,你還是借不了錢,電商平臺沒有收到款項,自然該筆訂單依然是支付失敗。
綜上所述,分期電商的核心業務流程為:
- 授信:用戶向互金平臺申請額度
- 交易:用戶向互金平臺申請使用額度
- 融資:互金平臺將貸款資金轉至電商平臺
- 履約:電商平臺向用戶提供商品服務
- 還款:用戶向互金平臺還款并結清賬單
二、授信
首先,用戶要使用額度進行購物,必須要先有額度。就好像,你如果想使用信用卡,首先需要確保銀行為你提供的信用卡是有額度的,你才能使用。那么,用戶申請額度的過程就叫做授信。
授信,簡而言之就是,平臺收集用戶資料,判斷用戶資質,以確定是否為用戶提供額度以及提供多少額度。所以,你會發現不同平臺關于授信的核心就是——給什么樣的客戶提供什么樣的額度。
2.1 用戶分層
每個平臺肯定都想做好的客戶,但是好客戶卻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清楚自身的定位,圈定目標客群,并為其提供服務,才能獲取利潤。
那么市場上的機構又是如何區分客群的?
答案是——收入。金融機構最怕的就是借出去的錢用戶不還了。收入則最能夠側面反映一個人的還款能力,再輔以所屬行業以及職業,側面背書還款意愿。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優質的用戶,一般能拿到銀行提供的信用卡額度,且信用卡額度較高。中等收入群體,則較難開通信用卡額度,此時大多由消費金融公司和小貸公司提供分期服務。而低收入群體,則更難獲得分期服務,只能尋找地下錢莊或私人貸款。
2.2 額度定義
了解了有什么樣的用戶,我們還要了解有什么樣的額度。
額度指貸方在不需借方提供財物擔保的情況下,向借方提供的借貸金額。通常是指自然人向貸方借貸,而貸方依照個人的信用狀況愿意提供借貸的最高金額。由于信用額度是無擔保的借貸金額,通常金額并不會太高,而此金額會依照借方所提供的條件而決定。此意味著借方要有越高的信用額度,借方的各種條件都必須相當優良,貸方才會愿意提供越高的借貸金額。
額度存在多個基本屬性:
根據上述屬性,多區分額度類型包括:
1)循環現金額度
2)循環消費額度
3)一次性現金額度
4)一次性消費額度
在電商業務場景中,多為循環消費額度,即用戶授信成功獲取額度后,可循環消費,多次使用。在某些特殊場景中,也會出現一次性消費額度,即單筆單批,這種場景一般是在單筆消費金額較大,且消費場景頻率較低的情況,例如購買大型家電家具。
2.3 申請流程
我們看到的用戶申請流程通常只有幾個頁面。
首先,讓用戶填寫身份信息,例如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用戶三要素是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用戶信息。
然后,讓用戶完成活體認證,即刷臉,例如活體炫彩或者動作指令等,這一步驟主要是確認本次申請是由本人進行操作。
有時候,還需要用戶補充相關信息,例如職業身份、聯系人信息等。這一步驟主要是在前面環節無法準確判斷用戶風險的情況下,讓用戶提供更多信息進行判斷。例如,用戶提供的聯系人姓名和手機號對應不上,所以用戶可能是亂填的,那么用戶存在不誠實的風險?;蛘哂脩籼峁┑穆撓等吮旧砭褪莻€經常逾期的用戶,那么根據“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規律,通常會懷疑“壞人的朋友可能也是壞人”。
當然,授信申請遠不僅僅是看到的幾頁申請頁面,背后有非常復雜和龐大的邏輯地圖。
當用戶進入申請流程,即為建案。
