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G行業三大平臺設計思路,一篇文章全掌握
在To G行業,有三種大型平臺:數據平臺、業務中臺和運營平臺,不同平臺的重點和設計都不一樣。這篇文章,作者總結了自身的設計經驗,給大家講解如何通過平臺來支撐產品的設計和發展。
做產品這事兒,時間長了,你就會有種感覺:業務需求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產品功能設計也跟著膨脹,銷售的需求更是變得比翻書還快。單一的產品?哼,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這個大胃王!老板經常一句話就把你打回原形:“這個產品和之前那個差不多,趕緊給我做出來!”
于是,隨著做產品的深入,我們就開始要進入到平臺的設計范疇,通過平臺來支撐產品的設計和發展。
那么,G端行業做產品,主要涉及到哪些平臺呢?筆者這里就給大家曬曬我們做過的幾個平臺,順便總結點設計經驗,讓大家一起少走彎路,多走花路!
一、數據平臺設計——要有的、要亮的、要用的
1.凡是系統必須配有數據平臺
政務領域的信息化產品,買單的不是使用的。
為此,就會存在兩類用戶對產品的不同需求。業務部門的產品需求自然不用多講,就是產品要好用不要給他增加工作負擔,別給他找麻煩。而領導層(也就是決定買單的人)他并不太關心產品是不是好用,畢竟他也不用,他更關心的是產品能不能被看到,能不能體現出政績成效。
采購硬件產品看得見、摸得著;建設辦案用房能參觀、能體驗;唯獨軟件產品,沒有實體東西,就一個網址賬號,很難讓領導感知到這東西有啥好。
雖然業務系統只是服務于業務部門,那是不是就只需要把產品功能做好就可以。很多產品經理都是這種“終端用戶”思維,也是單純的“匠人思維”,不能說這種思維不好,只能說更適合C端產品。對于G端產品會有一些不一樣,如何把產品“包裝”出來,讓領導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對于政府單位的客戶來講,“看起來不錯”比“用起來不錯”更重要。
我之前就納悶,為什么有些客戶的微信公眾號啥內容都往外發。就是帶個無人機出去飛了一圈,沒有收集到有效的線索,沒有針對某個案件的取證,真的就是帶出去飛了一圈,就這么個事情也得整兩張照片寫篇新聞在單位公眾號中發出來。后來我想明白一點,干了活就得讓大家知道,就得讓領導看到。
回到產品設計的角度來講,只要你在做某個業務系統設計,就一定要考慮規劃上一個數據平臺,這個數據平臺也許對業務部門沒啥卵用,但是對領導特別有用。
數據平臺即是讓工作成果可以被單位的領導看到,也是讓單位的領導可以給外部參觀考察的領導做成果介紹。
當然,部門領導也有對業務監督管理的需要,有數據可以客觀且直觀的呈現出來,還是要方便不少。即可以及時發現風險、主動干預,也可以作為分析決策的依據,還便于作出成績向上報喜。一舉多得。你看,數據平臺是不是成了一種“剛需”。
2.3D酷炫——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在TOG市場,客戶已經不再滿足于二維的數據圖表,開始對貼合“數字孿生”概念,采用虛實動靜結合的3D數據可視化趨之若鶩。
從過往給客戶做產品演示收到的反饋,和近些年各廠家做過的數據平臺案例來看,數據平臺設計在表意清晰、維度正確、布局合理的基礎上,高端、炫酷的可視化效果,會更容易博取用戶的眼球,獲得用戶的贊許,在產品競爭中脫穎而出、順利中標。
那么,怎么讓數據平臺體現出酷炫的效果呢?
