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戶多卡,錢包賬戶

1 評論 1543 瀏覽 1 收藏 15 分鐘

在支付領域,錢包賬戶的設計與實現是構建高效、便捷支付體系的關鍵。本文將從錢包架構、一戶多卡模式、余額與賬戶關系,以及錢包賬戶交互等多個維度,深入剖析錢包賬戶的核心要素與運作邏輯。

引子:老板要做個支付寶

我聽過很多老板畫的餅,最有意思的一個就是我們要做這個行業的支付寶。記得一次和公司總裁參加一個銀行的商務交流活動。說到與銀行的合作,總裁就興奮起來了“我們要做這個行業的支付寶,通過你們銀行的金融服務可以給會員提供零錢賬戶在我們平臺消費,不用的錢給會員購買理財,大額消費可以用銀行的消費分期。。。?!卑屠屠淮蠖?,我也在旁邊隨聲附和著。

會后有另一個同事問我“老板要做個支付寶,我看你一直在幫著老板接話,你知道怎么做了?”(由于總裁是我們這個業務線直屬最大的領導,所以我們都叫他老板)

我說:“老板就是想搞個營銷活動薅銀行的羊毛,會員那開個營銷入口,用一戶多卡模式去綁定銀行的金融產品就行了”。

同事說“不是吧,老板說的很大的規劃呀?”

我說“你真要去做個支付寶出來,得把老板嚇得中風了。支付寶錢包可不是一個簡單的錢包,而是一套牌照和一系列的金融系統,你給老板做破產了也做不完”。

其實,聽話要聽其核心目標,就像這里的對話中,總裁主要就是消費、理財、分期等幾個金融產品如何服務客戶,銀行能夠提供多少營銷費用。

當然我今天不是給大家介紹怎么做個支付寶,而是介紹怎么通過一戶多卡來實現錢包的擴展功能。

一、錢包架構

錢包從架構層面的劃分上來說就是對會員和賬戶能力的一層可視化展現,通過核心能力的包裝錢包展現出了千變萬化的場景適應能力。

1.1 業務架構

圖 1錢包應用架構(持牌機構)

錢包應用通過對網關和收銀臺的包裝為用戶提供了從注冊、登錄、商業應用、金融產品等一系列的服務。

1、錢包應用

為了構建這樣的錢包體系,分為C端和B端都需要在支付體系內開戶。

1)C端應用:用戶提供賬戶和錢包支付能力。

2)B端應用:為場景提供方,為用戶提供營銷卡券、生活類應用和金融服務。

2、賬戶體系

為了實現資金在平臺內的流動,就需要開出對應的中間科目。通過這些中間科目清算不同商業主體之間資金流轉。當然這里的賬戶之間的清算在我國是監管很嚴的?,F在普遍通過收銀臺跳轉到持牌機構的方式為用戶提供金融服務。這樣賬務中心也就逐步減少這些中間科目了。

1.2 集成關系

圖 2錢包集成關系

從集成關系就能看到,錢包應用就是一層可視化的前端應用,他包含了開戶登錄和交易功能的集成。

1)開戶登錄

開戶過程涉及實名認證、密碼設置、銀行卡綁卡等,用戶的身份信息會都要保存到會員系統內。用戶下次登錄和交易是可以直接通過這些信息對用戶身份進行驗證。

2)交易功能:

錢包的交易功能通過跳轉收銀臺或者直接API訪問來進行充值、提現、轉賬以及消費。

1.3 一戶多卡

以上介紹的都是最基礎的錢包功能,如果要實現一個支付寶一樣兼具銀行卡、賬戶、理財、分期支付功能的錢包產品呢?這里就要介紹到一戶多卡的模式了。

所謂的一戶多卡,定義如下

1.3.1、一戶:

內部的余額賬戶為“戶”,通過一個主賬戶來保障消費者與平臺內商戶基本的消費交易。

1.3.2、多卡:

外部合作賬戶被稱為“卡”,當主賬戶余額不足時,系統會自動通過已綁定的銀行卡進行支付。理財賬戶和分期賬戶同樣采用綁定銀行卡的方式進行管理,并且在支付時會跳轉至合作機構的收銀臺以完成交易。

圖 3一戶多卡領域模型

1.3.3、兩種清算方式

要實現一戶多卡的模式,其實對資金的結算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可以有兩種資金清算方式;

1)中間科目清算:

通過一家全牌照機構合作,實現賬戶、銀行卡、理財、分期產品的合作,通過銀行開通多個中間科目來實現金融產品間的清算。

這也是支付寶最早的模式,隨著監管的加強,這種混業經營模式也不再被允許,需要隔離不同金融產品之間的清算。所以普通機構、商戶只能與銀行開展。

2)合作機構直清:

就是與銀行的Ⅱ/Ⅲ類戶、理財賬戶、信貸分期產品合作,然后相關的商家在銀行開戶,銀行給商家提供給直接清算的服務。由于這種模式需要平臺內的商戶去銀行開戶,因此這種模式普通用于營銷活動當中,并不是一個穩定的錢包生態體系。