用戶填寫身份信息時,會依據用戶填寫的姓名和身份證號,判斷用戶基本資質。如果該用戶在黑灰名單內,則會直接攔截;如果用戶年齡不符合要求,也會攔截,當前分期服務機構所服務的用戶年齡主要在18-55歲。同時,在進入申請流程時,絕大多數平臺會申請用戶授權LBS信息,獲取用戶當前地址信息,如果用戶當前地址存在問題,也會進行攔截。地址攔截是因為貸款分期服務經常出現黑產群體聚焦現象,例如某個村或者某個聚集點,專門盜取額度且不還款,催收極其困難,因此如果判斷某個用戶所在地址與黑產地址一致,也會認為該用戶為黑產集團一員。
接著,用戶會進行實名認證,主要是驗證其提供的三要素真實且為本人操作。常見的實名方式包括活體和綁卡?;铙w包括炫彩、指令、讀數等方式,綁卡主要是綁定一張銀行卡。綁卡有兩個好處,一是綁卡時需要校驗是否本人操作,通過所綁定銀行卡的預留手機號進行短信驗證,此次可以驗證本次申請是否為本人;二是綁卡可以用于還款時代扣,提升還款成功率。
當獲取用戶基本信息后,就需要開始判斷用戶資質了。此次一般為專業的授信風控團隊通過風控策略進行處理,例如查詢用戶人行征信或者外部征信數據,當征信數據分達到多少時,判定為高/中/低風險用戶。外部征信數據就是民營公司記錄存儲的用戶征信數據分,例如業內經常使用的同盾分就來源于同盾征信,同盾征信是一家民營征信公司,記錄了用戶的網貸征信記錄和信用評分并提供給各個平臺方使用。
近期常常聽到的一個名詞——斷直連,其實就與該部分內容密切相關。以前平臺經常隨意收集用戶的各類數據,然后提供給金融機構;也經常直接獲取金融機構的數據用來做業務判斷,這樣很容易造成用戶信息的濫用和泄露。斷直連意味著,后續平臺方與金融機構之間不能直接交互用戶信息,需要通過指定征信公司,例如百信和樸道。金融機構將信息提供到征信公司,平臺到征信公司側統一查詢。由征信公司統一管理數據。
當完成預審之后,會對用戶的風險情況有一個基本判斷,如果用戶是優質的低風險用戶,那就可以直接授予用戶額度了,這樣能達到最簡便的用戶流程,提升用戶體驗和轉化。如果判斷用戶風險較高,則可以讓用戶繼續補充信息。
用戶補充信息一般是職業和公司、聯系人信息(包括關系、姓名和手機號),有些平臺也會讓用戶提供房產、汽車的證明材料、公積金和社保證明材料等。
當用戶補充完信息后,就會進入終審環節。終審會對用戶補充的資料進行最終審核。如果機器無法審核,也會存在由人工審核的場景。
最終,結案時需要輸出用戶本次授信的結果,包括是否可授予額度、授予多少額度、授予額度的定價,有些平臺也會給用戶打上相應的標簽,用于后續業務進行判斷使用。授予額度的定價可以理解為,如果你向金融機構借10萬元,要還多少錢,即年化利率是多少。
2.4 額度生命周期
額度跟用戶一樣,具有完整生命周期和對應運營節點。
經過上文所述流程后,用戶獲取額度,則可以在交易中使用額度,并通過還款恢復額度。但同時,如上文額度屬性所介紹,額度具有有效期,如果到了有效期,則額度會過期。如果循環額度支持自動續期,則額度可恢復正常使用狀態,否則額度失效。而針對一次性額度,當用戶使用該一次性額度,則額度失效。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貸后管理中,會根據用戶表現,及時對用戶額度進行調整。例如,用戶表現活躍且都準時還款,風險表現良好,此時會給用戶提額,讓用戶可以有更多額度用于消費。反之,如果用戶出現逾期或者其他導致其風險變差的情況,即使用戶額度沒有用完,也可能凍結其可用額度。
還存在一種情況是,用戶獲取額度后長時間未進行消費,例如半年或者一年,此時用戶的風險情況可能已經發生改變,雖然額度依然在有效期內,但很多平臺也需要用戶重新激活額度,相當于重新走一遍簡易的授信流程。
在分期電商中,額度相當于用戶的購買力,是用戶交易的前提,牢牢依據用戶的額度生命周期進行針對性的運營管理是重中之重。
三、交易
當用戶成功獲取到額度后,接下來就是要用額度進行交易,也就是購物。那么,是不是有了額度就一定能使用額度購物呢?
