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定律 | 設計師需要知道的設計原則!
米勒定律是用戶體驗設計中的重要原則之一,這一定律要求我們在設計產品時,需要考慮用戶的認知負荷,盡可能簡化界面,減少信息量,讓用戶更容易理解和使用產品。那么,米勒定律可以如何應用?如果強行套用「7±2法則」,有可能造成哪些設計上的誤解?一起來看看作者的解讀。
Alan Cooper(交互設計之父)說過“除非有更好的選擇,否則就遵從標準”。這些設計標準/定律是設計前輩們經過長期的實踐并反復驗證所得出的結論,能很好的幫助我們發現、改善設計問題,提升設計效果,將設計師的價值發揮到最大。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不被大眾熟知、但卻無處不在的「米勒定律」。
有很多設計師對米勒定律沒多大印象,但一定聽過「神奇的7±2」,同時還被稱為「7±2法則」、「神奇的數字7」等。那么米勒定律跟這些數字到底有何關聯、核心定義到底是什么?接下來筆者將跟大家一起深入了解。
一、了解米勒定律
1. 米勒定律背景
米勒定律源于1956年美國心理學家George A. Miller(喬治·米勒)的一項科學研究,他通過對一維絕對判斷的極限和短期記憶極限之間的巧合得出了結論,人的大腦短時記憶儲存空間有限,對信息塊的記憶容量大約為“7”,并在7+2與7-2(5~9中間)之間浮動,再多就會影響記憶精度、導致出錯率上升,因此將這個神奇的記憶規律稱為“7±2”,又以該心理學家的名稱命名為“米勒定律”。
米勒定律指出,人們在工作中的短時記憶因受到生理、方法、環境等不同程度的影響,只能記住7±2個信息塊,并且將內容分組、分段、分流程都有助于我們保留有效信息。不過,后來在學者的進一步研究中發現,人的短時記憶組塊大約在3至5個,即4±1左右。
那么到底是7±2、還是4±1呢,先不要糾結,我們需要先知道米勒定律的核心是什么,然后再做決定不遲。
2. 是不是被這樣定義?
筆者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查看過很多米勒定律相關的資料,基本都是“人的短期記憶只有7±2的信息容量、大腦最多能同時處理 5到9 個信息、對新鮮事物的記憶容量最多不超過9過、……”諸如此類的核心定義,并且示意圖都是類似如下這種:
如果將核心理論規則定義為7±2,那下圖改如何解釋,因為在筆者所了解的相關資料中,并沒有明確字數相關的內容,看看你能記住幾個,還是7±2嗎?
先不要誤解,筆者并不是反駁7±2的定義,且上述有提到過7±2、4±1、分段、分組、拆分流程等,這里先留一個懸念,后面你會清楚7±2是不是核心準則。
二、米勒定律的核心
1. 短時記憶-數量
有科學家指出,短時記憶在人腦中大約能保持5~20秒,最長不會超過一分鐘,如果需要長時記憶,則需要通過特殊的方法,如反復朗讀、宮殿記憶法或借助輔助工具存儲等方式去記住。
米勒定律闡述了人們在短時記憶中的規律,雖然將可記憶的信息數量設定為7±2(5~9個),但更多時候,它與元素的復雜程度有很強的關聯性,類容越復雜越長,能記住的數量就越少,另外針對老人和兒童,短時可記憶的數量遠不及年輕用戶群體,所以低于5個就再正常不過了。如果需記憶的信息是有規律的、或記憶者本就熟悉的內容,短時記憶的數量也會增加,超過9個也很常見。
2. 短時記憶-組塊
清楚了人們短期記憶數量上限的問題后,那么該如何解決?在設計中,如果信息的數量由設計師控制,則可以通過控制數量來減少用戶選擇,當信息的數量不受設計師控制時,這時就需要引入米勒定律中的“組塊”概念。
組塊就是就是將各個信息分別匹配到不同的信息段元中,以此幫助用戶快速處理信息。例如,將任務流程分為多個步驟、多條信息分組或或排序、單組信息分段或自動獲取并提供給用戶等,對于解決用戶的短期記憶力問題,都不失為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