1.4 核心流程

圖 4錢包賬戶核心流程

錢包賬戶是基于應用場景來流轉的,它在用戶使用過程中逐步地引導用戶完成注冊和實名認證。

1)快速注冊:為了快速的獲客,錢包通過簡單的短驗、聯合登錄或登錄密碼就能快速開出會員賬號,讓用戶登錄使用。

2)實名開戶:用戶在錢包使用過程中引導用戶進行實名認證,并開出對應的賬戶。

3)轉化服務:通過廣告、領券、消費過程中的營銷讓用戶完成開卡、分期和零錢理財等產品升級服務。

二、余額與賬戶關系

2.1 會員與賬戶映射

圖 5會員錢包應用

這類屬于支付機構直接提供的錢包賬戶,他與底層的資金賬戶是直接映射的關系。這種余額使用簡單清晰,也能很好地進行會計賬務處理。

2.2 多種余額形式

一般情況下余額都是對賬戶余額的直接展示,一些錢包為了適應場景的特定需求對余額進行了定制化的包裝。以下的的案例都是在會員和資金賬戶基礎上做的一層額度的應用包裝。

圖 6錢包余額的多種形式

2.2.1 提現額度

例如微信、支付寶為了提高用戶資金的留存和減少手續費支出,增加了一層提現額度的控制。系統要按照提現額度的規則,準實時的累計金額,并扣減用戶的提現額度來實現“可提余額”的管理。這種實現比較簡單,提現時計算下可提現余額就行了,放在錢包應用或限額管理模塊都可以。

提現額度控制

1)可提現=Σ年提現額度2.2.2 交易賬戶:

交易類賬戶用戶比較關注資金提現到賬,而平臺希望平臺內的資金可以被最大化使用。因此就有了“待結算資金可用,但不可提現”的需求。

因此這里的可用余額需要重新包裝“可用余額、可提余額、在途余額”。

交易賬戶余額公式

1)錢包總金額=可用余額+可提凍結+在途凍結

2)可用余額=可提余額+待結余額

這種模式最簡單的實現方式就是,由錢包應用來做余額包裝,向交易系統下單的時候分別來傳送對應的賬號完成賬務處理。當然配套的交易層面和賬務系統也要進行改造,避免很多的過多的交易訂單呈現給用戶造成困擾。

2.2.3 多維賬戶

我們很多錢包像支付寶一樣有很多的賬戶,例如有支付賬戶、理財賬戶、融資賬戶等。這些都是通過會員賬戶與外部賬戶建立關聯關系,然后在錢包層面分開展示即可。(這塊了解即可,詳細內容我們后面單獨文章介紹)

三、錢包賬戶交互

3.1 錢包注冊交互

為了能給用戶有良好的體驗,個人錢包開戶可以先注冊開通一個會員賬號,需要賬戶充值的時候再開戶。

圖 7錢包注冊與登錄

用戶在注冊時需要調用短信通道驗證手機有效性,然后就能生成一個會員號,并讓用戶設置登錄密碼,這樣用戶就能瀏覽APP和網站上登錄了。在用戶需要支付的時候再引導用戶開戶,為用戶提供了良好的支付體驗,

3.2 錢包開戶交互

用戶開戶過程還是比較復雜而繁瑣的,因此可以通過營銷活動來引導用戶開戶。

圖 8錢包開戶流程

用戶開戶過程需要提交個人實名信息,身份證,并且要進行人臉與身份證的比對,確保是用戶本人。開戶過程中用戶還要設置一個支付密碼,與登錄密碼不同的是這個密碼是專門用于支付的。

圖 9支付賬戶實名等級

支付賬戶也有類似銀行Ⅱ/Ⅲ類賬戶的認證等級,最低是L1賬戶,最高是L3賬戶。一般給個人開通的都是L2賬戶,通過手機號、身份證、銀行卡三類外部通道來完成實名認證。

用戶填寫基本用戶信息后,會通過“認證渠道”對用戶的手機號、身份證進行實名認證。通過后會引導用戶綁卡,這樣就達到了L2的賬戶等級。隨后通過加密平臺生成支付密碼串將其保存在會員系統,最后調用支付核心完成L2賬戶的開戶。

四、錢包支付交互

4.1 錢包充值

圖 10充值交互流程

用戶向錢包充值,輸入金額并選取支付方式,隨后輸入短信驗證碼后提交支付,隨后系統跨行完成收款并展示支付結果。

4.2 錢包提現

用戶提現時需要展示用戶可提現余額,用戶輸入密碼后選擇綁定的同名銀行卡并輸入密碼后提交,系統驗證密碼無誤后,通過支付系統扣減客戶的余額,并向開戶銀行完成支付。

圖 11提現交互流程

4.3 錢包轉賬

錢包轉賬分為轉賬到卡和轉賬到戶,其中轉賬到卡與提現相同,知識不判斷同名,因此我們這里來介紹下轉賬到戶。

圖 12轉賬到戶

用戶通過查詢或者輸入對方賬號找到交易對手,輸入金額后并提交,支付系統驗證密碼,然后完成收付款人賬戶之間的余額轉賬。

最后:做個像支付寶的錢包

錢包本身只是一個可視化的界面,通過頁面和交互的包裝讓后臺的能力釋放出來給客戶使用。并且現在金融服務也很成熟的了,雖然做個完整的支付寶不太可能,但是通過巧妙的包裝做個像支付寶一樣的營銷錢包也不是很難。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剛哥】,微信公眾號:【剛哥白話】,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一戶多卡的賬戶管理確實方便,但也要注意資金安全和賬戶管理哦!

    來自遼寧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