答案自然是——不一定。
最核心的原因自然是,用戶授信時的風險情況,與用戶交易時的風險情況不一致。有的公司會在授信流程中,用更嚴格復雜的風控策略,控制是否給予用戶額度。但有的公司為了用戶體驗和轉化更好,會在采用“輕授信”、“重交易”的風控策略,即授信時風控較為寬松,先給予用戶額度,等到交易時再部署嚴格的策略,不符合風控條件的用戶則無法使用額度交易。除此之外,用戶是否能使用額度交易,還與其交易時選擇的核心的參數息息相關。
3.1 核心參數
上文中,我們提到了在用戶流程中,用戶核心感知到的元素是“分期數+首付值”、“定價”。
分期數和首付值:用戶選擇先付多少首付以及分多少期。
定價:用戶貸款定價,此處的定價也可以近似理解為我們常說的貸款年化利率。
那為什么這兩個要素是額度交易的核心參數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兩個角度分別理解。
首先,如果你是用戶,使用額度進行分期支付,是為了緩解當下的資金壓力,可能現金流不足,所以想先分期后還款。那么,你最希望的付款模式一定是“0首付”+“長分期”。0首付意味著在當下你一分錢都不需要付,長分期意味著你后續每月的還款金額可以更少,例如1000塊錢分3個月,每月需要還300多,但分12個月,每月就只需要還90多了。
但是,分的期數越長,自然意味著你要還的“息費”就越多,這個就與定價息息相關了。假設你的年化利率為24%,分12期,采用等額本息還款方式,需要還的息費約為160元,但是分3期,需要還的息費約為50元。因此,用戶也會衡量定價的影響,如果定價越低,意味著他需要還的息費越少。
因此,用戶希望長分期、低首付、低定價。
但是,如果你是互金平臺,你要考慮的就變成了如何多賺錢?畢竟公司不是慈善機構。此處就涉及到金融毛利的計算邏輯,正常情況下,金融毛利可以通過以下公式完成計算(此處還有其他對金融側影響較小的成本暫時忽略)。
金融毛利的計算邏輯很簡單,用戶息費相當于能賺到的收入,再減去各類成本(資金、催收、壞賬),最終就是金融收益。
用戶息費由用戶定價決定,所以用戶定價越高,意味著潛在收入越高。首付如果越低,意味著為用戶提供的貸款金額越高,那么風險也就越高。如果分期數也高,意味著用戶逾期或者壞賬的風險也會越高,畢竟風險表現是后置。試想一下,一個用戶購買一臺手機,分24期支付,當他要還第24期時,已經是整整兩年后的事情了,誰能在當下知道一個人兩年后是什么樣的?這也是疫情爆發時,很多消金公司風控壞賬率抖升的原因。所以,分期數和首付值會直接影響催收成本和壞賬成本。
因此,互金公司希望短分期、高首付、高定價。
那么,對于促成用戶完成分期購物的電商平臺,就成為了用戶和互金公司之間的調節劑。試想一下,如果電商平臺依據用戶要求提供服務,那么會直接導致沒有互金平臺愿意承接該部分交易放款,即使用戶有分期意愿也無濟于事。如果電商平臺依據互金公司要求設置核心參數,又會導致用戶無分期意愿,最終互金公司也毫無收益。
對于電商平臺而言,最核心的內容就是通過對核心參數的調控,達到二者的平衡,最終實現利潤最大化。
分期數和首付值:通常與用戶資質、購買商品類型、購買商品金額有關。比如,如果用戶風險較高,也就是更可能逾期導致壞賬,那么會限制他盡可能多付首付,同時限制其使用短分期。如果用戶購買的商品類型屬于高套現風險商品,例如虛擬商品、黃金等,那么也會對這類商品的可用分期數進行限制。同樣,如果購買的商品金額較低,也沒必要讓用戶使用長分期。
定價:主要與用戶資質相關,用戶的風險情況直接影響其定價的高低。有些平臺針對用戶的定價也會與消費場景相關。
3.2 交易流程
當用戶在平臺提供的服務基礎上,選擇分期支付并確定相關核心參數后,就會進入交易流程了。上文已講過,交易過程因為用戶的風險情況可能較授信時已發生變化,所以也需要進行風控判斷,是否可以使用額度進行交易。
交易過程中的用戶路徑和后端邏輯交互,簡易版流程如下,實際過程中每個節點都有復雜的策略設計。
首先,當用戶提交訂單時,會對用戶進行預審,即從用戶維度出發,此時該用戶是否已經變為黑名單用戶等,如果發現用戶風險較高,則可能直接攔截下單。因為該流程僅對用戶進行基本判斷,所以處理流程較快,與用戶端可實時交互。
當用戶下單成功后,需要判斷用戶額度是否足夠。如果額度足夠,則可以直接使用額度分期支付。如果額度不足以支付該筆訂單,則需要用戶先支付一部分首付,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寶等其他支付方式,然后再用額度支付剩余部分。這種支付方式通常也被稱為組合支付,一般情況下會讓用戶先付完額度支付部分,支付成功后再付首付部分,主要原因是額度支付有可能失敗,而使用其他支付方式,例如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支付首付的成功率較高,避免用戶額度支付失敗后還需要針對首付操作退款的情況。
