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的智能手表

0 評論 3049 瀏覽 13 收藏 13 分鐘

什么是智能手表

思路: 現在的智能手表更像是手機,缺少手表應有的素質。 把手機塞進手表在過去已經被證明是失敗的,技術不是手表需要關注的。智能手表需要關注小屏幕上的高效交互,把手表做到智能(ifttt),把成熟的產品交給消費者,而不是功能堆砌,而不是工程版本。

結論: 在做不好手表的時候,智能手表應該改個名字叫智能手環,而不是手表。 智能手表需要重新回到用戶體驗和用戶需求上,放棄對噱頭的追求。

舍本逐末的智能手表們

智能手表已經成了一個熱門的產品,縱覽市面上的智能手表,有如下幾個大分類:

KickStarter 上的眾籌產品:成功籌集千萬美元的?Pebble、已經開賣的?cookoo、AGENT、HOT Watch?等籌集到一百萬、六十萬美元的同類產品。

國內獨立產品:?inWatch、果殼?GEAK Watch、智器?Z Watch?以及土曼科技?T-Watch。

智能手機廠商出品:三星?Galaxy Gear,索尼?Smart Watch 2。

上面這么多款智能手表,有著不同的定位、功能和特色,卻都擁有類似的缺點。

糟糕的手表體驗

1868 年,百達翡麗做了第一款手表;1911 年,卡地亞推出 Santos 手表,開啟了手表的普及。相比較各種新鮮的智能產品(包括智能手機),人們對手表的印象經過了近百年的積累,一款幾百元或者上千元的手表,我們一定對其有所期待“走時準確,堅固,佩戴舒適,造型獨具風格等等”,而看看今天已經推出的這些智能手表,和同價格的傳統手表相還差得太遠,無論做工,佩戴舒適都差了幾個檔次,甚至在查看時間這個最基礎的功能上也無法很好得滿足用戶。

4

  • 差勁的屏幕

在陽光直射的時候想看清顯示屏上的時間,除了采用 e-paper 技術的少數幾款手表,大部分采用彩色顯示屏的手表都無法滿足這個最基本的需求,當顯示手機通知內容時,則因為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原因很難有一個好的顯示效果。而且目前所有的智能手表都無法同時兼顧二者。

  • 糟糕的待機

一塊普通的 cr2032 電池可以給大部分的卡西歐手表提供 2 年左右的使用時間,而目前的智能手表還無法堅持超過一周。對于一塊天天佩戴的手表而言,過于頻繁的充電顯然只會讓用戶更加反感。即使對比松拓這樣專業功能手表,智能手表的待機也算不上合格。

  • 脆弱并且廉價

防水,這個對于普通手表來說很簡單的事情,卻是智能手表的一大軟肋;很多智能手表希望通過運動功能吸引用戶,但是缺乏運動手表的堅固,一塊脆弱的 e-paper 和 G-shock 相比顯然無法勝任一些強沖擊運動。在千元價格的區間上,和天梭、西鐵城等一些中檔品牌相比,智能手表在做工、造型上也顯得極其廉價和土氣。

  • 差勁的手機功能

inWatch、GEAK Watch 這種把完整手機功能塞入手表的行為看似創新,但實際上在幾年前就有“手表手機”,在非智能機時代,一個體積極其小巧的手機還有些許生存空間,但是在智能手機時代,體積從源頭上限制了功能和體驗,因此手機型的智能手表無論是交互、通話體驗或 app 體驗都不如同價位的智能手機。

而那些希望通過藍牙連接打造成手機伴侶的手表或因為屏幕顯示效果差,或因為相關 app 體驗并不出色,都沒有達到一般用戶期待的那樣“智能、方便”。

  • 技術的盲目追求

抬手顯示,觸控屏幕,運動功能這些智能手表主打的功能看似很“新”,但是和傳統手表相比,這些功能并沒有新意。天梭很早就有觸控屏幕;松拓或卡西歐都有專業的運動、登山手表,并且還有更加專業的數據分析和專業外設。而藍牙連接,NFC 這樣的功能我們在很多藍牙設備或者耳機等外設上都已經屢見不鮮了,智能手表上幾乎沒有一個技術是獨創,或者同類中體驗最好的。

本應關注 app 開發或用戶體驗的智能手表,卻舍本逐末去追求那些可以充當噱頭的“舊技術”。

智能手表需要關注什么

40

作為一個混合手表,帶上了(智能)手機概念的產品,智能手表需要關注一些和自身體驗切身相關的事情。

  • 小屏幕上的交互體

戴過多功能手表的人大都都有一個共識——手表側面的按鍵不利于操作,并且交互非常復雜。那些還依賴按鍵進行大部分操作的智能手表應當盡早將自己的交互移向觸摸,拋棄已經明顯“out”的按鍵操作。

