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SAAS產品,如何在標準化和定制化之間權衡?
SaaS產品的設計過程中,面向企業的定制化服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那么如何在標準化與定制化之間的關系呢?本文從售前、售中、售后三個階段,分別就不同的工作場景提出了有效的建議,希望對關注SaaS產品的小伙伴有所啟發。一起來看看吧。
SAAS在做產品時,不應該一直堅持做標準化產品,而是應該積極探索定制化產品的可行性和價值。
SAAS產品的個性化定制化是企業服務的重要方向,對一些B端客戶來說,個性化需求和服務是他們考慮使用SAAS產品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行業、企業之間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和特征,SAAS產品應該根據企業的情況進行合理調整,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保證產品的標準化,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通過開放API和提供定制化功能來支持客戶自主定制個性化的產品服務,僅僅是其中一種方法。同時,要注重與客戶溝通和及時捕捉客戶個性化需求,并以科學的方法去分析這些需求是否具有普遍推廣價值。
首先需要先明確一個前提:大多數能夠做定制化開發的企業是大型企業。
在進行產品月度續約率和月度續費率復盤時,我們發現小型客戶的續約率相對較低,主要原因是缺乏預算或業務轉型。
因此,SAAS產品的定位大多是在KA(關鍵客戶)客戶上。如果有3到5個客戶沒有續約,產品的續費率可能會急劇下降,甚至有可能下降了30%。
在初創企業或企業面臨困境的早期階段,定制開發是可行的,但目的和結果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我們對產品沒有好的想法,前期可以將用戶調研和定制化開發相結合,互相受益。 或者在公司面臨創業或生存等問題時,定制化也是一種出路。
然而,在長遠看來,不可復用的定制化并不適合。
主要原因如下:
(1)通常情況下,新簽客戶的第一年賺到的錢不多。
容易卷入價格戰雖然定制化項目可以在短期內賺到錢,但賺來的只是“人頭錢”,需要x人月,每人月費用y,所得收入即為z = xy。
如果在第一年花費大量精力來完成項目,結果客戶在第二年找到了另一家廠商且價格更低,那么我們就將得不償失,甚至會被卷入價格戰。
(2)客戶需求變化快,我們為每個定制化客戶提供的軟件都是獨立的版本。
每個版本都需要進行客戶需求升級、Bug修復、環境參數變化造成的軟件維護等工作。因此往往需要高昂的成本和風險,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開發,但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規模化生產。
此外,企業客戶的需求和業務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定制化產品也需要隨之調整和升級,甚至有些定制化產品需要非常具體和個性化的功能才能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對客戶的及時響應也是需要一定的維護成本。
(3)無法傳遞價值。
在SAAS公司的產品開發中,我們可能會比客戶更了解業務,可以通過數據等方式獲得更多的玩法和經驗,并將價值傳遞給客戶。
然而,定制化產品更多地按照客戶的想法來制定,可能無法獲得好的結果。有時候客戶也沒有想清楚到底需要什么,或者是否正確?
因此,在產品開發中,我們應該在定制化產品和標準化產品之間做出權衡。
根據企業的情況進行合理調整,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保證產品的標準化,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續發展。
