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聊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方法:組合原理

0 評論 4386 瀏覽 23 收藏 17 分鐘

結合合適的工作或設計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地進行溝通、分析與設計,這篇文章里,作者就介紹了組合原理,對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做了分析拆解,一起來看看吧,或許會對屏幕前的你有所幫助。

一、開篇

前面我分享了分離原理,分離原理提供了如何分離研究對象的原理,解決的是如何對原始對象進行合理的拆分以獲得要素、邏輯。本次我想分享一下組合原理。組合原理是對研究對象利用三元素(要素、邏輯、模型),按照信息環境下的要求進行重新組合,解決的是如何合理的利用邏輯、模型整合要素并表達研究成果。

組合原理給出了觀察、思考和表達的方法。對不論從事軟件工程上哪個部分工作的工程師來說都是必須要撐握的知識。

二、組合原理

1. 定義和作用

組合原理給出了用要素、邏輯和模型三元素形成圖形的原理和設計方法,利用組合三元素可以表達出任意的邏輯圖。通過有限的“元素”組合就可以表達任意的業務應用場景。

2. 組合原理模型

任何具有結構形式的邏輯圖都是由要素、邏輯、模型這三個元素構成。

要素是圖形中表達主體內容的“構件”,如系統要素:模塊、功能、控件;邏輯是圖形中表達要素關聯的“關系”,如業務羅輯:線條、位置、背景框;模型是由要素和邏輯構成的、具有規律性結構的“形態”,如架構模型:框架圖、分解圖、流程圖。

3. 示例說明

三、要素

1. 對象的概念

對象是指分析與設計的目標事務,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主要以企業運行中的各種“業務”為主,所以也稱之為業務對象。根據研究對象包含的內容以及所處的環境背景,可以將研究對象分為兩種類型:

1)優化類對象

指已存在并運行著的業務體系。優化指采用信息化方法改進、完善既存的業務,實現效率、效益的提升。優化類對象有實際參照物,調研、分析階段可以與實際現狀進行對比驗證,是創建加完善的過程。

2)非優化類對象

指尚未實現的業務(如:一個問題、一個現象或是一個全新領域的業務等)。這類對象的研究要先從理解對象開始,再尋找構成對象的要素、邏輯,再進行對象優化。非優化類對象沒有參照物,信息化是從零開始,是全面創新的過程。

2. 要素的概念

要素是構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要素的集合體構成了對象。要素在表達不同的邏輯圖中以不同的形式出象,例如:業務架構圖中,要素表現為系統、子系統、模塊、功能;數據架構圖中表現為數據表、數據。

3. 要素的屬性

1)粒度與分層

粒度與分層是對要素大小的屬性描述。粒度是表達對象中不同要素的“粗細”程度的尺寸(如下圖示例:要素粒度的應用)。通過了解粒度的概念,可以避免將不同粒度的要素一起研究,得出混亂的結論。如:我們在做流程分析時,可以先第一級再二級、第三級按粒度依次研究(如下圖所示:業務流程的分級關系)。

2)黑盒與白盒

黑盒與白盒是對要素所處狀態的描述。黑盒指將盒子蓋起來,從外面看不到盒子里面的內容(要素)時的狀態。白盒指打開盒子,讓盒子里面的內容(要素)暴露出來時的狀態。通過黑盒與白盒的應用,讓研究的要素在同一粒度和狀態上,幫助我們清晰的剖析對象,而且加快了研究和分析的進度。

如:下圖示例中,對生產環節看成黑盒場景時,僅需關注該環節的輸入和輸出與其他上下游節點的相互影響,而不需要關注節點內部的細節。

3)系統與模塊

系統與模塊是要素歸集的單位。系統是一群有相互作用關系的功能要素組成的集合體,能獨立處理某個業務領域的工作,系統由模塊組成。模塊是一群可處理某個業務場景功能要素組成的集合體,模塊由功能組成。功能是系統中可以完成某個業務處理操作的最小獨立單位。粒度上的關系為系統>子系統>模塊>功能。

模塊化設計是指將不同作用的功能進行組合,以實現用有限的功能支持多樣的業務處理場景。功能要素被歸集到不同的系統中,每個系統可以獨立的處理某個業務領域的工作,且每個系統都有標準的對外接口。我們在做系統規劃時通常具有這樣的特點,如下圖所示。

4)解耦與內聚

解耦和內聚是描述要素歸集原則的概念。耦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輸入和輸出存在緊密配合及相互影響的作用,某方變動會影響另外一方。耦合有緊耦合與松耦合兩種狀態:緊耦合指不同系統內部要素發生了密切關聯,系統無法形成黑盒;松耦合指系統間關系清晰、簡單,系統之間雖有關聯但不是復雜的依賴關系。解耦指解開耦合的狀態,去掉兩者之間造成耦合的連接關系,將緊耦合狀態解開形成松耦合狀態。

如下圖所示系統3為松耦合,其他系統為緊耦合:

內聚是說明同一系統中各個要素之間的關聯性。內聚的意義在于,設計時讓每個系統的功能能夠相對獨立、單一,并通過不同的組合靈活的滿足各種需求。如下圖各個系統內聚狀態:

