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資產入表的難點與建議

0 評論 3474 瀏覽 6 收藏 19 分鐘

數據資產正式納入財務核算范圍,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屬性,在財務入表的過程中仍然會有一些難點值得我們注意。本文總結了其中一些難點和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導讀:經過8個月的意見征求,財政部于8月21日正式對外發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并自2024年1月1日開始施行。

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根據數據資源的持有目的、形成方式、業務模式,以及與數據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消耗方式等,對數據資源相關交易和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這就意味著,數據資產正式納入財務核算范圍,且資產的屬性與價值通過企業財務會計入賬的方式進行了核算與體現,對于確立數據要素作為企業資產尤其是無形資產的重要構成,具有決定性意義。

但是,數據資產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屬性,在財務入表的過程中仍然會有一些難點值得我們注意。

首先我們從財務會計的角度去解讀:資產的三大特征分別是:

  1. 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2. 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3. 資產是一項由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資源。

同理數據資產也必須要符合以上三個特征,所以數據確權是證明該資產屬于企業擁有或者控制資源的重要動作,其次數據資產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必須可以計量準確測算。

一、數據資產的會計確認存在的問題

1. 數據資產的權責確認不定

如何證明該數據資產屬于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就必須要進行數據確權?;蛟S我們在內部使用的數據,能確定所謂的數據owner(使用部門、生產部門等等)。但是許多外部數據涉及到數據倫理方面,則不太好定義為屬于企業控制的資源,例如存儲在系統內部的業主會員信息,需要定時披露的企業經營信息等等。該部分的數據歸屬真的是屬于企業嗎?還是個人隱私,亦或者是屬于政府約定的公共數據,需要無償提供等等。

2. 數據資產的再確認界定不明

如果我們將數據資產作為無形資產的特殊類別的,無形資產的后續確認中存在的資本化、費用化問題,數據資產也一樣會面臨。資本化支出與費用化支出是有區別的,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追蹤資產的消耗,并把這種消耗進一步細化為資本化和費用化支出。劃分的標準即考慮消耗的去處,如果以這部分消耗為代價換取了新的資產,就是資本化支出,如果這部分消耗被用于企業的經營,那么這種經濟利益流出,就叫作費用化支出。但是數據資產中的數據具有特殊屬性,我們很難去定義、量化哪些數據產生了價值,產生了多少的價值。所以就更難去定義資本化還是費用化的支出了。

3. 數據資產的確認條件不統一

眾所周知,在現有的資產負債表中,對于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都有明確的定義(例如,在沒有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時,一般作為在建工程科目)有了這些確認原則,才得以更好地區分哪些是無形資產,從而進行接下來的工作。而現在的研究并沒有明確數據資產的相關確認原則,相關的理論也尚未完善。數據質量決定了是否納入資產,同樣,數據的使用過程中發生變更、衍生、銷毀封存等動作,也都影響數據資產的確認。那么,數據采集、存儲、加工、清理等各個階段都需要測算相應的入賬價值,以及明確各個階段的確認原則。

二、數據資產的會計計量存在的問題

1. 數據資產的初始計量

完全選用傳統的計量單位已不能滿足需求從統計數據來看,在各種可用于會計計量的標準中,往往存在多個計量單位,而且大多數標準都有自己的計量單位。因此,不同的計量對象要求不同,具體的計量對象因為計量的目的不同,可能存在不同計量單位的選擇問題。

實際上,會計計量單位的選擇也是以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為主要依據,當社會經濟大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對于特定的經濟業務,就應該及時選擇更具有價值的會計計量單位,這樣才利于提供更有助于做出管理決策的相關會計信息。所以,對于數據資產來說,考慮到它的特殊性,按照常規選用貨幣計量并不利于對其進行準確的會計處理。