我們企業是一家專注于客服領域的SAAS標品提供商。受疫情影響,我們的業務出現了嚴重下滑,因為客服數量和業務形態發生了改變。
大多數客服不再在家辦公,而是使用云客服,這與我們之前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原有標品的功能無法及時滿足企業的需求,客戶的反饋也得不到及時響應和解決。
目前,我們面臨著兩種選擇:
- 開發定制化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單獨收費,同時逐漸將定制化產品轉化為標品;
- 堅持統一迭代,拒絕開發定制化產品,但可能會失去大量客戶。
我們需要認真權衡這兩種選擇的優劣,找到最合適的方案來保持客戶和企業的增長。獨立搭建定制化小組承接項目,同時按照原有計劃繼續迭代標品。
我們認為定制化項目分為售前、售中和售后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很重要。
下面以負責過的X公司的Y項目為例,結合場景談一談我們的經驗和建議。
背景:X公司希望通過顧客的反饋和售后賠付兩個維度交叉挖掘Y產品出現的問題,是由于物流?還是倉庫?或是其他原因,從而幫助企業及時得到改進策略。
一、售前打單階段
在售前階段,首先需要了解客戶的需求,包括客戶的目標、目的和時間。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需要詢問X公司的業務情況,先了解他們要做什么,以及他們出于什么原因需要我們的幫助。然后提供方案,和X公司進行溝通,得到他們的反饋和確認,從而達成良好的合作。
由于缺乏經驗,我們曾經遇到以下幾種錯誤的場景:
- 場景1:根據我們按照X公司21年Y產品的開展時間(8月)推算,22年的業務也應該在8月開展。然而,X公司在22年提前了業務的開展時間(7月),我們沒有了解到也沒有詢問。這導致雙方對于業務開展時間的認知出現了差異,X公司認為我們不重視業務,簽單后連續幾個月都沒有安排,導致業務開始了但是無法使用我們的產品。
- 場景2:最初對接人員M員工并不熟悉實際業務,且缺乏直接決策的權力。因此,需要X公司確認的內容較多,信息傳輸效率低,常常出現溝通困難的情況。這導致交付內容一直處于變更狀態,范圍無法明確,雙方陷入落地僵局,難以達成共識。
- 場景3:在售前階段沒有研發代表參與方案和成本評估,導致后期開發周期緊張。起初項目計劃書中,產品和研發團隊都處于空白狀態,付出和收益存在較大差距。
措施建議:
- 首先要確認雙方的實際負責人,并授權他們能夠直接進行決策和驗收工作,共同推動各自的工作安排。
- 僅做好自己邊界內的定制,對于邊界外的需求應尋找成熟的產品,只需關注好接口即可;若市場上無合適產品,應盡可能地找第三方系統集成商進行定制開發。
- 應該將整個交付流程透明化和標準化,讓所有參與者參與項目計劃表的制定、確認何時可以提供支持以及在項目中需要完成的任務。這樣客戶和內部團隊都能了解交付目標。
- 要進行準備工作,包括數據指標的定義、需求邊界和預估研發時間等,并提高商務能力以便更合理地報價。這能讓客戶感到服務更周到,物有所值,也能讓內部成員更有方向。
- 需公布初步計劃表給客戶和內部成員,并且允許有一定的變動。如果出現計劃變動,雙方應提前告知風險并采取改進措施。例如,如果客戶的業務開展時間提前,需要提前研發時間;如果原定產研成員離職,需要新成員加入時不需要從頭再做方案的調研。
二、售中交付階段
在售中階段,我們需要為X公司的Y項目提供完整且明確的方案。我們需要詳細地解釋方案涉及的技術、流程和時間,并確保X公司全程了解進度和風險。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需要及時與X公司溝通可能出現的問題,并盡可能地解決這些問題,確保項目順利完成。
1. 可以萃取好的幾點經驗
經驗1:堅持做好過程管理,保證客戶、研發和內部其他團隊的信息一致。
具體幾個方面需要考慮:
- 有條件可以安排人員去相應的城市共同工作,駐場時一定要與客戶進行充分溝通,透徹了解項目,提前確定項目的風險并及時反饋給公司;
- 拉通需求所有相關參與者進行需求的對接,共同梳理出業務流程圖。
- 以客戶的關注點產出最終的方案,包含:能不能技術實現?具體的產品方案是否符合預期?工期多長,什么時候可以交付?是否有客戶協同解決的問題?
