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調研的三個坑,你踩過哪個?

5 評論 7421 瀏覽 54 收藏 13 分鐘

在實際調研中,我們經常會踩很多坑,有些是向上進步的階梯,有些則是耽誤成長效率。這些所謂的“坑”,大部分是認知盲區,本文作者總結了需求調研的三個坑,希望能對你有產品啟發和職業參考。

最好的機會,往往存在于認知盲區中。

這兩周我一直在招聘高級產品經理,在面試環節我的關注對象實際只有三點:專業能力、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并且,鏡同學一直認為這是產品人才快速發展的「鐵三角」。

而在關于「專業能力」的面試交流中,我都會問很多關于「業務抽象」的問題,比如,平臺的商業模式、盈利模型;用戶需求痛點的收集方法與分析策略;競品的業務價值點與優劣對比;諸如此類,等等。

實事求是地說,如果有人問我,什么是最重要的產品專業能力?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業務抽象。

因為,在鏡同學看來,高階產品經理的專業性主要體現在對業務的抽象能力上,我們絕非需求的傳聲筒,但卻是業務的翻譯器,也正如《大話軟件工程》書中所說:如何從錯綜復雜的目標需求、業務需求中提煉出產品功能需求,是進行高質量產品設計的關鍵前提。

前天,有個3年的產品朋友第一次進行出差調研業務需求,他火急火燎地詢問我有沒有系統性的經驗總結,看著他待嫁閨中的樣子,我不慌不忙地翻看之前的文章,竟然發現基本所有文章都是正向的建議指導,缺乏有吸引力的「陷阱」,老話說得好:犯錯才是快速進步的良藥。

事實上,在實際調研中,我們經常會踩很多坑,有些坑屬實不虧,也是咱們向上進步的階梯;但有些坑掉進去后才發現坑底寫滿了「冤枉」與「遺憾」,實在是耽誤成長效率。

其實,這些所謂的坑,很多都是認知盲區,有句話老話說的好,你很難掙到認知以外的錢,憑運氣掙的錢也會憑實力丟掉。

于是,我決定給大家熬上一副湯藥,希望能矯正一些產品認知盲區癥,也希望對你有產品啟發和職業參考。

01 調研準備不充分,缺乏清單思維

關于準備意識和清單思維這個話題,老讀者應該清楚,鏡同學分享過很多次,這里也絕非炒冷飯,再次強調是因為我發現很多人并沒有這個意識,或者經驗并沒有系統化,以至于嚴重低估了這個原本確定性的紅利。

對于陌生領域或者重要的工作事項,比如,需求調研或溝通會議,尤其需要提前準備,因為,如果準備不充分很容易手足無措,甚至溝通無法保證基本的同頻共振,以至于犯一些基礎的常識錯誤,這會對你的專家效應帶來極大傷害。

知己知彼、運籌帷幄是決勝千里之外的前提,因此,在需求調研前,產品同學一定要梳理調研相關的問題與標準話術,并將其做成待辦清單,甚至反復推演和彩排,只有前期論證越充分,現場調研才越容易成功。

而專家效應對于第一印象又極為重要,我以前公司流傳一個故事:

某產品經理第一次參加客戶需求調研時,沒有提前彩排,結果漏洞百出,最過分的是產品方案里引用的客戶圖片竟然是客戶競爭對手的。

當時,客戶一臉懵逼,據說對方老板扭頭黑著臉就走了,估計一是感覺太浪費時間了,二是覺得我們不夠專業,也不夠尊重他們。

前兩年,我們產品同事去拜訪客戶、調研業務需求,當時客戶提出來想看下系統,結果沒有提前準備演示賬號/密碼/網址等信息,耽誤很長時間,也讓客戶感到失望,體驗很不好。

再舉個正面例子:上周一我告訴一個產品經理,周四可能安排他去某化工企業做需求調研,讓他提前準備下,大概周二下午,他使用Markdown做了一個簡單的計劃方案。

我一看,計劃準備的還挺充分,結構也很清晰,比如,主要包括:需求討論的功能清單、使用演示系統的賬號密碼、可能討論的議題、待辦清單(名片、宣傳頁、U盤)、需要提前內部溝通的問題,等等事項。

并且還提前約了我的時間,針對他不清楚的問題進行了溝通確認,事實上,我們周四的匯報非常成功,我深知這與我們精心準備密不可分。

正是因為我十分清楚“準備意識”和“清單思維”的巨大作用,我才在團隊里“強制”大家必須做清單工作計劃,逐步養成這樣的習慣。

比如,之前參加很多行業研討會,雖然有些只是隨場交流,我還是做了不少工作,列了問題清單,也讀了好幾篇行業研報,看了幾個B站科普視頻,后來在溝通時我明顯能感受到對方的認同感。

說到這里,想起上周有個產品同學私信我,詢問做好需求調研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我提到的第一點就是“清單思維”,事實上,鏡同學認為,不僅是需求調研,日常工作也需要具備“清單思維”。

需求調研的三個坑,你踩過哪個?

