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整理:好的產品真的是用完就走嗎?

2 評論 9173 瀏覽 12 收藏 16 分鐘

前兩個星期在天天問里面提了個問題——好的產品真的是用完就走嗎?沒想到大家對張小龍的這一產品理念都很樂于談論,各抒己見,一不小心就被置了頂,哈哈。對于這個問題你怎么看?下面貼上問題和各位網友的答案。

問題:“用完就走”是張小龍提出的產品論,受到不少人的推崇,但我有點理解不了,或許是個人資質比較短淺吧。用完就走那豈不是和互聯網人長掛于口的用戶粘性相矛盾?用戶即走廣告誰來看,怎么營收?怎么分析用戶行為?怎么基于大數據進行功能的延生?歡迎各位談論。

~~~智慧分割線~~~

@金澤城:有一個例子就很好,比如地鐵,是不是大家都是用完即走的?可是地鐵運營可不僅僅是車票方面的收入。

@Mahome:微信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胡子大叔:這種理念是看產品的,不可一概而論

@石毅:然而微信里面那么多東西,你用不完

@初學者:張小龍表示的“用完即走”,不是說一次使用過后就不回來和用戶粘性背離,主要是提倡產品的功能方便簡單,提高用戶的生活質量,譬如微信,太多的功能,用戶的需求點太多,就造成了一個人可以拿著微信玩一天。滴滴打車類似“用完即走”產品。當我想打車的時候我就用,操作完成就不用理會?;蛘咧苯有遁d。當我有需求的時候,因為上次體驗很好,我還是會用它。大概就是這么一個意思。

@奇點廣播:“用完就走”是對“小程序”來說的,不是對微信來說的。“小程序”只是微信為了達到更好地綁定用戶的一個小手段,小程序對于微信而言,只有被利用的價值

@營銷:非常贊同以上兩位朋友的觀點!其實很簡單,吃飯,我們會吃一頓就會不吃嗎?坐公交,我們會坐一次就會不坐嗎?為什么呢,因為這是剛需,這是我們的剛需,或者可以這樣理解,我們習慣了做這樣的事,肚子餓了吃飯,出門要坐公交。

@林莉:我對“用完就走”的理解是 它得是一個工具類產品,比如 滴滴打車 我一般打完車就關了,美柚 也是記完日期 就關掉,每個月就打開個3,4次吧,而且每次時間都不長

@jony:好的產品是用完就走;還有后半句,“想用的時候就得回來”,當然用完就走;主要意思還是,“讓產品回歸業務的本職”;不要做太多繁瑣的功能,提高用戶的學習成本,浪費用戶的交互成本;

@loki_lee:那是張曉龍忽悠人的結果,你看看支付寶同學,現在還糾結于為啥自己的產品是用完即走的類型呢,這不正向社交轉型呢嗎

@fanlingai@126.com:“用完就走”的理念是:設計的最高境界是沒有設計(建議看下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就理解了),無招勝有招。就比如微信的一個小功能:發語音消息,你要發語音消息,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微信。不過現在的微信定位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微信,廣告貼太多。

@熊來了:他講的用完即走說的小程序,解決用戶實際問題,節約用戶的時間,用完即走,不會粘著用戶,用完小程序走到他的微信里去,哈哈。

@唐先生:一款好的產品對于用戶來說具有粘性,并不是用完就走;張小龍所謂用完就走的概念大概包含了程序在于占據終端內存,用完就走就是卸載下手機APP真正釋放內存,讓所有APP在一個平臺上進行展示,一個平臺提供更多的應用,這也切合微信定位,將APP流量集中然后后期做大數據及廣告,將所有APP的入口,數據掌握,幫助微信成為更大的平臺……微信的野心勃勃,想成為綜合性平臺。

@世界無限大:看到很多人都把用完即走和用戶粘度關系起來了,我的理解是并不矛盾。用戶粘度并不一定指在app上花越長的時間越好,而是當你要做一件事的時候,有多大的幾率會想起這個app…比如,我要聊天,手機上裝了N個聊天app,可能90%的幾率首先在我腦海里跳出的是微信,然后才是whatsapp、LINE、陌陌等…? 所以,在聊天這件事上,微信可以高效地滿足我的需求,我聊完就關閉了,“用完即走”,它給我的用戶體驗是最好的,這樣在下次我再要聊天的時候才會繼續使用微信

@愛有你才完整:此“用完就走”和用戶粘性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所面對的用戶需求也是不一樣的!出發點不同,最終的結果導向自然也不同,我們所說的用戶的粘性即用戶在該平臺的訪問次數,以及在平臺上產生了多少利益!而微信所說的用完即走我覺得這是釋放手機內存,讓用戶少下載一個app,而讓微信成為了app的打開入口,一切事情都在微信里面實現!

