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產品設計必備!九大原則助你打造卓越產品(收藏版)

6 評論 4684 瀏覽 55 收藏 16 分鐘

G端產品的產品設計也需要考慮多個方面,比如做好安全設計、貼近客戶需求等等。這篇文章里,作者就總結了To G產品設計的幾大原則,不妨一起來看看,或許會對你有些幫助。

產品經理,這一角色,既是產品的締造者,也是團隊的領航者。他們不僅肩負著產品的成敗,更對投入其中的每一位團隊成員負有深重的責任。產品設計,作為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產品設計,這可是個技術活,得有點“承上啟下”的本事。對上,得搞定那些挑剔的用戶,讓他們心滿意足;對下,還得指揮那些“程序員大哥”們,告訴他們怎么干活。

鑒于產品設計的重要性所在,分享一些我在產品設計中會去思考和把握的幾點原則。

一、安全規范第一,體驗效率第二

在G端產品的江湖里,信息安全與規范猶如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提醒我們:安全規范第一,體驗效率第二。

為何這么說呢?你想,若是產品出現安全漏洞,那不就是數據丟失這么簡單,搞不好你和公司都得吃不了兜著走,從此“退出”江湖。

所以呀,設計G端產品時,我們得像巧手的匠人一樣,先打造一副堅固的鎧甲——安全體系。穿上這副鎧甲,我們才能放心大膽地去追求所謂的“如絲般順滑”的用戶體驗。

G端產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做安全設計:

  1. 登錄安全,即限制用戶登錄。什么人可以登錄,什么人不可以登錄。比如登陸時采用:賬號+密碼+隨機校驗碼+短信驗證碼+Ukey中的多種認證方式進行登錄。
  2. 界面安全,不同職責人員所需要查看或編輯的頁面不相同。比如通過對職責分配不同菜單功能權限來滿足要求。
  3. 數據安全,在網絡環境下安全高效的運行,避免數據丟失和被盜取。比如數據傳輸采用https安全傳輸方式進行數據傳輸,且盡可能使用post、get等安全的請求協議,同時對請求內容請求端加密,服務端解密的操作。

二、國產化適配要做成產品的標配

政府部門都是配備有涉密內網和工作網,部署在涉密內網的系統要過分保,部署在工作網的系統要過等保。

除了國產化環境下的數據安全,還需要考慮到異常操作下的數據保全。

舉例來說,我之前做的一個業務系統統就遇到一個問題,因為產品對操作過程中的硬件設備的異常情況兼容性沒有做到充分考慮,導致客戶丟失了辦案過程中的音視頻數據。

總結來說,這就要求你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需要對產品提前進行國產化環境的適配,分保等保的測評,異常情況的兼容性處理。

當一款產品完成開發上線之前,可以要求測試人員在國產化的環境中做一遍兼容性測試。

三、商業化的安全必須要設計齊全

軟件產品不同于硬件產品,可以做到每套設備的單獨發貨,不存在產品被copy復制的風險。

軟件產品的發貨主要是提供一個安裝包或賬號地址,這樣就需要在商務上多做一道功能設計,避免產品輕易被別人竊取,或不受控制影響到產品的正常銷售。

因此,在產品設計之初就需要基于商業場景的考慮,做好如下幾點的產品設計:

  1. 用戶授權機制——即通過授權碼或激活碼的形式,限制未購買產品的用戶使用;
  2. 服務到期機制——當產品試用到期或服務到期之后,就得增加服務到期的提醒或不能繼續使用的限制;
  3. 賬號權限機制——對于涉及到功能菜單、多級賬戶、一號多開、多賬號并發、系統名稱顯示等配置權限,必須要進行初始化配置,不能允許客戶自行配置。

舉個反例,當初我們在做某系統的時候,剛開始著急推出來的版本,并沒有激活碼這個機制。這樣就導致代理商拿到公司的軟件安裝包之后,可以不經過公司授權就賣給多個客戶同時使用。