數據資產計量屬性的選用不明確。數據資產計量屬性一般在會計科目中進行登記,同時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進行報告,進而確定它的實際數量金額。數據資產的計量不太適合依靠重置成本和現值屬性,除此之外,歷史成本是指在完成某項生產活動或者制造某種財富時,實際需要支付的成本、現金,是取得時的實際成本;可變現凈值是預期售價扣除加工成本等后得到的凈值。面對這些計量屬性,數據資產到底適用于哪些,需要加以選擇。

數據資產初始確認金額的確定標準不明確。由于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是將其入賬的依據,所以確認工作是進行后續會計處理的重要基礎。考慮到數據資產自身的特殊性,并參考無形資產的初始確認方法, 需要從外購與自制這兩個方面入手,較為準確地確定數據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為再確認和計量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在數據資產的特殊性質下,其初始確認金額的確定也要考慮其特殊性,如何更加準確地衡量不同來源的數據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值得繼續研究。

2. 數據資產的后續計量

難以確定使用壽命。作為特殊的無形資產,數據資產的使用壽命像無形資產一樣,不能確定具體的數額。企業雙方合法獲得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不能超過企業規定的實際期限;對于法律沒有對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詳細規定的,需要企業依據恰當的因素,綜合考慮判斷的依據,無法采用上述方法的,可以認為使用壽命不確定。因此,數據資產要確定其使用壽命,就需要在符合數據資產自身特點的情況下參考無形資產的相關處理方法。

攤銷方法不明確。在選擇攤銷方法時,企業要結合自身經濟需要,從最大預期效益出發確定具體的消耗方式,并在不同會計期間統一適用。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主要有直線法和加速折舊法。直線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在各會計期間進行平均分配,而加速折舊法是一種在無形資產使用初期進行多計,使用后期少計的攤銷方法。數據資產需要從這些攤銷方法中,選擇出最合適的,來完善相應的后續計量。

數據資產的經濟價值易波動。數據資產的經濟價值容易受到諸多要素的影響,較之其他諸多無形資產,數據資產受應用場景和大環境影響易波動。為了更好地衡量無形資產價值的變化,我國會計準則和相關制度要求企業制定相應的監督管理條例,定期實現對其財務報表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當賬面的價值高于可收回金額,則應當按照差額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數據資產實際也要參考其原則,例如購買的中指克而瑞的土地數據,那么過了一兩年以后,這部分數據實際應該發生減值,但是具體減值多少,則需要制定規范原則。

三、數據資產的會計確認的發展建議

1. 明確數據資產的再確認

從外部獲取的數據資產。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對于從外部獲取的數據資產而言,若是在交易過程中出現了所有權或者部分所有權轉移,可以進行資產確認,計入“無形資產”科目下“數據資產”欄目。若是不涉及所有權轉移,但在獲得數據使用權的同時,擁有一定的代理、分銷、轉售等可以通過交易該數據資產獲得收益的權利,企業可將其計入資產欄目。若是僅獲得數據使用權,如擁有使用許可證等,且企業無法通過外部交易等方式獲取未來收益,則不涉及“數據資產”的轉移,不能引起該科目的有關變動,企業只能將其計入成本或費用欄目。

從內部產生的數據資產針對內部產生的數據資產,企業內部產生的自有數據資產依據形成方式,可以分為主動研發的數據資產和隨生產經營等產生的伴生數據資產。通常,按照關于無形資產的相關規定,在生產研究階段的支出,要計入當期損益;在開發階段的相關支出,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予以資本化,無法按對象區分研究、開發支出的,全部計入當期損益。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受研發活動中眾多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要具體清晰地劃分這兩個階段絕非易事,這就需要進行特別考慮。

2. 明確數據資產的確認條件

數據資產的界定要滿足明確的原則,本文認為,只有滿足可變現性、可控性和可量化、可辨認這四個條件才能進入會計財務報表的統計工作,數據資源才能被視為數據資產。數據資產的相關確認條件有:

一是可變現性,數據資產必須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

二是可控制性,數據資產必須是企業能夠在合乎法律和會計準則規定的前提下擁有或控制的數據資源;

