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產品極致化:關于注冊與登錄的4個問題5個建議

8 評論 12382 瀏覽 96 收藏 29 分鐘

關注交互的細節,是將產品極致化、智能化的必經之路。

目錄

  • 一、注冊密碼需要輸入 2 次嗎?
  • 二、切換注冊/登錄就得重新輸入信息嗎?
  • 三、注冊一定要等待驗證通過嗎?
  • 四、一定要注冊嗎?
  • 五、注冊階段的 5 個設計細節建議

一、注冊密碼需要輸入 2 次嗎?

你可能還有印象,過去使用 Windows 的若干年里,每次連接 WiFi 時,都會被要求輸入兩次密碼——這曾經是一種慣例。但很明顯,在用戶登錄時要求輸入兩遍密碼很可笑,并且帶來了不必要的輸入成本。所幸,今天大多數系統都已改良為輸入一次了。

早期 Windwos 的無線密碼需要輸入兩次。來源 Google

登錄時不需要輸入兩遍密碼,那么,在產品注冊時,是否需要輸入兩次密碼呢?

長久以來,為了避免用戶注冊時輸入了錯誤密碼而造成的嚴重不可逆問題,要求用戶輸入兩次密碼也是一種慣例。從銀行開戶的密碼設置到計算機賬戶密碼設置,皆是如此,也應如此。

所以我們已習慣了在設置密碼下方有一個「請確認密碼」的輸入框。

早期微博的注冊界面需要輸入兩次密碼。來源 Google

注冊時要求輸入兩次密碼的 app

這個小小問題的背后,隱藏的是產品開發人員對「填寫錯誤」的擔憂。

事實上,用戶設置密碼出錯并非嚴重問題,因為密碼錯誤導致無法登錄時,只需「找回密碼」即可解決??紤]這個原因,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產品在創建帳戶時只需要設置一次密碼了。

事實上,與「密碼設定出錯」相比,應該擔憂的是「登錄身份填錯」。

通常來說,注冊系統常見的「登錄身份」有幾種:

  1. ID 登錄(如 QQ)
  2. 用戶名登錄(如早期的各種 BBS)
  3. 郵箱登錄(如各種辦公/SaaS 類產品等)
  4. 手機登錄(如各種社交/O2O 產品等)

無論哪種「登錄身份」,一旦在注冊時填寫錯誤,將造成無法逆轉的問題。

特別是在「注冊后自動登錄」的前提下,用戶會在相當長的使用期內,都無法察覺出錯,在更換設備或者身份過期時,造成的后果非常嚴重——不少人遇到的帳號無法登錄,進而使用「找回密碼」時被告知「此帳戶不存在」,都是因此而來。

所以真正的問題是:在注冊過程中,如何確?!傅卿浬矸荨共灰铄e?

1. 輸入兩次「登錄身份」

這是有顯而易見的益處的,在注冊時輸入兩次「登錄身份」(比如輸入兩次郵箱,或者輸入兩次賬號……),能有效地確保身份無誤。

注冊時要求輸入兩次「登錄身份」,以確保無誤。

在網頁端使用確認郵箱的方法比較常見,但是面對移動設備的輸入壓力,確認兩次「登錄身份」(信箱或者手機號碼)的做法并不友善。

2. 通過驗證碼確認「登錄身份」

由于越來越多的產品支持郵箱鏈接驗證,或者手機短信驗證,這相當于對「登錄身份」進行了確認,因此,「登錄身份」可以不用再輸入兩次了。

通過驗證碼可以「登錄身份」不出錯,來源:有妖氣 app 截圖

但驗證郵件可能被送進垃圾箱,驗證短信遲遲收不到這些問題,又進一步增加了用戶的焦灼,無形間提高了注冊成本。

3. 通過二次提醒,確認「登錄身份」

在我們的上一個產品「方片收集」的設計過程中,我將注冊做了一個小小的細節優化,其注冊過程如下圖:

一個優化過的注冊流程 來源:方片收集 app 截圖

  • 步驟 1:注冊界面信息越簡越好,除了必要的輸入郵箱、設置密碼沒有其它干擾,點擊「注冊」后進入確認界面。
  • 步驟 2:在確認界面,「登錄身份」的信息被放大,用戶很難忽視,而且確認的成本很低——只需點擊即可。
  • 步驟 3:自動登錄。