四、具有為用戶設計產品的思維意識

產品設計的時候我們始終要保持一個意識,那就是我們是在為我們的用戶設計產品,我們所設計的東西需要用戶能夠容易感知,容易理解,容易操作。

我們是在設計一個產品,而不是在設計一個藝術品,沒必要去追求局部細節的盡善盡美。

要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如果按照眼前的產品設計開發出來的產品,是否能夠幫到他們解決問題,是否能讓他們的工作變得更簡單,是否符合他們的審美和操作習慣。

在此基礎之上,如果我們的設計能夠從美感、技術高度、獨特性上給用戶帶來沖擊,那么這樣的設計就更容易贏得用戶的贊許。

五、把握住產品需要滿足的業務屬性

產品設計始終要圍著業務轉。

To G產品本質上應該緊貼客戶業務需要,讓原本效率慢的快起來,讓原本流程繁瑣的簡單化,讓原本無法完成的變得可實現。

因此,To G產品設計無論用怎樣花哨而又高大上的技術、流程、方法去實現,都不能離開業務的初衷,也就是原有模式里核心業務。

新產品可以向業務的上下游拓展邊界,也可以合并或優化核心業務,但不能無緣無故的刪減或者捏造核心業務。這樣會偏離客戶的需求,導致產品被客戶“唾棄”。

把業務抽象出來的根本屬性,就是四個字——“供需關系”。

任何一個組織機構的業務模式抽象出來,無非只有兩種:上級發布命令并審核推進情況。下級執行任務并反饋完成情況。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的拆分下:最上層領導,關注的是事情被推進的情況及對結果進行評估,于是需要任務審批、數據統計和異常預警等監督功能。而基層人員,自然是關心事情是否能高效完成以及是否能解決業務問題,于是需要流程化的業務開展,自動化的數據錄入,智能化的任務處理等執行功能。

為此,我們可以清晰的整理出在產品功能設計上的兩個必須有的屬性:監督與執行。

六、別忽視掉用戶的年齡層次和文化水平

做產品首先還是得搞清楚使用我們產品的用戶是誰,用戶的畫像長什么樣。

就G端產品的用戶來講,有浸泡著互聯網發酵罐,熏陶于開放創新文化氛圍下成長起來的90后檢察官,也有被迫跟隨著互聯網時代潮流,裹挾著適應信息化工作的60后領導。有懂技術、懂產品、懂設計的信息技術部門的工作者,也有不懂APP是啥,不會拼音輸入法,不知如何定位簽到掃碼的輔助工作人員。

文化水平的高低考驗著我們的產品在頁面文案描述上的呈現功力。太通俗會覺得沒水平,太高逼格會覺得不接地氣,為此還得盡量貼近他們的現實工作場景。

人員年齡層次的差異決定了界面設計的色彩搭配和字體的大小要靈活應對。當人員年齡偏大時一定要加粗加黑加大顯示頁面信息;當人員年齡偏年輕化時,要多考慮頁面搭配的時尚化,字體、字號、字色、背景等要體現出明顯的層次感。

七、不要自行腦補應該遵從用戶

有一種死的很慘的產品,不是功能做的不全,反而是需求做的太多。TOG市場最大的特性就是:教育市場這件事,企業根本做不了,也做不到。

有些產品經理做出來的產品,存在明顯的“過度規劃,超前設計”的問題。

因為沒有和客戶進行需求的調研,或調研需求過程中對于一些細節掌握的不全,在產品設計中只能自行腦補業務流程,為此帶來很多非必要的、不實用的、不合理的過度設計。

原本客戶的業務規劃只完成了50%,但你的產品卻做了90%。很多客戶連業務規則都還沒有想好,卻要他去用你給他設計的“大而全”的產品。

客戶一定不會因為你做的產品“包天包地,包山包海”而點贊,只會因為這個產品給他帶來額外的工作負擔而反感。

那么,應該如何去避免呢?

