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再成真!微信群搶藍包啟動!
一個月前,微信上線了送禮物功能,當時僅支持一對一贈送。如今,微信群“搶藍包”功能正式上線,用戶可以在群里發送和搶禮物,體驗與搶紅包類似。本文將詳細介紹微信群“搶藍包”的功能設計、用戶體驗以及其背后的戰略意義,探討微信在電商生態構建中的下一步動作。
一個月前,微信送禮物功能上線,當時僅支持用戶購買單商品,贈送給單一朋友。
在MVP版本上線后,我們在一文中預言微信后續可能的產品動作,包括:
- 每次可以給多個朋友贈送禮物
- 每次可以贈送多件商品
- 每次贈送,接收方除了選擇收下或拒絕,還可以選擇轉贈給其他朋友
- 微信群里搶禮物——私域運營
如今,一個月后,微信群“搶藍包”正式上線了!
首先,要體驗微信群發藍包和收藍包功能,都得升級到微信最新版本8.0.56。
如果版本功能過低,送禮物的人依然無法選擇群進行發送禮物。
如果你在群里看到了禮物,點進去無法收禮物,也會提醒你功能過低,無法使用該功能。
在送禮流程體驗上,最大的區別在于,送禮物的時候選擇“送給誰”時,可以選擇一個群。在之前的版本中,都只能選擇個人聊天框。
當選擇某個群,付款并贈送后,系統會自動在該群中替你發一條信息,也就是一個“藍包”。藍包封面就是你寫的祝福詞語。
當前藍包不像紅包的一點是,封面圖片不支持設置。
一方面,這不是一個必須功能,肯定還是要優先保障核心功能,附加功能可后續迭代。
另一方面,產品剛剛上線,還需要培養用戶心智,用一個固定的禮物樣式,能快速增強用戶對于“微信藍包”“微信禮物”概念的理解和認知。
對于收禮物的人來說,其實跟群里搶紅包類似,需要在群里搶藍包,看誰搶得快。
搶到的人可以打開,查看禮物,填寫地址并收下。
收下后流程即完成,后續等待貨物寄出就好了。
這里就有個問題:怎么定義禮物是被搶中了。是以誰最先點擊“開”嗎,還是誰最先完成填寫地址并收下?
我們不妨思考一下這兩種方案的利弊。
微信紅包的通過點擊“開”來判斷的,因為搶紅包無需多余動作,點擊開就是開紅包,然后流程就結束了。但是微信藍包不一樣,還需要填寫地址,那就有可能導致這個“收禮物”的時長增長。
如果選擇按照點擊“開”來考慮,萬一用戶不填寫地址,沒有收下,怎么辦?
如果選擇按照填寫地址并收下作為節點,那會不會有用戶填了半天地址,然后被告知“已被其他人搶走”,這體驗勢必有點差。
最終,微信的選擇是前者,按照點擊“開”算作搶到藍包,其他用戶會看到禮物已被領取,無法再搶。
而如果用戶領取了一直沒有填寫地址,在送禮人的角度,會看到禮物被領取了,但是沒有人填寫收貨地址。微信應該也會有自動提醒功能,引導收禮的用戶填寫地址。
在體驗上,藍包還是盡可能與紅包對齊了,也比較符合微信一貫用戶體驗優先的風格。
在用戶領取禮物后,收禮人也會收到通知,告知XXX收下了你的禮物,在體驗上形成閉環。
除了微信、淘寶、京東、抖音、東方甄選,美團也推出了送禮功能。
在產品功能上,更是驗證了之前我們對于微信禮物功能的預測。
- 每次可以給多個朋友贈送禮物——支持選擇多件,在微信群分享
- 每次可以贈送多件商品——支持選擇多個商品,形成一個禮包進行贈送
- 微信群里搶禮物——支持發送到群里,讓大家搶
不過,美團也做了因地制宜的設計,因為美團主要是做線下生活,外賣水果這種服務,而不是電商購物。對于吃的、喝的,用戶口味就相當關鍵了,還要考慮即時配送,用戶是否方便馬上收貨、飲用等場景。
所以,美團送的不是直接的禮物,而是商品券。
用戶如果領了券,就可以在自己想要的任一時刻,選擇自己方便的門店,自行下單。
美團在體驗上,也有比較不一樣的設計,就是送禮人可以隨時取消贈送,取消后,這個禮物并不是真正的退款了,而是變成了你自己的“券”。
這是跟其他所有平臺送禮體驗最大的不同,在其他平臺送禮人是無權進行任何操作的,以收禮人的意愿為準。
這么多知名大平臺輪番上陣,推陳出新,守正出奇,那微信禮物下一步的動作會是什么呢?
是不是會盡快把之前預測的,當前在其他平臺已實現的功能,都快速補齊呢?
我覺得答案是否定的。
在完成個人一對一送禮和微信群送禮后,微信最主要的用戶活躍場景,已經被覆蓋完畢了。加上微信聊天框也增加了對應入口,當前曝光等級也已經很高了。
接下來要做的,應該是——吸引優質商家,共筑電商生態。
前面的產品功能,更多是鋪好路,吸引用戶進來,通過用戶告訴商家,機會在這里。
機會真的有嗎?不妨看看這個數據——據東方甄選透露,僅1月20日,東方甄選微信店鋪銷售額超100萬元,其中80%的銷售額由送禮功能帶來!
為啥這個機會很有吸引力?
因為比起普通的電商購物場景,送禮這個場景有一大好處——流量相當精準。
用戶都是帶著送禮的意愿訪問微信送禮,訪問微信店鋪,這意味著本身就有很強的支付意愿,所以轉化率一定比漫無目的的亂逛要高很多。
也就是說這塊精準的流量,一定是一塊優質“金子”。
對到微信而言,現階段,充分吸引優質商家進來也至關重要,為什么呢?
不妨看看我在小紅書上看的一個貼子。
一個用戶在微信小店花了29.9元買的禮物,然后商品發貨的時候,拼多多給收禮的用戶發了一條短信,告訴用戶拼多多商家已發貨,且商品價值13.9元。
這是一個足以摧毀這個產品的例子。
產品功能設計上絞盡腦汁弱化禮物價值的露出,減少送禮和收禮雙方因禮物價值產生的不適感,但是一條短信就給干碎了。
微信小店上當前這種代發型的店鋪很多,這跟微信當前電商生態有關。所以,這時候優化整個生態,引進更多優質商家,提供優質服務,就非常非常重要。
基礎功能當前已經具備了,孵育時機也很成熟,春節正是送禮功能推廣的好時期。在這個時候,產品功能再大跨步往前走就不是很有必要了。認真研究觀察,這個功能在春節期間使用度如何,用戶是如何理解和運用的,核心深度用戶的使用情況等,都更加重要。
在構建電商生態的同時,逐步觀測深度用戶的活躍使用情況,是產品經理接下來的關鍵工作。
驚喜的王炸產品不是完全靠規劃出來的,而是隨著深度用戶的活躍使用一步步演變出來的。
比起不停地創造、創新,順勢而為才是產品經理的大智慧。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產品小球】,微信公眾號:【產品小球】,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