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用戶體驗量化的一些事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分三次將自己讀書時候的文章《用戶體驗量化方法研究》通過UED博客進行了連載。來自各界的熱心網友對此文進行了評論,有反對的、有提出疑議的、有給出諸多建議的。而上周通過碳酸飲料會和大家分享這篇文章時,相關同事們也給予了最激烈的討論。當我看到UED博客上網友的評論、當我回想起碳酸飲料分享過程中的精彩討論時,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欣慰;其次是動力。
一:為什么感到欣慰?
這篇文章已經發表有段時間了,但在這段時間里,太少人關注到了這篇文章。在沒有肯定、沒有否定,沒有質疑、沒有建議的日子中,《用戶體驗量化方法研 究》一直被擱置著。通過UED博客、碳酸飲料會,我看到了有很多人在關注這個的話題,評論中或許更多的是對這個研究的質疑,但我依然感到欣慰,因為我看到 了這么多人在關注這個話題,而且當大家看到這個話題后有思考、有不同的建議、有激烈的討論……這樣的情形讓我感受到做這個研究是有價值的。同時當我看到了 大家所給予的反饋時,我感受到了大家對這一研究后續發展的期待,這足以給予我動力將用戶體驗量化的研究堅持下去。而這些正是我欣慰之所在。
二:獲取了哪些動力?
獲得的動力可以概括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就研究本身而言的,發現了研究中存在很多不足,需要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是就研究的意義而言,研究與實際工作 相差甚遠,如何將研究的內容應用于實踐中需要進一步思考。
◎? 研究的過程
研究過程中暴露了很多不足,這些不足正是后續工作所要去完善的內容之一。
一是理論基礎薄弱,有待加強。文章的可參考資料過少,導致有些部分內容并沒 有足夠的理論支持,如用戶體驗量化層次模型的提出。有人說這個層次“擰巴”,有人說這個層次不完整……的確存在這些問題,而理論基礎單薄不僅體現在體驗量 化層次模型的構建上,在論文中還有多處存在同樣的問題,我們后期需要對這些問題點去完善。而欣慰的是網友們不光有指出理論知識的不足,同時也提供了非常多 有價值的參考素材,例如popfan在留言中寫道:“用戶體驗可以參考一些實驗心理學的案例和量化方法?!?psyduck提到:“覺得最主要的是找到有效度的可測量的變量,推薦一本書《用戶體驗度量》,里面有比較詳細的方法和案例?!备兄x熱心的網友們。
二是研究中對實驗的控制需要更加嚴格。在碳酸飲料會的分享過程中,大家對研究中實驗的控制非常關注。而無論是在 研究中,還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對于實驗所需用戶的篩選、實驗所需輔助產品的選擇,以及實驗場地的選取等都是至關重要的。這需要在后續的研究中更加注意。
三是研究方法的實際運用需更加完善。在碳酸飲料會的分享過程中,大家討論最為激烈的是方法如何運用于實踐。以手 機為例的以行為為中心的量化方法研究,在后期的數據處理中將實驗的的整個任務(可劃分為3個子任務)作為一個主體處理。盡管在實驗中我們盡量控制不同任務 轉換間所造成的誤差,但誤差無法避免,勢必會對后期的數據產生一定的影響。后續的研究中我們會更加合理的、充分的安排資源,將結合以任務為中心的量化方法 對以行為為中心的量化方法做深入的分析。
◎? 研究的意義
對于研究的意義,很多人在質疑。博客上有人留言說:“有時間扯一堆沒用的,還不如趕緊解決一下淘寶在Firefox上的使用問題!‘已買到的寶貝’ 歷史查詢非常差勁兒!……”yeeshao在留言中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遺憾的是看上去比較成熟完備的部分有新瓶裝老酒的感覺,而全新未解的領域仍然點 到即止完全沒有突破?!?/p>
的確,與實際的工作相比,學校中的研究是耗時耗力的,而結果也往往是不能廣泛被運用的。但是我們相信,所有的創新都是在摸索中進行的,或許下一次的 成功就是建立在這一次的嘗試的基礎上的。在后續的研究中,我將認真考慮大家所給予的建議,緊密結合目前所從事的互聯網行業,結合實踐來完善用戶體驗的量化 方法,以獲取通用的用戶體驗量化模型為終極目標。
最后再次感謝所有的熱心人士所給予的批評、質疑與建議!同時,希望更多的朋友們如果對這個研究感興趣,不妨堅持下去。
三:后記
請關注我們,我們會將“用戶體驗量化的方法研究”堅持到底。
來源:http://ued.taobao.com/blog/2010/06/29/on/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