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近1年最成功的設計增長案例
本文將展示如何通過創新的設計方案,提升微信公眾號文章的打開率,以及作者親身實踐的一個成功案例,證明了設計思維在促進產品增長中的巨大潛力。這不僅是對設計師價值的重新發現,也為所有追求高效轉化和用戶增長的團隊提供了新的思路。
現在在做設計增長往往代表著廣告投放和大量成本的支出。而設計師卻能以較小的成本,取得還不錯的轉化提升效果。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微信中通過設計方案提升公眾號數據增長的例子。后面還有一個作者自己做過的最成功設計增長案例。
01
微信公眾號在近幾年打開率有逐漸降低的趨勢,以作者親身經歷來看,現在在微信群中發一條公眾號文章鏈接,打開率和5年前相比,可能低了一半都不止。
這一現象有微信生態中廣告越來越多的原因,也有用戶的時間被以抖音、小紅書等其他產品搶走的原因。
微信公眾號雖然在視頻形態的產品的競爭之下逐漸式微,但文字形態的產品總有其適合被消費的場景,因此提升自家內容產品在微信生態中的打開率依然是個重要任務。
而微信的大佬做出了一個非常創新的方案,具體如下:
在公眾號文章中選中一些文字后會出現一個轉發操作,點擊后可以將選中的文字轉發到聊天會話中,重點來了?。?!在聊天會話中的樣式如下:
而之前只能轉發整篇文章時樣式是這樣的:
不難看出,在新方案中明顯縮短了用戶與內容的距離,用戶無需打開鏈接即可看到部分文章內容,而這些能直接看到的內容恰恰大概率是文章中的金句,或是能打動讀者的部分。
也就是說,這種方案在縮短用戶與內容的距離和讓用戶看到更聚焦、更有轉化力的內容兩方面都比原有的轉發整篇文章更有優勢。
劃詞轉發后,除了用戶選中的內容外,臨近的內容會被模糊化,樣式是這樣的:
這種樣式第一方面的好處是可以讓用戶更具聚焦,對發送者來說可以更準確的表達轉發含義,對接受者來說也不需要去猜測對方的意圖了,能更快的理解對方想表達的內容。
同時這種形式有點像抖音的視頻切片,通過一個長內容的短切片來展示長內容中最精彩的部分,引發用戶的興趣,繼而提升用戶對長內容的打開率,現在抖音上經常能看到未上映電影的切片短視頻,作者自己就曾經上過當。
看切片的時候都是給的最精彩的部分,但實際上整部電影可能只有這幾個小片段是精彩的……
如果還是很難理解的話,看看沈騰這個切片:
‘當然這個電影還不錯’
今天分析的微信劃詞轉發的設計案例與這樣的視頻切片異曲同工,通過更精彩的局部信息引導用戶查看全部信息,同時縮短了用戶與內容的距離無需打開鏈接即可查看。
當然這里依然需要點擊放大圖片,但縮短了加載時間,從加載整篇內容變為加載幾句話,速度會快很多,不點擊放大的話也勉強能看但比較費勁。
這個案例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只通過UX設計來提升產品核心指標的例子,作者盲猜其實際效果的數據表現會很不錯。
02
一直以來設計師在大廠中的話語權往往不大,基本不如技術、產品和營銷團隊,但作為設計師依然可以做出這樣用明顯價值的設計方案。
作者平時的閱讀量也算比較大,但上一個設計師發揮明顯價值的案例還要追溯到今日頭條,據說通過把頁面頂部下拉加載新內容改為頁面自然下滑加載新內容之后,用戶消費內容的數量接近翻倍,真是超牛的創新。(此案例在脈脈看到的,以專業角度猜測會有數據提升,但具體提升幅度未得到官方消息)
其實在設計師的職業發展選擇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分支叫做UGD方向,即用戶增長設計方向,意在通過對用戶界面的改造優化提升產品轉化率,谷歌曾經通過把一個長表單改造為分步表單實現過轉化率明顯增長。(5年前看的文章,更新這篇的時候沒找到)。
作者自己也曾經在做一款小程序產品時,通過增加頁面內10個字的文案實現過轉化率25%的提升(整體轉化率從26%提升到33.7%)。具體案例如下:
場景其實很簡單。當時做的是一款名片產品。當用戶A給用戶B在微信中發送小程序名片時,用戶B打開對方發過來的名片,并點擊回發名片就會進到一個表單頁面如上圖3.
只要用戶在這個表單頁面中填寫信息并保存,這個用戶就會被視為該產品的一個有效用戶,而這個產品的核心目標就是增加有效用戶數量。所以這個任務就是提升用戶填寫表單的轉化率。
為了提升這個表單的填寫完成率,當時測試過挺多種方案。包括分步的表單還是一步的表單,包括通過獲取一些已有信息來提升用戶輸入信息的效率。
轉化率有一些提升,但不是很明顯。最后作者在這個表單的頂部增加了一個頭像和一行文字轉化率得到了巨大提升,就是這個:
這種設計方案可以從現實中的社交場景進行類比,例如在一些商務社交的場合。大家往往為了保持一些商務禮儀。
當一個人把名片遞給對方時,另一個人只要不是Level差距過大,往往也會出于禮貌回發一張名片。
即使這兩個人以后不一定能產生什么合作,在當時往往也會面子上過得去。不讓氣氛變得尷尬。
而作者在頁面頂部增加的頭像狀態和一行文字。就是把現實中商務社交的氣氛,和用戶對商務禮儀的保持帶入到了軟件產品中。
讓用戶處于同樣的習慣和禮儀保持。能夠有更大概率去填寫信息,完成這一次名片交換的流程,最終該頁面整體轉化率從26%提升到了33.7%,是當時數十個測試方案中最成功的一次設計增長實驗。
可以說通過設計師來進行一些用戶增長實驗是一項成本極低(相對于廣告投放)而且可能效果很好的方式。但確實并非所有場景都能有設計師發揮的空間。
對廣告轉化、用戶增長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這方面。
專欄作家
杜昭,微信公眾號:AI與用戶體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者,實戰派設計師,目前在某手機公司負責手機OS交互設計,所負責產品覆蓋用戶數億,主要研究AI與人機交互設計的融合及人因學對用戶體驗的影響。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第一個劃線轉發的確是一個好的交互體驗,但滲透率可能不會太高;
感覺跟用戶閱讀公眾號的習慣不是很連貫。
比如說我只在微信讀書中劃過線,微信公眾號劃線的功能,今天才知道??
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
這種設計不僅解決了用戶打開公眾號文章鏈接的繁瑣,還通過聚焦文章中的精彩內容,成功吸引了用戶的注意力,從而提升了文章的打開率和閱讀量。
好棒!很有啟發!
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