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到微觀,拆解搜一搜的核心流程和交互細節
在《設計搜一搜之前,我問了自己7個問題》的文章里,我提出了如果我是微信產品經理的假設。這一篇請繼續跟隨我的假設,從宏觀到微觀,拆解搜一搜的核心流程和交互細節。
搜一搜流程圖
核心路徑原型展示
對整體的流程圖和原型圖了然于胸后,接下來請跟我一起深入交互細節,看看從微信團隊的設計思路上能學習到什么。
全局說明
因為搜一搜是單項需求,所以全局說明里省去了頁面切換方式、頁面刷新等內容,只是簡單說了標識說明和時間格式,方便大家理解我的原型圖。
微信教會我新功能提示可以這樣玩
有新功能上線,很常見的方式是用Badge(小紅點)的方式提醒用戶,我的設想也是如此。而當我畫完原型圖,再更新到最新版本6.5.8,我卻「發現」頁并沒有「搜一搜」和「看一看」,起初還懷疑是不是沒更新成功。機智如我,我想應該在設置里面,果然發現了「實驗室」。
當我點進「實驗室」之后,我驚嘆微信團隊的高明:
- 「允許用戶自由選擇」:無論微信團隊是出于克制還是出于不確定,他們都盡量不引起用戶的反感,賦予給用戶說“不”的權利。
- 「意見反饋」:通常意見反饋只會在設置中出現,而微信為這兩個功能都各做了一個反饋入口,足以見微信團隊多么在乎這兩個功能會不會得到用戶的認可和喜歡。
進入搜一搜
在分類方式上,個人認為tabs的方式更高效,只是對于搜索場景頻率較低的三個分類:表情、音樂和小說,需要左滑tabs才能出現。視覺上,微信突出了搜索框,沒有做熱詞引導,整個頁面更簡潔一些。
微信把搜索歷史隱藏得很深,我試了好多次才發現:只有當你輸入你以前搜過的詞,才會以一個icon的方式提醒你,這真是極簡。這樣做合不合理,涉及到一個場景:微信上到底有多少人會搜以前搜過的東西?
分類搜索
對于帶著明確目的查找型用戶,我的設想是可以滑動tabs來實現定向搜索,而微信需要進入二級頁面,同時輸入框里的icon和提示語發生變化,提示用戶搜索范圍改變。
之所以放上朋友圈和小說兩個分類搜索頁,是因為微信在這兩個類別下,做了一些推薦性質和用戶歷史行為性質的快捷入口。我認為在文章類別下,也應該做一個最近瀏覽的入口。
開始輸入關鍵詞
輸入關鍵詞過程中的交互,我的設想和微信的設計出入不大,這里不贅述。
輸入的關鍵詞可能不對?
用戶有時候也會犯錯,好的產品就是告訴你找到正確的路,同時也不會抹殺掉你情愿錯下去的權利:)
顯示搜索結果
因為公眾號和文章是最高頻的搜索需求,所以我把這兩個類別放在最前面。又因為不少人搜索的是已關注的公眾號,所以公眾號類別區里我僅保留了公眾號頭像和名稱兩個元素,以曝光更多公眾號。
對于少數想要搜索音樂和小說的用戶,需要左滑tabs來實現定向搜索。
對比微信的設計,有3點值得我學習:
- 不同的關鍵詞,對應的分類排序是不一樣的,非常靈活,這也是卡片式分類的好處。小程序的類別排在比較前面,顯示了微信對于小程序的重視。文章排在最后,可以不斷加載,給用戶一種搜索結果很豐富的感覺,尤其是滿足了探索型用戶的需求。
- 細分出資訊類別,而這些資訊的來源也是公眾號,這些公眾號的特點都是新聞媒體性質的,如南方都市報、騰訊新聞、搜狐娛樂等。
- 對搜索結果進行標記,公眾號會有“已關注”,小程序會有”使用過”,文章會有“最近讀過”、“X個好友分享”,音樂會有“xx人近30天在朋友圈分享”。這些把社交元素和場景化設計都揉在搜索結果里了。
單個類別的搜索結果顯示頁
在公眾號列表頁,我加了一個“+關注”的button來吸引用戶關注。
微信里的“2個好友關注”標記融入了微信的社交感。給用戶一種心理暗示:這個公眾號應該不錯,我也來關注看看?