這樣的做法,未增加輸入成本,同時也保證了「登錄身份」的確認,注冊過程比較流暢。

一句話:在注冊時,「登錄身份」非常重要,確保用戶不會因填錯而造成一系列損失。

回想起來,早年能夠意識到「登錄身份」的重要性,我那幾個五位數 QQ 也不會丟失。據說現在五位數 QQ 公開售價已超過了 6 萬,你看,我已經錯過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而比起賬戶丟失,用戶更難接受的是賬戶附屬價值的丟失——比如社交關系、資料沉淀等,此時我想起的是自己第一個五位數 QQ 里的女網友……

在注冊流程優化之路上,永遠還有更好的方案,這就需要從「注冊的意義」這個根源上再重新梳理。我在后文中繼續談及。

二、切換注冊/登錄就得重新輸入信息嗎?

當用戶需要注冊/登錄時,默認給出的界面應該是「注冊」,還是「登錄」?

  • 答案 A:給出注冊——錯!
  • 答案 B:給出登錄——錯!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用戶是需要注冊,還是需要登錄。所以無論哪個,都不對。

拉勾默認是登錄,印象默認是注冊,而 Behance 則呈現的是內容,將注冊與登錄按紐都并列在下面,不做默認。不同的 app 采用不同界面來看,對于所謂默認,未有定論。

圖源:拉勾、印象筆記、Behance 截圖

從我個人經驗來看,考慮到目前 app 領域普遍采取的「長久性登錄」策略,默認為「注冊」也不失為一個具有概率意義的選擇。畢竟大家都通常只會在換機、重置系統、登錄失效、主動退出這些低頻時刻來登錄。

真正的問題在于「登錄」與「注冊」兩種界面切換時,發生的數據丟失。

你一定有這樣的經歷:當你輸入完注冊相關的信箱,密碼,并準備提交時,突然發現原來這是「登錄界面」,而不是你以為的「注冊界面」,于是你點擊了「注冊」。此時,剛剛輸入的信箱與密碼全部被清空——這真是讓人惱怒!

誤以「注冊」是「登錄」導致的切換清空 圖源:印象筆記 Android 版錄屏

如果你將登錄界面誤看作注冊界面,同樣面臨切換時數據被清空的可能。

這種事件機率不高,但可能性不低,而且這是用戶進入產品的一個重要關卡,要引起重視。

1. 確保界面切換時,數據被保留

優化的方案只需要前端將用戶已輸入的數據保留,在「登錄」與「注冊」切換時,自動將兩種界面匹配的數據轉填。

我在設計「水滴清單」時嘗試了這一方案:

切換「注冊」與「登錄」時保留數據 圖源:水滴清單 app 錄屏

2. 避免「注冊」與「登錄」界面混淆

應該注意 2 個問題:

  1. 盡量避免「注冊」與「登錄」按紐以「并列關系出現」;
  2. 強化「注冊」與「登錄」這兩種界面視覺區別(或者內容區別)。

反例:印象筆記的「注冊」與「登錄」界面視覺區別度太低。

圖源:印象筆記 iOS 版截圖

3. 通過預判斷,設計容錯界面

如果發生了誤判斷,還需要增強容錯——這意味著,盡可能地允許用戶出錯,而不是告訴用戶「你錯了請重新輸入」——因此你很難判斷是用戶錯了,還是系統錯了,更準確地說:用戶永遠沒有錯,如果用戶犯錯,那也是產品的錯。

從注冊/登錄這個細節來看,用戶如果在「登錄」界面輸入了錯誤的信息(比如不存在的帳戶),那么這意味著什么呢?

在上圖中,我們會看到 A 方案的做法是告知用戶「用戶不存在」,這屬于有一說一。當然,出于安全策略等原因,目前更流行的做法是提示「用戶名或密碼錯誤」。

但如果進一步挖掘,就會發現另一種可能性——之所以輸入了「不存在的帳戶」,有可能是將「登錄」誤解為「注冊」。

在這種情況下,以 B 方案的設計確保用戶即使犯錯了,我們可以根據錯誤,輔助其跳往其可能的目標,這將會大大減輕用戶的犯錯成本。當然,也可以提升產品很「聰明」的印象。

4. 單項驗證,分步判斷

還有一種有趣的做法,可以保證少犯錯:如果我們不知道用戶是要注冊還是登錄,可以只給出一個「登錄身份」的輸入框,附帶一個「下一步」的按紐。

然后根據用戶輸入的「登錄身份」的情況來判定登錄或是注冊——甚至直接放棄密碼而使用驗證碼來做為密碼。

總之,確保用戶準確無誤、成本最低地完成「注冊」和「登錄」并非可以忽視的小事,畢竟這是許多產品使用的關鍵入口。

目前有一種新的趨勢就是將「注冊」與「登錄」二合一,或者說無需注冊,直接通過驗證碼來登錄,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比如滴滴出行等產品。

接下來,談一談注冊過程中驗證碼的問題。

三、注冊一定要等待驗證通過嗎?

