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艙——抽煙場景的產品設計思路
智能座艙產品設計主要是圍繞一個個具體的場景進行展開,本篇文章圍繞車內用戶抽煙時,汽車做智能調節的相關案例拆解座艙產品在具體的工作中需要做的事宜。
一、場景分析
中國煙民截止到2023年為3.5億,男性煙民將近3.1億,女性煙民為4000萬,男性吸煙率為53.3%,女性吸煙率為2.9%。由此可見,吸煙群體眾多,而在開車過程中,由于駕駛的疲憊感(尤其是長途駕駛),一些駕駛者會有在車內抽煙的行為(這種行為極度不提倡),如何在前排乘客抽煙時(后排暫不考慮),最大化的降低抽煙帶來的車內空氣質量問題,給到車內乘客相對好一些的用戶體驗呢?
二、抽煙事件監聽
首先,我們需要能監聽到該場景的發生(即讓車知道當前是有人在車內抽煙),考慮有2種監聽方式:
主動監聽方式:
- 利用車內攝像頭進行捕捉識別抽煙動作
- 利用車內空氣質量傳感器檢測車內的空氣質量(因為抽煙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車內空氣質量嚴重下降)
被動監聽:用戶手動打開抽煙模式
1. 主動監聽
1)攝像頭識別?
利用攝像頭識別抽煙動作,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 利用哪里的攝像頭,如果車輛配備DMS,則可以利用DMS攝像頭進行捕捉,不過一般的DMS攝像頭位于A柱,主要的捕獲畫面為駕駛員,副駕駛的畫面怎么捕捉?
- 抽煙動作識別:這里需要借助算法團隊來進行抽煙識別場景的測試,產品經理需要做的事情需要定義抽煙正向樣本、專項負樣本以及自然駕駛的數據,例如:抽煙正向樣本的常見抽煙形態,盡可能的列舉(用嘴叼著煙、左右手夾著煙等);專項負樣本(吃棒棒糖、牙簽剔牙、用吸管喝牛奶等);自然駕駛的數據(自然駕駛過程中的狀態),定義的越細越全面,采集數據時就會越準確,在算法訓練時效果越好,示例如下:
- 場景測試:定義好數據后,進行場景數據采集標注好后,即可進行算法訓練,完成后可在車內場景中做相應的測試檢測,逐步提高完善算法的準確性
2)空氣傳感器檢測
空氣傳感器檢測主要是利用對應的傳感器實時檢測車內車內空氣中PM2.5含量、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含量閾值進行觸發,如果車內配備相應的傳感器即可觸發識別,這一塊根據相應的傳感器的參數及功能可做對應的識別參數閾值匹配即可。
2. 被動監聽
用戶在抽煙前,通過開啟“抽煙模式”,即可進入,這種做法相對成本低,但是比較被動,需要考慮一些觸發方式,例如通過語音交互“抽支煙”“我想抽煙”等關鍵詞觸發。
三、場景觸發響應
當場景監聽觸發后,車輛做出何種響應是產品經理需要考慮的。抽煙場景發生后,車輛要做的事情是盡快降低煙霧對車內空氣質量的干擾,可行的動作響應如下:
- 打開車窗
- 開啟外循環
- 開啟空氣綠凈
- 開啟輔助駕駛
針對以上的動作,需要根據車輛的行駛狀態和外部環境進行判斷:
- 外面下雨
- 車速在不同的數值的開啟車窗的影響
針對以上的情況,產品經理需要給出明確的響應說明。
四、場景沖突處理
一般,在車輛的場景響應中,可能并不會只針對某個場景觸發,如果此時有多個場景在觸發,產品經理需要考慮不同場景對相同控制操作的沖突處理,比如:智能車控中的駕駛員、前排乘客抽煙場景會涉及到開車窗的操作,駕駛員疲勞緩解策略中,當檢測到駕駛員處于重度疲勞時,會主動開啟空調降低車內溫度,同時當車速低于60KM/h時,會把駕駛員車窗開啟10%來緩解駕駛員疲勞狀態,也會涉及車窗的操作。這樣一來,當2個場景同時觸發,便會產生針對車窗操作的沖突。
除了車窗,空調、中控屏的顯示都有可能涉及沖突處理。為此,需要設計一套沖突處理策略,這有點類似互聯網產品中的彈窗沖突處理。通過結合格場景觸發時的資源占用狀態以及優先級來對場景交互行為的觸發進行決策。
五、場景交互反饋
完成了場景的感知以及沖突處理之后,接下來需要進行場景觸發的交互行為設計。交互行為一般遵循閉環原則,即開始,持續、結束。
- 開始:當場景觸發時,需要讓用戶感知抽煙模式已開始,車輛會做哪些動作(這里可通過TTS播報動作)
- 持續:動作生效過程
- 結束:當場景結束后,需要給到提示,例如“已退出抽煙模式”,并且車身控制恢復到之前的狀態。
以上只是簡單的描述場景交互,產品經理可結合車輛的具體情況和配置,在實際體驗測試中優化場景交互反饋,做到交互的自然和無感。
六、總結
針對車內抽煙的場景,從場景分析、場景感知、沖突處理最后到交互反饋,這樣一個完整的抽煙場景設計即可完成,產品經理需要輸出一份prd文檔和相關的參與方進行評審溝通,根據多方的建議,結合當前車輛的配置,做最低資源最大化效果的解決方案。
本文由 @蕪湖小fl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這種設計是必然所需的,雖然很多人在開車不怎么會抽煙,但是還是得需要有這項功能。多一點防備。
挺有意思的,畢竟開車抽煙的人還真不少呢,所以得想辦法解決抽煙帶來的空氣質量問題。
主動監聽看起來很高級,但實際沒啥用啊,車主對自己要抽煙的感知很明顯(當然我沒有調研,但我自己開車自己想抽煙的意圖很明顯,我會主動開窗,不會說等被熏了才想起來開窗),為什么非要等車來主動識別呢,主動監聽且不說使得車的成本增加,也有監聽失誤或者監聽失效的風險,反而會降低用戶體驗,車主想抽煙,完全可以讓車主一鍵觸發,不如花點心思在提高車主在車內抽煙的場景體驗上。
說的很有道理
這個場景提的很多,做好的有可以參考的車型嗎
車主抽煙還要限制?車主是產品的第一受益者,這種非安全特性需求,可以不提倡,但主動打擾就沒啥必要了
沒毛病
攝像頭識別不會涉及侵犯隱私嗎?
純本地算法不上傳數據就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