@calay:微信是用不完的,你怎么能相信張小龍的話。你的用戶活躍度和粘性是什么樣,微信是什么樣。你有什么資格那么傲驕。?!_振宇。

@小莉子:不要忽略了后面那句:好產品讓用戶用完即走,下次還會再回來使用。大家都在想著要怎么留住用戶在APP里,做出各種與自身調性不相符的社區/社群等模塊(相見支付鴇案例),想要突破工具的屬性,不甘心僅當被當作一個工具,力求多樣。所以有很多產品越做越雜,拓展功能越來越多,核心功能的優化反而被忽視了,這也是被市場引起的浮躁心理。然而張小龍是產品經理的苦行僧,他的想法一直都很透徹,堅持著原來做產品的初心,圍繞著“用完即走,走了還會再回來”做工具型產品的理念,一直在不斷尋找和突破著提高人們使用工具的效率的方法,讓工具變得更好用,更方便。有人會說微信站著說話不腰疼,畢竟有那么龐大的用戶基數在,干什么都可以。但是不要忽略了,微信優秀的前提是什么。

@小北得得:我認為用完就走的理念適用于工具型產品,遇到問題簡單快速的用工具實現結果,得到結果立刻走人;如果是社交型產品很難做到用完就走,長期的在線,消息的實時推送,對于用戶來說是一直在線的,用完就走也實際沒有走…

@狄逖:他說的未必是真理,而是他的價值觀。對于微信目前的價值觀,是希望利用小程序去做長尾服務的外包。以微信自營的角度來說,做這個長尾市場太費勁,但是又不得不去占這個市場,你不占就會有別人來占。那么微信本身又擔心服務做得太風生水起,反而喧賓奪主,所以才費了1年功夫,做了這么個缺乏互聯網共享精神的牢籠,并告誡各位,不要占用我們微信用戶太多的時間,因為那是我們微信的東西。其實從辯證的角度來說,用完即走跟粘滯其實并不矛盾,你讓用戶用不完不就走不了了么。但這個用不完,不是要困住用戶,而是能在使用過程中最大化提供用戶價值,用戶愿意用自己寶貴的時間為你所提供的價值買單。

@夜未安:一款好的產品應該是可以增強與用戶之前的黏性,可以幫助用戶解決他實際需求問題。用完即走可以是作為是工具,比如我支付一筆消費,支付完不會產生黏性,這一點讓我想起支付寶做社交的原因有一點應該是來自于不想與用戶割離,渴望進一步與用戶建立聯系,不過有微信在前,這似乎有點難。

其次,用戶的需求一直在發生變化,比如我今天需要一款可以純消費的APP,那么消費完呢?用什么方法來增進與用戶之間的聯系,同類型產品很多,突出差異化才能生存,要找到自己的點和商業價值。不要做用戶眼中可有可無的產品。

用什么養的方法增進產品與用戶之間的聯系,怎樣才能形成一個閉環,使用戶在其中感受到產品的好處又不影響用戶的使用。

@不進則退:1.符合張小龍的出發點,簡單實用,不希望更多的打擾用戶。2.用完就走的小程序沒有粘度,實際上是提高了用戶對微信的粘度,從發信息聊天到支付,到小程序,生態鏈越來越強越來越封閉了

@記小儀:你想想,微信真的是用完即走么,用戶粘性低么?微信用戶粘性,活躍度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其實用完即走是一種產品設計的思維方式,指的是產品提供的服務是很輕的,用戶使用方便、簡潔,不需要太多的使用步驟即可完成自己目標。微信的支付方式,訂閱號公眾號以及即將火爆的小程序,在用戶使用時都不需要安裝,只需要掃碼即可完成體驗。

@四季:用完即走實際上表達的意思是產品使用流暢性,產品設計對于用戶就像身邊的必需品不會遺漏但一定存在,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用完不帶一點感情的走開,所以這點還是要區分開來。好的產品,在我看來,是需要契合“用戶場景”去設計的,產品價值與用戶價值產生粘性,但這種關系靠什么方式去維系,是我們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用完即走,不用想的這么刻薄,解釋很多,我們應該客觀地去看待這個問題,用完即走可以是產品體驗極端的體現,也可以是產品的用戶體驗實在太差,難以被大眾所接受。