許多產品現在都直接用「手機號碼」或者「郵箱」等「可聯系的形式」作為登錄身份,而不再使用無法聯系到使用者「用戶名」形式。

因此,用戶在注冊時必須證明「所填號碼是自己的」,這就是我們平??吹降亩绦膨炞C碼(或郵件驗證碼/驗證鏈接)。

通常,我們輸入短信驗證碼,或者點擊了郵箱驗證鏈接后,才能完成注冊。

需要通過驗的注冊 圖源:app 截屏

不過,受到驗證碼供應商以及網絡等條件的影響,驗證碼有時候似乎沒有那么及時。如果讓用戶在這種「不確定性」中等待,是否是明智的選擇呢?

因此,就需要明白驗證的本質是確認「登錄身份」是正確的,可聯絡的。

作為一個產品設計者,我們對驗證碼的理解可能是:

  1. 有助于更快獲得用戶的第三方聯絡方式;
  2. 從安全性來看有助于密碼找回等身份驗證(接收驗證碼,或接收密碼修改鏈接);
  3. 防止垃圾注冊;
  4. 導入社交關系;
  5. 為產品傳播,邀請好友等營銷行為埋下伏筆;
  6. ……

但這些需求,都是「有利于開發者,有利于未來」,卻并「不利于用戶,也不利于此刻」。

而用戶對驗證碼的理解可能是:

  1. 讓我注冊更慢了(因為要等)
  2. 讓我注冊更麻煩了(因為要多輸入一行)

因此,我對驗證的理解是:有意義,有價值,但不必此時此刻——完全可以將驗證放置在注冊完成之后的某個時刻,利用虛擬獎勵、功能限制、安全恐嚇等方式激發用戶去完成驗證,以滿足開發者的要求。

下圖是我給出的優化建議。

驗證時機后置的優化

四、一定要注冊嗎?

就個人體驗來說,我最討厭的是啟動后彈出注冊登錄界面的產品——這些產品在安裝之后要求用戶必須登錄方可使用,更糟糕的是它還不提供第三方登錄。

三個必須「登錄」才能使用的例子

除非我已經從別處對這個產品有足夠的了解,否則,出于怕麻煩或者討厭被脅迫的原因,就可能會放棄注冊。

注冊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呢?一定是對產品和用戶都有幫助,而不是為了注冊而注冊。

1. 根據產品特性采用最友好的注冊方案

用戶遇到產品,就像談戀愛,最起碼,得先給用戶一個了解和探索的階段——正如你不能要求一個姑娘和你首次見面就去民政局注冊吧?

從功能上看,許多產品也許不需要注冊——或者,最起碼不應該在第一次打開時就要求用戶注冊。

我按產品注冊需求的緊迫程度分了 3 類:

1)無需注冊型

工具型的產品(特指無數據/關系沉淀型),比如匯率計算、指南針、圖片瀏覽、鬧鐘…… 無需注冊就展開使用。除非開發者有進一步的計劃,否則可以先不用急于讓用戶注冊;

2)稍后觸發注冊型

有數據沉淀的工具產品,比如:記事、日程、繪圖、拍照……),可以先通過工具使用和本地存儲讓用戶用起來,然后再通過提醒「數據安全備份」的方式,或者「高級功能受限」的方式,驅動用戶注冊;

對于內容社交類產品(如寫作社區、繪畫社區、垂直行業討論等),可以先通過內容呈現,讓用戶可以單向接收信息,等到用戶產生足夠興趣,計劃上傳信息時,才觸發注冊;

