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基建設施-物流履約場景結算與電商商品經營場景的不同分析

1 評論 2176 瀏覽 8 收藏 7 分鐘

供應鏈管理能力、物流履約能力和消費者服務能力,是目前主流電商平臺競爭的主要方向,其中的物流履約場景投射到業財產品領域,又如何去落地呢?它與主流的、前臺的商品供應鏈場景又有什么哪些區別呢?

從商業邏輯上看,只要存在商業關系并且發生商業往來,就會存在資金結算的需求,因此本質上,無論是物流,還是商品亦或是其他虛擬服務,結算本身并無不同,因此作為支撐的產品系統,理論上一套系統亦可以同時支撐多個商業場景,但是畢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商業形態,具體到實現層面,仍然要較大的差異,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要回答的,商家在平臺使用的履約能力,是平臺“自運營”還是平臺“代收代付”。前者承擔著“物流平臺、撮合交換”的角色,有利潤空間的要求,而后者并不需要參與物流服務的經營,只需要“轉移服務”,核心關注物流服務價格和質量以及物流費用的共擔即可。

究竟是選擇前者還是后者,要看平臺本身的定位和經營需要,而具體落實到產品實現上,最主要不同屬商業關系的構成和復雜度。“自運營”在商業關系上會多一極,上游既要鏈接物流服務的供給,倉、配服務商,下游又要對接訂購服務的商家,而“轉移服務”等同是把物流服務“打包”給了特定服務商,“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運營”,只需要給服務商提要求即可(京東物流之于京東、菜鳥之于天貓)。因此,前者的結算產品實現難度要大于后者(后者的實現可復雜也可以簡單,簡化計費的原則,能把物流費用回收覆蓋即可,比如通過貨值作為回收基數等等,同時做好應收應付的對賬稽核)。

其次,再看物流場景與商品場景的區別。具體如下:

1??本身就是兩種不同的商業運行形態。

1.1、損益顆粒度不同。

商品是要成交、要毛利,物流履約只是其中費用支出的一環,而物流價值的體現要依托于商品成交,商品要流轉才會產生物流,是一種次生的、被選擇后產生的需求,而且商品經營主要圍繞商品收入、成本作為損益的基礎框架(收入以毛利保護、營銷費用設置為主,成本以采購扣點的形式為主),最終的損益管理也會落實到商品、類目維度,但是物流強調的是貨物的流轉,從攬收到簽收,中間涉及到倉、關、干、配、上門、攔截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意味著固定支出,也都意味著要有效率和利潤空間的要求,因此物流的損益管理顆粒度客觀上就要比商品經營細得多,這也是為什么物流計費場景的費用項如此繁多的原因。

1.2、對運營能力的要求和方向不同。簡而言之,物流側重“降本提效”,商品關注“增長”。

物流雖然流轉環節、顆粒度極細,但是其經營環節更透明、更標準,各個物流平臺的競爭屬于“明牌亮招”,增長容易見頂,只能在尋求增長的同時持續大力降本提效,與此同時也由于“入局的門檻較低”(電商平臺借助訂單規模想培育自己的物流平臺也相對容易),但想長期存續,卻需要前期大量的資金投入和精細化的運營(物流往往要先期投入,“要想富、先修路”)。但是電商供應鏈商品對運營人才素質的綜合要求要遠勝于物流行業,畢竟電商的增長主要依賴一個個高素質的運營人才執行落地,這也是為什么支付、物流是電商企業的基礎設施,是基座,卻并非核心增長引擎的原因。具體落實到結算產品上的體現,為什么商品經營結算需求以營促銷、返利費用為主的原因。

2??結算的生產要素也有不同。物流的成本和收入來源于運輸配送的“門檻”:重拋物、冷鏈、線路、時效等等,這些反映在收入結算端的要素便是商品重量/體積、車型、庫齡、攬收時效和包耗材質量上,這些就是結算過程實際使用的生產要素具體的體現。而商品經營的結算基本還是圍繞“貨值、毛利”做文章。

3??產品運營上也有所不同。物流場景運營更多是基礎數據不規范(包裹重量不準確,線路價格維護不及時等等)導致的流程阻塞,而供應鏈商品則更多集中在經營管理方面,比如品牌類目授權不及時、商品價格及營促銷活動政策更新不及時導致的產品運行異常上。

以上就是我對物流履約場景結算與電商商品經營場景的不同分析

本文由 @左手鍵盤右手詩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不錯,有點東西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