@超級大頭:這種都是看產品處于什么階段。微信現在的粘性太大了,社會上其實慢慢出現了一些反對微信的聲音。說微信占據了太多的生活空間。如果這種聲音慢慢變大的話,對于微信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為了降低或者是安撫這種聲音,微信才會提出用完就走的理念。

所以總體來說不要太當真了,不要太教條。對于99.99%的產品來說,還是粘性越大越好。比如,QQ郵箱也是張小龍的產品,他怎么從來沒有說過用完即走呢?

總結

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什么是好的產品,我個人覺得一款好的產品需要滿足以下幾點:

1、能長久為用戶解決某種問題或提供某種服務。

例如前兩年的臉萌,足跡以及今年的修圖軟件Prisma等這些產品,剛出來的時候很火,大家都在玩。但不能算好的產品,因為它不能給用戶長期解決某種問題。之所以火是因為在某個點上很創新,大家都很好奇,躍躍欲試。一旦用戶的這種好奇心得到滿足之后,大家都不使用了。所以類似這樣的產品一般就火幾個月,算不上好的產品,只能說比較創新。

2、要有好的用戶體驗。

好早以前的殺毒軟件弄的很高大上,操作很復雜,一般用戶都不會使用,而且不免費,需要購買。后來周鴻祎開發了360殺毒軟件,界面簡潔美觀,傻瓜式操作,不用教就會,而且還免費。一出來迅速得到市場的認可,在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上顛覆了傳統的殺毒軟件,占領殺毒市場的半壁江山。

3、能夠為公司帶來利潤。

有盈利才有動力,才能不斷創新。

張小龍所說的好的產品用完即走從廣泛的意義上來講是正確的,而且是句正確的廢話。生活中所有的產品都是用來解決人們某種特定的需求,用完我當然要走,沒有哪一種產品是說我們一直都在用的。只不過是不同的產品我們使用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另外一個就是體驗問題,你給我的體驗好,那下次需要的時候我還會想起你并再次使用;如果體驗很差,那我下次需要的時候就不再來了,找同類替代你,所以差的產品一樣也是用完即走,區別在于用戶下次還會不會再來。

微信滿足上面所提到的三點,算個好產品,“用完即走”只不過是張小龍用了個廣泛且略顯高大上的詞來闡述微信是個好產品,告訴用戶我們沒有廣告(朋友圈feed流廣告我的內心是不拒絕的),我們沒有彈窗,沒有新聞推送等等,總之我們各種好但又不打擾你,讓你用的很爽,用完下次繼續用。

天天問問題鏈接:

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quumf.html

 

本文由@克果 整理編輯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人家說的是好的產品是用完即走,先確定你的產品是不是好的再想讓不讓他走吧

    回復
  2. 用完即走,下次再來。
    1、張小龍沒有說出后半句:下次再來。
    2、張小龍用完即走的理念是產品要提高用戶完成任務的效率
    3、下次再來意思就是讓用戶愛上你的產品,下次要做同樣任務的時候依然想起你。這就是所謂的用戶粘性。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