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打車軟件不提供“電車/油車”的選項?

6 評論 7101 瀏覽 14 收藏 10 分鐘

有的人坐不慣某一類車,會有暈車現象,而有的人則無所謂,基于該類需求,打車軟件該不該提供電車/油車的選項,為什么呢?

上周六,晴晴搭乘了一輛順風車回老家,歷經一兩個小時的車程后,她突然感到強烈的暈車。以往乘坐家里的油車時,她并沒有如此強烈的感受,然而今天所乘坐的是電車,暈車的感覺格外明顯。

基于該類場景,為什么不能在打車軟件上選擇電車/油車呢?

一、為什么打車軟件不設置“電車/油車”選項?

1. 多一個選項,多一層篩選

大部分打車平臺的匹配機制都是基于地理位置和車輛可用性來進行匹配的,這種情況下,匹配的可行性是最大的。如果要增加電車/油車的選項,那么匹配的機制就要重新梳理和設計了,畢竟符合用戶需求且又在附近的車輛,也許沒有那么多,還會導致部分司機無法參與某些訂單,無形中增加了開發和運營成本。

多一個選項,意味著要多一層篩選,匹配效率自然也會有所下降。原本匹配的時間是隨著距離和價格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如今還得多一層車型的篩選,用戶要等的時間就更長了。

試想一下,原本只需要等待5分鐘,但是因為附近沒有你想要的“油車”,那你是不是還得從遠一點的地方調度過來,就變成了等待十幾分鐘甚至更長了。

2. 電車跑網約車,性價比更高

場景的建立是由市場的供需關系決定,當你的供應端有足夠的體量,才能在需求端釋放更多的場景來操作。

從經濟角度來講,跑網約車最適合選擇一輛省油耐用的車,這樣能夠降低司機的用車成本,從而提高收入,所以大部分跑網約車的司機都會選擇電車。

來源:網絡

從政策導向上看,一些城市為了減少污染和碳排放,也是鼓勵使用新能源車,這也導致了電車在網約車市場的上漲。

來源:網絡

如今尚不確定油車的占比有多少,再加上用車成本相對更高,如果因為車型要重新對打車費用進行定價,也需要考慮用戶是否愿意買單。

3. 用戶的需求存在主觀性

且不說有多少人有這類需求,但僅僅從用戶暈車的角度來看,并不能說明就是車型造成的。如果一名用戶是極易暈車的體質,那么他無論乘坐電車還是油車,其實也都會暈車。

但如果乘坐油車不會暈,而乘坐電車會暈車,那也許是因為電車和油車在駕駛過程中的習慣和緩沖有所差異,電車的啟動速度比較快,給用戶帶來不適感。這種情況通常是用戶的乘坐適應性導致的。

當然,造成暈車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乘坐者的當前的精神狀態、飲食等,其實都是容易影響乘車體驗的。

基于此,該類用戶需求其實會比較主觀,存在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需要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二、用戶需求多樣化,細分需求有必要都滿足嗎?

結合實際情況而言,有沒有這類需求,當然也是有的。有網友就表示:因為自身的問題,乘坐電車很容易暈車,所以打到電車取消,打到油車就上車。這樣反反復復的動作,也讓自己的打車時間增加了許多。

但很多情況下,這只是用戶的細分需求,他們的根本需求是:安全送到目的地就行了。但結合前面的情況,可以發現這里的根本需求是出行舒適,但顯然油車只是一種解決方案,卻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細分需求是無止境的,我們要看整體收益以及需要付出的成本,而不是不斷地滿足各類細分需求。

前面也提到,這個需求把“用戶主觀”納入了車輛選擇中。你可以這樣想 ,如果一個人非常強烈地需要選擇“不暈車”,也代表這個人對打車體驗的要求是更苛刻的,且這種苛刻具有主觀性。

如果支持了這樣的需求,那就代表平臺支持或鼓勵用戶的主觀評價去影響到實際用車時的運營評價。

但實際真應該如此么?答案顯然不是?;A運力場景,是兜底場景,用戶最敏感的實際上還是價格,其次才是效率。司機端亦是如此,不然為啥開電車呢?