當用戶使用額度支付,選擇對應的分期數并提交支付后,則會進入鑒權環節。在每個電商平臺,交易時都需要鑒權,像輸入交易密碼、人臉識別等都屬于交易鑒權的方式。風控側基于當前情況判斷,可能會讓用戶實名認證,例如身份證過期了,則需要重新上傳身份證,也可能會讓用戶補充資料,用于后續的風控終審判斷,也可能需要用戶輸入交易密碼或者通過短信驗證碼等方式,確保該用戶當前交易安全。
當風控鑒權通過后,就會進入風控終審?;谠摴P訂單的信息,包括下單用戶、商品信息、收貨地址信息、訂單的首付值和分期數、用戶補充的資料信息等,再進行綜合判斷,確定是否允許用戶使用額度支付。如果終審通過,則用戶額度支付完成;如果終審不通過,則訂單支付失敗,用戶只能再選擇其他支付方式進行支付。
此處可能會有疑問,為什么不將風控的審核都提前,而是等到用戶都操作完前面全部流程,甚至輸完交易密碼了,才告訴用戶支付失敗。
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訂單的風控終審,是額度是否允許使用的最終判斷環節,相當于兜底環節。此時風控需要基于更加豐富的維度信息進行更嚴謹的判斷,因此將該環節放置在最后,也是基于獲取全部信息后再進行處理的原則,確保判斷的可靠性。
2)因為風控要進行復雜的判斷,甚至可能要進行外部征信信息查詢等,就會導致處理時效低的問題,終審結果不一定能實時返回,因此有可能需要用戶等待一段時間。為了避免審核完成但用戶已經離開的情況,一般把該環節放置在最后,避免用戶流失。
四、融資
在傳統電商流程中,當用戶付款完成后,則認為該筆訂單已經交易完成,將進入訂單履約環節。但是分期電商流程還有一個環節——融資。
上文講述到,用戶選擇分期支付,本質上是向互金平臺申請一筆貸款,由互金公司將款項打給電商平臺,電商平臺認為用戶付款成功并對其提供商品訂單服務,而后用戶再向互金平臺還款。因此用戶支付訂單完成后,由互金公司將訂單款項打給電商平臺的步驟,就是融資。
融資的模式有很多種,此處涉及更復雜的金融體系問題,僅以直貸模式進行舉例。
電商交易產生的訂單即為資產,這些資產需要找到匹配的資金方,才能兌現成功。因此直貸融資模式相當于平臺要有一個撮合系統,為資產找到合適的資金方,撮合借款與放貸雙方的意愿。撮合系統作為交易的撮合方,一端鏈接消費場景(資產端),另一端鏈接金融機構(資金端),它能夠根據資產狀況自動對資產進行分級、定價,再按照不同資金方提交的資產要求,將這些消費金融資產推薦給金融機構,從而完成每筆訂單的融資。
當一筆訂單支付完成后,進入直貸撮合系統,根據資金方提供的匹配條件,系統將訂單與資金方進行匹配,最終將匹配成功的訂單推送給資金方進行審核。資金方審核通過后,打款給電商平臺,則該筆訂單是真正意義上的“支付成功”,可進入履約環節。
不同資金方之間除了準入條件的不同,資金成本也不盡相同,上文提到的業務金融毛利的計算,其中有一項成本為資金成本。對于平臺而言,要實現利潤最大化,自然希望將資產路由給成本最低的資金方,所以這也是匹配規則中的重要因素。
五、履約
訂單融資完成后,即可進行履約,此處訂單履約流程與傳統電商并無較大差異,由賣方發貨,物流方提供快遞服務,買方收貨。但是,融資與履約的節點,卻暗藏玄機。
從上文融資內容中,我們知道一筆訂單資產會路由給某個資金方,那是否存在某筆資產找不到資金方承接的情況,答案是——存在。
所以,先履約后融資的模式,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某筆資產一直找不到資金方承接,但用戶已經拿到貨品了,因為沒有資金方承接,沒有融資成功,則用戶也沒有對應賬單進行還款。相當于電商平臺沒有得到訂單款項,卻已經將訂單商品交付給用戶,對平臺來說是百分百的虧損。
為了規避這種虧損,一些平臺采用的是先融資后履約的模式。如果融資成功,再為用戶發貨;如果融資失敗,則告訴用戶訂單支付失敗,不再為用戶發貨。
但是,先融資后履約的模式,又存在一種問題。融資成功后,互金平臺即為用戶生成賬單,開始計息并需要用戶還款。而訂單發貨到物流快遞,再到用戶收到貨,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尤其是預售商品的履約時效會更長。因此,用戶在沒拿到商品的時候就需要還款,必然會引起用戶客訴。無論對用戶體驗還是復購轉化,都是極大的傷害。
那么有沒有可能先匹配資金方,并預占資金,等到用戶收貨后再生成賬單呢?