系統內部之間要素的內聚程度高稱之為“高內聚”,功能要素的高度聚合,共同為一個目標服務;系統之間的關聯程度低稱之為“低耦合”,同一對象的系統之間盡量做到松耦合,系統之間具有最小的相關度。判斷一個系統設計的優劣的原則就是看系統內部是否高內聚,系統之間低耦合。它關系到系統運行后的維護成本,而且還影響到系統的擴展性,對需求變化的響應能力,甚至是整個系統的生命周期。

四、邏輯

1. 邏輯的概念與作用

邏輯是指思維的規律和規則,是對思維過程的抽象。它包含三個核心內涵即規律、順序和規則:

  1. 規律:要素之間存在的、穩定和反復出現的關系;
  2. 順序:要素的位置關系,包括前后、上下、左右關系;
  3. 規則:保證按照規律和順序運行的約束。

有了邏輯概念,在實際業務架構過程中可以幫助我們:

  1. 通過邏輯關系準確的表達業務
  2. 通過邏輯可以梳理既存的業務、理解新業務和實現業務處理的信息化
  3. 通過邏輯與圖形的結合強化結果的表達效果

2. 邏輯的分類及表達

邏輯可以分為業務邏輯、數據邏輯和管理邏輯三種類別:

1)業務邏輯

① 架構:在使用架構模型對系統進行架構時,各模型中邏輯表達的是要素之間業務關聯關系,稱之為“業務邏輯”。

從如下圖所示常見的架構模型中,可以得出業務邏輯表達有三種形式:關聯、位置和包含。

  1. 關聯:用線和箭頭表達邏輯是最為普遍和直觀的方式,用箭頭進行關聯,不僅有關聯關系而且有特定的指向,是最強的邏輯表達關系,典型的代表就是流程圖。
  2. 位置:在一維圖中用線表達順序關系沒有問題,但在二維、三維圖中需要表達上下、左右、前后的關系時就需要使用位置來表達。分層圖就是用位置表達的典型代表。
  3. 包含:包含在一起的要素具有一定的共性,包含具有從屬的意思,可以用線或背景框來表達??蚣軋D就是用背景框來表達包含邏輯的方式。

那拓撲圖和分解圖又是用什么方式來表達邏輯關系的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② 功能界面

功能界面指進行界面/表單設計時所考慮的邏輯依據,界面上主要表現在“位置、包含”關系上。合符邏輯的界面布局可以讓用戶順暢的理解界面上的內容。如下圖所示:

2)數據邏輯

在數據模型中的要素是數據表、數據,因此表達的是數據表和數據之間的關系,稱為“數據邏輯”。由于要素的不同,數據邏輯的表達和業務邏輯的表達是不同的。如下圖所示:

3)管理邏輯

在管控模型中,此時要素是模型、規則、判斷等,邏輯主要表達的是規則之間的作用關系,稱之為“管理邏輯”。管理的邏輯是建立在業務流程的基礎上,每個管理規則是對活動節點上的約束(或是算式)。

五、模型

模型是管理信息系統相關人之間傳遞信息的標準“語言”,分為分析模型與架構模型兩大類型。

1. 分析模型

分析模型是建立分析要素與推測結果之間的關聯關系。多用于表達“非優化類對象”的分析結果。比常見的分析模型包括關聯圖、魚骨圖(也稱因果圖)、思維導圖、排比圖。

1)關聯圖

目的是利用要素間的關聯,找出因果的對應關系。適用于多要素之間交叉關聯、耦合度高、無法按照線性方式進行收集和梳理的場景。

2)魚骨圖

目的是利用魚骨圖型,收集和梳理要因,以證明因果關系是成立的。適用于大量散亂的要素,通過梳理和歸因、可以讓結果都指向某個結果的場景。

3)思維導圖

利用發散的方法收集要素,適用于不考慮約束條件,按照某個主題進行發散式聯想的場景。

4)排比圖

以流程為主線,掛接相關的措施。通過分析獲得的對策、功能需求的場景。

2. 架構模型

架構模型是表達符合業務邏輯關系的要素結構圖。多用于表達“優化類對象”的設計結果。比常見的分析模型包括拓撲圖、分層圖、框架圖、分解圖和流程圖。

1)拓撲圖

利用網絡的形式將不同目的的要素進行分離或是集成。適用于項目包含多個不同目的的業務板塊,每塊之間分別部署的場景。

2)分層圖

利用分層的方式,將不同目的的要素進行分離。適用于對分離結果粗略歸集的場景。

3)框架圖

利用背景框給出對象范圍,對象中各領域的邊界、關系。適用于表達設計對象的整體規劃,頂層設計的場景。

4)分解圖

利用父子關系,建立要素間的從屬關系。適用于對要素進行細分的場景。

5)流程圖

建立要素間的方向、順序、位置的關系。適用于表達具有明確操作順序的業務處理過程場景。

六、總結

通過對要素屬性的理解和撐握,在用眼觀察和用腦思考進行分析梳理時,就有了如何切入研究對象的方法。運用好這些方法,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思考和溝通成本。利用組合原理可以高效的溝通、分析和設計,同時結合分析和設計結果的圖形表達方法,使得每個階段成果可以舒暢的傳遞和繼承。

作者:refurbish ; 公眾號:Bruce林奮進頻道

本文由 @refurbish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