微信在文章分類頁里的2個細節值得我學習:
- 增加了排序功能,用戶可按默認排序或者時間排序來查看文章;
- 對文章做標記幫助用戶快速篩選,用“最近讀過”標記來區分讀過和未讀過的文章;“x個好友分享”標記更能吸引用戶閱讀。
在前期調研發現,用戶很少在微信上搜索音樂,那么為了培養這個習慣,我在音樂列表上加了轉發的button,方便用戶快捷轉發給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的設計里有3個值得注意的細節:
- 對于非QQ音樂平臺的音樂,沒有播放按鈕。用意很明顯,總要偏袒自家兄弟的產品嘛;
- 統計近30天的朋友圈分享量,來體現歌曲的熱度;
- 不僅支持歌名匹配,也支持歌手匹配。
對于微信朋友圈的分類頁,我只是以同樣的內容復制排列,所以這里就只放微信的設計了。
對比之下,我發現其實朋友圈的結果匹配是最需要考慮仔細的,因為朋友圈的分享內容非常多樣化,而且朋友圈里的任何元素只要匹配關鍵詞,都可以被搜索到。
從視覺上來說,這里和我們平時刷的朋友圈長得又不一樣:
- 文字信息最多只放兩行;
- 音樂和鏈接視覺比重明顯減小,沒有音樂封面圖、文章封面圖,統一用icon來標明;
- 對于沒有文字,直接分享鏈接和音樂的朋友圈,會加一句“分享了一個鏈接”、“分享了一首歌”。
這是典型的場景化設計。平時刷朋友圈是瀏覽的心情,而搜索時用戶帶著明確目的,所以應該盡可能地提供有效的信息,減少干擾信息。
總得來說,微信在「搜一搜」上的用戶體驗花了不少功夫,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培養用戶使用搜一搜的習慣?個人猜測是這樣:
如果有一天,微信的數據庫強大到用戶不用打開其他軟件,只要搜一搜,就可以發布一條帶圖文、音樂和視頻的朋友圈,那么用戶必然會依賴搜一搜,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培養起來。
相關閱讀
作者:小蠢俠,16年畢業,負責ToB端的產品經理,經常在朋友圈搞事情、發紅包的問題少女。坐標上海。正在讀的書:《騰訊傳》、《搜索模式》。個人微信:1545882156
本文由 @小蠢俠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too young,too simple。我當初想著就是只有一個搜索框,然后搜索全網內容。甚至連標簽都沒有。
你這么想也沒毛病,當產品有多個設計師的時候,每個人負責一部分功能,肯定會做的非常精細;但是大部分公司一個人要做一個或者多個產品,只能一切從簡了。
關注【創業公司的產品運營圈】,回復【原型】,就可以下載到源文件:)
搜索頁和搜索關鍵詞那兩個原型,有點看不懂,搜索頁原則上就可以直接輸入關鍵詞,但是下面又有tab標簽,有點看不懂,不過作者你的原型是真的超漂亮,我看了好多遍 要模仿你的了!??!
關注【創業公司的產品運營圈】,回復【原型】,就可以下載到源文件:)
你可以下載個知乎,體驗一下知乎的搜索,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看了下,在無搜索詞時,點擊tab標簽時,下面的內容都是空,加點熱點內容體驗會好一點吧,然后你有沒有發現,1,不能指定搜索小程序,但是結果里又有小程序,2,有些關鍵詞在全部搜索的結果里,不展示,但是在指定搜索又能搜索到結果,不知道什么原因,比如關鍵詞“時間”只能指定公眾號搜索時,才能搜索包含“時間”的公眾號
我在文章里也提到了,試過很多的關鍵詞,每個關鍵詞下面的分類結果是不一樣的,其實我也很想知道這背后的原因,我猜測也許是微信根據一些歷史數據來推斷用戶到底想要搜什么分類吧。大而全和小而準是搜索領域里面一直需要平衡的地方
搜索好難啊
你是從哪個角度來說很難?你是做技術的嗎?
嗯技術崗位,百度也是一個搜索引擎啊,至今還不是天天被人噴
做搜索的確不容易……
忘了夸你分析的很棒!
這種“我的設想”和“對象實際設計”的對比非常有意思!加油!
謝謝~在對比的過程中就會學習到很多吶~你也可以~
哈哈,我懶。。
就微信文章的搜索結果來看,個人覺得公眾號里面文章的社交屬性并沒有完全打開。
公眾號文章不是有點贊數嗎?在按時間排序那里給個漢堡,然后里面加上按熱度或者按點贊排序,也給了用戶搜索熱點文章的選擇。這樣社交風格豈不是更強。
現在公眾號里面的文章下面留言要找很久才看得到自己評論,很多用戶都會有這樣一個操作,看自己評論發出去沒有,看看有什么錯別字沒有,或者寫錯了沒有,這樣就可以修改。最重要的是不能評論別人的留言,社交感、用戶參與度和用戶話語權大大降低。
不過有時候也在想或許微信就是不想設計成那種社交感重的風格,里面有微信自己的考量,但是我個人覺得把上面說的加上去看文章更有動力了吧,用戶參與度和話語權都提高了也沒什么不好,總之不是很懂龍哥怎么對公眾號文章這一塊設計成這樣。
其實業內有人討論過為什么公眾號文章下面的評論不能互相回復,從邏輯的角度看,會增加管理的復雜性。從定位的角度看,畢竟公眾號不是垂直的閱讀生態,很多資訊文章軟件支持用戶互相評論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引導用戶互相關注,增加對產品的粘性,但是微信可能不需要這樣。個人見解哈
我同意。微信一直定位通訊APP,但搜一搜看一看上線后如果用戶反饋良好,我想我說的這些可能會看到改變。
現在微信正在做改變,加了搜索和信息流之后,它可能還想往社區產品發展,畢竟社交關系有最強的留存,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說的用戶評論可能會實現了吧,哈哈。。。
兩篇都認真看了,值得學習,厲害
畢竟研究了兩個星期……
更正一下:QQ音樂已收購酷狗、酷我,都是自家兄弟??赡苁菚簳r沒有打通而已
哦,謝謝更正!
不錯學習一下
結合上一篇看,會更有收獲:http://www.jianshu.com/p/177aef0865b0
能加微信么?
文中有寫呀1545882156
分析的很細,不錯
其實這篇分析還有上一篇的,http://www.jianshu.com/p/177aef0865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