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火箭:To B產品的網絡效應怎么做?

0 評論 3037 瀏覽 10 收藏 12 分鐘

可能不少To B行業的從業者都有類似的感受,感覺To B項目周期整體都比較長,整體決策鏈路也相對較長。那么造成這些特點的背后原因有哪些?在了解To B行業的特點之后,你又要如何做好To B行業的網絡效應?一起來看看作者的分析。

TO B行業是個很特別的行業,從大多數銷售同事口中得到的答案,搞一個TO B的項目太難了,主要有幾點,一個是客戶整體的決策鏈條比較多,還有一個是整體項目周期比較長。

按個人的經驗一個B端客單價1000萬左右的項目,整體運作周期大概1年左右,500左右的項目至少6個月的時間,而在幾十萬的單子平均的成交時間也差不多在4-6個月。

造成整體交易成本及時間周期比較長很大的原因就是信息差,隔行如隔山加上TO B產品本身的自傳播就比較差,這也是造成整個營銷成本高的原因。對比消費端C端的產品相對來說就做的好些,今天一起來探討下產品的問題。

一、To B與To C的區別點在哪里?

有個最大的核心點,To B的用戶不等于客戶,也就是買我們服務或者軟件的客戶其實大多數是不用這個東西的,而是他為了更好地去服務他的具體的用戶。

這個答案很普通,我們在細問下,你確定你的客戶是真的更好的服務于他的用戶嗎?有可能你的客戶騙了你。

首先我們要明確,我們面對的客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系統,系統是什么系統是原因和結果的綜合體,具體來說,企業里面每個部門都有不同的分工,有分工就有立場。

行政部的錢是用來購買辦公用品的;戰略部錢是用來研究未來方向的;技術部的錢可能是都拿來做研發的;但是在做預算花預算的時候,大家都會提我是為了用戶好,還有在一個系統里,人太多了。

每個人的判斷力,是不一樣的。 A覺得可以,B覺得不行,C也說不準,D模模糊糊…… 討論完了后,最后結果要不就先試試看(甲方POC),要不再評估評估(看看其他廠商),要不保險一點規劃到明年(周期拉長)。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看到的一本書,叫常識工作法,里面提到一個故事,為什么電視機遙控器的按鈕需要那么多。

這本書的作者叫馬丁·林斯特龍,是一個業內知名的品牌顧問,經常給一些全球100強企業提供咨詢建議。

因為工作的原因,馬丁經常坐飛機到處跑。有一次,他在飛機上和旁邊的人聊天,發現他旁邊的人恰好就是做電視遙控器的工程師。

然后他就問那個人,你們的電視遙控器為什么有那么多按鍵呢?咱們用遙控器的時候,有個換臺鍵、調聲鍵、開關鍵,最多再加個靜音鍵就夠了,為什么要設計那么多按鍵呢?

那個人就開始講,他說,因為公司里的各個部門都在爭奪遙控器的控制權,而且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最終結果就是,電視遙控器被分成了不同區域,而每一個區域都代表著一個內部部門,比如電視部門、有線部門、數字錄像機部門、衛星部門等等。

在遙控器上,每個部門都占有了一席之地。看上去這件事情得到了公平的解決,公司內部再也沒有出現爭吵了。

從一個小小的遙控器去看,B端行業面對的是一個系統的時候,是造成整體決策鏈路長,周期長這些的本質原因。

二、你找到To B的那只狼了嗎?

了解了To B行業的特點及邏輯,那回到產品端,B端的產品客戶畫像是什么。 先看看C端產品的用戶畫像,之前梁寧老師講過的一套用戶畫像,如果我有一片草地,我就在我的草地上養羊,所以我先要有第一只羊。

如果這一只羊能夠在我的草地上活下來,玩得很好,那么我的草地就是沒問題的,我就可以引入更多的羊。 羊多了,你就會發現頭羊才是關鍵的,為什么呢?因為一只頭羊可以管一大堆羊,你就不用管了,那些小羊就不用管了,頭羊都會管。

只要有頭羊,羊群就可以聚集。 羊多了就會有狼,狼多了,我就把羊圈起來,然后向狼收費。 這里面很有意思的原因,互聯網所有的流量思維全部是這一套邏輯,如果對照B端行業你會發現,現在不行了我根本沒法直接找用戶收費,我是再向狼收費,所以這也是困難的點。