3)立即注冊型

此類產品往往「不注冊就無法使用」,比如:出行類產品、即時通訊類產品、招應聘類產品、票務購買類產品、費用查詢類產品等。

——但事實上,很少有產品真的「不注冊就無法使用」,仔細想想吧。

除了上文提到幾種「登錄身份」注冊方式,使用微信、微博、QQ、Google、Facebook 等第三方身份驗證已經非常成熟了。它的好處很明顯:用戶能以最低成本登錄,而開發者能以最低成本獲得昵稱、頭像、性別、簽名……等一系列信息。

而開發者擔心沒有「自有賬戶」相關的問題,比如第三方失信/用戶失聯問題,完成可以通過「補充資料」的形式解決。

因此,對用戶友好的程度,在我看來,排序如下:

不注冊 > 使用第三方注冊 > 郵箱注冊 > 手機注冊 > 用戶名注冊

2. 限制注冊的策略

雖然注冊要友好,但有時也可反其道而行。

限制注冊、強化注冊難度等不友好的方法,在特殊的情況下,也是一種很好的策略。前面講到,用戶與產品的關系約等于談戀愛,那么在愛情行為中「越難得到越珍惜」的至理名言,同樣適用于產品。

申請制/邀請制注冊:

與普通注冊要求「越簡越好」的原則相反,申請制注冊會增加注冊難度,比如要求用戶填寫足夠多的選項,包括了地址、興趣愛好、甚至需要一段「申請理由」,或者能證明自己確實是產品目標用戶。

用戶為了獲得使用權,必須完成以上要求。在這一過程中,開發者獲得了足夠多的用戶資料,通過批準權對用戶人群進行了篩選;而對于用戶來說,完成這么困難的「申請」會產生「付出感」,將有利于其對產品及其使用權利的珍惜,進而觸發「特權」的感受。

因此,申請制/邀請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饑餓式篩選造成產品的稀缺感、提升產品的價值感、同時激發用戶的付出感、特權感。

在產品冷啟動或者內測階段很有意義。例如二次元產品 bilibili、早期的知乎社區、以及最近的微信「小程序」功能,分別采取的就是申請制和邀請制注冊。

bilibili 要求用戶必須回答 100 道題目后,才能使用產品 圖源-截屏

3. 未來的身份驗證趨勢

無論是注冊,還是登錄,都是為了解決「身份驗證」問題。而在未來,身份驗證也許不再需要,我按自己的推測,將其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階段 1:超級寡頭通過收購與聯盟,將第三方驗證制定為標準化登錄方式

目前的微信、Facebook 都早已是這樣的趨勢了,還包括了風行互聯網多年的 OpenID 等第三方驗證聯盟。

直接以第三方賬號登錄

階段 2:產品身份驗證與底層系統身份驗證合一

比如 iOS 、macOS、Android、Chrome OS、Windows 各平臺都有自己的身份系統,開發者在選擇開發平臺時,等同于默認使用該平臺系統身份證驗證,這樣很可能不再需要獨立的注冊系統。(有創業經歷的朋友可以類比一下國家在工商注冊領域的多證合一,一碼共用)

階段 3:與生物特征結合的驗證方式

傳感設備的進化、用戶對效率的要求提高(或說更懶)、驗證復雜度的提升,以及國家機器對安全和審核的需求……等多種客觀原因加快了生物特征識別時代的來臨。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技術,不僅更安全,而且更高效。

也許,免于驗證,才是解決驗證的終極方法。不過,在那個時代來臨之前,我們在「注冊」這件小事上,還有不少的細節需要注意。

以下是我總結的幾個小建議,也歡迎閱讀者能進一步補充提供建議。

五、注冊階段的 5 個設計細節建議

1. 長串數字一定要自動分離

常見于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電話號等長串數值。自動分離非常有利于核對。

兩個「不分離」的數字 和 微信自動分離的數字

2. 日期的定義要明確

選購出行票務時,將下個月某日當成本月某日而購買了錯誤機票,或者將明天的高鐵當成今天的高鐵,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并不低。

一旦出行日期選錯,將會影響用戶出行的一系列后續任務,因此,日期的定義要明確、清晰。

容易造成混淆的日期選擇器

3. 可推算的重復項盡量要通過系統計算

比如:「生日」、「身份證」、「星座」這三個選項很明顯都可以通過「身份證」來推算,讓用戶填寫三次是一種未經思考的愚蠢設計;

再比如:在「銀行帳號」項之后,有一項「賬號后五位」,簡直是莫名其妙。此處特指長沙銀行。

4. 盡量采用數據聯想

有些信息是相對穩定可預知的,「就讀大學」、「申報部委」……等,完全沒必要讓用戶完整輸入,而應盡可能采用數據聯想。尤其是在手機的表單填寫界面,由于輸入體驗不佳,更應如此。

