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APP的評論功能分析 ——基于微博、網易云音樂、Keep等的產品分析
編輯導語:社交APP上必不可少的一個功能——評論功能,該功能主要應用在個人動態的評論。評論功能做的好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但要是沒有做好,會埋很多坑。本文在對微博、網易云音樂、keep、小紅書、懂球帝等軟件目前的評論功能進行了分析對比,分享給你。
筆者團隊是做體育類垂直社交App,最近在進行評論功能優化,該功能主要應用在個人動態的評論。評論是一個常見并看似簡單的功能,實際卻是到處是坑,需要根據產品發展所處階段和產品目標進行不斷調整和優化。在對微博、網易云音樂、keep、小紅書、懂球帝等軟件目前的評論功能進行了一番研究后,發布出來,供有需要的同學參考。
一、友商評論功能分析
1. 微博
選取原因:數據量級大,評論是微博的一個重要功能,幾乎等同于發布功能,評論屆的標桿。
微博內容較多,包括博文列表,博文詳情,評論列表,評論詳情,在各種狀態下的參考價值也比較大,所以這里多寫一些。
(1)顯示和排序
列表和詳情頁展示:
【場景】由于微博的博文內容數據量大,不適合在博文下方就跟隨評論內容;評論內容數據量大,并且評論和回復本身相互關聯性較強,不適合將評論和回復逐條展示。
【做法】博文列表無評論,底部有轉發、評論、點贊三個交互按鈕。點擊評論,進入博文詳情頁,并定位到評論區(上方顯示大概30個像素高度的相關推薦),同時展示:轉發數、評論數、贊數。無單獨全部評論頁面,每個有回復的評論擁有單獨的評論詳情頁。評論區評論的回復(最多兩條)不顯示頭像。
【效果】用戶在博文列表,可以更方便進行信息瀏覽,使用戶沉浸在信息瀏覽。列表中每條評論有單獨的詳情頁,在數據較多情況下即邏輯清晰又容易產生二次話題效應。
詳情頁評論排序:
【場景】各種體量的博主,評論內容少的一兩條,多的十幾萬,用戶需要在進入后找到評論核心,商業上希望出發二次話題效應。
【做法】默認按熱度排序,可選按時間(關于熱度:贊數相同比時間,回復數量不作為參考)。另,頂部為轉、評、贊,頁面滑動到下方,可以點擊“評論”二字滑動到頂部刷新。
【效果】用戶可在大量的評論數據中找到核心的評論,并且十分容易產生二次話題效應(常說的神回復)。
評論詳情頁回復的展示:
【場景】仍然是數據量的考慮,回復是帶有前后邏輯的,數量少時,以語言的前后邏輯為主,數量多時候,說明評論本身具有話題性,用戶不再關注每句話前后邏輯,此時回復就像是上邊的評論功能。
【做法】頂欄顯示n條回復,正文顯示評論內容;回復有頭像,回復的回復無頭像,不過每個用戶名或頭像都可以點擊。
【效果】回復數量清晰可見,一級回復和二級回復清晰分開,同時可以根據用戶ID找到感興趣的用戶,增加互動性。
評論詳情頁回復的排序:
【場景】同上述場景一樣。
【做法】在博文評論區按照時間正序排列顯示最多兩條,其余隱藏,并顯示“共n條回復”(當評論數足夠多時,兩條回復也被隱藏)。在單條評論詳情頁,回復數50以下時按照時間逆序排列,50(含50)以上按照熱度排序,同時可以選擇按熱度和按時間排序。
【效果】滿足了在不同數量級下的用戶需求,功能為產品的活躍提供條件。
另外,微博的評論還有很多值得稱贊的小功能存在,比如點擊某條評論就會黃色閃爍,最近新增了自動滾動,筆者這邊研究的可能并不是最透徹的,不過希望能滿足大家做功能設計時的需求,微創新的事情,咱PM可以自己來。
(2)評論和回復功能交互
根據上述的場景,微博的做法和效果已經列出,具體的操作交互如下:
評論:博文列表點評論—博文評論區—底部評論鈕—輸入頁面—發送(同時可轉發)
回評論:博文列表點評論—博文評論區—某條評論右上角快捷鍵—輸入頁面—發送(同時可轉發)
博文列表點評論—博文評論區—點擊某條評論正文—彈窗:用戶名:內容,按鈕:回復/轉發/復制/舉報(或紅色刪除)—點擊回復—輸入頁面—發送—到評論區并在該評論下方第一條顯示我的回復內容
回復回復:點評論下方回復區—評論詳情頁(被點擊的評論黃色底色提示2秒)—點擊某條回復—彈窗:用戶名:內容,按鈕:回復/轉發/復制/舉報(或紅色刪除)—點擊回復—輸入頁面—發送—評論區第一條,如果是按照熱度排,再次刷新后顯示在正常位置
