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講透積分本質及實操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見到積分這一元素,它可以看作是商家或平臺給予完成某種特有行為用戶的類似貨幣化的激勵。那么,積分適合哪類業務場景?怎樣才能合理地做好積分設計?這篇文章里,作者就對積分的本質和設計實操做了解讀,一起來看。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積分是一種營銷手段,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積分背后的產品和服務才是那個“一”,所以要明確積分所起作用的邊界,避免對積分抱有不合理的幻想。
不合理的幻想主要包含如下幾個:
- 想通過積分實現復購或者轉化率的倍增;
- 想通過積分實現活躍留存的穩定倍增;
- 沒有預算,空手套白狼。
以上都是常見的誤區,但積分做的好,確實可以對上述的業務關鍵指標有所幫助,下面就來具體聊聊積分的邏輯。
一、積分的本質
首先什么是積分,積分是為了鼓勵用戶特有的行為,商家/平臺給予完成這種特有行為用戶的類似貨幣化的激勵。
即整個積分體系相當于是個貨幣體系,平臺相當于央行進行積分的管理(積分的貨幣價值定義及積分的發放),同時平臺還扮演【物品管理局】的角色,在積分市場進行貨品的投放及定價,有點像計劃經濟,用戶則通過特有行為進行積分的獲取,在平臺搭建的積分市場中,用獲取到的積分來購買平臺投放的并已經積分定價的物品。
二、適合的業務場景
什么樣的場景適合搭建積分體系,或者說積分可以帶給什么類型場景下的業務增長,需要從積分的本質來考量。
積分既然是一個小的貨幣體系,貨幣體系的價值之一體現在貨幣的流轉效率上面,什么意思?通俗來講,即錢需要不斷的從【銀行到老百姓再到銀行】手里,錢需要不斷的流動起來,交易帶來價值,這就要求業務場景是高頻的,同時另外一個場景要素是剛需,即高頻剛需的業務場景更適合通過積分體系來幫助業務實現增長。
舉個例子,賣汽車的適合構建積分體系嗎?
適合!汽車是耐用品,非高頻,但是汽車周邊,比如玻璃水、洗車等服務屬于高頻,同時這些服務對于購車用戶也足夠剛需,可以通過積分來留住用戶。
那具體構建一套積分體系也有其范式,涉及積分預算、積分獲取、積分消耗及積分效果評估等課題,下面具體談談構建一套科學的積分體系應該思考的維度及實操。
三、構建積分體系的范式
首選積分屬于營銷的一種,需要成本,這就涉及到積分預算及積分價值定義的問題。
1. 積分預算
1)積分成本
首先來看積分成本,前文講過,積分其實是一種營銷手段,相當于平臺對用戶的補貼,所以在構建積分體系之初就需要整體把控營銷費用,即一年需要拿出多少錢來做這件事,目前會有兩種常見的積分成本預算方法:固定比例法和固定金額法。
固定比例法:即拿出營收或者利潤的一部分來作為積分的成本預算,積分預算=營收(利潤)x n%。
積分預算會隨著企業預期營收規模的變化而變化,這種積分預算模型比較適合平臺所想用積分鼓勵的用戶行為和營收有直接關系的業務模式,比如某電商平臺,其所要鼓勵的核心用戶行為是購物,所以在其平臺每消費1元送一個積分,而在其體系下一個積分的價值是0.01元,即相當于拿出營收的1%來作為積分預算。
固定金額法:即拿出固定的金額作為積分預算,比如一年就拿出固定的100萬作為積分預算。
這種積分預算模型比較適合平臺所想用積分鼓勵的用戶行為和營收沒有直接關系的業務模式。
比如某閱讀類APP,其主要營收方式是廣告,而影響其廣告收入的就是其平臺的用戶活躍情況,用戶越活躍,對于廣告主來說,其廣告曝光也就越高,就越會投入預算,所以平臺需要大力鼓勵用戶的活躍行為,比如,每天打開APP會送積分,閱讀時長也可以兌換積分等,通過積分鼓勵用戶的活躍來讓廣告主買單,而活躍本身和營收并沒有直接關系。
2)單積分價值定義
介紹了兩種積分預算的方式,這樣一年投入的積分成本就確定了(一般以年為單位),那么接下來需要賦予積分貨幣價值,把這些錢平分到每一個積分上面,即一個積分值多少錢,也叫積分貨幣兌換比,先解釋下概念:
