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快刀法:工作中如何快速輸出競品調研?

2 評論 4074 瀏覽 38 收藏 10 分鐘

在拿到具體方向的項目、并且了解了項目目標與功能模塊搭建方向之后,如果你需要快速地了解市場競品情況,你可以怎么做?這種情況下的調研策略,也許可以采用不同于常規探索期間的競品調研框架。本篇文章里,作者便講述了這種情形下可以采用的方法,一起來看看作者的總結。

很久沒寫文字了,現在正在積極恢復輸出心態。今天來提一個如何快速針對性的輸出一些競品調研。這個方法適用于拿到項目時,你清晰了項目目標+要做啥功能模塊,而對應需要輸出針對性的競品分析的場景。算是一個講究實用有效的小型快刀法。

可以先來看一個我當時的快刀工作輸出??

設計快刀法:工作中如何快速輸出競品調研?

圖1. 總分析結果輸出

看著好像還好哈,但其實圖片很大,縮放了很多倍,畢竟文章不適合直接鋪開。

這個輸出花了我1天工作時間,有2位外包同學簡單協助(但最終能幫的不多),其中總有效工作量中我占比90%以上。

報告給團隊的時候,實習生美眉還偷偷來找我說:你這怎么一天之內搞定的,我完全無法想象??!

當時背景是團隊想做一個某垂類社區相關的項目,需要我快速的去了解對應市場競品情況。(其實總體整理時間甚至不到1天)。

??放大一下圖片頂部的總結部分,也是報告輸出的主體內容。

設計快刀法:工作中如何快速輸出競品調研?

圖2. 頂部總結部分

從這個主體內容就可以看出我建議的執行框架了。分別是:

分析要點、分析對象、分析總結、具體分析內容。

一、分析要點

了解到項目目標、要做的功能模塊后,結合目標和團隊討論和導師指導,可以明確出要觀察競品的主要問題方向。

如果實在不確定,其實就是:“對方為什么好?好在哪些體驗點?又有哪些可以成為我的比較優勢?”

我當時是朝著社區交流方向的功能走,因為團隊對這塊經驗不足,所以問題更聚焦在如何營造社區氛圍感和體驗要素的提煉上,這個對應的其實就是對方為什么好,好在哪里。

設計快刀法:工作中如何快速輸出競品調研?

圖3. 分析要點

客觀來說,我不建議總結的主要問題方向超過3個。太多你的專注力也搞不過來,且無法專注核心。

二、分析對象

設計快刀法:工作中如何快速輸出競品調研?

圖4. 分析對象

之前我看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作者寫過的競品分析從問題和解決方案作為橫縱軸對應的4象限來進行分析,實驗過后發現它更適合在圍繞目標探索期間做嘗試。而我拿到的是具體方向的一個項目,基本不適合。

所以當時分析對象角度我結合導師建議,從大眾產品(分垂類、綜合兩個方向)、小眾以及國外優秀的產品。這挺常規基礎的,但也是最快的、盡可能全面的切入角度。姜還是老的辣,很多方法論,其實不如最簡單基礎的實用。

額外提一下,當時我沒有分析Discord,因為那時候Discord完全服務于直播、游戲,不符合我的觀察需求。

三、分析總結

分析總結,其實很簡單——對應分析方向去回答便可。需要的主要是在分析了各種App之后,提煉所有共性,并將其概括抽象的能力。下圖便是我當時提煉的結果。

設計快刀法:工作中如何快速輸出競品調研?

圖5. 分析總結Part1

設計快刀法:工作中如何快速輸出競品調研?

圖6. 分析總結Part2

從圖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個喜歡在概括之后再細說廢話的,也是我需要持續提升修煉的能力,放出來好考驗我的害羞能力??。額外補充一下:雖然說總結基本上是回答分析方向的問題,但如果有額外亮點補充也是可以加進總結之中,如我圖6中的(4)和(5)。

四、具體分析內容

這是最花時間的內容,也是最主要執行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作為一個用戶帶著分析方向去看、聽、觸摸、瀏覽感受。聽和觸摸比較少,主要是指一些Bgm、反饋音、震動感等反饋。

這里我直接提供當時其中一個產品的分析截圖如下2張。

設計快刀法:工作中如何快速輸出競品調研?

圖7. 分析的App文字總結框架

設計快刀法:工作中如何快速輸出競品調研?

圖8. 分析的App功能界面

從圖7可看出,我建議是先將這個分析對象的定位定義一句話總結,因為這會給你分析提供一個參考值權重。多嘴一句,這里的分析對象不一定是App,可能是具體功能區。

之后便是按照分析方向對應總結,然后再補充1個問題:其他優點?這個可用來放你發現的體驗亮點或細節。圖8的作用是為了呈現對方是怎么進行視覺呈現的。方便報告查看者的瀏覽對應。

如果分析過程中,你發現有其他值得分析的App,但時間又來不及,可以直接按照找優點方式來補充。

比如當時我發現情感垂類App-月食特別適合,就額外補充了簡易分析。最后這部分也被我納進了總結。

設計快刀法:工作中如何快速輸出競品調研?

圖9. 分析的App功能界面

Summary

快刀法其實寫到這里已經結束了。它是我第一次如此快速的觀察App并輸出有效參考結果的實踐。

如果你讀到這里,也看得出來——辦事的思路很簡單,就是干這個分析是為了知道什么,我就帶著什么視角專注去看。

很多市場文章或是書本會告訴我們,看一個產品體驗點,要去反向思考它的設計原因。但這種一般適合沒有任何目的的瀏覽,如果我們真的要下手做某件事,那么更多應該是以自己的目標去觀察競品,這才是真正的高效,故我稱今天的總結是快刀法。

Anyway,總結一下目前的整體框架:

  1. 分析方向——干這個是為了知道什么。這個從項目目標和要打造的功能模塊中可以總結得出。不建議
  2. 分析對象——我該看誰?可以從大眾小眾+古今中外角度入手涵蓋全面。每個范圍中挑出Top1-3個便可。
  3. 分析總結——對應分析方向進行回答,可以增加額外亮點補充;
  4. 具體分析內容——每個分析對象按照分析方向進行具體分析,在分析之前要先給分析對象進行性質定義,方便作為借鑒權重參考。

以上,希望這個方法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有吐槽,歡迎給我更好的建議。

作者:檸夢百香果,思考與走路兩個都不想放棄的設計師。公眾號:檸夢百香果

本文由 @檸夢百香果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個報告的內容和形式都好贊,可以分享下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嗎

    來自廣東 回復
    1. Figma。不過只要是無限制畫板的白板工具就可以滿足要求了。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