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府建設:對“一網統管”的理解與思考

1 評論 3166 瀏覽 16 收藏 40 分鐘

這篇文章里,作者基于個人的觀察和理解,對“一網統管”以及背后的數字政府建設,發表了他的看法和思考,一起來看看吧,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2022年6月2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是中國政府為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而適時出臺的一份里程碑式文件?!吨笇б庖姟诽岢觯涌焱七M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探索城市信息模型、數字孿生等新技術運用,提升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本文基于筆者個人的認知、觀察和分析,談談對于“一網統管”及背后數字政府建設的一些思考和理解。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一、現狀

1. 基本歷程

2019年初,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要求上海探索和建設城市管理“一張網”,并提出“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的目標要求,是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的雛形。

2019年11月,書記在上??疾鞎r指示,把抓好“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定位于城市治理的“牛鼻子”工作。

2020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出臺《上海市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推進以“一網統管”為標志的智慧政府建設。

2021年,是廣東省全面啟動數字政府2.0的建設元年。6月,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數字政府省域治理“一網統管”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以“一網統管”提升省域治理現代化水平,打造全國數字化治理示范省。

2022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全面加快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的通知》,全面加快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推動城市運行管理“一網統管”。運管服平臺重點以支撐城市運行安全、城市綜合管理服務為主。

2022年6月,國務院印發《指導意見》,進一步強調了“一網統管”對于建設數字社會的引領作用。

202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提出社會管理方面,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2023年2月,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

2. 建設路徑

2019年伊始,各省市陸續推進和探索“一網統管”的建設,在發展和探索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兩種典型路徑:業務驅動路徑和數據驅動路徑。

1)業務驅動路徑

業務驅動路徑以城市治理業務為切入點,實現城市治理業務的現代化和數字化。

以上海市為例,上海成立城市運行管理中心,著眼“高效處置一件事”,推動一般常見問題及時處置、重大疑難問題有效解決、預防關口主動前移;以杭州為例,杭州建立“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提出建設“城市大腦”,以改善城市交通為著力點,從“治堵”向“治城”跨越。

2)數據驅動路徑

數據驅動路徑以數據要素為切入點,匯聚數據資源,為實現政府科學決策、社會精準治理等提供數據支撐。

以廣東省為例,廣東建設“粵治慧”平臺,依托省市一體化政務大數據中心,匯聚政務和社會數據資源,實現數據有序共享,促進各行業數據的綜合分析和應用。

二、理解

1. 宗旨

“一網統管”的宗旨,是“以人民為中心”,核心是民生,即與人民相關的事項。

從需求角度來看,是對人的生存權利和發展權利有關的全部和普遍需求;從責任角度來看,就是黨和政府施政的最高準則。其帶來的價值是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在“一網統管”建設快速推進的今天,應正確認識和堅持“一網統管”的本義,在“民生”上下功夫,不局限于所謂的“工程思想”,多關注實踐帶來的成效,由點及面,推進政府治理流程的優化和模式創新。

2. 涵義

“一網統管”的涵義中,基礎是“一網”,原則是“統”,重點是“管”。

1)“一網”

“一網”包含基礎支撐網和數據資源網,是“一網統管”的基石。

基礎支撐網,主要包括政務云平臺、電子政務網絡、共性應用支撐能力(如身份認證、電子證照、數字孿生)等。

數據資源網,主要包括各類基礎數據庫、主題庫、業務資源數據庫、專題庫以及公共數據等。

這兩張網,不僅屬于“一網統管”,同樣屬于“一網通辦”和“一網協同”,具備公共屬性,也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共同保障。

2)“統”

“統”包含統籌和統一,是“一網統管”的原則。

上下同欲者勝?!耙痪W統管”建設,是一個大型、復雜的數字工程,強調全局觀和整體性,實施難度較大,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自上而下地統籌各方資源,加強“一網統管”的建設意識和目標價值。該工程最大的難處,不是技術,是意識,是對“重塑政府文化”的統一認識。

統籌,應具備“針線意識”。針,是民生之針,為了能夠讓民生之針閃亮、堅硬,領導干部應身體力行,指定領導代表,協同發揮宏觀統籌作用;線,是城市治理的萬條線,城市治理千頭萬緒,以民生服務為“針”,讓每個治理主體都主動地參與和融入到城市治理中,成為城市治理中的活躍元素,不斷地穿針引線,織出人民群眾的幸福網。

