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款轉付款”的設計方法
不同類型的支付,或許會有不同的退款時效,那么如果過了退款時效之后想將錢退回去,可以怎么操作?這篇文章里,作者就闡述了“基于付款能力的退款產品”該如何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退款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逆向業務。
但是退款不是說什么時候想退就能退,不同的渠道不同類型的支付有不同的退款時效。
過了退款時效,還能把錢退出去么?或者說,過了退款時效,怎么樣才能把錢退回去呢?
渠道的退款時效是渠道開放給商戶的權益,而商戶和用戶的退款協議是另一回事,二者難免存在錯配。
比如,某平臺就是敢承諾,永久可退,那么我想沒有任何一個支付渠道可以滿足他這個訴求,怎么辦?
產品經理的神奇魔力就是,交給他,啥事都能給你辦,不就是把超退款時效的款退回去么。
既然原渠道退不了了,那么……就得整點幺蛾子了。
退款的本質就是“把錢給他”,真想退,那就打破原路退的禁錮。
一、基礎性的退款能力
支付的逆向是退款,而退款也有幾種基礎的模式,我們先把這個了解清楚。
1. 怎么退
一筆訂單的內容構成是多樣化的,那么也必然造成一筆退款的構成也是多樣化的。
訂單包含多個商家,多款商品,多種費用,那么退款的花樣就多了。
從退款的基礎能力上來說,一般的渠道會提供以下幾種退款模式,我們可以把每一種退款模式當成一種退款產品。
對于平臺來說,又可以基于渠道的基礎退款模式,封裝出更多場景的退款產品。
比如,可以將按商品退封裝出一個按“商家退”的模式,將一個訂單中的同一個商家的商品打包進行退款,從效果上就是按商家退。
這種處理手段,就是產品經理在設計上的靈活性;沒有出路,也要基于手頭的能力創造出新出路。
2. 從哪里出錢
錢不一定都在一個籃子里,那退款也就不一定從一個賬戶往回退。
退款的本質也不是必須原路退款到指定賬戶,而是將錢從收款者手里退回付款者手里。
那么,對于收款者來說,就沒必要必須從收款的賬戶出。
在渠道簽約產品時,往往會開通多個賬戶,比如基本戶、運營賬戶、手續費賬戶、營銷賬戶等,都屬于該商戶。
而同一個賬戶也可能有多種資金屬性,比如可用余額、凍結余額、待結算余額等;
所以,在退款時,有的渠道會提供指定出款賬戶和資金類型的能力。
當然,對于一個交易體量很大的平臺來說,對這一能力并沒有太強的訴求,從原基本戶退回足夠了。
3. 退回哪里
前面我們講了,退款的本質是退給付款的人,而不一定非得是付款的賬戶;
因為付款人在該平臺可能有多個收款路徑,比如在微信有綁定的銀行卡、也有微信零錢,如果原路退回綁定的卡失敗,那么微信可以決定退回用戶的零錢賬戶。
這樣我們就把退款的基礎能力梳理清楚了。
二、必須退,把退款轉成付款
開頭介紹了,退款有退款時效,過了這個時效,原支付不再支持通過渠道退回。
但是,本身的業務存在這樣的超時效退款場景,比如平臺的退款協議就是比渠道的退款時效長;
比如家政行業,有的客戶一次簽約3年,那么其中的客戶服務費就是在三年內可退,當2年半時要退剩下的半年單子,那么服務費就需要退回半年的。
這個時候很明顯已經過了渠道的退款時效了,但是從業務上來說又必須退款。
怎么辦?
基于退款的本質是退回付款人這一點,我們不難想到——走付款。
構建一個新的退款產品——退轉付。
該退款產品的核心職能就是將超過退款時效的退款申請,轉換成付款,將錢付給付款人。
要想實現這一退款產品能力,還有幾件重要的事情要做,畢竟你要打破常規。
打破常規,往往需要更高的成本。
三、退轉付,賬號采集與狀態聯動
將退款轉為付款的第一個難題就來了,錢付到哪里?