02 姿態過低、反而適得其反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最牛的乙方是什么?

這是前幾年我第一次陪同我們總裁出差拜訪客戶時他問我的問題,最后他告訴我說是醫生,還提醒我:我們要做像醫生這樣的乙方。

這對我啟發很大,甚至后來還讓我總結出來一句話:持續性的價值互換是建立平等對話的基礎。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尤其是作為乙方向客戶進行需求調研、用戶訪談或現場產品匯報溝通時,總是不自覺地「降低身段」,甚至不敢高聲語。

于是,很多產品同學在需求調研時本能的向客戶妥協,甚至對客戶所提出的不合理需求也一味應承,滿口沒問題,這就導致出現「過度承諾的現象。

這也脫離了產品本位主義,偏離了需求調研的內核,完全被客戶需求所綁架,而且,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給客戶傳遞錯誤信號,讓他們誤以為任何需求都可以被滿足,也不利于后續的工作推進。

正常態一旦被錯誤打破,糾偏的成本就指數上升。

比如,我們前段時間一個產品同學隨業務出差,現場調研需求時,就犯了這樣的錯誤,姿態擺的過低,認為自己是乙方,為了協助業務成單有責任改進產品以滿足業務需求。

實際上,當時客戶只是隨口提了一個需求,希望能在他們內部系統上增加我們系統的某功能,該同學不假思索地直接滿口應承,但我們回來一討論,該需求屬于典型地偽需求,且ROI極低。

事實上,需求調研也好,用戶溝通也罷,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價值互換、互相成就,如果單方面過于低姿態很難持續合作,也很容易使得真實需求產生較大偏差。

03 情況不明,先“下手”遭殃

很多時候我們總在說「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但在和客戶進行需求調研分析與業務溝通時,在情況不明確、信息不充分時就過度主觀表達,就很容易陷入被動,也難怪古人說「不敢為天下先」。

我想起早些年的一件往事:

當年我和一個產品同學共同陪同業務出差,主要做業務調研和需求收集,我們調研的是客戶的生產部門,在辦公室會議溝通和演示系統,其中有個客戶A走進來詢問到我們系統的價值,這個同學表達力很好,就說我們系統的智能化效果,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最后該產品同學還“口若懸河”地說道:等我們系統上了之后,計量崗位就可以優化掉,實現無人值守,極大的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后來我們系統推進時總是遇到阻力,最后我們多方打聽才找到病癥,原來當時的那個客戶A就是計量主管,我們完全沒有搞清楚情況,細細回想,當時這簡直就是在「與虎謀皮」呀。

再舉個例子:

我在面試時,在開放性的壓力測試時,還經常問大家一個問題:

假設有這樣一個場景:客戶A部門對你們的產品不熟悉,提出的需求也不是很合理,但擁有決策權;客戶的B部門對你們的產品很了解,提出的需求也比較合理,但沒有決策權。請問,這種情況下,你會如何處理A/B部門間的需求期望,使得產品需求得到有效落地。

這個問題其實并不復雜,有很多同學的回答都非常優秀,也很結構化,但也有很多同學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先搞清楚情況」這個關鍵前提:我們必須先搞清楚客戶的內部情況、不同的需求差異度,而后再線下溝通解決。

所以,我們未搞清楚業務的動態時,應該多去了解,多做溝通。

實際上,我經常給大家說,如果我們想把需求調研做的更充分,可以提前先和某一兩個客戶建立鏈接,請他們告訴我們一些內部情況,再讓他們在開會時支持我們,這樣效果往往會非常好。最后,需求調研是產品經理的必修課,同客戶溝通交流更是產品基礎的能力,我們在調研時需要具備系統的方法論,也需要逐漸掃除認知盲區,只有形成體系認知,才能問題自解。

正如孔夫子所教誨: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專欄作家

產品大峽谷,公眾號:產品大峽谷,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七年B端產品經理,供應鏈物流與金融領域,擅長需求設計、業務指導、商業觀察等。

本文由@產品大峽谷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做任何事情,提前做準備,整理功能清單,提前和相關業務人員溝通,了解業務情況。

    來自四川 回復
  2. 求問,工作計劃那個工具叫啥呀

    來自河南 回復
  3. 求問,工作計劃那個工具叫啥呀+1

    來自上海 回復
  4. 大佬,工作計劃用的工具是啥呀?

    來自山西 回復
  5. 求問,工作計劃那個工具叫啥呀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