統一,應建立統一標準。推動標準化,可以保障“一網統管”建設的規范化。

  • 統一基礎設施標準,包括政務軟硬件和網絡標準,是共性基礎資源集約共享的基礎;
  • 統一技術標準,制定技術架構和質量管理標準,規范訪問入口和服務應用對接等要求,保障產品質量;
  • 統一應用標準,也稱為統一業務標準,堅持需求引領建設應用,注重用戶體驗,厘清產品業務,規劃產品內容;
  • 統一數據標準,包括元數據、數據管理、信息資源目錄、開放共享等標準,是數據資源大循環的基礎,也是業務協同的前提;
  • 統一運營標準,規范建設項目的運營服務標準和運維保障標準,做好后勤保障;
  • 統一安全標準,包括網絡安全、技術安全、網絡安全等標準,提升數字安全保障能力。

3)“管”

“一網通辦”強調政府管理,“一網統管”強調政府治理。

① “管什么”

宏觀上,“一網統管”是城市治理的一種管理方式,是對國家(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現代化管理。

不同于自上而下行使地政府管理體系,“一網統管”的管理更強調發揮多主體的作用,它是基于合作與分工而形成的網絡型結構,是組織結構扁平化的體現,也是權力和制度基礎上的一種創新方法和技術。

微觀上,“一網統管”是對城市要素(人、地、物、事、情、組織等)的管理和治理。通過各種信息技術手段,歸集和整合城市中的各信息要素數據,以“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賦能下,逐步形成從預防問題、發現問題再到解決(根治)問題的城市治理閉環。

有所為有所不為?!耙痪W統管”的建設,不替代不包攬原有政府部門的日常事務管理,重點關注問題,特別是民生問題,從監管到執行,通過運用多方專業力量和市場機制,更好地發揮社會價值。

② “誰來管”

“一網統管”建設中,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體。它是一種由政治組織(如一府兩院)牽頭主導,公眾、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多元化合作模式。

③ “怎么管”

“一網統管”建設的愿景,是打造一個新型的城市運行管理空間,是一個打破部門邊界、注重解決效率和用戶價值的數字空間。

在數字空間中,政府部門定位為一個敏捷型、服務型的政府。它以監管城市運行和滿足公眾合理需要為目標,合力打造從預防問題、發現問題再到解決(根治)問題的城市治理閉環。

如何預防問題?核心是監管和預警。

在數字空間中,能夠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和實時性。信息完整性有助于監管部門精準分析和研判問題;信息實時性有助于監管部門及時預防風險。

如何發現問題?關鍵是渠道。

在數字空間中,集成有兩類渠道:第一類是公眾或群體主動反饋的渠道(如12345、各類收集碼等);第二類是各業務部門工作人員主動發現的渠道(如指揮中心、駕駛艙、網格平臺、數字巡航等)。

如何解決問題?核心是響應。

根據問題的分類等級,明確問題干系部門,及時組織干系人,運用數字空間,通過敏捷的響應討論機制(如在線會議/文檔/論壇等),集思廣益分析問題,必要時公開問題征求意見,整理解決思路,呈批領導層決策,敲定解決辦法,分發任務,執行跟蹤,最后解決問題并歸檔。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數字空間為分析角色和執行角色提供數字化的輔助分析能力和執行能力(如數據關聯分析能力、地理空間網絡可視化能力、通信能力、動態監控能力等);同時,也為決策角色提供移動場景(如審批)能力,實現快速響應。

3. 城市運行管理空間

新型的城市運行管理空間,是數字政府建設的產物。

數字空間的創建,重點是整合,它不覆蓋和取代已有的成熟內容,是在成熟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和創新,建立統一的連接通道,實現一體化集約管理。

新型的城市運行管理空間包含以下定位:

1)數字監管空間

構建監管空間,融合匯聚審批監管、服務監管、“互聯網+監管”、執法監管、市場監管、金融監管等監管數據,重點關注聯合監管、熱點監管,打造監管對象庫,反哺監管過程和結果數據,提升監督管理水平。

2)數字指揮空間

構建指揮空間,打通融合各部門、各領域系統的指揮中心,打造一體化的指揮協同調度平臺。通過多個終端(指揮艙、PC端、手機端、Pad端)的連接,為不同場景下的應急突發事件提供實時的情況分析和資源調度能力,實現集中式協同調度、應急指揮。