基于看過的各種可視化數據平臺,總結出一些共同的特性:
- 采用科技感、科幻感、未來感的顏色搭配,如:紫色、藍色、深灰色。
- 構建出強烈的空間感,信息填充豐富且飽滿。
- 內嵌高精度的3D模型,搭配貼合業務場景的光影。
- 豐富的數據流動、光圈閃爍、遠近切換等動畫效果。
牛逼的視覺呈現是保障數據平臺效果酷炫的首要關鍵,不過這也意味著要運用各種有含金量的技術來支持呈現。以下這段話可以用來做數據平臺介紹的時候,起到給“領導整不會、聽不懂”的效果使用。
“通過底層基于光流法的短臨預報技術,神經網絡深度學習技術,三線性插值的回歸算法以及基于WebGL的3D可視化技術,實現數據可視化平臺的超酷炫效果?!?/p>
3.別只顧著花哨還得注重實用
數據平臺不僅僅是展示各種酷炫的效果,也不是簡單的進行數據圖表的羅列,而是要通過數據分析,挖掘出數據所蘊含的規律、態勢、結論。切實幫助客戶發現數據背后隱藏的問題,預測業務發展的潛在規律。
因此,在設計數據平臺之前,需要充分的客戶調研,弄清楚:需要構建什么樣的數據平臺?構建數據平臺希望解決什么問題,起到什么效果,達成什么目的?
我認為,從G端產品過往的設計經驗來看,數據平臺主要是滿足三個方面的需求:數據分析統計、流程監控預警、業務實時指揮。
1)數據分析統計:數據統計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領導通過數據全面了解業務,科學進行決策。在做功能設計的時候,就需要基于客戶的目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思考通過那些數據指標可以達到用戶想要的東西。
2)流程監控預警:在G端場景中,通過監控實現對業務數據異常預警和分析定位,幫助領導及時采取控制措施,即保障業務損失降至最低,影響范圍縮至最小。
可以做到的監控場景有哪些呢?
- 業務監控
- 硬件監控
- 系統監控
- 應用監控
- 網絡監控
- 流量監控
- 日志監控
- 安全監控
- 性能監控
- …….
3)業務實時指揮:包括即時指揮調度、任務生成與下發、任何跟蹤及執行情況反饋等功能??梢灾С治臅?、圖像、音視頻等多種指揮手段,可以提供外部系統數據接入的標準通信協議。
可以有哪些設備應用于指揮調度呢?
- 無人機
- 取證車
- 單兵設備
- 對講機
- 各類場所攝像頭
- …….
二、業務中臺設計——業務組件化,組件服務化
1.業務中臺設計屬于不緊急但卻很重要的事
上線發展了一年后的G端產品,迭代的成本會逐年增加(當然上線一年多也沒賣出去幾套的產品,不在我這個話題的討論范圍內)。并且,產品內部要保證各業務線產品功能的一致性也變得越來越不容易。為解決這一問題,中臺、組件會是你的不二之選。
業務中臺的建設就是針對各業務條線的產品進行抽象和設計,讓產品就像搭積木一樣靈活組建?;谥貜屠矛F成產品的組件,快速組裝出新的產品,從而節約產品開發成本,高效支撐新業務條線產品的開展。
由于互聯網行業多年來信奉的“快魚吃慢魚”模式,大家在做產品功能優先級排序的時候,往往會傾向于去做業務價值最明顯的,可以最快上線帶來產品收益的事項。而業務中臺屬于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項,自然就不在大家的任務序列之中。
那么,為什么還要去做業務中臺的設計呢?有如下幾點思考:
- 帶來能力沉淀:怎么體現出一個軟件企業的“固定資產”,業務中臺就是把多年積累下來的產品設計經驗沉淀下來,變成一個有價值的“虛擬資產”。
- 實現快速響應:市場環境瞬息萬變,我們不能保證每一次都做到領先競爭對手一點,當一個新的業務出現,即使在信息比競爭對手滯后的情況下,也要能夠實現快速響應推出新產品。
- 保障產品穩定:當產品設計的功能模塊越來越多,有必要降低各模塊之間的耦合性,避免一個功能模塊出現問題,導致整個產品無法使用,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 提升協作效率:基于業務模塊化的設計和管理,可以對各業務產品提供統一的功能模塊,省去每個產品經理重復造輪子的工作,減少產品和研發之間的相互霍霍。
