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驅動:用戶體驗中的“動機理論”
每位設計師都希望用戶愛上自己的產品,但是我們要給一個用戶愛上自己產品的理由。希望本文對于用戶動機的闡述會幫助你們找到那個理由。
大部分設計師都希望自己的產品可以獲得用戶的認可與喜愛,在產品上線之后,他們會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用戶反饋。我不否定用戶反饋的重要性,但是產品上線之后我們才通過用戶反饋判定產品的好壞已經遲了。在產品上線之前,甚至在產品處于設計階段,我們就應該對這款產品的前景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當然要達到這種”未卜先知“的境界,我們要做到對用戶足夠了解,知道如何驅動用戶使用你的產品。接下來我們將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闡述動機對設計的影響。
什么是動機?
動機是一個心理學術語,這個概念解釋了人類在特定環境下做出特定行為的原因。 簡單來說,動機是人類行為的內在動力。動機的產生和生理、心理、社會關系以及認知水平都有著極大的聯系。動機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征:
- 激活 — 做出決策,制定目標;
- 持久度 — 動機所驅動行為的持續時間長短;
- 強度 — 對于完成既定目標的渴望程度。
為什么設計師要懂得用戶動機乃至用戶心理學呢?因為了解用戶動機會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用戶期望和用戶痛點。你設計出來一款app,很實用,你有信心用戶用了一次后就會立馬愛上它。但是前提是“用戶使用了一次”。在當前產品高度同質化的時代,在保證產品功能性的同時能夠在包裝上給用戶足夠的吸引力,這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渠道來誘導用戶使用你的產品。
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
動機分為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我們將外部因素激發用戶特定行為的傾向稱之為外在動機。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外在動機視為尋求獎勵,獎勵可以是有形的(金錢、獎品、文憑、證書、獎杯、獎章等),也可以是無形的(表揚、支持、認可等)。競爭本身就是外在動機的一種典型表現,那些好勝心極強的人并不是真的想要那些獎品,他們追求的一種認可——我比其他人更強。
外在動機已經成為了很多用戶體驗設計師的研究對象,并且已經應用到了很多互聯網產品中。例如,你成為了優酷的黃金會員,你就可以比別人更早看到《神探夏洛克》的上映;你在扇貝里背單詞堅持了100天,在朋友圈曬打卡記錄炫耀;你的作品上了UI中國的首頁,受到大家的一致點贊。以上的所有一切都是外在動機在用戶體驗中應用,提升用戶黏度。
內在動機是指內部因素驅使人做出特定行為。內在動機來自人的內心世界,由一個人的希望和需求所形成。當人們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以后,如食物和住房,他們就會希望滿足更高級別的需求。嘗試新事物、接受新的挑戰、最大化自己的潛力,這些都是人類的天性。學習了一門新知識或者掌握了一項新技能,我們會從中獲得成就感。所以說內在動機可以歸結為追求更好的自己。
在用戶體驗中,我們所說的內在動機是指用戶使用產品是因為產品本身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和欲望,存在于用戶內心而非依賴于任何外部力量驅動。比如用戶跑步的時候打開“咕咚”,背單詞的時候打開“扇貝”,驅動他們的主要是追求更好的自己(健康的身體,更好的外語)。當然不排除截圖發到朋友圈炫耀這一外部動機了。與外部動機相比,內部動機更能留住用戶,真正想學英語的人堅持的時間肯定要比只是想曬朋友圈的人要長。當用戶真正被內在動機驅動的時候,使用這款產品本身就是最大的享受。
通過設計建立用戶動機
用戶喜歡玩貪吃蛇主要是爭強好勝和贏得獎勵的外在動機。用戶可以將自己獲得的成就分享到社交網絡,外界的鼓勵和贊賞是觸發用戶持續使用的重要外在動機。
海底世界百科全書基于用戶渴望新知識的內在動機。高質量的引導頁設計會提升用戶對這款應用的期望值,他們的使用欲望也會增加。
Toonie Alarm包含了內在動機(堅持按時起床)和外在動機(獲得起床小能手稱號)。
Upper看重的是用戶渴望提升工作效率的內在動機。
合理的文案選用也會刺激用戶的使用欲望,向用戶宣傳使用這款產品的好處、能取得的成果和完善的輔助服務。
總結
動機對一個人的行為驅動是極其重要的,但是要找出用戶的內在動機是很困難的。因為大部分用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用戶不知道自己的動機不代表沒有動機。福特汽車創始人 – 亨利福特曾經說過:“如果聽用戶的,我們根本造不出汽車來,用戶就是需要一匹快馬。”但是當汽車真正被造出來以后,在快馬與汽車之間,用戶還是會使用汽車的。因為用戶對于快馬的需求的根本動機是更快的交通工具。用戶對于產品設計細節的不了解,會導致他們無法正確的反應出他們的動機,但是在動機的驅動下,在進行抉擇的時候,用戶還是會做出理性的判斷。
每位設計師都希望用戶愛上自己的產品,但是我們要給一個用戶愛上自己產品的理由。希望本文對于用戶動機的闡述會幫助你們找到那個理由。
本文由 @王M爭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受益匪淺,認真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