3)數字事務空間

構建事務空間,打造一體化的事務管理平臺。事務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城市運行管理空間中需完成的服務事務;二是匯聚有多渠道、多業務系統的機關內部事務,同時支持拓展融合更多的事務辦理途徑。

4)數字決策空間

構建決策空間,包含輔助決策和基本決策兩大部分。

輔助決策是核心,在政務大數據的支撐下,研發政務大模型,打造一體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AI助理),為決策角色智能推薦多樣化的、動態的決策輔助信息(數據圖文、歷史決策、群眾心聲等),提升決策能力。

基本決策是日常,為決策角色打造決策空間,統一匯聚執行角色的分析成果(一手信息),由決策角色診斷問題并提出決策意見或下發任務(線上分配的任務應具備行政效力)。

5)數字互動空間

構建互動空間,打造多元化的城市運行管理互動空間。多元化,體現了空間的多維性,它不僅包含公職人員之間的內部互動,還包含治理主體之間的外部互動,是一個即扁平、又民主的互動空間。

6)數字訴求空間

構建訴求空間,搭建一站式的統一咨詢訴求服務平臺。除緊急熱線之外,平臺歸并多地區、多部門、多領域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實現一個號碼全渠道多媒體(小程序、網站、電話、移動APP等)的響應服務。

7)數字運營空間

構建運營空間,建設一體化指揮運營管理平臺。平臺提供全方位的運營管理服務,是政務的“服務樞紐”、品牌的“推廣中心”以及建設的“質量大使”。

8)數字產品空間

構建產品空間,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的數字化發展。一方面,打造數字經濟、數字政務、數字文化、數字社會、數字生態文明五大綜合平臺,完善“一網統管”產品體系布局;另一方面,整合對接各行業各領域的政務應用系統,統籌政務應用系統建設,探索本地特色業務應用。

9)數字數據空間

構建數據空間,建設數據中心,內部匯聚政務數據,外部循環社會數據,統一數據共享交換和開放服務,提供政務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服務能力。

10)數字賦能空間

構建賦能空間,做好技術賦能。技術賦能空間作為應用系統和支撐平臺、基礎設施的中間通道,為應用系統的建設提供標準開放的研發能力、平臺能力、可視化能力、低代碼能力、系統對接能力、網關能力、空間能力、AI能力、模型能力等。

4. 場景應用設想

1)城市運行管理空間的應用聯動

“泥頭車違規亂象”,是城市發展的突出問題。

新型的城市運行管理空間,可以為“泥頭車違規亂象”的整治工作提供數字化手段,有效提升監管、整治的效率和質量。

首先,數字監管空間匯聚泥頭車的各類監管數據,包括:

  1. 各責任部門聯合審查核發的許可證件數據;
  2. 泥頭車動態監控數據,如GPS衛星定位行車記錄儀數據、道路速度、限制通行、危險行為駕駛監控等;
  3. 泥頭車黑名單數據等。

其次,在各類監管數據的基礎上,通過數字技術手段建立預警機制,為監管人員提供自動預警功能,支持事前、事中的動態監管:

  1. 事前監管(自動化):系統自動分析建筑工地的監控視頻數據、車輛的行為軌跡和停留時長等數據,分析每一輛出入工地的泥頭車是否有違法風險,及時推送預警給監管部門。
  2. 事前監管(工具化):系統為聯合整治小隊的常態化檢查和專項行動提供監管輔助,小隊人員可以通過終端設備實時查詢泥頭車的許可信息和風險信息,現場查處無證運輸、超載超限等問題。
  3. 事中監管:系統自動分析行駛中的泥頭車監管數據,智能判斷行駛中的泥頭車是否出現偏離軌跡、超速行駛、撒漏等違法行為,及時推送給責任監管部門。

接著,在數字指揮空間中,針對數字化監管空間中反饋的預警和風險,監管人員進行空間定位和風險分析。

如果情形較輕,通過系統提供的通信手段,通知基層人員前往現場查看初步處理;如果情形較重,及時通知和調度附近的執法人員到達現場處理。獲取預警和風險的同時,指揮調度人員依據系統提供的通信手段建立溝通通道,及時了解情況,不斷優化調度方式(如增援)。

