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體系】收銀臺搭建
很抱歉拖更這么久,進入二季度之后變得很忙,得把年初定的重要目標逐漸落地,有時候需要去外地出差,畢竟年底想拿個好績效,還是要做一些亮眼的東西出來,不過一年中真正可以做事情的時間基本也就二季度與三季度初,四季度后續即便做了一些東西,真正發力的時間也比較短了,話不多數,咱們進入正文。
一、概述
1. 什么是收銀臺?
收銀臺理解起來其實很簡單,簡單來說就是收錢的統一入口,最簡單的可以類比線下商超的實體收銀臺,畢竟互聯網很多系統建設的命名和功能其實線下實體的線上化
線下超市收銀臺的作用就是用戶統一付款的窗口,線上收銀臺的作用同樣如此,線下實體收銀臺支持多種支付方式,如現金、實體代金券/優惠券(國外)、充值卡等,映射到線上同理
甚至于線上收銀臺為了降低通道費用(不是唯一目的)而做的比較獨有的路由策略,在線下場景也能找到類似的場景,例如用戶結算的時候,有的收銀員會使用自己的充值卡付款(有折扣),簡直一模一樣
2. 收銀臺的能力模型
收銀臺的能力模型核心如下圖所示,簡單來說就是“三力模型”,即支付能力、營銷能力,降費能力,支付能力是收銀臺最基礎的能力,后兩種能力是基于現實需要衍生出來的能力
二、收銀臺系統架構
收銀臺的定位很直觀,屬于是收款/付款的門面擔當,所謂的門面就是對外是用戶可以直接感知的前端付款入口,對內又是前置業務系統實現真實資金交互的第一站,所以整體架構圖如下圖所示,看起來不復雜也比較好理解
三、收銀臺怎么做?
收銀臺系統建設其實就是圍繞上文中的“三力”模型來的,先解決基本的支付能力,然后再升級實現營銷能力與降費能力,下文也會圍繞著三個能力展開:
1. 支付能力
支付能力是收銀臺最基本的能力,支付能力聽起來可能比較抽象,更具象點來說就是支持用戶多種方式完成付款的能力,關鍵字:支付方式、付款,落到實際的系統建設上主要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收銀臺的前端展示部分,一部分是實際系統交互的底層接口,分開說明
?前端展示 :前端展示部分比較簡單,就是彈窗或單獨頁面,展示平臺支持的支付方式,用戶選擇支付方式,在三方支付APP輸入密碼/免密,完成付款動作
?后端接口:以下接口為核心收銀臺接口,并不是全部,可根據自己業務需要,進行增減即可
有了接口之后,不同系統怎么交互,可以參考下圖交互流程,為方便理解,大家可以對照京東的購物支付流程查看下圖,有的平臺會把用戶的操作步驟合并,但底層訂單交易邏輯是不變的,后續有機會分享訂單交易的時候再展開
2. 營銷能力
營銷能力也是收銀臺的一個重要能力,所謂營銷能力,就是平臺基于自己的實際業務需要,對支付方式做一些營銷推廣,可能是為了推行自己的支付通道(例如京東、美團等),也可能是為了拿到部分通道的營銷補貼或支付手續費減免,常見的手段是通過增加一些營銷文案或者調整支付順序等,如下圖:
因為營銷政策時常會變動,所以這部分可以做成配置化功能,可以更靈活地的支持業務訴求,支持按照業務線等維度配置支付方式和營銷話術、支付順序等,配置頁面如下圖:
3. 降本能力
上文中的營銷能力也包含部分降本的功能,例如把費率更低的支付通道順序排的更靠前,再或者針對一些費率比較低或者有些通道補貼的通道,加上一些引導話術,例如“立減xx元”等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通道路由也是降低平臺支付手續費的一個重要手段,對于通道路由可以展開說點:
早期三方支付機構基礎建設不成熟的時候,平臺搭建通道路由核心是為了提高支付成功率,后續隨著支付行業整體基礎建設的完善,平臺若是合規的支付業務場景,基本不會觸發平臺側的風控,通道路由的意義也就沒有那么大了
通道路由的核心左右轉向了降低支付成本,現在機構普遍做法是線上支付包裝成線下來實現降費目的,正常線上支付費率0.6%,包成線下的話,可以降到0.2%-0.4%,稍微有點交易量的平臺,每年都可以節省百萬級的手續費,就又夠老板換輛車了??
但是微信支付寶也不是傻子,如果大家都這樣干,每年得損失多少手續費,肯定會進行風控攔截,對于走這種方案的平臺來說,在保證降成本的基礎上,還要兼顧支付成功率,所以就需要通道路由
同時現在多數的線上包線下的解決方案,都是通過其他三方機構間連微信/支付寶,故在這里我們統一成為間連通道
通道路由有兩個核心要注意的點,一是路由的策略,二是路由灰度的控制,分開說下:
? 路由策略:這個比較簡單,就是什么情況下通過間連通道支付,什么時候直連通道支付(也即是合規通道,不觸發通道風控的通道),如果間連通道失敗了,系統怎么處理,路由策略這塊核心在于下圖的流程:
? 灰度控制:這個也比較好理解,因為微信/支付寶的風控策略的不確定性,我們要支持靈活控制不同業務線切入間連通道的交易量,風控嚴的時候,量可以調小,反之量可以調大,至于灰度控制是后臺代碼控制,還是后臺配置,這個視具體需要而定,控制維度大概就是業務線+交易量+支付方式
四、總結
收銀臺建設總體而言不算復雜,沒有太多業務邏輯,更偏向于接口與各系統之間交互層面,屬于通用基礎系統,核心思路就是圍繞上文中提到的“三力”模型去建設
以上,如果對你有幫助,希望不吝點贊、分享、在看~
本文由 @鯨爺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好文,正在學習者方面的知識
這個流程圖畫的有點隨意,流程順序怎么排呢?風險策略是如何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