因為原渠道退回本身就有一個隱藏屬性,那就是我們知道用戶用哪個賬戶付的款,渠道就會退回這個已知的賬戶。
但是,付款給用戶,難度就大了,因為我們不一定知道用戶的收款賬戶信息。
將退款業務轉換成付款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采集用戶的收款賬戶信息”。
如此,就將第一個難題轉換成了一個可落地的需求,采集用戶收款信息。
有了目標,實現起來就容易多了;
可以客戶人工采集銀行卡信息;
也可以在用戶訂單中心增加一個提示:已超原路退款的時效,需要您提交銀行卡信息,平臺將在3個工作日以內將款項打到該卡中;
以上的問題就變成了“采集入口”問題。
一個真正的產品難題會被一層層的分解,直到找到了答案,產品設計的過程其實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那么怎么發起上述的采集動作呢?就是當后臺點擊“退轉付”時,當然這個發起動作可以是人為觸發,也可以是系統自動觸發。
當退款失敗的原因是“超過退款時效”同時用戶退款協議約定又可退時,自動觸發該退款路徑。
當然了,在發起采集時可以先判斷平臺有沒有用戶的收款卡信息,如果有的話可以選擇合適的付款通道將錢支付出去。
觸發以后,在原退款訂單基礎之上生成一筆付款單。
該付款單是明確的“退轉付”,與原退款單關聯,付款類型定義為“退款轉付款”。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就是付款與原退款在信息上的強關聯,特別是狀態的聯動。
為什么?
因為退款業務是受到原支付單強制性限制,就是總退款金額不能超過原支付金額,而且,退款付的付款發起的前提是原退款單失敗是由于超時效了。
如果退轉付的付款業務不受上述條件的強制約,那么就可能發生資金損失,產生超額退款。
基于上述的控制鏈,那么退款狀態和付款狀態之間應該構建起聯動性,退轉付的狀態去更新原退款失敗的退款單的狀態,原退款單的狀態開始了新的流轉。
四、退轉付,流程解析
基于退轉付的業務規則和模型,梳理整個退轉付的核心流程,一步步展開,得到最后的流程圖
先定全局流程
整個流程圖有三個泳道組成,左邊是退款業務發起方,右邊是退款渠道,中間是支付核心的退款處理流程
再定退款流程的分支
退款處理流程部分也包含三部分,超過退款時效的退款處理、退款主流程、正常退款處理
其中兩個子流程之間有一條通路,通過退款失敗是否超時效鏈接
對流程圖進行細化
基于上面的設計框架進行細化,即可以得到完整的流程圖,如下圖所示
- 退款發起:業務系統發起退款申請,用戶取消了訂單、申請退貨、售后等一系列業務操作,產生了退款業務;退款請求發往支付核心
- 退款主流程:支付核心接收到退款請求,在主流程上退款模塊創建退款單,然后判斷退款時效是否超期,該判斷是分化出兩個子流程的關鍵節點
- 正常退款的處理子流程:在沒有超期的情況下判定為正常退款,請求原付款通道申請退款即可,不過這里要特別注意,對于退款失敗的情況,要再次判斷是否因為超過退款時效,從而有一條從正常退款流程轉入退轉付流程的通路
- 超過退款時效的退轉付處理子流程:如果最初的退款判斷出,超過了退款時效則創建退轉付訂單,完成收款賬號信息獲取以后發起付款申請
- 退款結果通知:對于成功的退款或者付款結果通知業務方
- 失敗業務的處理:對于失敗的付款或者退款根據失敗原因進行處理,是調整后繼續發起或者將失敗結果通知業務方;比如退轉付失敗原因是收款賬戶信息有誤,則返回用戶進行修改后重新發起;如果是付款賬戶余額不足,則進行充值后再次發起
- 最后要說明的是,退轉付的付款業務應該歸屬于“退款”模塊,或者說退款業務,而不是付款業務。
更精確的描述這個能力,我覺得應該是“基于付款能力的退款產品”。
專欄作家
陳天宇宙,微信公眾號:陳天宇宙,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多平臺支付領域專欄作者,十年資深產品;專注為10萬支付產品經理和支付機構以及企業提供深度支付內容和服務!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業財一體化,還得在對賬那塊兒找補一下
除了退款轉付款的流程以及訂單狀態的變化,那么隨之發票的屬性也會跟著變化,同時,訂單是否關聯哪個崗位同學的獎金,獎金是否要撤回、抵扣?不撤回的話,那么在什么范圍內可承受,由公司將這筆獎金分紅轉為成本支付款,后臺記錄統計都要更新。
退款轉付款。退轉付的思路是OK的,不能退,就逆著走付款的渠道,轉為成本款,等等的方式在平臺形成記錄。
先贊后看,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