現在咱們一起去畫下這頭狼的畫像。 你的草地上來了第一只狼,接著這只狼吃了一口肉,但是走了。

第一只狼是什么?就是你迎來了第一個客戶,這個客戶花了幾塊錢用了幾次就走了,這個時候重要的是什么,不是說等下一只狼,你得等一年,而是要抓住這個付費的客戶和他交朋友,換名片讓他告訴你像他這樣的客戶為什么付費然后產品哪里好,哪里可以改,如果再做什么他還愿意付費。

你說這客戶很小不值得花這么多資源,那你覺得值得花資源的客戶是哪些,這一步最主要是把一個產品推向初期的市場,如果別人愿意付費那說明是有價值的,有價值的產品才能有收益,這一點很重要。

緊接著去找頭狼,頭狼的意思是行業標桿的客戶,比如銀行里面的五大行,工農中建交,產業集團里面大的企業,而這些企業看什么就是看政策,政府鼓勵什么那就是剛需,因為這些企業不缺錢。找到頭部客戶還有個重要的動作就是要做行業的解決方案,產品應該是融入到行業里面的,所以要降低需求理解的成本。

有了客群基礎,產品端就好說了,重視市場的建議,打磨好行業的專屬產品形成解決方案,然后找自己的草地,草地就是源源不斷產生產品的地方,而且是有價值產品的地方。

要靠的就是AI,大數據,云計算這些先進的技術,把一個個能交付的產品做出來,形成解決方案,因為客戶只會為方案的價值付費。

三、To B 網絡效應的三級火箭?

數字化這件事情是不可逆的正如移動互聯網一樣;網絡效應的本質是這個產品或者方案,一個客戶會推薦給另一個客戶。

產品付費意愿或者推薦意愿=服務藍圖*價值(極大效率/極大用戶體驗)-替換成本

一級火箭:數字化終點。別再想做出一個從0到1的產品,在中國目前創業的環境中,都是在拼效率和客戶體驗,而對客戶的服務就非常重要,這個會放大本身的產品價值。

二級火箭:服務藍圖到底要干什么 服務藍圖要做一眼、一條路、三個點。

一眼是什么? 就是要讓客戶看到自己的東西,個性化,專屬感,而且整個一眼看過去很簡單。

一條路是什么? 就是你的解決方案,你的價值同時盡可能不給客戶添加麻煩,產品要兼容,無縫的對接到客戶原來的系統更好,也不要額外增加難的操作流程,整個產品的操作路徑是要符合客戶的業務流程的,如果客戶沒想清楚我們得告訴他就怎么做是最好的。

三個點是什么?峰值,終值和底線。 峰值是用完你的產品能讓他早下班,峰值是你可以陪伴他指導他,告訴他這個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最大化降低客戶選擇的成本。

終值就是幫助客戶實現了自身的價值,而且在他的系統里面活的更好了。底線就是有風險要及時發現共同解決。

三級火箭:網絡效應如果在產品端到底要怎么去做? 在整體產品設計層面,應該考慮的是怎么實現To B的規模個性化,在to b的市場規模和個性是存在天然的矛盾的,互聯網的規?;趺慈嫿╰o b的網絡密度把規?;@件事情做成。

我自己看到的幾個小的趨勢,比如騰訊的企業微信、字節的飛書、阿里釘釘,他們做的一件事情除了底層的平臺外,就是把企業即時通訊這樣的高頻場景和企業的比如人財務(OA、費控、SCM),產供銷(MPS、MES、APS)這些軟件協同了起來,大大增加了豐富度是網絡效應實現的基礎。

這個事情正在發生,還是一個挺有意思的事情。

最后,還是想啰嗦一句,我一直相信科技向善,做產品也是一樣的,在為我們未來美好的生活舔磚加瓦。

總結下今天的內容:

  1. To B產品最大的不同是用戶不等于客戶,銷售面對的是一個系統;
  2. 找到頭狼,和第一個愿意付費的客戶遞名片,交朋友;
  3. To B 網絡效應的三級火箭,數字化,服務藍圖,產品規劃。

本文由 @荊飛瑤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