再次,在數字事務空間中,針對指揮空間下發的調度任務或者人民群眾反饋的問題和意見,執行角色可以結合現場的調查處置情況,在統一的事務平臺中辦理相關事務。平臺已打通不同事務系統之間的數據流通途徑,能夠實現辦事人員在統一空間中集中辦理事務、多源同步工作信息。

最后,解決問題不是最終的目標,最終的目標是對問題的總結和復盤。因此,在數字決策空間中,決策角色除了可以看到所有事務的解決過程和解決結果信息之外,還可以查閱執行決策和監管角色在監管、執行過程中的總結和思考,幫助決策者更好的做出決策。

2)互動空間的應用

思想的交流是進步的重要方式,同時基層也是最貼近于民眾的群體。

因此,在數字互動空間中,開設決策互動空間和全民互動空間(類似于論壇):

1)決策互動空間:屬于決策領導的互動空間。各領域、各部門的領導可以互相共享優秀案例和文章,也可以發表關于應用或者其他方面的一些看法或見解。

2)全民互動空間:屬于全民用戶的互動空間。各行業領域的工作人員、專業人士、行業代表都可以在空間中溝通探討、自由討論,目的是打破各部門各領域的信息壁壘。

以某圖書館為例,該圖書館為那些沒有座位只能坐在圖書館的大臺階上讀書的讀者提供預覽坐墊,從細節上為市民提供人性化服務。

此舉動,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可以在互動空間中共享獻策,分享舉措的實施過程(如坐墊的設計、廠家的洽談、坐墊的使用等),為其他同類型的場所、設施工作人員提供實施參考。

再以社區治理為例,法制示范街道可以組建社區治理討論小組,分享治理的新模式,各街道、社區可以依據本地的實際情況討論問題,研究方法。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腦暴空間,在這里,各方人員(含公眾、企業、組織代表)可以盡情的發揮想象空間,共同為城市建設出謀劃策。

重要的是,兩個層級的互動空間,并不是互相封閉的。全民互動空間中熱度高的優秀內容,會推薦到決策互動空間中;同樣,如果是決策空間中質量高的學習內容,也會轉發至全民空間相互交流學習。

5. 建設方向

“一網統管”是城市數字化治理的具體實踐,同時也是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探索方向。這是一場持久戰,在不同的階段,要采用不同的打法。

1)建設總原則

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不同城市、片區的發展基礎、產業結構、城市資源、經濟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建設之初,一定要系統性地對城市及片區進行客觀性的分析,在大統一的前提下,給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權,讓地方充分考慮自身的發展階段和需求,梳理關鍵、核心的痛點難點,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建設階段

“一網統管”的建設過程中,大致經歷以下四個階段:

① 從無到有

屬于建設初期,重點關注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一個打好地基的過程?!耙痪W統管”是一個系統工程,核心地基就是信息基礎設施。

從頂層設計來看,“一網統管”建設統籌方要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適度超前投資布局,建好基礎網,包括不限于電子政務云建設、數據平臺建設、政務網絡建設、安全系統建設等;建設實施方,要重視對基礎設施應用的使用,依流程接入基礎設施資源,必要時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多級管理模式。

“從無到有”的階段,是一個很難產出拿得出手“亮點”的階段,但是從長遠看,這一步驟至關重要。因此,要耐得住性子,扎扎實實做好基礎工作,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② 從有到優

屬于建設中期,重點關注基礎設施網的整合和業務應用的打造、融合?!耙痪W統管”的建設,不僅僅是要建好“一張網”,更要用好“一張網”。

基礎設施網的落地,是一個持續的過程?,F實情況中,大多數地方機構已建成部分或者全部基礎設施資源,作為資源統籌管理方,需要充分地了解和調研現實情況,整合共性基礎資源,納入資源平臺集中管理,并且制定合理的、靈活的資源配置制度和流程。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和需求的不斷反饋,資源統籌管理方應定期維護和升級基礎設施資源,夯實地基。

應用場景的開發,是“一網統管”建設的關鍵。一是做好基礎支撐場景的應用開發和整合工作,結合實際,統一建成(或升級)城市級的基礎支撐應用,以申請服務的方式對需求方提供支撐,逐步淘汰陳舊的落伍的支撐工具;二是支持地方特色應用的打造和融合工作,創建政務應用市場,充分運用“一體化”建設思路,把具備共性服務的政務應用統一納入政務應用市場,打通連接渠道,為業務的融合提供技術支撐。