下圖是兩個例子,并非虛構玩笑。

5. 減少冗余操作

對于那些「幾乎是必然的」操作,可以盡量自動化、減少操作步驟。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早年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之間的支付密碼交互對比。

微信支付 與 支付寶 的操作步驟對比 圖源 Google

出于安全原因,早期的支付寶「支付密碼」很復雜,相比之下,后來者微信支付的6位數字支付密碼非常便捷。支付寶于 2015 年向微信學習,改變了自己的「支付密碼」策略。

但是!與微信支付相比,支付寶需要在輸入密碼后再點擊一次「確定」,這個小小的動作導致用戶的困擾和抱怨,不久之后,支付寶修正了這個界面,與微信完全一致。

微信支付用短信兩三年時間,幾乎追平了堅守數字支付市場十幾年的支付寶,成績可謂令人矚目。在這場戰爭中,微信除了原有的社交、情境、用戶量等優勢,其對交互細節的重視亦功不可沒。

最后

關注交互的細節,是將產品極致化、智能化的必經之路。這取決于開發者的對產品的態度和對自我的要求。當然,這些細節聽上去更像是吹毛求疵——當然也可以說是畫龍點睛。

對于身份驗證這件事,我們不能只站在開發者「需要什么」的角度,也應該站在「用戶需要什么」的角度去考慮產品交互與設計。

本文的觀察和思考是就「如何將產品做到極致」時的考慮,并不見得在產品的初級版本就需要,恰恰相反,產品的第一階段更需要關注的產品核心功能及其流程進度。

關于究竟在哪個階段做什么事——也就是產品開發的流程,在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公司各有不同。未來,我將分享我們作為一家設計驅動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是如何展開設計、生產、開發的,特別是設計師與工程師之間的配合方法與流程。

此外,互聯網早期的匿名化今天已經逐步發展至相當數量的實名制,人們對實名制身份驗證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不過,人類社會的發展總是物極必反,出于對個人隱私、身份安全、信息泄露恐懼等原因,以及伴隨著暗網、區塊鏈相關技術的發展,也支撐著許多人要求匿名化身份驗證的聲音——確認我是「某個 ID」但無需知道「我是誰」,同時保持足夠友好的身份驗證方式,也許又是未來的新需求。

 

作者:田飛,方片收集創始人

來源:http://www.ifanr.com/app/783119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愛范兒,作者@田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覺得總結那段寫得非常在理,是點睛之筆,無論登錄還是注冊,都理應注重用戶體驗,而不是為了趕時間而急吼吼地上線?,F在第三方登陸市場蛋糕大,支付寶和天翼還有騰訊都在在里面爭奪很精彩。處于場外的我們比關注這些爭奪更重要的是關注用戶

    來自廣東 回復
  2. 寫的很好,動圖做得非常帥氣,使用的是什么工具呢?

    來自廣東 回復
  3. 放心,短信驗證肯定無法取消,后期再驗證非常的危險也不合理

    來自北京 回復
  4. 長沙銀行為您點贊

    來自廣東 回復
  5. 首先佩服作者可以把登陸注冊頁面的設計分析得如此詳細。
    有以下幾點想跟作者探討:
    1、關于第三點:通過二次提醒,確認「登錄身份」。其實不必要單獨做一個頁面來讓用戶確認登陸身份,只需要在用戶輸入登陸身份的時候強調一下輸入的信息(比如字體放大,變色等等)就可以了,這樣的設計會更加方便和友好。
    關于“未來觸發驗證”,我的想法是:當你想要使用某功能時,系統彈出“請驗證手機號”,這個感覺很尷尬,也有些莫名其妙。當用戶心中明白注冊不可避免的時候,他會對注冊的麻煩程度有一定接受度,如果把注冊的步驟拆分開來,注冊的流程雖然簡化了,但是后期驗證的友好度卻大大降低了。既然必須要注冊,不如就一次都搞定吧。

    來自北京 回復
    1. 贊同你的觀點。

      來自廣東 回復
  6. 注冊登錄竟然有這么多的門道,也正是這樣體現了一個產品人的匠人精神

    來自山東 回復
  7. 四、一定要注冊嗎? 部分的觀點略有偏頗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