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優品產品分析
幾個月前,各個大電商都嚷嚷著計劃推出自有品牌,因為自由品牌利潤高,有自主定價權等等叭啦叭啦好處。
如今,真正落到實處的,只有當當推出了”當當優品”。”當當優品”的推出,是否取得了成功呢?或者說,是否會取得期待中的成功呢?
希貝針對”當當優品”目前的品類做了大致分析:
從目前的品類組成看,”當當優品”的競爭優勢基本沒有,大部分的訂單也是因為當當的大力送券促銷,如果按照原有商品定價銷售,那一定是門可羅雀。
在當當目前選擇的品類中,希貝認為,只有家紡和服裝類的居家/基礎款,如果能夠降低價格,有希望活下來。其余的品類基本屬于定位錯誤。
那什么樣的品類才具備開發成自有品類的基礎呢?
自有品牌商品的目的
希貝認為毛利高只是表面現象,電商為了這個自有品牌投入的其他資源的成本也一定要核算進去(比如廣告、推廣促銷、這個品類的市場是否足夠大,沒有規模,再小的投入也可能是虧本的),一定要估算投入/產出是否劃算。
希貝理想中的電商自有品牌是:
解決某一類目前市場上沒有明確優勢品牌的商品存在的質量和價格魚龍混雜的問題。經常的,消費者面對眾多雜牌,不知如何下手才能獲得有質量保證的商品。在解決大眾的這個問題之后,電商通過鋪量,順帶的獲取自己的利潤。解決用戶需求先,然后才是給自己新開一個盈利點。
好的電商作為一個在消費者心中有一定品質信譽的代理,一個主要的職責就是負責給用戶提供靠譜的商品。如何利用自身的這種信譽溢價,惠及自有品牌商品,以最小的代價在該品類中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占領市場,應該是選擇自有品類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自有品牌商品的品類
不是所有的品類都適合搞自有品牌的:
?技術門檻高的不適合:當當牌數碼相機有人買么?
?已經充分競爭,市場過剩的不適合:小家電,美的都已經疲于奔命,模仿者眾多,門檻也低,不適合非本專業的企業兼職進入了
?品質敏感的不合適:比如食品,有牌子的食品都不停的陷入安全危機,貼牌的質量保證更加給人感覺稍遜一籌了,超市自有食品的安全問題經常被曝光
?研發設計投入大且長期的不合適:化妝品的利潤很高,但是這個也是一個技術含量不低的活,且要維持一個化妝品牌,必須不斷的更新配方。希貝真的不明白,為啥那么多電商要做自己的化妝品,such as凡客和夢芭莎,樂蜂的J系列,希貝也不是很看好,希貝不愿意把自己的臉當實驗田?;瘖y品沒有多年的積累,給客戶的信任度不是很高,而且現在各個大品牌集團,品牌梯隊建設的都不錯,各個檔次的都有
?跟隨潮流的不適合:服裝類商品,除非是專業做服裝的,否則建議不要碰,一來兼職的設計團隊未必把握得了潮流節奏,二來服裝是非標準商品,個體差異太大,不論哪個因素都會導致庫存積壓,專業做服裝的都已經焦頭爛額,更別說非專業的了
希貝會買單的自有品牌商品:
?易耗品:比如抹布、紙巾、垃圾袋等;
?競爭尚未充分,品牌不敏感的:既然是貼牌商品,如果選擇的代工廠本來是一個國際大牌生產的,那么同樣的原材料跟單生產,一定會受歡迎,因為這種商品真的是物美價廉的代表。比如希貝在凡客家買到的和貝親一模一樣的奶瓶刷,呵呵。毛巾、拖鞋之類居家用品的也是不錯的選擇。
簡而言之:
用戶想買一個商品,但是不知道什么牌子好,分不清楚,價格高的牌子的商品好在哪里的品類(競爭不充分,還沒有形成品牌意識的領域),&這個商品是標準型的,&消耗比較快的,&生產這個商品的研發投入是很低的,適合做自有品牌。
結束語
開發自有品類的時候問問自己,我作為一個普通用戶,會買XX牌YYY么?如果不會,那么要讓消費者認可這個XX牌,就需要額外的費用(等于新建一個品牌),和依托目前自己的知名度,衍生自有品牌的初衷相違背了。
亞馬遜倍思自有品牌的思路,也許值得電商們好好研究吧。(只是研究思路噢,不是拷貝人家的品類!)
來源:希貝微觀察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