2.既要考慮業務發展也要兼顧產品迭代效率
業務中臺產品設計初期,沒有必要為未來不確定的事情提前做過多的布局,適度的業務邏輯抽象,彈性的復用功能設計即可。因為很有可能未來根本用不到,掉進了過度設計的坑里。
在沒有明確的產品收益的情況下,強行采用中臺理念設計,不僅會造成業務系統設計的過于復雜,還可能會給產品的不好用,帶來客戶怨氣值的加壓加碼,氣到原地爆炸。
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 構建具有高包容性產品框架。業務中臺應該位于各產品框架的什么位置?和其他功能模塊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如何支持多個產品、多個應用端、多個角色、多種業態下的功能使用?這些問題,一定是基于對公司各業務產品線有足夠的了解,梳理出整個產品的業務架構的基礎上,去做出業務中臺的合理設計。
- 建立通用性的基礎控件和組件。大部分的產品都會涉及到一些通用的功能設計,比如頁面導航、數據錄入、數據展示、操作按鈕、反饋彈窗等組件,大家就可以直接復用。
- 共性功能模塊可以盡早抽象落地。比如基礎場館管理業務條線上的產品,涉及到的設備管理、用房管理、到訪管理、遠程指揮、筆錄管理、短信發送、人臉識別、消息提醒、電子簽名、系統升級等這些功能就可以抽離出來,做成通用功能模塊。
3.運用服務化的思維進行技術架構的設計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涉及到研發人員需要了解的,當然,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全能型的產品經理,能夠和研發同學在一個認知水平上展開對話,那么,你就有必要也看一看。
在業務流轉過程中,通過對業務對象模型的梳理和提取,建立不同的服務中心,通過各服務中心提供的服務能力支撐前臺各類業務場景。
這些服務中心不同于單個系統的模塊化,每個服務中心所提供的服務能力并不是單單給前臺的某一個業務系統或場景使用提供服務,而是對前臺所有的場景進行支撐。
從技術架構設計上,需要考慮到如下幾點。
- 代碼和數據庫完全隔離。業務中臺與服務中心的代碼、數據庫各自獨立,以服務接口的方式實現業務解耦。這樣勢必能對不同的業務模式、場景有更好的兼容性和擴展性。同時,可以擁有更快的需求響應能力和更好的產品穩定性。大大避免出現因為代碼、數據模型緊耦合帶來的應用迭代慢和系統不穩定的問題。
- 僅提供該業務領域的公共能力。如果將前臺業務中對業務領域所有的需求都在該服務中心實現,這些需求中不可避免會參雜著具有場景化、個性化的邏輯,一旦這些個性需求的邏輯落入服務中心,勢必會影響到服務中心的業務擴展性。所以,只有在業務上真正具備公共、共享價值的功能才能沉淀到中臺服務中心。當然,這也需要產品經理盡可能將個性化、場景化的需求剝離干凈。
- 僅以服務方式對外提供訪問。各服務中心之間提供服務功能接口,沒有特殊的情況,服務中心一般不提供涉及前臺用戶訪問的交互界面,服務中心之間及服務與前臺應用間均采用服務的方式進行交互。避免用戶交互的需求影響服務中心功能的共享性和穩定性。
三、運營平臺設計——用配置化設計,滿足多樣化需求
1.基于業務多樣化發展進行流程配置
當前一些aPaaS廠商,如國內的明道云、簡道云、氚云等,用戶通過可視化的系統頁面,無需代碼即可從零搭建出許多業務邏輯比較簡單且通用的企業級應用。包括,我們常用的釘釘,也是可以任何組合搭建出你需要的各種辦公審批流程。
零代碼或低代碼的系統設計已經成為了做B端行業應用的主流,G端其實也屬于B端產品的一個分支,為此,我們應該適應潮流、跟上時代,對于存在多樣化業務場景的流程,進行可配置化設計。
做運營平臺的設計,關鍵要梳理清楚哪些人做哪些事,以及人和事、人和人、事和事之間的聯系。從而輸出業務規則和業務流程,不同業務屬性,有不同的任務特性,通過業務屬性條件的設置來實現多樣化的任務配置。
2.基于客戶個性化體驗進行界面配置
