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案例經驗說:Evernote for iOS

2 評論 11927 瀏覽 48 收藏 17 分鐘

本文來自Evernote的產品設計師,講述關于Evernote for iOS的進化史,包括對2013年大改版的回顧,以及如今8.0重設計的林林總總。很有意思,作為Evernote的重度用戶,同時作為交互設計師,看到這些故事,回想著幾年前被iOS 7沖擊時的感受,以及為之而重設計的那一版鋪天蓋地一片綠色的印象筆記,忽然像是失去了對時間的感知。另外,我真的聽到過有人非常可愛而認真的把Evernote叫做ElephantNote。

下面進入譯文。

說起來,產品重設計也是一項相當刺激的工作。發布日期漸漸鄰近,整個團隊被緊張忙亂的情緒所籠罩。幾個月來,我們為產品揮灑了太多的汗水甚至是淚水,而在即將發布的時刻,我們卻不禁開始質問自己:“真的準備就緒了嗎?” 是啊,真的就緒了嗎?用戶會怎樣反應?喜歡?反感?喜歡又反感?

我們在害怕,在恐慌,但同時也在保持樂觀,甚至有些喜不自禁。

當然,發布日最終還是會到來。

現在(作者撰文時),Evernote 8.0上線已經超過一個月了。在這樣一個時刻,我不禁回憶起2013年那次大改版發布上線之后的狀況。

Evernote for iOS的變革歷程

追憶往事

2013年6月,蘋果發布了頗具爭議的扁平化iOS 7,這一事件極大地改變了當時app設計的風格走向。擬物化幾乎被徹底干掉,過分沉重的陰影、質感與紋理效果幾近消亡。那是一次根本性的變革,沒人想被新時代甩下。

我當時正在Evernote總部的會議室里觀看蘋果的發布會??吹饺碌膇OS時,我心里開始思量這些對我們來說將會意味著什么。顯而易見,如果我們不想掉隊,那么接下來必然要進行徹底的重設計工作。挑戰在于,我們團隊希望在iOS 7正式發布當天就能將經過全新設計的產品呈現給用戶,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大約只有三個月的樣子。

對于Evernote這樣龐大的產品來說,要在三個月內完成諸多層面的重設計工作絕非易事,不過我們仍然想發起挑戰,并最終實現了目標。

然而,我們未曾準備好的是來自于公眾的反應。別誤會,我們確實收到了來自用戶和媒體的大量贊許,而且被蘋果官方的Keynote提及。但同樣有很多人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他們說新版本的Evernote變得支離破碎,UI相當不符合直覺,一些功能不見了,而且過度使用了一種丑陋的綠色 – 偏巧這綠色主題是我個人最喜愛的。

我們理解這些不滿。

有些變化是難以被接受的,尤其是在這些變化涉及到你每日的生產力行為,而你不得不接受的時候。

當時,過于緊張的排期使我們無法做正式的用戶測試,或是通過公測版本收集反饋意見,而這些工作原本非常重要,可能對最終的產品設計產生重大影響。

Evernote 7.8

在產品發展的歷程當中,重設計工作有時是必需的。對于我、我的同事,以及整個Evernote來說,一定要在過往的錯誤當中學到些東西,并且確保不再犯相同的錯誤,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次,讓我們做的更好些

在2015年,我和其他幾位設計同事開始認真研究當時版本的Evernote當中的導航機制,以確認問題所在,并尋找可以改進的點。

很快,我們意識到導航當中存在著嚴重的問題,這些不是簡單移動一下元素或改變一下布局就可以解決的。潛在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用戶增長與使用率開始停滯,其他一些生產力工具搶到了領先的位置,并一點點帶走了我們那些惱怒和失望的用戶。

我們深切的意識到我們的app竟然變得如此笨重與低效,創建筆記、在筆記之間進行導航切換,這些常規任務花費的時間遠超它們原本所需。一直以來,我們自己都在通過Evernote來完成那些最重要的工作任務,而如今就連我們也開始使用其他app來創建筆記了。這件事說起來真是尷尬,卻是對當時狀況的真實寫照。

