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架構7——應用架構

1 評論 6113 瀏覽 28 收藏 11 分鐘

在我們將業務梳理清楚之后,為了提高效率,讓業務更好的運轉,讓業務能夠自動化的運轉,還需要打造適配業務的IT系統。為了打造這個系統,就需要對應用架構進行梳理。本文就如何從業務這個最根本的根基來搭建應用架構進行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把企業架構中的業務架構給整個的梳理了一下,我們從idea到商業模式、到價值鏈、到流程、到能力、到職責、到績效。

通過這樣的拆分,我們清楚了怎么樣去將一個項目/企業運作起來,我們再結合之前的團隊管理3-組織架構(點擊可查看)這篇文章,選擇適合本身業務/企業類型的架構。

另外我們通過將職責與績效掛鉤,那么我們能夠梳理出考核的績效指標,對于不同層級(戰略、管理控制、執行)業務的拆解,負責相關層級的人分別考核什么指標,我們也能夠有一個清晰的指標和框架。

在我們將業務梳理清楚之后,為了提高效率,讓業務更好的運轉,讓業務能夠自動化的運轉。

我們將原來通過線下、手工操作的業務流程進行線上化、信息化,也就是打造適配業務的IT系統,讓業務減少對人的依靠,減少人這個變動因素對事情運轉的影響。

為了打造這個系統,我們需要先梳理應用架構。

應用架構一般也稱產品架構,此處的產品也就是軟件系統,互聯網公司中的產品基本就是軟件系統,但傳統公司中不一樣,他們本身是有實際的產品/服務等,還稱呼為產品架構有時容易引起歧義。

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將名稱統一為應用架構,等同于互聯網公司普遍的產品架構。

IT系統包含應用、數據、技術三部分,邏輯關系如下。

應用架構的來源也是因為,因為也是為業務服務的。

接下來我們看如何從業務這個最根本的根基來搭建應用架構。

一、業務轉應用架構

通過商業畫布,我們能夠繪制出商業模式圖。

從商業模式圖我們能夠簡單清晰的看明白這這個業務的各系統參與方,比如上圖中涉及:

  • 用戶——發配送單
  • 配送員——提供服務
  • 運營方——運營整個平臺

這幾個是整個業務的不同參與方,他們構成了軟件系統的使用方,他們會使用其中的一個端口。

比如說用戶使用C端,配送員使用配送端,運營方使用運營后臺。如果不是平臺模式,基本就是用戶及運營方,如果涉及的系統角色越多,那么使用的端口越多。

我們繼續來根據核心價值鏈,來梳理應用架構。

A、根據實際業務邏輯,基于用戶、角色、場景,梳理核心的業務流程,逐步將業務流程圖簡單繪制出來。

B、基于第一步梳理出來的核心業務流程,根據目標用戶的使用路徑進一步梳理每個核心價值節點的子流程,將功能羅列出來,

C、梳理輔助、職能流程,按照核心流程拆分方式進行

D、將功能進行分類匯總,(本質上流程節點就是功能)

E、將功能結合角色及渠道等進行布局調整。

我們從宏觀上,基本能夠根據以上的梳理,整理出以下顆粒度最大的應用架構。

以下以配送平臺來舉例,進一步梳理詳細的應用架構:

以下為核心流程,為推演這個邏輯,過程不一定完全精準。

從核心流程中,我們能夠看到整個應用中核心的頂級功能(很多時候也稱為系統/模塊)。

按照端到端的方式進行流程梳理

A、獲取用戶——用戶賬戶管理

B、進行營銷活動引導——營銷

C、用戶選擇配送業務類型西單——對應商品及訂單

D、購買支付——對應交易

E、系統調度——對應配送訂單調度

F、配送員進行運輸——配送員管理、地圖

G、交付給收件人——履約

H、系統結算——財務

我們可以將部分同類功能聚合,比如用戶賬戶管理及配送員賬戶管理都是賬戶管理,交易及資金結算都是屬于財務,經過歸類整理、聚合。

我們的核心功能就整理出來:賬戶管理、商品管理、營銷管理、訂單管理、調度管理、財務管理。

再加上我們的支撐輔助,包括角色權限、數據分析、我們基本能夠得到如下的應用架構: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往下梳理應用架構,進一步將應用架構進行細化。比如說,我們繼續梳理核心業務。

我們進一步將核心流程的下一級流程的節點進行歸類整體,采取高內聚低耦合的方式,將涉及到的功能,歸類到上一級之下,則能得到如下的架構圖。

我們可以將本期要實現的功能與之后實現的功能使用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那么我們就有了三種架構圖:當期實現架構圖(如果已經有了我們再整理就是當期已實現機構圖);未來遠期實現的架構圖,規劃與當下差異的部分。

我們的迭代規劃就是補齊差異,針對差異部分,我們可以根據重要性及工作量等來進行多次增量的開發以達到規劃的未來狀態,這就是版本迭代規劃的本質。

對于輔助和基礎部分也依次來處理,我們就能夠得到更詳細的應用架構。

二、中臺

中臺的概念是阿里流傳出來的,但是在這之前,已經有中臺的實現方式,只是不叫這個名字。

本質上是有些公司不斷地發展,業務線越來越多,多元化發展越來越廣。如果每個公司都去自己做一套支撐系統,會導致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統一管理。

所有很多大公司比如大的集團公司,會對人力資源、財務、倉儲、供應商進行統一的管理。這在本質上就是中臺的方式。

只是在互聯網時期,統一管理的業務更多,比如把訂單、用戶都可以進行統一管理,互相之間串通,也就是把統一管理擴大了?;蛘弑热绨褦祿墓芾硪布薪y一。

因此每個公司的中臺的切入點都可能不一樣,實現的程度也不一樣。

中臺解“重復造輪子”的問題,進一步解決職能邊界劃分問題及“數據孤島問題”。

但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各業務線的發展,受限于中臺的功能結構,如果新業務線與傳統業務線差距很多大,創新性很強,這可能導致與已有中臺的功能架構差距比較大,中臺反而會對新業務的發展又阻礙作用。

所以阿里最近又在拆中臺,其實創建中臺還是拆中臺,都是圍繞業務發展,IT始終是為業務發展服務的,IT是因為發展的催化劑。

如下圖,當有多個業務的時候,可以把其中的支撐系統或數據等做成共用的更基礎的部分,也就是中臺。

專欄作家

Markzou,8年產品經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主要專注于本地生活、O2O、到家服務、新零售領域;曾任職于多家本地生活垂直領域頭部公司,具有豐富的本地生活行業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歡迎關注訂閱號:markzou的筆記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