3. 不要用數字來限制設計
講到這里,我們基本清楚了一點,米勒定律都是圍繞著如何解決“人們大腦短期記憶量”的問題,而7±2則是解決這個問題其中的一個方法,并不能把7±2作為米勒定律的核心或替代米勒定律。
網上對于米勒定律的解釋眾說蕓蕓,并且舉了很多例子驗證,諸如導航的數量不超過7個、金剛區的功能菜單不超過9個、底部Tab欄功能不超過5個等等,這多少有些生搬硬套的味道。所以不管是7±2的守舊派、還是作為后來者4±1的創新派,我們真的不應該糾結在7±2或4±1這些數值上,因為在米勒定律中,數值解決不了的問題,還有很多其他方式解決,不要讓這些數字限制了設計師們解決問題的思路。
三、設計中的米勒定律
在設計中,米勒定律主要強調的是在設計過程中的預見性、以及規劃各個信息之間的組合。產品在不斷更新迭代的情況下,會經常涉及到新老功能的增減,設計師不僅要讓界面適應這些變化,還不能破壞原有的視覺基礎,便可以使用米勒定律針對短期記憶問題做一些便捷交互,以此提高信息的易讀性,降低用戶記憶成本。
1. 拆分任務流程,優化操作
對于信息較多或復雜的業務場景,可以將整個任務流程拆開,分為多個步驟依次完成,這樣能避免因單屏信息過多導致用戶產生急躁的情緒,讓用戶在每個步驟中都能沉浸于當前操作。
例如,填寫求職平臺的個人簡歷、問卷調查表、以及申請信用卡時長長的表單設計,如果全都擠在一頁,真的看著就累。而分步驟、分頁顯示就完全不同了,相比之下,變相的讓用戶有種成本更低的感覺。
2. 控制信息數量,減少選擇
前面有講到,因人們短時間對信息的處理存在上限,當信息數量受設計師控制時,可根據其復雜程度及受眾用戶群體控制好信息塊的數量,不必糾結7±2、4±1或是固定數值,只要合理,都能幫助用戶增強識別與記憶。
3. 多信息分組,內容更清晰
當信息較多時,需要分組顯示來提升用戶的識別與記憶,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分隔線、色塊分組、卡片分組、導航菜單分組等。
4. 單信息分段,輔助記憶
除了多條信息分組之外,對于較長的單條信息也可進行分段處理,這也是提升易讀性的常見設計手法。例如,用戶需要輸入長長的數字信息(手機號、銀行卡號、身份證號),分段處理能方便用戶核對信息、輔助記憶。
另外,部分文字信息也是如此,不同字段之間加有留白,也能讓信息之間有呼吸感,瀏覽起來會更順暢,減少用戶記憶負擔。
5. 按規律排序,引導記憶
將信息進行規律的排序,有助于用戶快速理解并記憶。例如應用中的地址列表、好友列表,右側按照拼音首字母排序并設有定錨功能,用戶的查找、記憶效率能得到很大提升。
6. 信息自動填充,放棄記憶
在部分場景中,如果想將用戶的記憶負擔減到極致,那就干脆將用戶需記憶的內容減至0,發揮出米勒定律的最大作用。
眾所周知,在接觸了很多互聯網產品之后,各賬戶密碼設置的形形色色,高強度、復雜的密碼真的很難讓人記住。使用谷歌瀏覽器登錄賬號后,會彈出是否保存賬號/密碼的小窗,用戶可選擇性的讓瀏覽器記住登錄信息。很多APP可在登錄頁面勾選保存賬號/密碼,后續登錄更方便,還有系統自動獲取手機號碼一鍵登錄等功能,直接讓用戶放棄記憶,不僅降低用戶記憶負擔,還加強了密碼的安全性,一舉兩得。
7. 重復重要信息,直接確認
根據行為預判,當用戶對上一步流程內容可能存在記憶需求時,與其讓他們回憶,不如二次顯示直接讓用戶確認。例如,將輸入手機號和驗證碼分頁之后,驗證碼頁面依然顯示之前填寫的手機號;使用搜索功能后,系統保留了搜索記錄,通過提示、重復等方式,都不同程度的降低用記憶成本、以及對信息的處理難度。
8. 關鍵信息,一鍵復制
網頁中,對于長串字符,不用一個一個去記,長按后選擇內容復制就能實現“乾坤大挪移”,幾乎無人不知,那么在APP中該怎么辦?
