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黑話“痛點”在外企中的實際應用——Painpoint Framwork

1 評論 3770 瀏覽 10 收藏 6 分鐘

在互聯網行業中,“痛點”這個概念常常被人們掛在嘴邊,那么,我們老生常談的“痛點”,在外企產品經理眼中又代表著什么意義呢?本篇文章里,作者便講述了“痛點”在外企中的實際應用,一起來看。

痛點,痛點,互聯網黑話中老生常談的“Painpoint”在外企產品經理眼里到底是什么?是大笨蛋的話術,還是產品設計中的有用理論?我的答案是——后者。

01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是什么是“Painpoint Framework”,以及“Painpoint”的實際含義。

“Painpoint Framework”是常在外企用來理解用戶和發現問題的一個理論框架。畢竟做產品經理做產品就是為了幫助用戶解決“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就叫做“Painpoint”。

而識別并改善或者解決這些“Painpoint”我們就能提升App的整體功效,或者是提升整體體驗,從而更好地去服務、吸引用戶。也是“user-centric”(以用戶為導向)的重要理論之一。

02

你可能會問,那這不就是需求么?你上篇“JTBD”也在講需求,這篇“Painpoint”也在講需求,那有啥區別呢?

其實,“Painpoint”和“JTBD”都與需求有關,但它們的出發點和應用場景略有不同。簡單來說,“Painpoint”更多地關注于發現和解決問題,而“JTBD”更多地關注于深入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和目標。

個人實際應用下來,我覺得“JTBD”偏正面分析找到核心需求,而“Painpoint”去反向Review,讓產品做的更好。

以高德地圖為例:

“Job”:用戶想要“從家到公司選擇最快的路線”。

“Pain Point”: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發現:“每次出發時,由于路況突然變化,原來選擇的路線不再是最快的”。

高德地圖的解決方案:在用戶行駛的過程中,app也會顯示其他路線的實時路況。如“比當前路線慢1分鐘”或“快2分鐘”等提示,讓用戶可以隨時調整行駛路線。

這樣,高德地圖既滿足了用戶的基本需求,又解決了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用戶始終獲得最佳的導航建議。

正面反面都要思考,你才能多角度地,完整地了解和拆解用戶的需求,從而給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03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Painpoint的分類:

1. Functional Pain Points 功能痛點

這類我更喜歡叫Problem,其實就是去發現用戶的需求和問題。一般在用戶調研中。舉例:照片App,用戶反饋說他們想要去除背景,但是沒有。那他們的“Painpoint”就是“沒有去除背景功能”。

2. Financial Pain Points 經濟痛點

一般在市場調研和定價的時候使用,去了解用戶會不會覺得定價太貴,或者用戶是否感覺值當不值當。

3. Process Pain Points 流程痛點

一般在設計用戶流程和用戶旅行地圖的時候使用,老外也經常說是“Friction(摩擦)”。指的是用戶感覺用App不順的地方,例如,一個注冊過程太復雜,用戶就可能會放棄。以下是Figma上“用戶旅行地圖”的一個模版。

互聯網黑話“痛點”在外企中的實際應用——Painpoint Framwork

4. Support Pain Points 幫助痛點

一般是去分析用戶是否有一些后續的幫助。例如遇到BUG,用戶是否需要幫助,他該哪里去找幫助。

5. Emotional Pain Points 情緒痛點

也是一般用戶調研的時候去問用戶,是不是有哪里不舒服不滿意的地方。如果一個冥想App,用戶說看到首頁內容很多很亂,一點都不覺得放松,那這一定也是一個痛點了。

04

那怎么去識別這些痛點呢?

其實方法都是差不多的,你可以:用戶訪談/用戶調研/可行性測試/反饋收集/競品調研等,只不過在過程中更注意用戶的問題和不好的反饋。

我的一般做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超級麻煩愛挑刺的用戶,提前給我自己列出一大堆問題,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可以把產品做好了。

好了,需求好像都講的差不多了,下一期介紹一些需求分類和排優先級的方法吧,期待下期見!

(以上內容屬于個人經驗總結,侵權必究)

本文由 @CoopyWorks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講的好好啊,學到了學到了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