很多時候用戶并不能很清楚地告訴你準確的需求點,而是提供一堆散亂無序,深淺不一,甚至前后矛盾的想法。你要做的就是原封不動地記錄下這些內容,從這些內容中,你可以標記出他們所提及的關鍵詞句,通過分類和歸納找到用戶最關注的核心內容以及要完成的關鍵任務。最后,通過這些關鍵的內容和任務串聯出整個業務流程。

對于業務流程不清楚的地方,千萬不要自作聰明、自以為是、自行腦補,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問用戶。

八、可做可不做,最佳選項是不做

在很多東西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將精力投入在不斷挖掘確定性的東西上。通過抽象、歸納和總結找出主要的流程和核心的目標。

對于確定要做的東西進行優先設計,對于可能存在變化的部分盡可能簡化設計,對于不確定的需求就暫且不考慮功能設計。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因為,產品功能上線后,不可隨意的下線,即使只有20%的用戶在使用這個功能,下線也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但沒有的功能,卻可以很容易上線,即使只有20%的用戶使用了新上線的功能,也不會影響到其他80%的用戶。

有一點你要明白:當我們的用戶越多,功能就會做的越多,用戶在產品里面用不到的功能也會越多。結果產品會變得越來越臃腫,客戶就會覺得越來越不好用。

新產品設計在滿足客戶核心業務的基礎上,多做10%的探索就足夠了。其他的功能設計可以寫進建設方案里,嘗試用建設方案的形式和客戶做可行性的探究。

待其印刷到紙面上,你再落實到產品上。

九、強調復用前提是產品足夠有用

在產品功能設計和數據表結構設計上,有些產品經理喜歡去做一些通用模型的抽取,美其名曰“考慮將來的復用性”,但也正因為過于強調復用而陷入了產品的過度設計。

當產品沒有被大規模的使用,沒有在市場上得到客戶驗證有用,去做功能復用的設計只是徒增成本費用。

新產品第一階段的設計所要完成的是總體框架的清晰完整,業務流程的全面規范,功能界面的合理布局。

產品復用性設計的越多,產品研發需要投入的人力成本就會越大,產品上線的時間周期也會變得越長。

而大部分情況下,G端產品或項目都是提前鎖定了合同金額,想要通過增加產品功能來讓客戶額外掏錢,幾乎是不可能。所以,復用設計帶來的產研成本的增加,只會轉移到產品或項目的利潤縮減之上。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對于大部分客戶來講,并不具備產品思維,因此很多時候也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功能,希望產品做成什么樣子。也許客戶在使用了一段時間的產品之后,才知道自己想要的,那么你在產品初期所做的復用性設計都將變得一文不值。

產品的打造是一個持續迭代的過程,“先有再優”的思想應該貫穿產品設計的始末。

最后的話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一定要有產品設計不可逾越的原則。

為什么你知道的理論很多,我寫出來的東西一看不懂,不看也知道,但還是在做產品的時候不會運用到這些原則。那是因為,你摔過的坑還不夠,你掉進了坑里卻不知道原因在哪里。所以,還會在相同的問題上再次掉進去。

本文由@武林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先有再優這個說的非常好。
    面對toG項目的定制化特點,如果沒有一套好的架構設計,每個項目都來一套單體系統,每個單體系統都做大量的個性化需求,那后期的維護成本太大。
    不過對于一家新公司,在早期沒幾個項目的時候確實不要考慮太多通用能力,成本高點也要先忍著,避免沒有足夠的項目數據造成分析失誤導致無效設計,那樣只會造成更多的成本,還要延誤大量時間。

    來自湖南 回復
    1. G端行業特性如此,沒有必要做太多發揮

      來自江西 回復
  2. tog精髓就是先有再優,博主說的很對。但是我一開始不懂,總是喜歡做個大而全完美可復用到其他項目的產品,所以導致自己腦補了一堆不需要的需求,經常把自己陷進去。導致項目的交付節點一延再延,現在做多了終于體會到了,做tog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發散,多找客戶聊聊,不確定的需求打死也不要做。

    來自江蘇 回復
    1. 有同感

      來自江西 回復
  3. 哈哈做了好多toG的項目售前,您說的太對了

    來自北京 回復
    1. 感謝閱讀。

      來自江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