這個細分需求,可以說在價格和效率上,對于平臺都是負收益和導向,因此不支持是完全合理的。

如果真的要做,應該去做專車、預約車這類更加高級的服務,在“價格不敏感”以及“時間不敏感”的場景下,提供更加充分的需求選擇。

三、結語

用戶需求有很多,不可能都一一滿足,一款產品在優化過程中,需要遵循其定位,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

但這并不意味可以忽略用戶的細分需求,有的細分需求雖然不是用戶的根本需求,但在特定的場景下又能夠為產品起到一定作用,提升用戶的體驗。

就好比順風車增設油車/電車選項,該需求在“順風車”這個場景下會比較適用。有網友曾吐槽:6個小時的車程卻要等2個小時的充電時長,屬實難熬,但油車是加完即走。因此,在該場景下,用戶若是有的選擇自然會比較好。

而對于專車和預約車服務,提供一個油車/電車的優選選項,可以作為對用戶需求的一種補充,也是服務的升級??梢阅J設置為“無偏好”,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偏好進行選擇:

  1. 根據優選規則,能快速匹配到對應車的,那皆大歡喜;
  2. 如果規定時間內,沒有匹配到優選車的,則給其他車輛,但需要客人在規定時間內確認(不確認,到期取消,可以繼續循環)。

因此,在考慮是否引入電車/油車選項時,打車軟件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 用戶需求:是否有足夠的用戶需要這一功能,以及這一需求是否在特定場景下顯著提升用戶體驗。
  • 運營和成本效益:引入這一功能的成本是否合理,會不會影響整體的運營效率,以及是否能夠帶來足夠的收益來彌補成本。
  • 市場情況:基于當前的用車市場進行清晰且合理的規劃,不可脫離實際市場談需求。

 

文章內容部分,感謝@紅夜 @WāngWénhào @瀚博 @LikiChen @風雨無阻 等人在?天天問?貢獻的精彩回答~

關于“從產品的角度看,為什么打車軟件不提供電車/油車的選項?”你有什么看法?點擊鏈接,一起來聊聊~

部分素材來源:天天問話題精選

「天天問」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旗下的互助問答模塊,致力產品、運營、營銷等領域知識的學習交流。

本欄目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運營@Ginny 整理編輯發布,歡迎大家踴躍提問,一起交流。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看需求價值,如果是過于細分,影響小,排的滯后一些

    來自北京 回復
  2. 黑金會員專屬功能:可篩選車型、車品牌,甚至車的顏色、司機性別、司機年齡,只要給錢,平臺有啥不能做的

    來自廣東 回復
  3. 沒有深入研究過出行平臺,但從平臺盈利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也許會比較清晰。
    平臺的盈利的,取決于交易成功的次數,以及每一單交易的客單價。
    而交易成功的次數取決于車輛供給和乘客需求。
    增加電車/油車類型選擇(以下簡稱該功能),確實會一定程度的提高暈車乘客選擇打車(而非地鐵)的概率,但這部分乘客畢竟少數,大部分用戶更在意快速、方便的到達目的地。
    但該功能卻會提高匹配車輛的難度,減少車輛供給數量,增加乘客等待時間,最終降低交易成功次數。
    并且,目前兩種車的價格應該是差不多的,因此增加車輛類型對于客單價的提升也沒有什么幫助。
    綜合考慮下來,總體上來說,該功能會降低平臺盈利,得不償失。
    未來,如果用戶對網約車的要求普遍提高(否則就坐地鐵),且愿意支付更高溢價的情況下,我認為車輛類型選擇功能遲早會出現。

    來自廣東 回復
  4. 個人認為出去車型篩選這一層外,可能還有需要針對區域間差異適配不同算法,比如電車在北方數量更少,全國通用一套計費方法和匹配機制顯然不合理,再細一點,不同季節不同地區的油車電車續航差異進一步擴大,比如北方冬季暴雪(參考美團/餓了么雨天/高峰期漲運費),顯然此時電車可用車輛數量的更少,是否要根據季節優化算法、匹配機制來平衡油車/電車的價格差異,如果真的做到這種程度的話,這項功能帶來的收益是否值得進行投入研發。如果只是籠統的全國統一采用相同算法和匹配機制,這項功能可能又略顯雞肋,不過愿意嘗試肯定是好事嘍。

    來自廣東 回復
  5. 專車的舒適感高,是不是哪怕是電車也不容易暈啊。
    暈不暈還是鈔票決定的。

    來自上海 回復
  6. 順風車這種長距離的服務已經有了油車選項,只要稍微加一點點費用就能篩選油車(去看看哈啰順風車);普通的打車軟件普遍里程沒這么長主打短平快那肯定不會選油車了,而且也基本不會有太多司機用油車跑非順風車的。寫文章也不調研的嘛不打開軟件看一眼的嘛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