微博雖然復雜,交互多,但是是在其擁有大量內容的場景下,符合實際應用,并且大家都已經接受。如果下方是全部評論,就不需要單獨的全部評論頁面,重復而且用戶體驗不好。像微博做評論下跟回復的功能,最好使用某條評論詳情頁的做法。
2. 網易云音樂
網易云音樂是依靠評論打敗了競爭對手的,評論是網易云音樂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其評論和回復相對簡單明了。
(1)顯示和排序
【場景】網易云音樂的評論相比微博要小一個量級,并且此功能雖然重要,但是并非核心功能,網易不想講功能設計得太復雜,用戶使用越簡單越好。
【做法】評論有單獨的頁面,頂欄顯示“評論(1039)”精彩評論和全部評論分開,被點贊超過10次即成為精彩評論,精彩評論顯示15條點贊數最高的,其余的可點擊“全部精彩評論”查看,全部精彩評論列表按照點贊數排列,高者居上。最新(全部)評論(1039數量顯示)將所有評論按照時間逆序顯示。
【效果】每條評論顯示簡單方便,每條評論和回復都可能成為熱門,排序中既有熱門又有時序,排序規則簡單易用,不需要用戶自我選擇,總結一個詞:實用。
(2)評論和回復功能交互
根據上述場景,網易的做法和效果已經列出,具體操作交互如下:
評論:點擊底欄輸入框,彈出鍵盤,輸入后可發送
回復:點擊某條評論,彈窗:回復評論/分享評論/復制評論/舉報(刪除)評論,點擊回復評論,當前頁彈出鍵盤回復
回復和評論后顯示在最新評論的第一條,同時,回復時,頭像、回復內容和僅顯示一條被回復內容,無論回復的第幾級的回復都只跟一條上一級回復或評論,用戶名都可以點擊
3. Keep
Keep是垂直于運動類的APP,屬于運動類的老大哥了,對于運動類有參考價值。
(1)顯示和排序
【場景】產品工具性更強,用戶社交參與度較低,keep由于處于產品早期(對,沒看錯,雖然用戶量多,但是相對比較早期),戰略上公司更偏向于讓用戶生產一級內容,這從keep的運營活動可以看出。對于評論回復這樣的二級三級內容,現在還沒到時候。
【做法】Keep比較注重點贊(加油),或者說產品發現點贊的數一直比評論數多,點贊評論比超過10:1,這一點其實也比較值得借鑒。Keep的帖子列表頁只顯示點贊數,不顯示評論數。進入到帖子詳情,所有評論按照時間逆序排列,沒有熱評區分。
【效果】一級內容通過運營方式產生較多(很多獸性的東西也引發了話題),評論數量較少,較少的數量下,并不用復雜的邏輯和交互即達到了簡單易用的效果。說到底,keep戰略清晰,知道自己每個階段的目標。
在修改這篇文章的時候,其實keep已經改了評論區,有點像微博了;應該keep是已經積攢了底層數據,現在要在數據運營上發力了。
非??春盟?,戰略和產品配合很好的公司,自己從keep只提供一個小胖人就是忠實用戶了(又是廣告又是夸的,你家的產品不想給我發個offer嗎?)。
(2)評論和回復功能交互
根據上述場景,keep的做法和效果已經列出,具體操作交互如下:
評論:帖子詳情頁可以直接激活底欄輸入框彈出鍵盤評論。
回復:回復時點擊某條評論彈出回復/舉報(刪除)。
同時當回復回復的回復時其與網易云音樂相同,下邊只顯示上一級回復。
4. 小紅書
與筆者公司的評論功能現狀相類似,應該是當時產品設計時的參考APP,但卻沒能參考到精髓。
(1)顯示和排序
【場景】小紅書是內容+電商,電商屬性要求其需要豐富評論內容,并且評論和回復必須要具有前后的從屬的邏輯屬性,類似于淘寶SPU下的問答功能。但是與keep一樣,產品前期需要先豐富底層內容,評論需要鼓勵,但是不易太復雜。
【做法】筆記列表與keep一樣,只顯示點贊數,不顯示評論數,當然也不顯示評論內容。
筆記詳情頁,底欄顯示贊/評/收藏數量,正文下方顯示最多三條評論(來自評論列表前三條,具體規則后文講)。評論的回復最多顯示一條,可點擊查看“共n條回復”。
下方有全部評論入口“查看全部xx條評論”,點擊可進入全部評論列表。排序規則:全部評論按照點贊數+回復數排序,再按照時間逆序排序。
可能小紅書發現了點贊數與評論數差距巨大,所以這里有一句話鼓勵用戶評論,很多句隨機顯示,比如:“矜持點贊也可以,知音難覓聊一句”,“據說評論才是給作者的最大鼓勵”等。