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積分價值0.01元,則積分貨幣兌換比為 100:1。
積分價值的測算邏輯比較容易理解,即一個積分價值=總預算/總的積分發放量;比如,今年的積分預算是100萬元,預計發放積分10000萬個。
則單積分貨幣價值= 100萬元 / 10000萬個 = 0.01(元 /個)。
在這個公式中,總的積分預算已經確定,需要測算一年總的積分發放量。
① 總積分發放量測算
總的積分發放量可以從兩個維度進行測算,即時間維度和用戶維度,可以同時用兩個維度測算出來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更精確的確定總的積分發放量。
- 時間維度: 總的積分發放量= 一天的積分發放*365天 x n
- 用戶維度:總的積分發放量=單個用戶積分發放*總用戶數 x n
n 是容錯系數,一般取值1.1或者1.2,那么在計算整體積分發放量的時候,會稍微大于實際預估發放量,這樣就為實際積分的發放操作預留了一部分空間,比如遇到某類熱點活動,設置的雙倍甚至三倍送積分策略。
下面以時間維度為例,拆分具體的計算方法,把上述以時間維度計算總積分發放量的公式做進一步拆分可得:
總的積分發放量= 一天的積分發放量 x 365天 x n
=(單人每天獲取積分量 x 用戶數量)x 365 x n
= (行為1 x k1 +行為1 x k2 + 行為1 x k3 )x 用戶數量 x 365 x n
這里的k對應著不同的行為賦予的積分值(下文中會具體講行為積分賦值邏輯)。
然后用積分預算/總的積分發放量就得到了單積分價值,如果經過測算發現單積分價值不是整數,比如為0.034這種用戶理解成本比較高的數值,可用通過調整K值來進行單積分價值的調整,目前一般市面上常見的單積分價值為0.01元,0.005元不等,及100:1 ,200:1 。
上面是一個簡化了的單積分價值測算模型,實際的操作中,還需要考慮到用戶分層(不同層級的用戶一天獲取到的積分相差可能會很大),及用戶量的變化。
2. 積分獲取
現在已經測算出一個積分的價值,及平臺在一年中總的積分發放量,接下來需要定義獲取積分的行為以及完成該行為獲得的積分。
獲取積分的行為一般分為:日常行為,一次性行為,活動行為等;
- 一次性行為:注冊、完善個人信息、綁定微信等;
- 日常行為:簽到打卡、特定功能引導(如訪問、閱讀、發帖、評論)、瀏覽,下單等;
- 其他任務:參與問卷調研、參與xx活動……
這里的行為建議參照典型用戶的行為路徑來進行梳理,即把用戶從進入平臺到體驗到核心價值點的路徑梳理出來,并標注用戶在路途中和產品發生交互的每一個行為,把所有行為窮盡出來后,再根據業務的核心訴求進行取舍;
比如一個購物的場景,其核心訴求是用戶下單,其用戶典型路徑可能是:打開APP-搜索商品-瀏覽商品-加入購物車-下單支付-確認收貨-評價,所以結合業務訴求,在用戶下單這個行為上,可以用積分來促進用戶的下單行為,比如:30秒內完成支付積分雙倍送。
梳理完所有積分鼓勵的用戶行為,接下來需要賦予每個行為不同的積分值,這里需要遵守的原則是:越貼近核心業務訴求的行為賦予的積分價值越高;還是剛才電商的場景,下單這個行為賦予的積分值一定是大于簽到行為的。
大的原則確定后,具體的行為積分賦予規則為:
一天總的積分發放量= 行為1 x 次數 + 行為2 x 次數 + 行為3 x 次數
比如預估一天的積分發放量為1000000,在平臺內 簽到次數50000次,瀏覽商品10000次 ,下單100次,那么:
1000000=50000*k1+10000*k2+1000*k3 ,k1 k2 k3 就是每一次行為對應的積分價值,可以取看k1=2 k2=10 k3=80 ,這是一個簡化了的用戶行為積分賦值模型。
3. 積分消耗
確定了積分的總預算及總發放量,以及每一個行為所獲取的積分,現在用戶已經積累了一定量的積分,現在需要設計積分的消耗出口,以便讓積分流轉起來。
