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思考框架:如何思考設計一個交互方案?
前文簡單分享了對用戶體驗的一些認識,但用戶體驗的覆蓋面太大,環節不同可能采用的方法和方式也會不同,而用戶體驗中有一些相對核心的環節,用戶是否可以友好的認識、理解、使用產品,這也就是交互所涉及的領域。那么,我們要如何思考設計一個交互方案呢?
1.用戶目標
用戶目標是我們設計的核心和出發點。所以在開始設計前:
(1)要對用戶進行劃分,明白產品或該需求涉及到的用戶有哪些。
涉及的用戶不只是使用產品的用戶,也有可能是產品外的服務角色,因為產品外角色目標有可能對使用的用戶目標產生影響。
(2)了解用戶的習慣和能力所在。
了解這些方便我們構建用戶的心智模型,對于同一件事情如果用戶的習慣或是能力不同,不僅會影響用戶的使用效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一個提升親切感的機會。
(3)用戶的目標到底是什么。
目標決定了行為,這些目標有些是顯性的,用戶可以明確的表達出來。有些是隱性的,用戶可能根本意識不到,也表述不出來。想對目標的把握越準確就需要對人性洞察的更深刻。
2.構建關鍵路徑場景
場景主要指誰在什么時候(或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情。當我們了解了用戶及其目標,我們就需要一條線把所涉及到的每個用戶的目標串起來,而用戶的目標只是一個理想化的想法,要把這個理想實現,就需要將每個目標一層一層細化成可具體執行的任務。
在將目標轉化成任務的過程中,要進行幾個不同維度的比較:
- 對于我們產品用戶當前的任務流程是什么樣的。
- 競品當前的任務流程是什么樣的,是否與我們產品的用戶目標一致。
- 我們可以在現有情況下采用何種任務流程來更好的滿足用戶目標。
現有情況不僅涉及到滿足任務流程的開發資源,也包括用戶對于新體驗的接受程度,要衡量(新體驗-舊體驗)是不是大于用戶的切換成本(學習成本等)。
3.梳理架構
我們為用戶規劃了一系列任務流程希望它們可以幫助用戶達成目標,但那也僅僅是我們的一種希望。用戶會不會明白這些任務流程,會不會準確的執行這些任務,用戶的理解及學習過程會涉及到兩類行為,一類是獲取,一類是輸出。
獲取的信息架構
有些用戶使用產品(如新聞、視頻類的APP)的行為就是被動獲取信息,而當產品提供大量信息時并不能不加限制的全部丟給用戶,而這就需要針對信息來進行分類整理,以免造成信息轟炸。而用戶的操作過程就是深挖信息的過程。信息的架構與用戶心智模型是否一致決定了操作帶來的反饋是否符合用戶的預期。
輸出的信息架構
輸出就是產品根據用戶個體情況進行個性化處理的過程,如訂一份外賣、注冊一個帳號。用戶輸出的過程大多數情況下是需要通過幾步來完成,這時的信息就是涉及到每一步的引導、說明、解釋和反饋。去考慮在哪個步驟階段對應的展示什么樣的輔助信息。
4.界面呈現
- 繪制原型稿,在落實到界面細節過程中,考慮一下信息的布局方式是否符合優先級,考慮是否有遺漏的信息展示。
- 通過布局來建立信息關聯或視覺美感
- 優化文案,更簡單、清晰的傳遞概念
5.其他細節
當我們在設計方案時,除了考慮每個大的環節,我們也應該警惕一些容易忽略的細節:
(1)數據權限:是否根據權限的不同對用戶進行劃分?
(2)特殊場景:
- 異常情況:失敗、數據超時等。
- 極限情況:空、極大。
- loading情況
- 逆向流程。添加后是否可編輯、可刪除?
(3)網絡:無網、wifi、運營商網絡、弱網是否有可能產生不同影響?
(4)耦合:一個操作是否會對其他信息形成聯動影響?
(5)版本:不同用戶使用新老版本是否存在問題?
(6)情感:關鍵路徑中的節點對用戶產生了正向情感還是負向情感?
作者:Bruceyoung,3年級交互設計師一枚,985設計學小碩,希望可以分享一些日常想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本文由 @Bruceyou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我想問:做界面時,是做什麼尺寸會比較安全和通用到各個不同版本的Android機和iOS機?
750×1334
在sketch里一般按375*667設計,導出時選擇對應系統按1x、2x、3x的方式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