這種方法本質上是對用戶和電商平臺的最優解,但是對資金方而言則是極差的體驗,意味著電商平臺鎖定了資金方的錢,資金方此時無法使用該筆錢,但因為未生成賬單,也無法通過該筆被鎖定的錢產生任何收益。對資金方來說,這是白白的損失,也因此并沒有資金方會接受這種方式。
綜上所述,不同平臺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模式。
對于虛擬商品等線上快速履約的商品,大多采用先融資后履約的模式,因為其履約時效極快,融資成功后可馬上交付服務,例如為用戶充話費等。
對于實物商品等履約時效不確定的商品,則更多采用先履約后融資的模式。采用這種模式下,為了規避虧損風險,一般采用自持資金保底模式,即如果未匹配到資金方提供服務,則通過自持資金進行兜底。當然這種情況下,也會增加平臺方資金自持的壓力。
六、還款
當用戶收貨完成,生成賬單后,后續的操作就是按期還款并結清賬單了。此處是用戶與互金平臺的交互,本質上與電商平臺無太多關系。
但需要注意,如果此時用戶申請售后怎么辦?
在電商行業中,一般訂單在收貨后15天內都能申請退換貨,如果用戶申請退貨,且平臺審核通過,正常情況下則由用戶將貨物寄回給商家,電商平臺為用戶退款即可。
但分期電商環節中,電商平臺收到的錢是互金平臺打的,因此退款也是退回給互金平臺,互金平臺則需要為用戶銷除賬單,用戶不再需要還錢。
但是,如果用戶此時已經還錢了又該怎么辦?
一般情況下,在賬單銷除的情況下,互金平臺會將用戶還款部分通過原支付方式原路退回。如果用戶已經注銷了賬號,導致無法退回的話,則會產生溢繳款。此時一般會聯系用戶提供銀行卡賬號等,由平臺將款項再打給用戶。此時售后才算這種完成。
一般情況下,電商平臺與互金平臺的資金交互中,不會采用退款的模式。因為本身互金平臺打款給電商平臺,多為N+1打款模式,即第二天統一處理前一天所需打款款項。因此,如果存在需要電商平臺退還給互金平臺的,僅需在第二天互金平臺打款時,做軋差處理即可。
綜上所述,在傳統電商流程中,用戶申請退貨,平臺和商家審核通過并收到貨物后,則資金原路返回接即可。但分期電商中,款項的退回需要涉及第三方的操作,由互金平臺針對不同情況處理并最終銷除用戶賬單。
分期電商中因為分期支付而引入了金融元素,現在的很多互聯網公司,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都會開始染指金融業務。支付寶會有花唄,京東會有京東白條,抖音也會有抖分期,金融既是公司業務賺錢的一把利器,但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要想規避風險,就需要知道通過什么指標來觀測和衡量風險。
下一篇文章將講述分期電商業務的核心指標以及針對性的運營方法,敬請期待。
作者:球溜溜,微信公眾號:產品小球
本文由 @溜溜球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降低訂單轉化首入門檻。
不錯,學到了
歡迎關注公眾號“產品小球”,多多交流!
京東和淘寶,很多都不支持信用卡分期,反倒拼多多可以,而且利率低
拼多多的支付體驗真的做的相當極致,流程很簡單很快,支持的支付方式也很多很齊全。從購物黃金流程體驗來說,拼多多是最方便高效的,要好于淘寶和京東。歡迎關注公眾號“產品小球”,多多交流!
滿滿的干貨!
歡迎關注公眾號“產品小球”,多多交流!
很復雜,但個人感覺分期電商對于電商本身好處多多,提高轉化率最明顯
是的,電商加入金融環節,復雜性大很多,各類風控和資金環節是最復雜的部分,但還是實實在在的能提升支付轉化率。歡迎關注公眾號“產品小球”,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