在產品的銷售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收到各種個性化的需求,其中絕大部分的需求都是對產品界面效果、功能布局、文字圖標的調整。畢竟客戶也不懂怎么設計產品功能,只能是對看得到的頁面指點幾下,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產品效果,好給領導匯報自己選購產品也是費了不少心思。
因此,在產品的設計上(特別是互聯網端的產品),就有必要在后臺設計界面的個性化配置功能。這樣既可以快速滿足客戶的需求,也可以減少研發投入的成本,還便于做產品的版本管理。我們在宣傳服務云產品上,已經實現了PC端首頁的個性化配置。指南針產品,接下來應該也需要做這樣的設計。
如下的一些界面元素可以考慮做自定義配置:
- 產品/模塊名稱可配置。對用戶而言,產品要符合本地的特色,要體現領導的喜好,要迎合地方的政策,首當其沖要在產品名稱及功能模塊名稱上體現出來。
- 客戶基本信息可配置。我們做的G端產品,系統上不可避免要展示出客戶單位的名稱,因此,這個客戶名牌的配置就必不可少。如果涉及到需要對外宣傳介紹,那么對于客戶的簡介、地址、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都得做到可配置化的支持。
- 頁面排版布局可配置。這個功能對于互聯網產品來講,必要性會更大,因為互聯網產品大家都可以看到,如果界面和其他客戶完全一樣的話,有些客戶難免會感覺有點膈應。當然,也不是需要所有的功能頁面都支持可配置,只要做到登錄頁、首頁、主菜單頁等第一眼讓人看到的主要入口頁面實現可配置就差不多了。
為了減少交付實施的工作量,可以做好一些默認的配置。當然,這些配置的功能盡可能都要在我們內部的運營系統上,不要讓客戶去做配置的操作,減少客戶的工作,也是便于我們做集中的管理。
3.基于產品的靈活銷售進行功能配置
當前G端市場上的絕大多數產品都是劃分了基礎版、標準版、高級版兩個或三個型號版本,甚至還有基于功能模塊任意組合搭配的自定義版本。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便于制定出不同檔次的產品報價,以便于滿足省級、市級和區縣級不同級別客戶的采購需要。
要滿足這樣的多版本銷售,關鍵還是在產品功能上做出不同版本的區分,因此,就得設計好產品的功能模塊要支持自定義配置。
要做好產品功能的自定義配置,需要把握住如下幾個原則:
- 每個可選擇的功能都要具有價值。
- 功能之間不重疊、不相互依賴。
- 選擇的功能可以保障系統完整正常的運行。
- 未選擇的功能在界面的呈現上要不影響到展示效果。
如果產品需要區分出不同的版本銷售,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得做好功能菜單的配置化設計。
最后的話
政務信息化產品的設計不僅要滿足業務部門的實際需求,更要從領導層的視角出發,打造出直觀、酷炫且實用的數據平臺。同時,通過業務中臺的組件化和服務化設計,實現產品的快速響應和穩定迭代。最后,運營平臺的配置化設計將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和個性化體驗,為產品的靈活銷售提供有力支持。
沒有“一招吃遍天”的打法,只有不斷踩坑之后總結出來的一些教訓。
本文由@武林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ixabay,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當平臺鋪設的夠廣,個性化需求甚至個性化流程/功能來的就更多,部分個性化還是市級直接指定,在通用平臺下各種改造,這種情況讓我十分頭痛,這種情況作者一般怎么處理的。
區分客戶,確實有部分客戶想法多,還強勢。這種情況下,建議單獨出一個定制版本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