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紅書上線「找搭子」,聊聊陌生人社交產品怎么做
本文分享了小紅書「找搭子」的功能細節,同時探討了社交關系中主動和被動角色的重要性以及平臺的立場問題。推薦對社交產品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朋友圈里有人說,小紅書上線了「找搭子」這個功能,也有媒體說這個玩意涉黃。
我體驗了一下,和大家說說是啥情況:
1、只有部分用戶能看到,可能連灰度都談不上,先發給一部分用戶玩玩。
入口很深,在「消息」頁面的右上角,點擊「發現群聊」。如果有,就有;沒有,就沒圈到你。
2、不算是功能,其實是把一些用戶嵌套在H5里,點擊就是發私信。
這個玩法非常糙,被搭訕的人只是粗暴被放出來,至于為什么是這個人,要和他聊嗎,這些決策都沒有。
即使選擇和某人聊,點進去只是發私信,和找搭子干點啥,離得還很遠。
估計人家小紅書也知道現在這版很初級,只是先發出來看看用戶的反饋,我就不瞎揣測了。
3、社交需要主題和場景,否則很難產生對話,尤其是陌生人搭訕。找搭子這個頁面,至少先滿足了這個前提條件。
至于有自媒體文章說,找搭子這個功能涉黃,我覺得很扯。
這其實就是一個引導發私信的小活動,即便沒這個活動,也可以給用戶發私信的。況且,人家的主題很健康,也不引導到線下。
如果這玩意也算涉黃,那微信也可以做到。
把這個話題延伸,小紅書找搭子這個功能,本質是一個「社交產品」的雛形。
有關社交產品,有幾個觀點分享:
一、社交產品是怎么分類的?
從賽道來說,分為熟人和陌生人。
熟人社交就是微信,這個沒啥可說的。陌生人社交,還可以分為重內容和重互動。
重內容,是依賴內容建立社交關系。小紅書是代表。
重互動,在弱興趣的連接下,快速取得聯系。陌陌、Soul、QQ是代表。
二、為什么不能直接匹配兩個陌生人?
兩個陌生人的連接,是需要理由的,不會無緣無故的發生。
這個理由有很多,比如工作、學習、興趣、LBS、性、合作等。除了涉嫌違法的領域之外,其他的都可以成為陌生人產生社交關系的理由。
中國人的社交習慣尤其明顯。
我們不會那么直接或功利的表達,總會在內核上包裹著層層外殼。在交流的過程,就是慢慢撕下外殼的過程。
過于直接的表達,雙方都會覺得不舒服,這就是我們主流的相處習慣。
三、誰是社交關系中,更重要的一方?
既然是兩個陌生人的關系,總要有人主動的先發起,另一個人被動接受。
明確主動和被動的角色,在社交平臺運營上,就知道應該先搞定誰,指導者后續策略。
1)如果是師生關系,就是學生主動發起,老師被動接受。
在運營這樣社交關系的時候,要先搞定老師,學生才會跟過來。因為在這樣的關系中,老師是供給方,也是資源相對稀缺的一方。
2)如果是戀愛關系,通常情況下是男性主動發起,女性被動接受。
這樣的關系下,要先積累女性用戶,因為這是更稀缺的資源,道理同上。
做陌生人社交平臺,要識別出誰是重要的一方,這就是重點要搞定的,也是要服務好、保護好的角色。
四、社交平臺應該有立場嗎?
平臺的定位,是服務好各個角色,理應不應該有傾向誰的立場。但實際上,一定都有取舍。
比如滴滴,有司機和乘客,當兩者發生矛盾的時候平臺會站在乘客立場。保護乘客,管理司機。
比如短視頻平臺,從內容創作者角度說,有個體,也有MCN。當個體和MCN有沖突的時候,平臺站誰,策略也是不同的。
回到社交平臺,肯定也有立場:
哪個角色更重要,平臺就要站哪個角色,要做好保護。
五、怎么加速匹配社交的效率?
社交平臺核心是人和人的匹配,尤其是陌生人社交。匹配效率高,基本上就可以認為是做的好。
有幾個關鍵點:
1)瞄準社交關系中的重要一方,提升規模和豐富度。
可以理解為,供給側更繁榮了,產生配對的機會就更多了,這個和商品交易的邏輯一樣。
2)盡可能的覆蓋社交發生的全過程,做好服務和體驗。
從發現到搭訕,再到確定目標和深度互動,最后可能到奔現,這是社交發生的全過程。
作為平臺來說,要盡可能的參與每一個環節。最基本的是為了安全,然后也為了雙方的體驗。
3)收集更多用戶畫像,提升供求雙方的匹配效率。
這點很像內容推薦的千人千面,人和人的匹配也是類似的邏輯。
如果想要匹配的更好,就需要收集到用戶的更多畫像??梢宰屗麄兲峁┳约旱纳矸菪畔ⅰ⑴d趣愛好,甚至多發布動態內容,都有利于提升匹配效率。
以上就是全文。
專欄作家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從業10年,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