- 多花時間與負責人進行細節討論,所有需要進行系統變更的點都要與客戶進行完全確認,保證結果被認可。哪怕4個方案最好的是選擇方案1,也需要把4個方案和最佳推薦給客戶自己做選擇。
- 最終結果必須以郵件確認,再進入后續的開發,到規定時間主動反饋結果,遇到問題最好與問題提出者溝通。
- 技術團隊需要輸出有詳細的數倉設計方案,在后臺的數據配置和問題排查上有很大的幫助。
- 將所有的材料進行分類管理。前期放進共享文件夾,后續挪到知識庫,包含所有文件(除X公司實際的數據文件),保證所有人可閱讀,也知道變更情況。
- 服務期間,仍然需要多主動去找實際使用的人問使用中有沒有遇到問題。
我們忽略的地方可能是導致用不起來的細節,要站在他的角度考慮,理解客戶聽下他有什么好的辦法。在他的基礎上思考更多的方案供選擇。
經驗2:解決問題是首要,但也要考慮解決客戶情緒問題,共同改進合作方式。
具體幾個方面需要考慮:
- 不輕易承諾。在承諾前,進行充分的調研并評估項目的可行性,以免給客戶帶來誤解和不必要的麻煩;
- 讓客戶成為產品研發的一員,積極地讓其參與整個項目的流程及決策,確保雙方對產品方案及交付時間有著相同的認知;
- 保持一顆耐心和尊重的心態,讓他愿意找你。
- 并在客戶提出問題后,了解透徹其痛點所在,積極地嘗試理解客戶需求,并及時回應客戶提出的問題,保持與客戶的緊密溝通,共同解決問題。沒有必要爭輸贏,因為不是辯論賽。
- 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與文化,鼓勵和歡迎客戶對我們的業務和產品提出建議和意見。
用謙虛、開放的心態去接受客戶的建議,將其轉化為促進業務發展的機遇。以上維護客戶關系的措施,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和提升客戶滿意度。
同時,也需要時刻注意客戶需求的推移,以便及時做出調整,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滿足更多的需求。
2. 建議規避的問題和措施建議
- 場景1:產研按時在6月底完成項目的開發,但是交付時間延長1個多月,主要是測試時間比較長,在數據指標的驗收上經驗不足。
- 場景2:沒有清晰的項目空間進行管理,當時在JIRA的數曉曉空間管理,有顧家和X公司2個項目。不好進行看板的搭建,解決問題的進度不好跟蹤,后期在結果驗證環節有點混亂。
措施建議:
(1)加強數據產品設計的知識,并及時分享內部經驗。
例如,在數據產品設計過程中,要進行數據指標的定義,可以按照什么模式更好的理解和使用。應該對數據產品如何設計、如何利用組件和工具進行分析和處理進行培訓和分享。
參考其他人在做數據項目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同時,也可以將SQL以及其他技術課程與實際案例相結合,讓團隊成員更清晰地了解技術知識的實際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
(2)為數據項目安排測試人員,質量同樣重要。
在測試過程中,應該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始終保持對客戶的信任。同時,在測試人員對數據產品進行測試時,應該對測試內容進行充分有效的溝通,定期向團隊負責人通報測試進度和結果,讓整個團隊高度重視測試的結果和檢查。
(3)有單獨的項目空間和看板,開放給內部的所有參與者,方便協同工作。
可以為項目設立獨立的空間和看板,方便團隊成員及時查看和更新項目的進展和問題,起到更好的協同作用。
(4)建立所有在銀河進行查詢的SQL共享空間,方便所有人快速排查數據問題。
建立查詢SQL共享空間,有效降低相同問題的重復查詢,推進數據問題快速解決,提高團隊工作效率。
(5)提前熟悉和會使用公司內部的公開產品和組件。
例如低代碼平臺,這可以提高數據產品設計和實現的效率,縮短研發周期,更好地支持客戶的需求。應該積極主動地熟悉和學習公司內部的公開產品和組件,并在后續的項目中更好地應用。
三、售后服務維護階段
由于缺乏經驗,我們曾經遇到以下幾種錯誤的場景:
- 場景1:售后保障方案是后期臨時加上的,并且是客戶強烈要求才做的;
- 場景2:按照新的售后方案對以前出錯情況進行定義和分類處理,要算入費用中。倒推比較耗時間。
建議:
(1)在項目報價環節,應該將售后保障方案納入規范。
不是必要的可以規避掉,讓客戶清晰了解相應的費用與服務,避免在后期客戶強烈要求下,臨時進行售后保障方案的添加,影響項目的進展。
(2)在項目的開展和維護過程中,應該將問題池整理歸納好,并及時進行追蹤和解決。
不同類型的問題應該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可以通過專門的流程來定性化地處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將具體細節的問題匯總到需求池中,進行統一管理。
本文由 @萌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1,個人覺得文章后文“售前、售中、售后”這三個階段對項目從調研到落地上線的流程寫的很好,也是大多數公司項目落地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但是我發現這個好像偏題了,跟你開頭的如何權衡SaaS產品標準化和定制化的主題有出入。
2,我理解的標準化和定制化要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去做細分,普通小客戶群體,賣標準化產品,同時定制化意見也可以采納吸取,歸到需求池;大客戶群體,SaaS產品可以單獨拆出代碼分支,單獨租戶的管理或者本地化部署,讓項目組去做高度的定制化,客戶提的好的定制計劃需求,我們也可以歸到需求池為后期做產品化。
3,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思考,能力有限,希望以后多多互相學習。
初級產品的心得不容易了
結論就是錯誤
那你覺得哪里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