于是,我們設立了一個最為關鍵的目標:提升產品使用效率。這一次,我們決定穩扎穩打,充分探索各種可能性,并持續收集反饋意見。我們不能再像上一次那樣猛沖了,我們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當時,我是團隊里唯一一名經歷過上次改版的設計師,于是很自然的,我成為了新一輪重設計的項目負責人。這不是一份輕松的差事,但我決心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把事情做對、做好。

起步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改版的聚焦點在哪里。

我們在社區當中了解用戶最為普遍的呼聲與抱怨都有哪些;我們通過前期用研來了解新用戶對于我們產品的感受,發現他們最喜歡的功能以及最為困惑的點;我們還會在公司內部發起調研,看看對于同事們來說哪些功能最重要,而哪些應當得到改進。

然后我們匯總同步了所有的信息,并發現了一些最具普遍性的問題。

關鍵設計決策

重大改版的過程往往涉及到大量設計決策的制定。其中一些簡單易行,而另一些則會讓你慎之又慎,譬如下面這些我們不得不去認真面對的挑戰。

快速創建筆記

以速度和效率作為核心目標,我們會著重關注于“創建筆記那一刻”的體驗。用戶開啟app之后應該能夠立刻開始筆記任務,期間的交互阻力越小越好。

其實Evernote 7.0的首屏已經為用戶提供了創建筆記的5個選項,包括文本、照片、備忘、列表與音頻。問題在于用戶每次都要在這5個選項當中進行選擇。

Evernote 7.8當中新建筆記的5個選項

我們自問,用戶真的需要在一開始就進行選擇嗎?我們看似周到的初衷在更多時候是不是反而降低了使用效率?我們看了一下數據,結論一目了然:用戶在絕大多數的時間里會選擇創建文本類型的筆記。

在8.0中,我們將一個綠色的新建筆記按鈕放置在了底部tab欄的中央,正好位于拇指熱區當中。接下來的問題是,當你點擊這個按鈕時,會發生些什么?

最為顯眼的綠色按鈕提供了快速創建筆記的入口

我們有幾個選擇。最簡單,可能也是最顯而易見的方式,就是仿照我們在Android平臺上的做法:點擊按鈕,然后若干選項呈現出來。我們的一些設計師發現其他一些app也采用了類似的做法,譬如Dropbox?;蛟S不壞,但這種方式在本質上真的比上個版本那樣顯性呈現5個選項的方式更好嗎?

我的建議是,點擊按鈕之后立刻進入新筆記界面,用戶可以快速記錄文字內容,在需要的時候再去添加照片或其他格式的內容。

同時,對于那些從一開始就要創建其他格式筆記的需求,例如拍照、掃描文檔、創建備忘、錄制音頻等等,我們也要兼顧并優化,具體的方法就是通過長按綠色按鈕來喚出更多選項。

所以,單擊按鈕,直接進入文字筆記創建流程;長按按鈕,選擇更多類型的內容。

這種方式是最優的嗎?不能過早下結論。將功能完全隱藏于手勢背后是具有較高風險的,有些人可能完全發現不了在這里可以進行長按操作,即便我們事先進行新功能導覽。我個人僅希望,從簡約與高效的角度來講,這是一個正確的起點。

為筆記本打造一個新家

從iPhone上的第一版Evernote開始,筆記本就是最頂級的導航單元,相當于一等公民。在過去的版本中,你可以在一個地方瀏覽到所有的筆記,也可以在另一個地方瀏覽到所有的筆記本。

這次重設計開始時,我就對一直以來的這個規則產生了質疑。筆記本在本質上相當于操作系統中的文件夾,用戶總需要在不同的筆記本之間進進出出。我們的桌面端app會提供快速切換筆記本的功能,但iOS版本并沒有,于是在多任務場景中會顯得很麻煩。一部分用戶從來都對我們分隔筆記與筆記本的導航方式有所疑問。

不過,我們仍然在前期探索中嘗試著對長久以來采用的這種“全部筆記+全部筆記本”的模式進行優化。然而用戶測試的結果并不理想,我們的嘗試無法解決任何核心問題。我們又試著增加了“最近筆記”界面,結果只會讓用戶更加困惑。我們甚至嘗試了漢堡包菜單的方案,結果同樣不疼不癢。

關于筆記導航模式的一些早期探索

我想嘗試一些完全不同的思路??刹豢梢匀趸P記本的存在感,只將其簡單的作為筆記的篩選機制?