積分的消耗分為兩種方式,被動消耗和主動消耗。
被動消耗是指積分自動清零政策,是在有效期內未被使用的積分,過了有效期后自動失效的政策,這也是避免累計積分發放量過于龐大,積分成本過高的一種策略,因為每一個未被消耗的積分都是財務上的計提成本,當然,這種策略的設置在用戶獲取積分之初就需要讓用戶明確知曉,避免不必要的用戶投訴。
主動消耗是指用戶主動用所獲取的積分兌換平臺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在產品種類上分為開環產品和閉環產品,而在消耗方式上可以是積分商城,積分抽獎,積分兌換等方式。
開環產品:積分所兌換的產品服務和主營業務無法形成連結和閉環,比如在積分商城中兌換實物商品。
閉環產品:積分所兌換的產品服務可以反哺主營業務,和主營業務形成閉環,比如兌換的大額優惠券,優惠券又可以繼續刺激用戶在平臺下單形成閉環。
建議閉環產品和開環產品相結合,給用戶提供多樣化的積分消耗出口。
接下來需要給每個產品和服務定價,定價原則是roi大于1,即兌換積分價值/商品成本價值>=1。
可參照如下公式,產品積分價值=積分兌換比 *產品貨幣價值*n。
n是容錯系數,比如:積分兌換比是100:1, 即一百個積分價值1元錢,某個積分兌換產品的成本為10元錢,n為15,則該商品的積分兌換值為 100*10*1.5=1500積分,容錯系數(n)的存在,是為了給特殊的場景留下操作空間,比如在某營銷節點,商品八折兌換,這樣也能保證整體的roi不至于小于1。
另外對于積分抽獎及積分奪寶等帶有博彩屬性的積分兌換場景,在設置獎品概率時,需要確保積分消耗值大于等于積分發放的期望值,舉個例子。
參與積分抽獎,20積分參與一次,獎品為 50積分,100積分,和200積分三種類型的積分,假設每種獎品的中獎概率分別為n,m,k。
則n,m,k 需要滿足:50*n + 100*m + 100*k <=20;
這樣就保證了整體活動的roi >= 1。
4. 積分維護
等到積分正式上線,需要及時關注數據表現,以及時調整積分策略,常見問題有下面幾個:
一是積分受眾小,極少量人獲得了大部分積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可能出現積分被黃牛刷,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加以甄別,比如出現大量積分獲取賬號歸屬地/IP為同一地址。
也有可能是活動宣傳不到位,這時候則需要擴大活動聲量,讓更多用戶感知到積分活動及積分價值。
二是積分消耗率低,即用戶積攢了大量的積分,積分產銷比(積分消耗/積分發放)不足3%,這樣也會使積分效果大大折扣,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增加積分消耗場景,及降低積分消耗門檻,比如可以增加一下積分抽獎/積分秒殺等的活動。
三是積分獲取率低,上線一段時間后,發現總的積分發放量遠遠低于預期,積分價值感不足及積分獲取門檻過高都會導致這個問題的發生,對應的解決方案即可以放置一些簡單化的任務,豐富積分兌換獎品的豐富性及價值感。
四、結語
好的積分設計可以給業務錦上添花,積分設計本身遵循科學的方式方法,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調整策略。
本文由 @吳可可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有個疑問哈:總積分發行量,怎么能確定每個用戶每天可獲得積分呢?
不應該是先確認有哪些任務,可以獲得積分,再結合用戶分層,算出總積分值,再去算積分價值嗎?
這是我看到講得最到位的一篇文了,實操性滿滿
可以深入溝通一下積分項目嗎
你好 抱歉剛看到 需要交流的話可以加我私人微信 : wuK_2023
挺到位
好文先?? 慢慢學習
學習了 這是看到的講積分最全面的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