資源的整合和統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過程中會遇到兩個問題,一是部門分割和利益沖突,二是流程制度的執行成效。

③ 從優到精

屬于建設后期,重點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升級,實現精細化的智能城市管理。

“從優到精”的階段,基本盤已經穩定,是一個精益求精的過程。前兩個階段,多數的政府管理及治理流程已經逐步實現信息化,但受限于技術手段和實踐經驗,只能完成基本的業務流程,無法實現智能化。

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建立政務領域的大語言模型,為政務服務賦能。建設全新的AI開放生態,滲透政務領域的每一個方方面面,為政府管理和政府治理提供智能化的服務,更好地認識城市的方方面面,實現精細化的城市管理。

④ 從精到可持續

屬于運營期,重點關注數字政府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長效運營的持續性過程。隨著前三個階段的鋪墊,相關應用、設施也在不斷的完善,建設資金的要求也在不斷的增加,探索新型的運營模式,也成為了重中之重。

如何做到可持續?政策上,出臺管理條文,支持多元引進,開放合作生態;措施上,探索運營市場化,構建健康的商業模式;機制上,建立科學系統的考核體系,不斷改進和提升服務水平。

3)建設保障

無論是哪一個建設階段,在建設的推進過程中,需要包含組織、制度、流程、財政、運營等方面全方位的保障。

① 組織

和傳統信息化項目的戰略定位不同,“一網統管”屬于一種創新。創新先于執行,執行依賴組織。

傳統的組織,不適合創新的推動,它是一股阻力,是固有特征和組織文化對創新策略產生的阻力。因為在頂層設計中,尋求的往往不僅限于資源的分配,還有認同和理解。

因此,需要一個全新的組織架構(組織變革),脫離原有的身份定位,允許在原有的組織架構之外執行既定戰略。

在全新的組織中,領導組織自上而下,全力為這個全新的文化提供肥沃的土地(精神和資源的雙重支撐)。

② 制度

一定的技術水平決定了一個區域的潛在產能,制度卻決定了這種潛在量轉變為現實量的程度。

一個足夠完善的制度,能夠幫助一個信息化水平較低的城市彎道超車,讓數字政府建設實現最大價值。

和組織一樣,制度也需要革新。一方面,制度的制定流程需要足夠靈活,以滿足城市以及市民的不斷變化;另一方面,制度的制定內容需要足夠開放,注入民間活力,刺激內部創新。

③ 流程

流程的變革和再造,是建設過程的關鍵。

立項流程再造?!耙痪W統管”是一項大型的綜合性建設項目,涉及面廣,需要統一的、靈活的項目流程。通過統一且強有力的全新管理組織,在項目立項階段設立統一出口,所有項目立項前需要進行精細化的評估,包括但不限于業務的范圍、架構的銜接、資源的配置、方案的標準等內容,對信息化項目分門別類,合理利用和分配資源,推行試點先行策略,合理縮短立項流程周期。

政務流程再造。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為了能夠滿足擴張的城市化需求,政府部門也需要不斷的創新和提高自己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能力。政府可以參考企業流程再造的思路和理念,梳理核心業務流程,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簡化管理流程與輔助流程,提高政務績效。

④ 財政

資金,是數字政府建設的主要挑戰之一。建設項目的投資來源,主要是政府投資,資金以財政資金為主。

傳統的數字政府項目采購程序中,公開招標是主要做法。通常來說,公開招標要求項目上的需求明確,但是,需求的確認工作往往不盡人意。

一方面,政府采購部門或咨詢服務機構,無法在招投標之前完成對數字政府項目的充分調研和分析,也就無法合理的設置采購需求;另一方面,項目總是充滿“變數”,對于需求的變更,沒有一個合理的、規范的、靈活的處理機制,導致建設商的基本利潤無法保障。

2022年7月15日,財政部發布新《政府采購法(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意見稿中,最值得關注的點是,新增了一種全新的采購方式——創新采購,并且對該采購方式進行相關的規定;其次,競爭性談判的采購方式也將是數字政府項目的主流采購方式;最后,針對信息化采購,也有一條專門的條文,規定項目的方案編制、分類分包以及源代碼、知識產權等內容。

此次意見稿的修訂,充分體現出國家對于信息化項目采購制度革新的態度,也為數字政府的建設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持續性(多元共建)。

