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總結 | G端產品,很容易G

8 評論 3878 瀏覽 39 收藏 10 分鐘

在做G端產品的時候,產品經理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其他類型產品遇不到的問題。作者以其所設計的產品為例,總結個人在設計治理監管類產品中的一些經驗和要點,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社區作者思睿在《G端業務產品介紹》一文中將G端產品分為以下三類:

(圖片來源:《G端業務產品介紹》作者:思睿)

我個人比較贊同這個分類,并且想總結一下目前個人在設計治理監管類產品中的一些經驗和要點,也希望能和有類似產品經歷的同伴做個交流。

首先介紹一下,我們設計的產品是一個能耗雙控及雙碳監管平臺,0-1,面向區縣級政府客戶,重點監管轄區內工業企業的耗能及碳排放。

一、難點與切入點

做這個產品的時候,面臨的難點主要有兩個:

  1. 不知道需求。如果說做B端產品時的問題是企業往往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話,那么我們做這個G端產品時面臨的問題就是,用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當然也可能是雙碳領域總體較新的原因。
  2. 找不到競品。坦率講對于一個0-1的產品來說,目前我覺得調研競品是了解基本需求的最有效率手段之一,畢竟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攀登,有點像論文參考。但G端產品除非是面向公眾類的,一般很難找到可公開的競品。

說一下我個人的解決方法:

一是了解大量相關的政策和行業標準。尤其是對這種監管類產品,地方實行或試行的考核辦法、地方政府網站上每年披露的相關數據指標等等,都可能成為設計中的重點關注。

二是在功能/流程/目標方面,尋找相似產品進行遷移。例如我們要做一個政府給企業下發能耗指標和碳配額的功能,我參考了財務系統中的預算管理模塊,最終我們設計了用能預算模塊;例如我們政府能源監管平臺找不到公開競品,但是可以尋找一些企業及園區能源管理平臺。

我覺得這個過程很有意思,透過現象看本質,拋去填充的血肉(內容),在骨骼結構上是相似的,也就是功能/流程/目標。

二、面向決策人/購買者/領導的產品設計要點

眾所周知,G端產品用戶分兩類,一是決策人/購買者/領導,二是業務工作人員。前者一般關注可視化大屏,后者直接使用后臺業務系統。因此兩類用戶兩類產品的設計要點是不同的。

先說說可視化大屏。

1. 講故事是有結構的

首先,我們的大屏以宣傳展示為主要定位。大家知道在這樣的產品中講故事是一種重要需求。我將故事的結構總結為以下三點,由此形成一個閉環。

  • 過去:做出的努力
  • 現在:獲得的業績/成果
  • 未來:可收獲的價值、將帶來的收益、可使用的決策依據

以我們的能耗雙控及雙碳監管平臺大屏為例:

  • 過去:做出的努力。開展了多少節能技改項目、建設了多少新能源、走訪了多少企業、監測了多少設備等。
  • 現在:獲得的業績/成果。節約了多少標煤、降低了多少碳排放、拉動了多少投資、獲得了多少收益等。
  • 未來:可收獲的價值、將帶來的收益、可使用的決策依據。預計未來可取得的收益、預測的未來碳排放、通過數據分析為碳配額和能耗指標分配等提供決策依據。

在這個項目的設計初期,我犯的錯誤是只看到了“現在”(看了其他一些案例也有這個問題)。后來團隊中經驗更豐富的產品告訴我,業績匯報中還有重要的一點,為了取得這些業績“我”做出了多少努力(即我總結的“過去”)。

當然我們會發現,有時候“過去”與“現在”的邊界是模糊的,比如新能源的建設本身也可以視為現在獲得的政績,不要扣字眼,只需要設計的時候有這個意識:想想過去做出的努力。

此外,我們的產品實際上聚焦于能碳大數據,我們的大老板及產研主管對此做出的指示是同樣的:不能只做數據統計,一定要對數據進行分析,將數據轉換為用戶可用的結論、決策依據(即我總結的“未來”)。

可能在以前這種“未來”還偏向于畫大餅講故事,但是近年大環境不好,財政沒錢,政府客戶也越來越看重實際價值。這點對產品研發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產品經理需要對G端業務有更深的理解,可能還需要數據分析和算法工程師等的介入。

這里順便再和大家分享一點,以前我以為大屏的頁數最多也就三四五頁,多了就不叫大屏了。后來團隊里另一位產品告訴我,他們之前做一個市級項目,大屏頁數曾高達二十幾頁。如果是核心領導,往往關注前面的政績和亮點展示,如果是具體的業務領導,會再往后看看監管和控制手段的體現。

2. 功能

大屏的取數一般在業務系統,由于某些需要,有時候一些自動生成或采集的數據也會留一個手動修改的口子,這里不再展開。

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在跟進開發的過程中,我發現由于開發們的務實思維,往往會覺得某些功能是不必要的,產品需要額外告知開發:政府向上級匯報、宣傳展示業績是有這種需求的,對G端產品來說,講故事是一種優先級很高的需求。

三、面向使用者/業務工作人員的產品設計要點

業務工作人員一般使用后臺業務系統。他們雖然在產品購買上往往沒有決策權,但卻是產品的直接使用者。

1. 功能

我們做G端的產品,尤其是面向區縣級用戶的,在功能交互上越簡單越好。我之前在實習的時候有一次深刻的感悟,哪怕把所有的可選項都平鋪開,也盡量不要放在下拉列表里通過點擊一次后展開列表。

對于區縣級用戶,能讓用戶看見的信息就不要藏起來,能不讓用戶操作就不讓他們操作。信息層級越少越好,最好只有一層。

2. 形式

其實就我們同事的經驗反饋,G端用戶對業務系統也會有“好看”的需求,當然這個需求往往來源于決策人/購買者/領導。團隊里的設計曾說過他們之前做UI設計,客戶領導就站在他們身后直接說怎么改。并且客戶也會在審美上和設計師產生差異。

四、結語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個小小的雷點,我們這個產品成功了嗎?確實簽訂了幾家區縣級客戶,但是在回款上遇到了比較大的阻礙。大環境不好,地方財政沒錢,我們一個單子的合同金額又比較大。

或許就像我們大老板說的那樣,對于G端產品來說,首要因素是資源,次要因素是政策,然后才輪得到產品本身。

我的本篇經驗均來自于一個產品項目,可能不一定具有很強的普適性。大家還是要辯證地看待。

那么,下一篇再見啦。

本文由 @工凡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新人To G產品經理前來學習,目前處于項目開始階段,無從下手,看到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大啟發,而且我們公司沒有產品前輩可以探討,啥都要自己摸索,我以前也沒干過產品/(ㄒoㄒ)/~~嗚嗚嗚,亞歷山大

    來自陜西 回復
    1. 請教一下,有G端的培訓班嗎?
      前段時間參與了一個項目的需求調研,但就調研那么一下,就要寫方案,該設計哪些模塊,包括哪些功能,我太做不到了,該怎么辦

      來自吉林 回復
  2. 燃氣監管行業PM前來學習@-@

    來自湖北 回復
  3. 一般都是政府有了預算和項目后,再用產品去套,產品好不好倒是其次,主要是好看,能將故事。實質上是有點本末倒置的,但是大環境如此

    來自重慶 回復
    1. 確實是這樣的,挺有共鳴

      來自山東 回復
  4. 我也剛剛接觸了一個機關單位的節能監管平臺,踩了好多坑hhh

    來自山東 回復
    1. 哇,驚!引用的作者驚現評論區,哈哈哈我有一種被翻牌的快樂~

      來自山東 回復
  5. 學到了

    來自山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