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應用有多少功能才足夠?

0 評論 5035 瀏覽 0 收藏 7 分鐘

如果你對手機中App的使用率較高,尤其是一些工具類應用,那么可能會遇到一些這樣的應用:具有眾多的功能,提供了分享到無數的社交平臺,可以備份到你能想象的所有云存儲空間,使用這個App幾乎就可以完整的管理你的人生讓你從此擺脫惡習工作效率提高5倍等等,但是,你就是不想用,可能因為舉得它太過強大你配不上它,也可能因為它太過復雜讓你望而卻步,總之,你就是不會去用它。

在之前的文章“噓!說悄悄話時“小聲”點”中就提到了,當一個類型的應用已經發展到功能比較完善時,進一步的發展應該是根據應用的定位做減法——突出功能和使用場景,用留下來的功能引導用戶。

當然,并非所有應用都走這個路線,也會有一些應用希望將功能做到大而全。有一款應用名叫多C健康提醒,同時還有這個網頁端多C網。兩者在功能上沒有本質的區別。用戶可以發布一條“生活方式”。這個“生活方式”是一個系列的動作,包括方式的名字,每天某個時間段要做的事情(應用內被稱為“習慣”),或者某個時段要發來的備注提醒(應用內被稱為“小報”),可以在任意事件和提醒上配圖和文字。

是的,App本身使用起來與聽起來一樣復雜,剛剛使用的時候我完全摸不清“習慣”與“小報”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應該怎么去處理。

不僅如此,比起網頁版的服務來說App復雜的有些可怕:幾乎每一個位置都可以點擊,然后彈出讓你無所適從的界面。App本身想給用戶提供一個高大全的功能-可以定制自己的計劃、可以跟隨別人的計劃、可以回顧這兩者、可以分享到社交平臺、可以邀請好友、可以查看報表積分……如果想要玩轉這個應用可能花費的精力遠遠超過堅持30天跑步的精力了。我明白多C健康提醒想要提供給用戶更加豐富的功能和更加個性化的選擇,但或許這是一個很多應用初創期存在的問題:將一些按鈕或者名字起得過于個性化,希望用一些小聰明加深用戶的印象,但是因為缺乏直觀的字面理解有沒有正確的引導解釋,導致影響用戶使用。

其實同樣功能豐富的應用也有很多,比如Mac和iOS平臺上著名的GTD(時間管理)軟件OmniFocus就以功能強大和完善著稱,但不同之處在于OmniFocus第一用價格限制了一部分用戶,第二軟件的使用場景針對性很強,只有對GTD有著極高需求并且熟練掌握每一個環節的用戶才會需要,而對普通用戶來說軟件在界面上就告訴了你:“對不起,我們是給專業人士用的?!?/p>

2014-01-18 145324

被譽為iOS上最好的騎行輔助軟件Road Bike乍看之下也有著相當完備的功能,從海拔到心跳一應俱全,還可以設計運動目標和運動計劃,但這些復雜的功能全部都交由應用本身處理,用戶只需要打開應用,騎上車就可以了。

2014-01-18 145337

另外一種設計方式同樣有著不錯的效果:由金蝶出品的理財應用隨手記也提供了豐富的功能選擇,可以采用多個賬本,同步信用卡和淘寶數據,完善的報表生成,多賬戶多科目的設計足以讓用戶通過應用管理全家甚至是小型企業的財務狀況。但他的主界面很簡單,用一個十分突出的按鈕“記一筆”來告訴用戶,你只需要點擊它,就可以將自己的一筆財務情況記錄下來。即使你完全沒有搞懂后面的東西也不重要,最簡單、最實用的功能 是最為突出的。

無論是采用哪種設計方式,并非說現有的App一定要做減肥,做扁平。一個應用中集成了眾多的功能有的時候也是好事,就像一把瑞士軍刀一樣,可能的話還是功能越豐富越好,但要么就把每個工具的外形做的很明顯,如果長得像勺子一樣的螺絲刀是不會有人知道怎么用的;要么就明確的告訴用戶,專業人士才會用這個,對你來說沒用;再或者就給用戶一個可隨需求變形的刀,需要的時候用就可以,止于變成什么樣子,由工具自己決定。

提供全面的功能不是一個錯誤的想法,既能解決用戶大大量需求又能留下更多的創造商業模式的機會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可是一旦讓用戶感覺使用App本身的精力超過了要用App解決的需求的時候,似乎拋棄它而轉投別的App就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了。
source:pingwest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