三是可量化性,即數據資產需要能夠從企業實際生產與運營中分離或劃分出來,并可用貨幣進行可靠計量;

四是可辨認,即數據資產能夠分離或者源自合同性權利等。

四、數據資產的會計計量的發展建議

1. 數據資產的初始計量

計量單位采用貨幣與非貨幣相結合。數據資產并不能完全用貨幣進行計量,例如,通過利用自身的數據資產,為企業的發展方向、項目決策等做出有價值的分析,就無法完全通過貨幣計量來體現。 因此,個人認為,數據資產的計量可以采取貨幣與非貨幣相結合的形式,采用合適的形式,從而實現對數據資產的綜合價值進行統計。

計量屬性主要選用公允價值。數據資產的價值處在不斷的波動中,受市場的影響,數據資產的實際價值處在不斷變化中,因此歷史成本法往往不能及時衡量其實際價值;同樣的,考慮到數據資產的處理和獲得過程是一個持續性的長期過程,因此可變現凈值法也不適用。本文認為,數據資產更加適合運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因為相比于其他的計量屬性來說,公允價值更能反映市場價值的變化。

依據數據獲取方式的不同確定初始確認金額。從外部獲得的數據資產,通常在公開市場上有一定的活躍度,此時可以采用其公允價值作為初始確認金額;如果不存在活躍市場,則將獲得該數據資產所給付的對價作為初始確認金額。內部產生的數據資產,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物力以及其他重要的資源損耗,因此在對數據資產的初始階段進行成本確認時,應考慮到各項成本,并對各項成本進行加權平均計算。

2. 數據資產的后續計量

參照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確定大致年限考慮到數據資產的特殊性,其使用壽命的確定關系到能不能對其進行充分利用。由于數據的時效性對數據本身的價值影響很大,因此其使用壽命的界定不宜過長??紤]到數據資產的自身特點,應該對其具體使用壽命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對未來做出較為科學的預測,實現數據資產的最大經濟價值。

本文參照無形資產會計準則提出了以下幾條原則: 一是數據資產的使用壽命應到該數據資產失去使用價值為止;二是有簽訂合同的數據資產,應不超出合同規定的 期限;三是沒有簽訂合同的數據資產,應在參考各影響因素的情況下,綜合確定該數據資產能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四是不符合以上幾項原則的數據資產,可確認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數據資產。

采用加速折舊法攤銷。對于數據資產的后續攤銷,建議采用加速折舊法更為妥當。一方面,數據資產的價值受時效性的影響較大, 隨著時間的消磨,數據資產的時效性也將逐年遞減,數據資產具有極大的利用價值,初期數據資源具有先進性、及時性,往往挖掘出的數據資產具備較高的價值。后期,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新數據資源的產生,加之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原始數據資源的潛在經濟價值也將日益減少。

另一方面,在信息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數據資產的更新換代將更為迅速,其生命周期將更為短暫。當采用加速攤銷的方法時,數據資產的前期攤銷較大,而后期較小,這滿足了數據資產自身特征的現實需求。

計提數據資產減值準備。數據資產雖然有可重復利用的特點,但它的價值會隨著信息時效性的變化、技術手段的進步以及內外部市 場環境的變化而降低,也就是說數據資產存在減值的現象。盡管數據資產的價值隨著外部變化存在減值現象,但這并不意味著數據資產就沒有了經濟價值,只是相對價值下降,因此要及時做好數據資產的計量工作。對于不能公開報價的內部數據資產,在可收回金額與賬面價值進行比較時,參照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方法,按照二者的差額,計提數據資產減值準備。

總結:雖然數字經濟已經發展得如火如荼,數據的經濟價值也日益顯現,但是數據資產的會計處理仍然是比較新穎的研究課題,我們需要真正掌握數據資產會計核算的系統理論,才能順利的將數據資產入表。

專欄作家

成于念,微信公眾號:Laosiji,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互聯網+行業、數字化轉型落地。專注領域包括IT數據管理、數據資產、數據應用和最佳企業數據案例實踐分享。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