對于APP中移動需求較為頻繁的長串字符,增加一鍵復制操作即可解決用戶短期記憶問題。例如在網上購物之后,物流便成了關注的對象,不管是將訂單集中在某一個平臺、還是為了咨詢/反饋,訂單號和運單號都可能用到,在字符后面增加復制功能就降低了用戶大量的記憶成本。
四、強行套用“7±2”帶來的誤解
米勒定律被引用到設計領域后,很多人對這一啟發式結論存在誤解,強行套用7±2對設計做了很多不必要的限制,“受災”的地方如導航菜單、底部標簽欄、金剛區、個人中心的功能入口等。
筆者理解的米勒定律應該是研究人們大腦短期記憶量的問題,上面提到的這些模塊側重點應該是用戶識別,而不是用戶記憶,所以無論數量的多少,最終都是為解決短期記憶量而準備,并非機械化的停留在5~9的范圍區間。下面我將舉例,看看曾經被“神奇的7±2”限制過的模塊是否能被打破。
1. 金剛區
金剛區的圖標入口一行不超過5個,在兩行的情況下,最后一個入口為更多,引入米勒定律(5~9)就是金剛區的入口總共不超過9個,大家聽到的是不是這種解釋?如圖(以往資料舉例):
既然是5~9個入口,那么下圖這些又該如何解釋?不要告訴筆者,他們都沒有注重用戶體驗。美團金剛區功能入口分兩個區域,第一個區域為5個,第二個區域可視入口為15個(還能左滑);支付寶首頁上方區域的常用功能入口為4個,自定義功能最多可添加13個,那么不管是用7±2、還是4±1來證明,都很難站住腳。
2. 底部標簽欄
根據7±2法則定義,底部標簽欄的icon最多不超過5個,如圖(以往資料舉例):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icon數量以7±2作為標準,應該是不低于5個才對,這讓很多只有3個、4個icon的標簽欄該如何自處,其中不乏一些大廠的優秀設計。
標簽欄的icon數量不超過5個并非是7±2的限制,而是根據移動設備的物理尺寸,以及人們手指觸控所需的物理區域反復驗證、長久積累經驗得出的最佳結論。
3. 導航菜單
導航菜單、選項卡數量不超過5個,這就更有點天方夜譚,當然不否認那些剛好就有5個選項的巧合,如圖(以往資料舉例):
在大部分情況下,導航菜單、選項卡是屬于某個功能中的篩選或分類。這里筆者很是不理解,如果套用7±2的話,那是不是這個功能只有3個類別,我們非得再找2個,要湊齊5個嗎?而且文字菜單可顯數量,還受字數的影響。
4.個人中心
這里還有個更為奇特的觀點,根據7±2法則,個人中心的功能每個模塊只有5~9入口,用戶查找非常方便,如圖(以往資料舉例):
大家都清楚,個人中心的入口會很多,一些較為重要但不能占據首頁資源的功能都會放在個人中心,甚至首頁已展示的功能又在個人中心重復,入口的區域劃分應該是根據功能類型、等級權重、操作頻率等綜合因素設定,并沒有受到7±2限制。當然,凡事都有巧合,這里不多做解釋。
筆者在寫這篇文章之前,看過很多關于米勒定律的資料,直接套用7±2案例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舉例了。
五、結語
每一個理論進入設計領域后,都會被不同程度的引用及驗證,米勒定律也不例外。PM、UX、UI的因為側重點不同,輸出的內容也會有些差異,即便大體相同,細節上總會有不同的見解。經過設計“長河”的洗刷,理論的實用性都會有所進化,這并非一朝一夕,必定是經過廣大設計師不斷去探索、發現并形成總結,然后經過每一次細微的變化逐漸積累并改進,才會變得更實用。
關于對米勒定律的理解,其實還有很多爭議,筆者不過是通過所看、所想,根據以往的經驗加以融合并將其表達出來,其觀點不一定完全正確。我們不以對錯來論,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歡迎補充與糾正。
正如文章一開始所說:“除非有更好的選擇,否則就遵從標準”。
專欄作家
大漠飛鷹;公眾號:能量眼球,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致力于產品需求的驅動、產品體驗的挖掘,利用設計的手段為受眾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即好看、好用。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