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入職1周內,輸出產品規劃?(附案例與方法論)

16 評論 7885 瀏覽 215 收藏 18 分鐘

新入職的產品經理,如何在1周內針對B端產品輸出規劃和路徑?作者結合相關案例,分享相關產品規劃方法論,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B端產品是微積分模式,而C端產品是概率論模式

為什么這么說?

舉個例子。

如果你入職一家HR SaaS企業(即面向B端企業,提供組織人事、招聘管理、績效考核、考勤管理、工資稅收、社保對接、學習培訓等服務),主要負責考勤管理方向,你會如何進行產品規劃與迭代?

如果你入職一家互聯網娛樂企業(即面向C端用戶,提供圖文資訊、短視頻、中視頻、直播等服務),主要負責其中的短視頻平臺的產品迭代,你又會如何進行產品規劃與迭代?

顯然,這二者之間的產品規劃路徑,一定有所差異。原因是:

HR行業:它就像上學時,所有考試內容都在教學大綱以內,只要你規劃合理且努力學習,就可以取得不錯的分數。比如:

  • 政策明確:即《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
  • 業務明確:即人員流轉、人員招聘、績效考核、假勤管理、工資稅務、社保、組織培訓等
  • 需求明確:合規、降本、增效

娛樂行業:它就像旅游時,你的每個決策都會導致遇到不同的人、發生不同的事兒、看到不同的風景,最終的體驗也會天差地別。比如:

  • 政策變化:新鮮事物的出現,政策也是邊摸索邊制定(當然,此處指的是10-15年前,而不是現在);
  • 業務變化:上半年可能還是圖文,下半年就會變成短視頻,明年可能又變成娛樂直播,后年可能就變成電商直播;

所以,B端產品規劃/設計可以【以終為始,日拱一卒】,而C端產品規劃/設計,則只能【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這就像是微積分與概率論的差異。

前者目標、需求相對明確,關鍵是探索、設計、規劃最優路徑,從而快速抵達終點。比如計算一灘水的面積,只要把它分拆成足夠細的顆粒度,則一定可以達成目的。

后者目標、需求不明確,路徑選擇差異巨大,則只能通過不斷預測、行動、調整,最終才能抵達目的地。比如讓你給新同事安排一頓午飯,每個同學的口味、偏好、忌口都有差異,無法事前預測,只能邊預測、邊溝通、邊調整,最終才能確認。

二、新入職產品經理,如何在1周內,輸出產品規劃與路徑?

因為【B端產品是微積分模式】,所以應遵循【以終為始,全局設計/規劃;從始至終,最小閉環落地】的產品原則。

舉個例子。

筆者當年從教育行業轉到HR SaaS行業,負責考勤管理系統(一個SaaS系統中的子系統)。入職第一周的任務就是1周內完成某競品的深度調研,并確認系統重構方案以及未來3-6個月的規劃。

當時這個任務在內部已進行了2個多月,產品方案與需求文檔均已完成80%以上,但過程中發現方案不佳,產品邏輯無法閉環,不能繼續往下推進,只能推倒重來。

另一邊研發同學“嗷嗷待哺”,等著方案確認后,快速落地。

基于【需求是1,方案是0】方法論的指引,圍繞【需求】跟【方案】花了1周多時間,筆者做了以下輸出:

首先是需求上,梳理了當前待解決的1736條需求情況,明確需求迭代路徑。

基于當時的需求情況,明確了產品路徑,主要拆分為三大期:分別圍繞【排班】、【加班和假期】、【報表】模塊。

決策邏輯是:權衡需求量、目標客群、場景關鍵度三個要素。

  • 從需求總量/緊急需求量看,優先級依次是:假期、加班、排班、打卡、報表;
  • 從目標客群看,優先級依次是:加班、排班、假期、打卡、報表;
  • 從場景關鍵度看,排班、加班、假期、報表、打卡。

最終綜合權衡后,優先級是:排班、加班、假期、報表、打卡。所以一期是排班、二期是加班和假期(其實這二者可分拆,只是當時沒細拆)、三期是報表。

其次是方案上,主要輸出三張圖:流程圖、產品架構圖、實體關系圖,就像財務上的三個報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一樣,對于一個新業務、新系統的梳理、設計來說,這三張圖也是B端產品最基礎且最有效的工具。

至此,需求與產品路徑已然清晰,但如何落地依然是個問題。

當時就聚焦【一期:排班】以及【二期:加班】兩部分,遵循最小閉環和前后依賴兩個邏輯,分拆成N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之間相互獨立,互不影響,最終逐步進行迭代。

最終,歷經半年多,完成了既定規劃的一期排班與二期(加班部分),內外部的客戶反饋不錯。同時,也實現了考勤模塊多年來,在內部【最佳產品功能】競選中零的突破(每月1次,產品功能滿意度>4分(5分制),且投票客戶數>20人),獎勵2000元團建獎金)。