⑤ 運營

運營是數字政府建設長效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互聯網運營,注重的是產品與用戶之間的關系,一切的方式方法都是圍繞更好地建立關系而展開;數字化運營,注重的是服務與事物之間的關系,即為誰提供服務,提供什么服務,如何更好地提供服務。

重建設,輕運營,是阻礙長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互聯網運營,經過多年來的沉淀和探索,是數字化運營理念成型的關鍵。打造一支優秀的、全面的運營隊伍,是數字建設的重要力量,在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能夠為數字政府建設提供全方位的運營服務。

第一,事物即產品,做好產品運營服務。首先,產品要做到可靠、可用,要對已建成運行的產品不定期巡檢,對已失效或者有問題的產品要有相應的處理機制;其次,產品要做到好用,要長期調研和分析用戶的需求和問題,由此推動產品的迭代和升級;最后,產品要做到安全,要建立產品安全監測預警體系,做好產品的安全保障。(產品:包括不僅限于門戶、平臺、系統、應用、設施等,統一叫“應用系統”)

第二,事物即用戶,做好用戶運營服務。首先,要讓用戶會用產品,為用戶提供引導式的智能服務、交流式的人工服務以及系統式的培訓服務;其次,關注用戶成長,為用戶打造成長體系,提供和成長相匹配的激勵機制(如助農產品),留住用戶;最后,為用戶建立一個長期有效且統一的溝通渠道,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分門別類,搭配靈活高效的回饋機制,更好的為用戶提供價值(用戶:包括不僅限于個體、企業、組織等)。

第三,事物即活動,做好活動運營服務。充分利用閑置的資源,為市民朋友定期組織開設文化、精神、娛樂等類型的活動,借助數字產品的力量,盡最大可能地覆蓋全民的需求范圍。

第四,事物即內容,做好內容運營服務。全民網絡時代,通過新媒體渠道宣發內容,能夠讓優秀的產品和活動更有效地觸及用戶,同時還可以促進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和參與,增加用戶對產品的歸屬感和參與感。

第五,事物即技術,做好技術運營服務。技術運營,是傳統運維隨云計算的普及而轉變的一種角色。是非技術類運營的技術支撐,是各類產品、應用、活動以及內容的運維保障。

第六,事物即數據,做好數據運營服務。一方面,是為內部部門、業務、流程等內容服務的數據分析,提供完備的臺賬報表及可視化分析服務,挖掘用戶的特點和需求,分析業務和產品優化的瓶頸和方向;另一方面,是為外部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提供的數據服務,開放數據需求申請通道,融合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支持數據授權市場主體運營,鼓勵更多的數據開發使用場景,提供專業的數據購買運營服務以及做好數據使用的監督管理。

第七,事物即訴求,做好訴求運營服務。作為民生訴求的統一對接口,對外做好市民、企事業單位以及組織的受理反饋和回訪溝通工作,對內做好各對接端口的分撥調度工作,建設統一的政務服務客服體系。

第八,事物即安全,做好安全運營服務。重視安全運營,建立安全運營制度,加強對數據、信息、網絡、軟硬件設施、文件、資產等內容的安全管理,針對大規模的安全事件有預警、發現以及整改處理能力。

6. 建設框架

圖片來源:自制

參考文獻

  •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 、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局、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中央網信辦秘書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等六部門《國家電子政務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
  •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貴州省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辦法》
  • 各省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等部門《各省市數字政府建設政策》
  • 王名蔡志鴻王春婷.《社會共治:多元主體共同治理的實踐探索與制度創新》
  • 陳向陽.《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
  • 單志廣張延強.《新型智慧城市要推進長效可持續性發展》
  • 崔婷婷.《智慧城市建設重在制度》
  • 劉小林崔穎陳才.《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的路徑分析與發展建議》
  • 馮奎.《打造“一網統管”升級版》
  • 張力偉.《智慧城市中的敏捷政府——來自上海“一網統管”的經驗借鑒》
  • 李友梅黃曉春.《上海城市數字化治理現狀及推進思路》
  • 董幼鴻等.《上海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的創新和探索》
  • 唐堅.《從政府管理到政府治理——論新時代如何持續推進政府治理體系與治理》
  • 趙顯龍林嘉王濤.《簡評新<政府采購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對“數字政府”項目采購及建設的重要影響》

本文由 @小劉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是在寫論文嗎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