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電子墓碑”上,為TA獻上一朵山茶花

0 評論 3022 瀏覽 2 收藏 11 分鐘

互聯網時代,我們留下的數字遺產應該如何被對待?各家互聯網平臺都有自己的不同政策,比如豆瓣就推出了“已故賬號”。雖然“已故賬號”這類設定引發了一定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數字時代下個體的第四次“死亡”,或許可以因此來得更慢一些。

個體死亡之后,賬號該怎么辦?

類似的問題在《人生刪除事務所》這本小說里已經有所涉及。在小說里,每段數據背后可能都隱藏著不一樣的故事,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已故賬號”背后,亦藏著賬號使用者的自我和經歷。

圖源:豆瓣

這也引發出了互聯網時代所衍生出來的一個問題——

我們留下的數字遺產,應當如何被對待?

一、互聯網平臺都是如何對待“已故賬號”的?

在豆瓣上,已故的豆友賬號個人主頁上方會展示“用戶已故,此賬號已被鎖定保護”字樣,而在頭像下方有一個“山茶花”圖標,用戶可以點擊該圖標以紀念已故的豆友。

除此之外,平臺一側會將該賬號鎖定保護,該賬號也不再支持登錄。

圖源:豆瓣APP

B站也推出了類似的板塊,官方為已故用戶設立了“紀念賬號”功能。在2022年,該功能還進行了改版,每位用戶都可以提前設置“如果自己去世,自己的B站賬號將會被如何處理”,并提供了3個選項:

圖源:B站

國外的社交媒體平臺當然也針對已故賬號這一類型推出了相關的政策,比如Facebook曾推出“遺產聯系人”(Legacy Contact)功能,用戶可以指定一人成為自己的“遺產聯系人”,這位“遺產聯系人”可以發表文章和狀態,如宣布悼念儀式的時間地點,或是分享特別訊息,或是回復新的交友邀請,又或是更新個人資料及封面圖片;

除此之外,用戶還可以選擇是否給予他們的“聯系人”下載其圖片、狀態和個人信息的權利。不過,遺產聯系人不能以死者的身份登錄,也不能查看其隱秘信息。

圖源:澎湃新聞

雖然各家平臺處理“已故賬號”的政策各異,但基本上,平臺方都盡力在尊重隱私的前提下,盡量滿足親屬保存、紀念或刪除已故用戶數字足跡的需求。

二、問題是,怎么界定“已故賬號”?

關于“已故賬號”這一功能,大多數網友都比較好奇一點,即怎么界定“已故”這一狀態?

一方面,“已故”數據本身應當算是個人隱私,那么,平臺一側可以如何得知?

另一方面,這一功能的實施于平臺一側也有風險,萬一鬧“烏龍”了,那對用戶將造成冒犯,平臺一側也需承擔錯誤的后果。

不過,鬧“烏龍”這樣的事情只是小概率,因為平臺一側大多都有明確的規定,比如B站就聲明,“如果要申請紀念賬號,必須要家屬本人提供死亡證明、戶口本、身份證等證件,并由法務部門來進行核實?!痹谶@樣的嚴謹流程下,造成“烏龍”、或被有心人利用的概率可以大大降低。

但依舊其他維度的問題亟待考慮。

比如有網友提出“賬號是否等同于人”的問題,同樣是不可以被忽略的,因為這一問題還會牽扯到“賬號資產”的歸屬。如果賬號屬于個人,那么賬號資產應當有隨遺囑的轉移權;如果賬號屬于公司,那么不僅是賬號親友一側,公司一側也需要思考如何處理賬號更為妥當,以避免出現“人血饅頭”的現象。

是否需要界定為“已故賬號”、如何處理“已故賬號”等問題,起碼目前在互聯網上,還沒有一個達成一個統一的結論。

三、是否真的有必要設置“已故賬號”?

從產品上市、發展到最終退出市場,一款產品的生命周期終究有限,那么在有限的產品周期內是否需要設置“已故賬號”?這一問題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除非或者產品有一定的數字資產價值?!庇芯W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其實,如果站在產品屬性的角度來看,豆瓣和B站推出“已故賬號”、“紀念賬號”這類功能,并不會讓人覺得違和。

一方面,豆瓣的調性本身偏文藝向,集合了書影音的豆瓣就像是給用戶提供了一個精神角落,類似“電子墓碑”式的存在可以很好地與豆瓣社區的精神屬性相融合。

B站的調性雖然更為活潑且夾雜著鬼畜,但集成了各式各樣UP主、且內容主要由UP主支撐起來的內容社區,推出“紀念賬號”這一功能,反而更增添了一種人文關懷氣息,也可以增強用戶粘性。

綜合來看,這一功能在豆瓣和B站上可以成立的原因,更多還在于用戶精神屬性上的集中,以及社區這一基礎形態。舉個例子,你很難想象一款常見的金融APP設置“已故賬號”這類功能;但當這款金融產品更偏向社區屬性,且其用戶大都傳遞出較為統一的精神狀態,這一功能的違和度,就不會那么高了。

雖然,直白地將“已故”展現在用戶面前,多多少少會影響到用戶的體驗與感受。

只不過,“沒有明確的規定說能不能做,該不該做,怎么做,那一切合理的嘗試都是開路者?!?/p>

四、數字時代里的第四次“死亡”

目前有關數字遺產或者電子遺產的法律法規還不算多,但也有一些信息可供參考,比如從2021年11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就聲明:

自然人死亡的,其近親屬為了自身的合法、正當利益,可以對死者的相關個人信息行使本章規定的查閱、復制、更正、刪除等權利;死者生前另有安排的除外。

如何界定數字遺產的繼承與個人隱私之間的界限,依舊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豆瓣等平臺上設置的類“已故賬號”功能,確實為我們提供了寄托哀思和紀念的機會。

我們常說人的一生要經歷多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學意義上的死亡,第二次是社會關系層面上的死亡,當葬禮上的宣告結束之后,個人的社會身份會被注銷,從此在社會結構中不再占有位置;第三次死亡,就像電影《尋夢環游記》所說的,當最后一個人忘記你,這一個體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這將是精神層面上的死亡。

現在伴隨著數字世界的延伸,當個體在網絡空間上留下的所有信息和足跡被清除,人還會經歷第四次“死亡”。

“已故賬號”、“紀念賬號”這類功能的推出,就像是在互聯網平臺上豎起了“電子墓碑”,而這起碼讓數字時代里的第四次“死亡”,可以來得更慢一些。

 

文章內容部分,感謝@青苔 @別字君 @紅夜 @阿么日記 @流螢非火 @Way 等人在 天天問 貢獻的精彩回答~

關于“豆瓣對“已故賬號”的展示處理,是否值得其他App效仿?”你有什么看法?點擊鏈接,一起來聊聊~

參考內容:

  •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
  • “我死后,請清空我的B站賬號?!眧 來源:B站
  • 一個人去世后,他的B站賬號會怎樣?| 來源:B站
  • 過世后主頁怎么辦?Facebook推出遺產聯系人功能 | 來源:澎湃新聞

部分素材來源:天天問話題精選

「天天問」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旗下的互助問答模塊,致力產品、運營、營銷等領域知識的學習交流。

本欄目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運營@Norah 整理編輯發布,歡迎大家踴躍提問,一起交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