特別說明:實際最后并未走重構的邏輯,而是基于【需求優先】原則,實行優化不合理結構與需求并行的方式(至于原因,可見總結部分)。

三、甜點時刻:看久了,茶歇,上甜點

如果總結整個過程的話,可能對你有以下幾個參考價值:

第一,遵循B端產品的【以終為始,全局設計/規劃;從始至終,最小閉環落地】產品原則。

比如全面梳理需求,然后聚焦關鍵需求;

全面梳理產品架構,然后聚焦關鍵模塊;

全面梳理產品實體關系圖,然后聚集關鍵實體優化;

全面梳理規劃,然后聚焦第一期閉環。

最終明確關鍵產品路徑與規則,并進一步聚焦到每一個獨立可上線的項目上,逐步迭代直達終點。

第二,遵循【需求是1,方案是0】的產品方法論。

起初,重構是筆者接收到的關鍵任務,聚焦點都在研究各類競品的架構設計,因當時據說系統已經迭代了好幾年,已到了無法繼續迭代新需求的程度。

但重構解決什么問題?如果重構投入巨大,投入產出比是否合理?

最終破局點也是在全面梳理完需求,拿到對應的需求情況,以及明確產品路徑后,才說服了整個團隊,從現在看,無疑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第三,遵循【需求價值 = 新價值-舊價值-替換成本】的產品方法論。或采用產品價值 = 用戶價值 + 客戶價值 + 商業價值 – 用戶情緒成本 – 客戶情緒成本 – 服務成本。

重構的話,唯一產生的價值就是【商業價值】,同時,對用戶價值、客戶價值幾乎為0,用戶與客戶的情緒成本將激增(因重構就意味著更多產研資源投入,對需求的響應速度驟減)。

換句話說,新價值有限,替換成本高,明顯不劃算。

四、如何進行B端產品設計?

上面案例具備一定特殊性(即面對的是新環境,重大項目的規劃與設計),如果放到日常產品規劃與迭代中,是否還可適用?

從上述規劃中可知,落地【加班升級】與【綜合工時】兩個子項目時,如何進行產品方案設計,以及確認演化路徑,成為了下一步的重點。

B端產品規劃與設計都是微積分模式,所以為了避免思考不周、路徑不清,導致擴展性不足、前后返工等現象。

設計方案之初,依然遵循【以終為始,全局思考;從始至終,最小閉環】產品原則,將【全局】聚焦在【加班】模塊的設計,而將【局部】聚焦在當前可落地解決的能力之上。

關鍵點就是:全面梳理與抽象【加班】相關的能力,包含當前已有能力、當前緊急需補齊的能力,以及未來需擴展的能力。

同時,還需梳理清楚,下一步要做的【綜合工時】與【加班升級】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其與當前系統的關聯性。

以此類推,當后續要進行迭代升級【假期】模塊時,也遵循對應產品原則進行設計。

特別說明:經過前期的迭代與思考,假期演化路徑設計時,進行了兩點的升級:

  • 需求量:將當前對應能力的需求情況,同步加入到演化路徑圖中,讓它的優先級顯得更清晰;
  • 能力顆粒度:將假期相關的能力顆粒度,拆分的更佳獨立、細致,就像高清地圖一樣,讓需求的顆粒度顯得更清楚。

五、如何進行B端產品規劃?

遵循【以終為始,全局設計/規劃;從始至終,最小閉環落地】產品原則。

B端產品功能模塊多,系統邏輯復雜,客戶需求分散等特性,決定了產品規劃的復雜度。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筆者有兩個親測有效的思路。

第一,戰略上必須決策,有舍有得。筆者所負責的考勤模塊,1年多時間解決了1000+條需求,確實提升了對應系統的能力,卻依然還有4600+條需求待解決。

顯然,如果繼續采用這樣的產品路徑,并不是一種好策略。資源有限,需求無限,必須進行戰略決策,進行產品規劃的取舍。

聚焦主要圍繞這么幾個方向展開:

  • 目標行業:全行業 vs 核心行業,哪幾個行業優先?
  • 目標企業規模:初創企業(0-50人)vs 中小企業(50-200人)vs 中型企業(200-700人) vs 大型企業(700-2000人) vs 巨型企業(2000-10000人及以上),哪個規模優先?
  • 目標角色:用戶價值優先(即考勤HR/業務員為主) vs 客戶價值優先(即企業CEO/老板為主) vs 企業商業價值優先(即企業科技能力/營銷能力為主)?哪個角色的需求優先?
  • 需求類型:關鍵行業的重大型需求 vs 全行業通用性需求 vs 實施/銷售/續費卡單需求 vs 付費的定制化需求?哪種類型的需求優先?

經過反復的討論與數據驗證,最終形成以下決策:

用戶價值優先(即考勤HR/業務員為主),聚焦三大行業(你看不見,看不見)的X型企業(不可說,不可說)的通用型需求,且不做重大型項目(一般指超過1個月以上周期)

第二,全面梳理路徑,貼合戰略落地,全面權衡產品能力、需求量、成本,形成最終項目規劃。

  • 全行業需求量大,目標客群需求量也大,則優先級高(P0);
  • 全行業需求量小,目標客群需求量大,則優先級可調高(P1);
  • 全行業需求量大,但目標客群需求量小,則優先級適度放低(P2);
  • 全行業需求量小,目標客群需求量也小,則可暫時忽略(P3)。

放棄P2/P3級別需求,聚焦P0、P1需求。

再進一步權衡P0、P1需求,是否通用/關鍵產品能力?是否投入成本大(超1個月工期)?

