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X的過程中,微信55個版本的迭代變化

13 評論 20603 瀏覽 134 收藏 9 分鐘

《淺談產品拆解的五宗罪:你可能拆的是假的產品》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對一個產品的分析需要上帝視角,站在產品發展的角度而非簡單羅列功能。為此,我整理了微信從0到X的過程中55個版本的迭代變化,并將結論整理如下。

本文大綱:

兩個變化:

(1)陌生人社交——熟人社交——關系鏈社交
(2)工具——平臺——入口

一個啟示:產品設計時如何避免臃腫

兩個變化

變化1:陌生人社交——熟人社交——關系鏈社交

1、微信1.0-3.0:陌生人社交

  • 2011-微信2.3——查看附近的人
  • 2011-微信3.0——搖一搖、 漂流瓶

此時微信的主要目標為快速擴張用戶,建立連接,因此需要通過拓展大量陌生人之間聯系來初步形成用戶群體。附近的人算是第一個爆發點:靠著陌生人社交的功能,微信打敗了同時期雷布斯的米聊,累積了巨大的用戶基數。

2、微信4.0-5.0:熟人社交

  • 2012-微信4.0——朋友圈
  • 2012-微信4.2——視頻聊天

初步積累大量用戶后,微信下一步要做的,是如何讓平臺上的用戶更好地連接和互動。此時用戶的好友列表已經有一長串了,他們需要的是:有選擇地與熟人進行互動,并保證一定隱私。因此,通過朋友圈權限,可以讓用戶有選擇地展示自己,同時維持與熟人的聯系。

3、微信5.0-6.0:關系鏈社交

  • 2013-微信4.5——掃一掃加入群聊
  • 2014-微信5.4——微信內搜索
  • 2016-微信6.3——群紅包

此時公眾號成為紅海,社群時代開啟。用戶開始發現,不僅要維持與熟人之間的聯系,更要開拓和維護那些若有若無的“弱關系”。于是群紅包出現了:用“廣播“的形式傳達自己的友好和“建立聯系”的意愿。微信內搜索更是像一個人脈備忘錄一般,一鍵抵達所有聊天記錄。

關系鏈社交打破了“陌生人”和“熟人”的界限,人人皆可形成聯系,同時人人又能維持自己安全的邊界內,蝸牛一般,放心地伸出觸角來窺探著這個世界。

變化2:工具——平臺——入口(定位變化)

1、微信1.0:通訊工具

此時還處于試錯階段,產品方向受到市場的驅動,需要一款即時通訊工具來完善產品鏈。當時微信的定位是一款“免費電話”,但由于當時市場上已經出現飛信、米聊等相似工具,微信并沒有占據太多優勢。

2、微信2.0-4.0:社交平臺、信息平臺

此時有了朋友圈、附近的人等功能,用戶已經不會單純把微信當做一款用完即走的工具,而是開始在這個平臺上主動拓展人際關系,積極展示自己。
同時,公眾號能沉淀大量信息,而朋友圈分享則將新消息迅速傳播,使得微信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3、微信5.0-6.0:生活入口

有了之前大量用戶和信息的奠基,微信開始嘗試連接人與服務。這一階段,服務號、游戲購物等入口開啟,用戶在微信上可實現大部分生活需求;微信支付不僅連接了人與人,更連接了線上線下的服務。

4、總結

微信的本質在于連接,由最初的連接人與人,到后來連接人與信息、服務。隨著小程序的上線,它的野望已完全暴露:連接人與世界。而這一點在國內其實已經快要實現了:想象一下卸載微信后的一天,你需要多下載多少個APP才能滿足同樣的需求?

一個啟示:產品設計時如何避免臃腫

記得前幾個星期剛過去的網易產品筆試就考到了“產品在迭代過程中如何避免臃腫”的問題,微信在這方面堪稱為教科書般的范例(反觀越來越龐大的支付寶)??偨Y一下,有兩個關鍵點:

抓住核心,并把它做到極致

對于微信而言,核心的需求是即時通訊。雖然后期向平臺和入口方向轉變,但產品的本質(連接人與世界)是不變的。因此,它在1.0-6.x的迭代過程中80%的精力都是在把“通訊”這個需求做到極致。其中包括:

  • 2011-微信2.0——插入語音
  • 2012-微信4.0——地理位置分享
  • 2012-微信4.2——視頻聊天
  • 2013-微信5.0——語音直接錄入
  • 2014-微信6.0——小視頻
    ……

即時通訊意在連接人與人,但真正挖掘起來卻能拓展很深:消息、時空、音容笑貌…這也給了后續迭代很大的空間。放眼國內,比微信功能強大的沒它簡潔,比微信簡潔的不能滿足基本需求。這一點,才是微信成為互聯時代入口的本質原因。

反向迭代

反向迭代是微信在發展過程中一個創舉: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則,將產品越做越精,而不是越做越大。其關鍵在于:將多個復雜功能整合,以一種簡潔巧妙的方式呈現給用戶。

典型例子就是搖一搖和微信語音。張小龍在總結其設計原則時特意提到了搖一搖功能:“在界面里面沒有任何的按鈕,沒有任何的菜單,也沒有任何的其它入口。只有一個圖片,然后這個圖片只需要用戶做一個動作,就是搖一搖?!?/p>

同理還有微信語音,“取消語音發送”這個需求按常理會被拆解為3個步驟:輸入語音-發送-取消發送,中間還得考慮到一系列如消息延遲等問題,但經過整合后,直接以一個連貫的動作搞定:長按-上劃取消。

所謂大道至簡,產品的本質是滿足需求,而達到“滿足需求”這個目標的所有路徑中,一定有一條是最簡潔、最符合自然習慣的。正如張小龍在其8小時分享《微信背后的產品觀》中一句很值得深思的話:“如果解決方式太復雜,那一定是問題錯了?!狈g過來就是,如果你不得不為滿足一個需求而設置非常復雜的功能,那一定是因為你沒有抓住真正的需求。

總結

縱觀這7年來微信55次迭代,一個特點是“快”,一個特點是“穩”,始終以小步快走的節奏向前進行著,經歷了和競品的幾次交鋒也沒動搖初心。這固然離不開鵝廠的雄厚實力和時代潮流的推動,但產品團隊在布局方面的耐心與遠見或許更加值得思考。

 

本文由 @卓文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謝謝作者分享,讓我們知道了如何理智克制的增添功能。

    來自廣東 回復
  2. 請問你是怎么下載全部的歷史版本的?

    來自上海 回復
  3. 微信當初的定義是,簡單的手機社交軟件!!他是定位在熟人社交,全部是你手機通訊錄的好友!后期才加入附近人,搖一搖等陌生人交友功能!不是一開始就是陌生人社交的,是一開始之限于熟人社交

    回復
    1. 謝謝你的提醒~確實最初是通過通訊錄和QQ來導入好友的,后面陌生人社交泛濫了之后才又開始回歸到熟人社交,這也是基于不同時期的發展戰略,不能一概而論, ?? 反思ing

      來自江蘇 回復
    2. ??

      來自廣東 回復
  4. 希望能夠再深入細節一些。

    回復
  5. 泛泛而談

    來自廣東 回復
  6. 這幾年 誘惑如此之大,竟然能如此克制,除了有足夠的后臺支撐,領導的遠見和支持,還有一顆真正想要改變世界的心。

    來自上海 回復
  7. 非常清楚的表達方式。我比較贊同人與世界的想法。 感謝分享。為您點贊

    來自河北 回復
    1. 謝謝你的欣賞~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