點擊底欄的評論按鈕,可以直接評論,評論后顯示在此時的第一條,此時正文下方變成了4條評論,刷新后消失(因為前文提到的排序規則)。
進入全部評論列表,頂欄顯示“xx條評論”,這里的評論數量實際是評論數+回復數。某條評論的回復,最多顯示兩條,點擊查看n條回復,將所有回復拉開。
【效果】滿足了電商屬性,一級評論、二級回復、三級回復等,如果認真分析并認真尋找,會發現邏輯是比較嚴謹,但是實話講并不實用,筆者也找了幾個身邊幾個用戶做調研,大多數用戶認為小紅書的評論功能繁瑣復雜,所以也并沒有太大欲望去查看評論和發布評論和回復。
(2)評論和回復功能
根據上述場景,keep的做法和效果已經列出,具體操作交互也相對比較復雜,如下:
評論:點擊底欄的評論按鈕,可以直接評論,評論后顯示在此時的第一條,此時正文下方變成了4條評論,刷新后消失(因為前文提到的排序規則)。
進入全部評論頁,底欄左邊為用戶頭像,點擊可進入個人詳情頁,但是不能返回(反人類的設計),右側為一個輸入框,點擊后可激活彈出鍵盤,評論后顯示到第一條,刷新后就找不到了(因為他按照點贊數+評論數,然后再按照時間排序),一個熱門的筆記,如果評論數眾多,那真的不好找。
回復:點擊某條評論內容,彈窗:評論內容,回復/舉報/取消,點擊回復彈出鍵盤,輸入后顯示在該評論下方。
回復的回復:點擊某條回復,彈窗:回復內容,回復/舉報/取消,點擊回復彈出鍵盤,輸入后顯示在回復區的最后一條(回復區不展開)。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小紅書可以評論自己的筆記,不能回復自己的評論,也不能回復自己的回復,這是其電商屬性導致的,這個事值得表揚的,認清自己的電商本質,該砍掉的功能必須砍掉。
5. 懂球帝和今日頭條
另外分析了懂球帝和今日頭條
懂球帝:和keep一樣,只是排序可以選擇按時間逆序和正序(默認正序),懂球帝更類似貼吧。
今日頭條:正文下方,疊了所有評論,但是排序規則亂序,未按時間排序,也未按照點贊數或評論數排序,其排序規則還有待研究,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進行討論。
二、對比總結
邏輯上微博和小紅書更符合用戶思維習慣(即使優勢并不明顯)。不過,這個問題筆者思考多天,懂球帝等產品,用戶交流欲望都很強烈(球迷、歌迷、身材迷),但是他們采用了很簡單的評論交互方式。
筆者分析很多他們這么做的原因,最合乎情理的原因只有一個:數據驅動。
通過調研用戶的數據,以及做了部分灰度分析后的數據,可能告訴他們的產品經理三點:
- 回復的回復不會很多
- 一般用戶不會特別在意這些話的前因
- 回復可能會比評論更加精彩。
相比微博的學習價值,新產品,在用戶量少,內容少的情況下,懂球帝、小紅書、網易、keep更具參考價值,可能多數APP的評論區也并不紅火,做的簡單點,夠用,好用最好。
是做類似微博、小紅書那樣評論下跟很多回復,還是做類似keep、懂球帝、網易只有一級的回復,建議首先結合目前產品所處階段,是早期豐富一級內容,還是后期做內容深化;然后結合產品的市場位置,是否大體量,評論需要具備前后邏輯;最后通過數據驅動,確定了基本方向后,做數據分析,做用戶調研,做灰度測試(沒能力的小團隊就做個小demo讓身邊的人用),從而確定最終方案。
當然,功能后期上線還是要迭代優化。
最后對所有看到文章的PM們提出一條實用的小建議:跟程序員同事們處好關系,沒事喝喝酒吹吹牛,在你設計出某功能后,讓他們去評估;如果他們做的時候,發現某個功能很難實現,說明這個功能就真的不實用,就算開發出來,也會飽受用戶詬病。
道理很簡單:開發很難,說明市場上類似功能很少,他們找不到參考,難道你會覺得自己比市場上其他產品經理都厲害嗎?而且,用戶還需要花成本學習新的功能交互,用戶會習慣嗎?
當然,團隊開發技術不行的另當別論,真的很慶幸自己在一個技術牛,氛圍好的研發團隊。
作者:小花,資深增長產品,公眾號:小花摸耳(IDhuaandmore)
本文由 @小花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一 八 9 49 8 6 2 零玲 6 呀