  • 如果投入成本超1個月,則優先級下調一級;
  • 如果能力不夠通用,則優先級也下調一級;
  • 如果不是產品關鍵能力,則優先級也下調一級。

最終形成一個規劃:優先做P0項目,其次做P1項目。

六、晚餐時刻:吃完散席,下次再聚

1、B端產品設計是微積分模式,而C端產品是概率論模式。所以B端產品規劃/設計可以【以終為始,日拱一卒】,而C端產品規劃,則只能【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2、 B端產品設計/規劃,遵循【以終為始,全局設計/規劃;從始至終,最小閉環落地】的產品原則,解決規劃無章法、產品方案設計不全面、產品路徑不合理等,導致前后迭代返工、相互矛盾等問題。

3、同時,一定優先遵循【需求是1,方案是0】的產品方法論。

專欄作家

邢小作,微信公眾號:邢小作之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枚在線教育的產品,關注互聯網教育,喜歡研究用戶心理。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從您這篇文章上感受到了自身與優秀產品經理之間的差距與不足,希望大佬以后能再輸出點干貨,讓我們學習學習

    來自浙江 回復
    1. 客氣了,只要多實踐、多總結,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一起努力~

      來自北京 回復
  2. 真的是學到了

    來自上海 回復
    1. 這對于作者來說,是最好的反饋了,哈哈

      來自北京 回復
  3. 2B有明確的需求后,可以按照你這種思路往下迭代沒問題,如果需求本身不明確的前提下,如何輸出規劃

    來自福建 回復
    1. 需求不明確,那就要明確產品方向與產品定位??蓞⒖嫉膸讉€思考方向:
      1、看用戶:需求不明確的話,可能是對客戶/用戶的了解不夠,建議就是走出去接觸他們;
      2、看競品:選擇1-2款核心競品,看看他們的新功能、主打的市場等,是否可跟進或差異化競爭;
      3、看行業:關注對應行業的政策、發展趨勢等,是否有新的變化
      4、看自身:回到產品定位定位上,看當前客戶結構、用戶群體,是否可總結出一定的特性,明確自身產品的定位,以及與競對的差異。

      來自北京 回復
  4. 為啥看不懂????

    來自山東 回復
    1. 哈哈,內容可能偏自身工作,理解起來確實會有難度,但為了保證是自身的實操經驗,所以只能如此,期望后續可以再提煉簡潔、易懂一些

      來自北京 回復
  5. 大佬太強了,好細

    來自浙江 回復
    1. 客氣,一起學習交流,哈哈哈

      來自北京 回復
  6. 干貨滿滿,受益匪淺!想請教大佬,B端重構涉及多個業務方的需求如何判斷優先級和關鍵程度?

    來自湖北 回復
    1. 我的經驗是:區分需求對不同業務方的影響力與收益兩個維度,可以簡單畫一個二維表格,橫軸是影響力,縱軸是收益。

      如果對于需求來說,對應業務的影響力大,收益也大,優先級肯定就是P0;

      如果是影響力大,收益小,那優先級至少也是P1(否則它會直接把你否決了);

      如果是影響力小,收益大,則優先級可以是P2(當然,這個P2跟上面的P1,需具體情況再分析,有可能這二者優先級會顛倒);

      如果是影響力小,收益也小,則優先級可以是P3;

      來自北京 回復
    2. 學到了,謝謝大佬,關于對業務的影響力我是否可以理解為 影響業務的工作嚴重程度?因為我們提的很多需求都是基于公司制定的辦法和規章制度,所以一般只有出了新的規章制度和一些影響業務日常使用的需求我們會優先跟進,收益這部分我確實不太了解呢

      來自湖北 回復
    3. 嗯,那可以先試著給需求跟角色分類。

      從需求分類看,你說的規章制度等,都屬于合規類需求,可定義為基礎型(或叫符合預期型);但一款產品只提供基礎型需求,對客戶的價值可能有限,所以就可以在考慮增值型(或叫超預期型),甚至里面可進一步細分;

      從角色分類看,你除了滿足用戶(即使用產品的人),還可考慮客戶(即購買產品的人),相關利益者(即與你合作的上下游的人),以及企業自身商業價值(即如何更好的盈利增收)

      收益不明確,可能是因為你形成了定向思考,框定了自己的需求,就只是基礎需求,也框定了收益人,就是用戶(或客戶)

      來自北京 回復
    4. 學到了!感謝大佬,向您多多學習,請問您有公眾號或者別的平臺賬號嗎?想持續學習~

      來自湖北 回復
    5. 公眾號跟簡書都有,不過更新頻率基本跟這里一致,名字也是我這個名字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