我在iBooks當中見過這樣的模式,即點擊頂部的“所有圖書”會展開菜單界面,用戶可以在更多精選集當中進行選擇(有聲讀物、PDF等等)。我們也可以采用類似的方法來切換筆記本。

點擊頂部導航欄中的“全部筆記”,即可查看到包含全部筆記本的列表

對于Evernote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改變。我正在要求大家做一些“非常規”的事情,而且這種模式本質上講并不符合傳統意義上的iOS設計規范。接下來,我確實遇到了阻力,其他設計師會對我的想法發起挑戰。這也很正常,我甚至很感激有著這樣一個敢于挑戰自己設計決策的團隊在我身邊。

接下來顯然是用戶測試階段。我們分別與新老用戶進行了交流。對于這樣一種全新的導航機制,他們可以理解嗎?

新的導航系統

測試結果出乎意料的理想,我很開心,如釋重負。人們一開始雖然并不太了解點擊“全部筆記”之后會發生什么,但他們當中的大多數看到標題旁邊的箭頭之后便可意識到這里是可以點擊的。這給了我們更多的信心與勇氣去繼續前行。

我們干的如何?

如今,Evernote 8.0交付到用戶手中已有一個多月了,坦誠地講,最終的結果仍然懸而未決。我們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從熱情洋溢、充滿希望,到憤慨與失望 – 不過這些也都在意料之中。

媒體方面的反饋倒是頗為積極,我們甚至得到了來自Wired的熱切關注。

“這是該公司發布過的最快速、最簡潔的app?!?– Wired

我們同樣得到了來自用戶方面的極大鼓勵。有些人將8.0贊譽為Evernote for iOS歷史上最棒的版本,因為它的簡約整潔,以及對核心任務的高效支持。一些最具活力和激情的用戶(同時也是給予過我們最為嚴厲的批評的用戶)聲稱,自從8.0上線之后,他們真的開始越來越多的進行使用了。不過,對于設計師來說,想沉浸在一片贊許之中也不容易,因為負面反饋的聲音同樣高漲。

對于Evernote這樣擁有龐大用戶群的產品來說,任何一點變化,無論大小,都會讓一部分人失望。你確實沒辦法讓所有人都開心,但我們會保持傾聽。那些憤怒的評價會讓你感到刺傷,但畢竟,這些聲音同樣是來自于嚴重依賴于我們產品的用戶,我們有義務去接納批評,并嘗試理解那些負面反饋。

對于那些認為新界面設計相當糟糕的用戶,我們需要了解讓他們產生這種感受的原因。對于那些因為我們移除了演示功能而在會議當中倍感尷尬的用戶,我們也該去重新評判這個設計決策是否真的正確。

我們必須清楚的意識到哪些負面反饋是由于人們無法接受改變而造成的,而哪些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確沒有做好而引發的。

我們也必須堅信,即便我們仍處于不斷探索的階段,我們所做的也是有利于用戶、社區以及我們公司自身的。

如你所見,我們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歷程。而如今,我們感到自己才剛剛開始起步。

 

原文地址:medium

譯者:C7210,交互設計師、UX設計熱愛者、VR探索者、譯者、貓奴、吉他手、鼓手,現就職于騰訊上海

譯文地址:微信公眾號【Be For Web】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類產品替換成本非常高,而且有排他性,競品之間一般不會同時使用。再就是,PC版和移動版,是信息同步的,所以想要提升用戶體驗,一定是要在2端都做的好,否則有一方的用戶體驗不佳,用戶就會直接棄用了。 我覺得要想留住用戶,不僅要移動版做的好,PC也同樣重要,尤其對于辦公族來說。。。 親身體驗,Evernote的PC版界面不夠大氣,然后轉向有道了。。 雖然還有好多信息在原來的筆記本上。。 ?

    來自北京 回復
    1. 同意,真的,pc版做的太丑了,而且編輯器不夠號,既不支持富文本編輯,也不支持markdown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