小屏幕上的觸摸交互是智能手表最需要關注的領域,和智能手機一樣的方式顯然不會讓用戶滿意?;?Android 二次開發的系統盡管能快速部署到手表上,但是操作的流暢度和交互的弊病不容忽視??此坪莒诺氖謩莶僮饔袝r候并不適合小屏幕的手表,fitbit zip 的敲擊切換顯示,iPod Nano 5 代的觸摸交互方式都是現在智能手表需要學習的,盡量簡單、單一的操作方式,清晰的信息顯示,避免讓用戶陷入深深的層級菜單迷宮。

  • 讓用戶決定智能的方式

無論是 iOS 還是 Android,都給用戶留下了很大的個性“定制”空間,用戶會根據自己的習慣讓智能手機變得“智能”,這種智能不是功能的堆砌,而是讓手機符合用戶自己的習慣。這方面 Pebble、Galaxy Gear 和 Smart Watch 2 明顯優于同類產品,用戶對于第三方 app 和功能有較大的選擇余地和定制空間。

ifttt 將改變手表

ifttt 的模式可能在互聯網中沒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在智能手表上將會帶來巨大的改變。想象下我們可以這樣定制自己的智能手表:

當我的手機靜音時,自動開啟手表的通知震動

當我某個朋友在微博發了一張照片,在手表上顯示這條通知

當我跑步時,在手表上只顯示心率的數據

當明天會有暴雨等突發天氣變化,在手表上通知提醒我

當我任務列表中有一項超過10天沒有狀態變化的事項時,在手表上通知我

當工作日白天我戴著手表睡著時,超過 30 分鐘震動叫醒我……

上述功能并不需要全部存在于一款智能手表之中,智能手表只需要提供一個足夠可靠的平臺,讓第三方甚至所謂的“系統級” app 都以 ifttt 的模式存在,用戶在手機 app 端選擇需要的 trigger,在智能手表上選擇需要的提醒方式,依舊通過低功耗藍牙保持連接,但是復雜的計算發生在手機或者云端,手表只需要簡單的計算判斷通知類型,執行已經保存好的“任務”,然后通知用戶。這樣既能滿足那些喜歡折騰的“發燒用戶”,也能讓普通用戶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

如果考慮到智能手表的計算能力、耗電,發熱,那么只要限定智能手表存儲的“任務”限制就好,一個能完美執行用戶需要的5種“任務”的智能手表,顯然比那些有幾十種功能,支持上百個 app ,但是并不能滿足用戶需求的“智能手表”強得多。

  • 放棄工程版,給用戶最好的體驗

一百年前的手表和今天的手表并沒有太多區別,而智能手機5年就會產生巨大的變化,從 PPC 到 Symbian,再到今天的 iOS、Android。人們習慣于手表的穩定和智能手機的不斷改變。MIUI 或 CM 的每日更新會贏得發燒友的熱捧,小米的工程版本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是換做一塊在人們固有印象里是“穩定、可靠”的手表時,人們從內心深處難以忍受一塊本應該穩定、可靠的手表不斷有各種 bug 導致使用不便,無論這塊手表多么“智能”。

智能手表的廠商應該意識到,只要還是一塊“手表”,那么穩定、可靠是需要排在智能之前的。發布工程版這種行為,無疑在是殺死自己的潛在用戶——一塊看時間都不方便的手表,再智能有什么用?

做好產品,否則還是改名吧

智能手表需要一個足夠好的產品打開市場,讓消費者信服,天梭的觸摸系列很受歡迎,G-shock 的藍牙系列也獲得了好評。傳統手表廠商稍微加入一個新的功能就能讓消費者高興得買單,并且收獲口碑。留給智能手表廠商的空間并不多了,一塊擁有穩定手表功能,并且解決用戶實際需求的智能手表迫在眉睫了,否則當卡西歐開放 api 給第三方,那么誰去買 Pebble?當天梭可以接收 Galaxy S4 的通知,為什么要需要 Galaxy Gear?

現階段的智能手表若無法解決作為一塊表的缺點,還是盡早改名叫做智能腕帶或者手環好了,用戶可以多次容忍 Jawbone up 的質量問題;會對 Fitbit Force 加入簡陋的時間顯示而歡呼;會因為 NIKE Fuelband、MISFIT 精美的外形而買單。但是就是不能忍受一塊看時間不清楚,或者連防水都沒有的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需要回歸到用戶需求和體驗上,否則還是盡早改名叫做“腕帶式多功能互動終端設備”好了。

來源:極客公園。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